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索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型大学
作者:曹然彬 刘玉玲 张振笋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3期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高等学校越来越注重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业教育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而研究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将更加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应用性本科院校培养人才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虽然做出了很多新的探索和尝试,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探索构建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专业教育;创业教育 一、创业型大学的内涵及意义
创业型大学通过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是培养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这种人应具有首创、冒险精神、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具有开拓技术、社交和管理的技能。
因此,创业型大学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可以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更好的融入到社会中。
创业型大学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欧洲国家,对于欧洲高校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国内外对于大学建设的不断探讨和借鉴学习,创业型大学这种新型的大学模式得到了许多国内高校的认可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创业型大学在日常教学科研和服务中注入了各种新因素,引入更多的更直接的商业化研究活动,实现课程的多样化以及为创业活动提供平台。近年来,关于创业型大学的研究已经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
在创业型大学建设理念下,大学的任务不仅是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引导学生直接参与服务创业活动。因此,创业型大学需要有高质量的创业教育作为基础和保障,同时要结合学校的多种要素、学生组织或社团、资金等资源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系统,促进其创业活动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创业型大学最适合新思想生存发展,因此,应大力鼓励研究创业创新,开展创业创新实践,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使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成为一种大学文化,既培养创业精英,也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应用人才,从而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培养创业创新人才体系。 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没有任何创业经历、每月领着固定工资的教师编写创业教材、开设创业课程,为学生空谈创业技能,是目前很多实施创业教育的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现状。
其次,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科学的安排,其创业教育往往只局限于组织几次创业大赛,或者是请几个成功人士作几场关于创业的经验讲座,而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中,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基础知识学习的脱节,效果欠佳。
三、探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多样化教学体系,在专业教学中更加自觉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发现创业机会、敢于进行创业实践的能力,是建设创业型大学前提和必要条件。
(一)两者的融合有利于提升教育效果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作为就业的一条新途径而备受瞩目,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学生通过相关课程学习提高其自身的素质和创业能力,使之既能掌握具有创新冒险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工作以及社交和管理等能力,又能把专业职业道德素养及职业忠诚度有机融合在创业精神中,为其投身社会后真正做到自主创业提供实践经验。在专业教育中深入融合创业教育的理念,将创业精神和理念的传授建立在专业特点基础上,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和教学内涵的提升。 (二)两者的融合有利于深化教学改革
专业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教育本身的发展方向应该形成自身的专业体系,以培养高层次的创业人才。在目前创业教育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实施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是一个现实选择。
在大学教学活动中,其最大的目标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精神,因此,开创以专业为基础的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和造就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对解决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意义重大。同时,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能够推动并深化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完善教育,也是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
四、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业教育体系的途径 (一)结合专业,制订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保障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的落实,制订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技能型人才放在同等的位置,把培育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做到创业教育进计划、进课堂,贯穿在学生入校直至毕业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二)依托社团,开展创业实践体认活动
创业教育课程可以全部实行案例教学,注重实践操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样比较学生欢迎。同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创业创新潜力,根据专业特点,每年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创业论坛,结合一些热点体认活动与创业能力相结合,渐进式地开展创业教育实践课,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活动当中,也可就大学生创业问题与专业就业问题深入研讨,普及创业理念,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三)借助平台,建设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实施与师资队伍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可加强校企合一,专业教师作为公司成员参与工程项目,通过工程任务锻炼成长为优秀的项目工程师,作为导师指导新教师,打造出一支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工程型教学团队。同时,探索创业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设立研究基金,申报相关研究课题,鼓励创业教育的创新试点工作,确保创业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并对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辅导员)进行创业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创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
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的探索丰富完善,而课程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因此,应将专业课程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将建立新的创业教育体系,势必成为创业型大学的建设的重要思路和路径。
【参考文献】
[1]林娟娟,施永川.地方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发展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0(9).
[2]巩丽霞.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业教育亟待变革[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7). [3]刘宝存.确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2-15.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8.
[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黄胜,黄新敏,施祺方.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J].消费导刊,2010(3). [7]陈笃彬.正确处理八个关系,建设创业型大学[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8]赵文华,易高峰.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研究——基于研究型大学模式创新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