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新闻选题的确定及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件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策划。
2、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它比较简略,要素不全,没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过程,常常只是一个片断或概况。
3、采访选题即新闻采访活动的具体对象,它涉及到采访什么以及从哪个角度进行采访的问题。
4、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信息量及其对受众、社会的利害关系涉及的程度。
二、简答
1、(1)从有明显特点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2)从具有“典型性”的事物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3)从精选事实的最佳角度中考虑、确定采访选题。2、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主要有:
从党和的方针、、决议、指示及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中来。从党政机关和业务部门的各种会议中来。从通讯员和作者积极分子中来。从各业务部门的书面材料中来。
从新闻媒介已经发表的报道、文章、读(记)者来信中来。从各种广告以及气象预报中来。
从记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来。
三、论述
1、采访选题时,记者需要:(1)从微观思维走向宏观思维
宏观思维可以使记者捕捉住重大题材,对大的事件、全局的情况作综合的分析和宏观的鸟瞰。
宏观思维也可以使记者在对具体个人和事件的审视中,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框,将其置于大的时空背景下,展示其据以存在的整个社会系统;将其看作一流动的时间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的环,从而赋予其宏观的意义。
宏观思维还可以使记者在纵横比较、发展追踪中对事物作趋势性的分析、把握和预测。
(2)从单一思维走向系统思维:由局部思维转向整体思维。由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由静态思维转向动态思维。
(3)从直觉经验型思维走向理性思维:
理性思维不受感觉和经验的束缚,不为事 物的表象所迷惑。
理性思维不盲目遵从权威和教条,不盲目遵从传统的评判,不以其为思维参照物,而对时代的呼唤极为敏感。
理性思维不服从旧伦理、旧道德的裁决,不受情感的左右,而服从事实发展的规律。
(4)从惯性思维走向创造性思维求异性;认同性;发散性;逆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