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使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翦灭。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书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府符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谓此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正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选自《后汉书·杜诗传》
10.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诛降逆贼杨异等 降:使……投降 . B.闻贼规欲北度 规:谋划 . C.诗雅好推贤, 雅:儒雅 . D.视事七年,正化大行 视事:任职 ..11.下列各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B.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C.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D. 昔魏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
A.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部署,带领冲锋陷阵的骑兵,消灭了敌人。
B.当时萧广放纵士兵不法,百姓惶恐不安。杜诗立即向萧广晓喻利害,但他仍旧我行我素,于是杜诗上报朝廷而击杀了萧广。
C.任南阳太守期间,杜诗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诛杀强暴,树立威信,并且还擅长计划谋略,爱惜民力,为民造福,因而百姓热情地讴歌他。
D.杜诗虽身为地方官,但一心为朝廷着想,忠直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上奏。 13、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出来。(共10分,每句5分) (1)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 (2)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
10.C(平素向来)
11.A12.B(杜诗是先斩后奏)
13.(1)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句意2分,“无劳、不安、避”各1分)(2)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犯罪,被朝廷征召,正巧因病去世(句意2分,
“坐、征、会”各1分) 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县人.年轻时有才能,在郡里任功曹,有公正平和的美称.更始年间,被征召做了大司马府的.建武元年,在一年中升迁三次至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在百牲中横行霸道,百姓性恐不安.杜诗告诫晓谕萧广,可他仍不改悔,于是击杀了萧广,回京后把这一情况向光武帝刻民.光武帝召见他,踢给他一套桨戟仪仗.又派他巡视河东,去讨伐、降服反叛的城人杨异等.杜诗抵达大阳,听说碱人谋划北渡黄河,于是与长史迅速焚毁他们的船只,部署郡中士兵,率领骑兵追逐袭击碱兵,杀死杨异等人,诚兵终于被消灭.再次升迁为沛郡都尉,转任汝南都尉,所治理的地方政绩显扬.
建武七年,杜诗升任南阳太守.他生性节俭,施政清廉公平,因为惩罚强暴树立起了威信,他还撞长计划谋略,顾恤和爱惜服劳役的百胜.又设计制作水排,用以炼铁,铸造农具,使(百姓)用力少,收效多,百姓感到很便利.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户户都丰足富实。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为这些事迹赞颂他道:“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
杜诗自认为没有功劳,为长期任大郡长官而感到不安,请求降职,来让出职位给功臣,于是上疏说: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兵禁制度崇尚简约,只是用带有皇帝之印的书信发兵,没有虎符这样的信物.杜诗上书说:“臣听说是国家的能够杀伤人的工具,圣人也很谨懊小心对待.原来的制度派遣,都用虎符,其他征调只用幸着信件的使者罢了.兵符假如能够合在一起,才能取得对方完全的信任,以此来表明澎显国家的命令,保持国家的威严与重要地位.近来派遣,只用带有皇上之印的书信,有时还用室上的招命.如有奸邪的人欺作作伪,就无法发觉.我认为军事正在兴起,报乱的人没有灭绝.从下面的郡国中征兵,应该懊重,可以确立虎符制度,来杜绝奸作事件的产生.昔日魏国的公子无忌,威风令邻国倾倒,尚且借助虎符调兵来解邯郸之围,如果没有如姬的仇事,那么他的功绩也就不会显露.事情中有些虽然烦琐但不能省却,虽然浪费但不能不如此,大概说的就是发兵制度这类的事情吧.”谏书递给皇上.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
杜诗虽然在外做官,但是对朝廷竭尽忠心,正直的言论和有益的谋略,随着报告某事献给皇上.在任七年,政绩教化十分显著.十四年,因派门客为弟弟报仇,被朝廷征召,正巧他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说,杜诗贫困没有土地、住宅等产业,死了以后没有理葬的地方.皇上下令在郡邸办丧事,并赏踢一千匹绢作为治丧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