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我姓吴。看了关于李姓的研究报告,我也对自己的姓氏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决定对吴姓作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阅读书籍,上网查寻。 2.询问亲友。 3.走访有关部门。
4.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方面 具体内容 历史上的吴姓起源于周朝太王古公父的儿子泰伯、仲雍的后代。据史载,泰伯兄弟本来有王位继承权,但他们发现父亲特别喜欢第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就主动把君位继承权让给季历,自己则断发文身,逃到东吴荆蛮地区。泰伯两人跑到荆蛮地区后,自号“句吴”和“攻吴”。当地人很敬慕他们的德行,纷纷前来投靠。随着人口越来越多,他们就建立了吴国,定都于吴(今江苏苏州)。 到十九世孙寿梦时,吴国国势强大,开始称霸。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因为中了越国的美人计,导致身死国亡。在这场大灾难中,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人远走他乡,有的人给越国做苦役,成为了越国的奴隶。愈离散于异乡,愈怀念故土,因
通过多种途径,吴姓的来源 收集资料 而被认为是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四散出逃,有很多人南迁,最南的一支是在广东阳山。 询问亲友 历史上的吴姓名人 反秦豪杰吴广、.“画圣”吴道子、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吴起、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吴敬梓、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沃尧、清代著名的篆刻家吴昌硕、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吴其浚…… 走访有关部门 吴姓人口数量 阅读书籍,上网吴姓名人的故事 查寻 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约2460万人。 吴道子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每一挥毫,必须酣饮”,因此,经常是醉中作画。传说他描绘壁画中佛头顶上的圆光时,不用尺规,挥笔而成。在龙兴寺作画的时候,观者水泄不通。他画画时很快,像一阵旋风,一气呵成。 有一次,唐玄宗要看嘉陵江的景象,派吴道子去写生。吴回来后,要人准备了一匹素绢,用了一天时间,在大同殿上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风光,令唐玄宗赞叹不已,认为和在此前不久另一位画家李思训用几个月功夫画成的嘉陵山水一样美妙。 他创造了笔简意远的山水“疏体”。据文献记载曾画过《五圣图》《赵景公寺执炉天女》《菩提寺舍利佛》《天王力士》《地狱变相》《钟馗做鬼》等,均已失传。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