危险性分析(套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办质(2018)31号文 6、《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文
一、信息参数
图纸信息 楼板最大板厚a(mm) 最大建筑层高H(m) 混凝土梁、板结构的最大悬臂L(m) 楼宇之间是否存在混凝土结构空中连廊 混凝土梁的最大截面尺寸b(mm)×h(mm) 150 2.2 1.2 否 250×500 楼板上是否存在如采光井,管道井等空洞 上层建筑物平面的外轮廓与下层的关系 混凝土悬挑结构的模板支架搭设方式 混凝土结构梁、板的最大跨度B(m) 是 没变化 落地式 3.3 是否存在支架搭设高度大于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否 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架工程 是否存在斜屋面、斜梁、斜柱等混凝土结构 否 荷载条件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kN/m) 222.5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2k(kN/m),对水平面模板 22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 30.9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 楼板 梁 324 1.1 1.5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 二、危险性分析 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H:2.2m<5m 2 模板支架搭设跨度B:3.3m<10m 3 施工总荷载:
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1=0.9×[1.2(G1k+G2k×a+G3k×a)+1.4Q1k] =0.9×[1.2×(0.9+24×0.15+1.1×0.15)+1.4×2.5] =8.188 kN/m2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2=0.9×[1.35(G1k+G2k×a+G3k×a)+1.4×0.7Q1k] =0.9×[1.35×(0.9+24×0.15+1.1×0.15)+1.4×0.7×2.5] =7.873 kN/m2
两者取大值,即施工总荷载S=max[S1,S2]=8.188 kN/m2 < 10 kN/m2 4 集中线荷载:
活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1=0.9×b[1.2(G1k+ G2k×h+ G3k×h)+1.4Q2k] =0.9×0.25×[1.2×(0.9+24×0.5+1.5×0.5)+1.4×2] =4.316 kN/m
恒载控制时荷载组合S2=0.9×b[1.35(G1k+ G2k×h+ G3k×h)+1.4×0.7Q2k] =0.9×0.25×[1.35×(0.9+24×0.5+1.5×0.5)+1.4×0.7×2] =4.587 kN/m
两者取大值,即集中线荷载S=max[S1,S2]=4.587 kN/m < 15 kN/m
综上可知,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建办质(2018) 31号,此模板工程属施工单位应当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中应包含安全措施。施工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并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加盖执业印章后方可实施。
三、特别提醒
根据界面参数填写的工程信息、荷载条件和初步支撑设计情况,软件基于相关规范和工程经验,针对本工程特点,提出如下建议,供用户鉴别采纳。
项目 提醒内容 楼板上存在如采光 1 空洞上层顶板模板支架搭设的高度,不取楼层层高,而取待浇筑混凝土顶面至立杆底部支撑井,管道等空洞 面之间的高度。 2 当洞边梁与空洞上层顶板的立杆共用时,应注意此立杆受力,须按最不利工况进行荷载组合。 3 空洞上层顶板的模板支架在搭设时,应注意水平外连装置和洞口边防护的设置。 4 管道井之类的施工脚手架或模板支架,应注意水平防护网的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