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朱熹《庐山卧龙庵记》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朱熹《庐山卧龙庵记》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来源:叨叨游戏网
朱熹《庐山卧龙庵记》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庐山卧龙庵记 (朱熹)

卧龙庵在庐山之阳,五乳峰下。子自少读龟山先生杨公诗,见其记卧龙刘君,隐居辟谷,..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辄先知之,则固已知有是庵矣。去岁蒙恩来此,又得陈舜俞《庐山记》。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至于幽深险绝,皆有水石之美也。此庵之西,苍崖四立,怒瀑中泻,大壑渊深,凛然可畏。有黄石数丈,隐映连属在激浪中。视者眩转,若欲蜿蜒飞舞,故名卧龙。此山水之特胜处也。于是又知其泉石之胜。

乃如此间以行田,始得至其所。则庵既无有,而刘君亦不可复见,独其泉石之胜犹昔。..然其壮伟奇特之势,则有非陈《记》所能仿佛者。予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而又幸其深阻夐绝,非车尘马迹所能到,倘可得擅而有也。乃捐俸钱十万,属西园隐者崔君嘉彦,因其旧址,缚屋数椽,将徙居焉。又缘名潭之义,画汉丞相诸葛公之像,置之堂中。而故友张敬夫尝为...赋诗,以纪其事。

然庵距潭犹数百步,步乱石间,三涉涧水乃至。又无所托足以寓瞻眺。因相其东崖,凿石为磴,而攀缘以度。稍下乃得巨石,横出涧中,仰翳乔木,俯瞰清流,前对飞瀑,最为谷中胜处。遂复作亭其上,榜曰“起亭”,以为龙之渊卧者,可以起而天行矣。

(选自《明清游记散文选》)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映连属在激浪中 属:连接 .B.倘可得擅而有也 擅:擅自 .C.因相其东崖 相:察看 .D.遂复作亭其上,榜曰“起亭” 榜:匾额 .

2.对中文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B.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C.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D.读之/其言曰/凡庐山之所以著于天下/盖有开先之瀑布见于徐凝李白之诗/康王之水帘见于陆羽之《茶经》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谷,古代一种养生之术,不食五谷,是隐士常用的一种方式。 B.《茶经》,我国最早的关于茶叶生产、饮茶技艺和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论著。 C.行田,谓经行于田间,文中是指作者趁公务闲暇时,进行踏青郊游活动。 D.诸葛公,指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木食涧饮,盖已度百岁而神清眼碧,客至辄先知之。 (2)属西园隐者崔君嘉彦,因其旧址,缚屋数椽,将徙居焉。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朱熹少时读龟山先生的诗作,就知道庐山北侧的五乳峰下有座卧龙庵。 B.陈舜俞《庐山记》描写卧龙庵周围壮伟奇特的景色,认为是庐山最美的风光。 C.作者为卧龙庵地处荒僻遭到废毁感到可惜,但又喜欢这与尘世隔绝的所在。 D.作者因为庵名“卧龙”隐含飞腾之意而重修了卧龙庵,并写作本文来记其事。

【答案】 1.B 2.D 3.C

4.①他采食树上野果,饮用山涧泉水,活了一百多岁还神思清楚眼睛明亮,有客人来访总是预先就知道了。

①嘱咐西园隐士崔嘉彦,依照卧龙庵的旧址,建了几间房子,准备搬来住在这里。 5.C 【解析】

1.B.“擅”,独有。故选B。

2.译文:我阅读这篇文章,它上面说:“大凡庐山在天下闻名的原因,是有出现在徐凝李白诗作中的开先瀑布,以及出现在陆羽《茶经》中的康王谷水帘。

3.“文中是指作者趁公务闲暇时,进行踏青郊游活动”是错误的,由原文“去岁蒙恩来此”和“乃如此间以行田,始得至其所”可知,作者在此期间是作为地方,所以是到这里巡视,考察该地区农业生产情况。 4.无

5.A.“庐山北侧”错,由原文“卧龙庵在庐山之阳”可知,卧龙庵是在庐山的南面。

B.“认为是庐山最美的风光”错,由原文“然其壮伟奇特之势,则有非陈《记》所能仿佛者”可知,作者看到的山石雄伟奇特的样子,不是陈舜俞《庐山记》所描绘的。所以是作者认为山石雄伟奇特的样子是作者认为是庐山最美的风光。

D.“因为庵名'卧龙’隐含飞腾之意”错,原文提到“予既惜其出于荒堙废壤,而又幸其深阻复绝,非车尘马迹所能到,倘可得擅而有也”,又提到“又缘名潭之义,画汉承相诸葛公之像,置之堂中。而故友张敬夫尝为赋诗,以纪其事”,作者重修卧龙庵,并写作本文来记其事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仅仅是庵名“卧龙”隐含飞腾之意,还因为这座庵废弃在荒僻之地,与世隔绝,想独自占有。还因为对诸葛亮的纪念。 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

庐山之南,五乳峰山。我年轻时读到龟山先生杨时的诗作,发现其中记有卧龙刘君,隐居其中辟谷求仙,他采食树上野果饮用山涧泉水,活了一百多岁还神思清楚眼睛明亮,有客人来访总是预先就知道了。那时我就本来已经知道庐山那有这座卧龙庵了。去年承蒙承蒙圣恩来此地为官,又得到陈舜俞写的《庐山记》。我阅读这篇文章,它上面说:“大凡庐山在天下闻名的原因,是有出现在徐凝李白诗作中的开先瀑布,以及出现在陆羽《茶经》中的康王谷水帘。至于其他幽深险绝之处,都有流水奇石这样的胜景。卧龙庵的西边,苍翠高崖在四周耸立,湍急的瀑布在山中倾泻,巨大的山谷如深渊般幽深,令人毛骨悚然心生畏惧。有一块几丈大小的黄色山石,在湍急的波浪中若隐若现而又连接不断。看的人会觉得眼前旋转,好像要如龙蜿蜒飞舞升空,因此此地被命名为卧龙。这里是庐山山水特别美的地方。我因此又知道了这里幽泉奇石的美。

到这里巡视,考察该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才得以来到此地。卧龙庵已经没有了,刘君也不可能再次见到,唯独这里幽泉奇石之美仍如当年。然而我看那山石雄伟奇特的样子,就不

是陈舜俞《庐山记》所能相像的。我已经怜惜这座庵废弃在荒僻之地,又为它幽深险阻与世隔绝,不是车马人际轻易能到达而幸运,或许我可以独自占有此地。于是舍弃十万钱俸禄,嘱咐西园隐士崔嘉彦,依照卧龙庵的旧址,建了几间房子,准备搬来住在这里。有依据卧龙庵的语义,画了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画像,安置在堂屋之中。旧友张敬夫曾经为此作诗,来记下这件事。

庵距离卧龙潭还有几百步远,在乱石间行走,多次渡过山涧才能到达。又没有足够立足用来远眺之处,于是察看了它东面的山崖,开凿山石作为台阶,攀爬着越过山崖。在稍微低一点的地方竟然发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她横伸超出山涧,在其上我上可看高达的树木,下可看清澈的泉水,面前正对飞瀑,此地是山谷中风景优美之处。于是又在这巨石上建造了和亭子,匾额叫“起亭”,我认为深渊中沉睡的蛟龙,是可以从这里腾起字天空中遨游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