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的发展高潮即将开始袁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的突破和迅速崛起袁成为托起新经济的世纪巨擘遥世界经济将会出现5大发展新趋势袁首先是美国经济的消费率会有所下降袁奥巴马总统签署的振兴美国制造业法案将发挥作用曰第二是产业实业化回归袁金融危机给世界的一个教训是金融服务业不能脱离实业的发展曰第三是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曰第四是新兴市场在国际上会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曰第五是部分中国企业开始转变为公司袁并走向国际收购兼并的前沿遥
中国经济在扩内需尧保增长等一系列刺激的拉动下袁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复苏回升袁贸易的全面恢复还有赖于全球经济形势进一步好转遥多年来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袁通过产业转移尧产业整合得到缓解袁但应对危机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投资结构尧经济成分结构的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隐患遥经济危机使中国经济近20年来粗放规模扩张的弊端暴露无遗袁通过技术创新尧内涵集约式经济增长得到广泛认同遥中国国家战略调整袁产业结构升级尧转型袁科技部的野二次创业冶计划袁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建设等袁是高新区发展强劲的推动力遥国际金融危机在导致中国产业转移加快的同时袁核心城市正在进入以高科技尧金融业尧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后工业社会袁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遥目前袁北京尧上海等城市高科技尧金融业尧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袁许多相对发达城市正在快速跟进袁标志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遥
城市高新园区产业发展比较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发展阶段比较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区到高新创新城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和发展阶段遥纵观国内外高新技术
[基金项目]叶青岛高新区野十二五冶规划研究曳项目资助及青岛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收稿日期院圆园12原03原25曰修回日期院圆园12原04原26作者简介院张志耀渊19-冤袁男袁山西临猗人袁教授袁主要从事数量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袁E-mail院zzy481@163.com遥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5月总第220期园园员.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权威论坛AuthoritativeForum产业区的产业发展模式大概可分为院首先是依托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产业主导模式曰其次是以科研资源整合和产业转型为主导的资源整合模式曰第三是以新区城市建设为主导袁促进要素聚集袁促进产业发展的新区模式[1-3]产业主导要创新突破遥世界科技园区的产业发展要财富创造冶4个阶段袁遥国内学者虽有不同划分和名称在国内又将从要素聚集阶段向产业主导阶段的转变称为一次袁归纳起来可分为野要素集聚要
创业袁从产业主导阶段向创新突破阶段的转变称为二次创业[4]一是要素集聚阶段袁主要由优惠等野外力冶强力驱动遥袁关注的焦点是尽快在园区形成生产要素集
聚遥主要活动的顺序是贸尧工尧技袁其增值手段主要体现在贸易链与加工链上袁这一阶段的高新区实际是野工业产品加工与贸易区冶
[3]力双重驱使袁真正意义上高新技术大型企业出现曰二是产业主导渊产业集群袁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链冤阶段袁产业发展动力由和企业市场竞争
袁相当程度上是野高技术产品制造加工基地冶曰三是创新突破阶段袁创新是推动高新区发展的决定力量,野创新链冶是其主要增值手段袁逐渐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源头的核心竞争力袁国际化程度明显提高曰四是财富凝聚阶段袁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品牌中心尧研发与创新中心尧孵化中心尧营销中心尧精英人才集聚中心尧金融资本中心等遥在竞争中形成了野高势能冶的优势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链条中的制造加工环节大量向周围地区外移曰同时袁大量的创新成果也辐射到周围地区袁真正发挥着高新区对周围地区和传统产业的强大辐射尧带动功能遥目前大部分高新区已经度过第一阶段袁正处在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袁进而为创新突破阶段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遥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模式比较
以引进技术和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主要发展战略的野上海张江模式冶袁通
过构筑产业链形成野产业磁场冶和吸引智力资源遥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袁有50多家企业在张江设立了生产
基地或研发中心遥在高新技术产值中袁
外商投资企业占的比重高达60豫袁使上海成为中国最先引进尧消化
和向全国传播发达国家创新成果的基地遥同时上海张江高新区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核心袁大力促进各类创新创业要素集聚遥园区管理最大特点是公司化管理开发模式袁经历了1992要1995年起步创业阶段袁尝试公司化园区开发和管理运作曰1996要2002股份制公司管理与开发曰2003年改建为国有独资上海张江渊集团冤有限公司袁逐步淡化土地开发袁强调资本化运营袁加强高新企业专业评估和研究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遥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袁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野深圳模式冶袁走迎接国际产业转
移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并举之路遥连续数年呈现超常规的强劲发展态势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比重连续攀升袁占到工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遥野深圳模式冶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袁进一步发挥好核
心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遥
采取多元化的投资尧股份经营方式袁可以称之为中外合资模式[1]财政资金不能参与项目建设袁减少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干预袁同时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袁可以充分发遥由于
挥市场竞争机制的实际效用袁使一些有实力的国内外建筑规划设计院尧顾问公司或者监理公司尧优秀的建筑承包商等乐于参与园区市政公共设施工程的投标袁这样袁既提高园区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袁也相对降低工程造价遥
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的新动态
高新园区野四位一体冶的功能定位袁即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的重要载体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袁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袁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遥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推出需要城市功能定位尧发展路径和未来
远景目标的有力指引遥坚持高端引领袁加快创新要素集聚袁科学制定和实施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规划尧数字化园区规划尧科技创新创业体系规划等科技创新规划遥
目前大多数城市高新区呈现出城区化的发展趋势袁即围绕高新技术发展袁集技
园园圆SCI-TECHINNOVATION&PRODUCTIVITY晕燥援5May.圆园12袁栽燥贼葬造晕燥援220.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AuthoritativeForum权威论坛术创新功能和城市综合功能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建设袁发展目标锁定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尧宜业宜居的生态科技城区遥
产业发展影响因素
针对目前国内高新区发展的状态袁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因素可综合归纳为院一是产业发展和机制因素遥国家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技术发展的前提袁产业发展机制是产业发展动力的源泉所在袁明确的和充满活力的机制是实现要素聚集和发展成功的关键遥二是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因素遥高新区所在地理位置袁在城市布局中区位以及高新区生态环境建设都将对高新区产业发展产生影响遥三是基础设施服务因素遥传统的主导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新区快速发展的需要袁因此借鉴张江高科技园和苏州工业园的社会市场运行模式是重要选择遥四是产业发展要素供给因素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袁风险投资的引入和规范管理尧良性的资本循环和增值体系尧人才鼓励和激励机制尧技术引进和创新激励尧健康发展的发达市场体系等袁直接影响产业发展要素供给和聚集遥
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定位和领域选择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袁积极
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袁围绕创建创新型园区的目标袁以知识产业为龙头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袁引导和促进产业尧技术尧人才和资本等高端创新要素聚集袁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体袁带动相关产业群的发展遥因此实现园区创新驱动发展袁应遵循以下原则院一是生态保护尧绿色开发遥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袁强化资源集约利用袁树立产业发展零排放的目标理念袁严格项目准入环保门槛袁推进生态科
技园区建设遥二是突出特色尧科学规划遥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和科研优势袁充分利用资源环境条件袁挖
掘优势资源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袁打造自主创新品牌袁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基地遥三是促进集聚尧创新发展遥重视产业集成性和成长性袁注重市场导向和技术功能升级袁促进产业融合袁不断催生新技术袁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袁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主线袁推进产学研合作袁引导企业加强原始创新尧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遥四是优化环境尧加强引导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袁加强扶持引导袁着力营造有利于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尧产业链构建尧产业集聚发展的法制环境袁加快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遥五是坚持高端尧统筹布局遥关注世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袁坚持高端发展袁统筹产业空间布局袁坚持产业相对集聚尧功能相互依存尧自然条件支撑三者协调一致遥六是创新机制尧强化开放遥完善创新机制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袁营造适宜创新创业的人文环境和科技生态袁集聚创新要素袁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袁发挥创新集群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5]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经济首位城市遥
袁青岛高新区战略定位为院国家重要的高
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与高端产业发展的领航区袁青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引擎遥产业功能定位表现在院一是大规模尧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曰二是企业运行机制的试验区曰三是自主创新引领区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和新兴产业的孵化区曰四是国内尧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区遥坚持高端引领尧集约发展尧生态优良的产业导向袁建成半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引领区曰蓝色产业和低碳产业示范基地曰产学研合作发展基地曰自主创新技术孵化基地曰科技创新和技术扩散的辐射源[6-7]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袁山东半岛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遥
遥推动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
青岛高新区产业发展要发挥优势袁重点突破遥在对青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的基础上袁采取文献调查尧专家会议调查袁收集整理青岛市现有科技发展规划袁结合电子产业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袁将电子与信息尧生物与医药尧新材料尧新能源和高效节能尧先进装备制造尧海洋产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袁及服务业渊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和生活与公共服务冤领域袁野6+1冶术研发和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领域选定二级领域63项遥曰经过两轮德尔菲法调查国家重要的生物与医药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袁确定产业领域定位为曰院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研发和生
建设世界知名的电子与信息技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5月总第220期园园猿.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权威论坛AuthoritativeForum产基地遥培育物联网技术尧海洋科技等新兴产业袁孕育新的产业增长点遥将高新区建设成国家低碳产业示范基地尧国家蓝色海洋产业科技开发和产业化核心基地之一袁半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基地核心之一遥发展行动计划野十二五冶[8]院期间一是聚焦物联网袁重点培育产业基础和创新能力尧海洋科技两大战略新兴产业袁提高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袁增强创新能力袁遥培育战略增长点重点布局野2+3+1冶曰二是依
产业
托现有产业基础袁做强以重点企业为主体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尧以龙头项目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业尧以专业园
区为载体的生物医药等三大主导产业袁打造国内一流的特色产业群曰三是超前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袁提升产业结构能级遥争取到2015年袁把优势产业培育成国内知名尧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群袁以物联网尧装备制造渊高铁冤为代表的高端产业成为高新区发展的亮点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的模式袁要以服务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袁以服务业发展拉动整个新城区的整体发展遥
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建设创新型产业聚集区产业聚集是高新区发展的重要特征袁通过产业要素的聚集袁实现产业聚集袁促进创建技术创新功能的发展遥通过促进知识机构尧人才尧资本尧技术尧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在高新区的不断聚集袁推动创新要素融合和创新机构互动遥
从起步就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尧经济与产业尧社会人文尧居住生活以及资源生态的融
合与协调发展遥第一袁以创新商务圈渊CIBD冤为龙头建设创新产业聚集区袁强调创新能力尧国际竞争力和高端服务业等发展内涵袁通过技术辐射功能和产业链联系实现创新带动袁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创新升级遥第二袁以标志性创新战略平台为载体聚集创新资源袁通过品牌效应形成创新资源吸引力与号召力袁推动高
新区成为区域创新系统中枢袁集中区域创新资源袁通过生态环境尧创新环境和社区环境的建设吸引国内创
新资源袁创建标志性创新战略平台遥第三袁以三螺旋创新合作为主线促进科技经济结合袁积极消除青岛科技优势资源和产业优势明显的错位现象袁树立创新合作的理念袁实现企业尧科研机构尧等全面三螺旋创新合作袁形成良性互动袁这种创新模式超越了市场和二元对立的传统思维模式袁并深入到创新过程的黑箱内部袁从创新合作的角度确定三者的位置和联系袁并着眼于这种创新互动建立支撑环境遥通过建设开放连接网络尧技术创新平台等方式直接切入创新过程袁企业通过民营孵化器尧民营风险资本等方式直接提供创新公共服务或优化创新环境曰大学与科研机构通过衍生企业向创业型大学和科研机构演变袁企业则通过设立或承办研发机构实现公共研发功能袁通过设立培训机构甚至大学实现人才培养功能遥
结合青岛高新区产业优势和技术袁重点建设先进装备产业尧电子与信息产业尧生物
与医药产业尧海洋科技产业等四大聚集区遥以高速列车为代表的先进装备产业聚集区袁重点发展高速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零部件尧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尧高端船用机电设备尧精密加工及成形设备尧环境保护设备尧医疗设备尧智能化装备等袁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遥以家电电子为基础的电子与信息产业聚集区袁重点发展嵌入式系统尧新型显示尧传感器尧无线射频等关键元器件袁大力发展智能信息服务业和集成解决方案遥生物与医药产业聚集区袁挖掘青岛海洋生物资源优势袁发展生物功能制品尧生物制药及其他生物资源高值化利用等生物工程产业化关键技术袁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生化产品尧生物医用材料等细分产业遥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区袁发挥青岛市海洋科技优势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袁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尧海洋特殊用途新材料尧海洋仪器设备及海水综合利用装备等袁打造世界知名的海洋科技产业基地遥
构建产业发展联盟产业联盟是指由企业尧大学尧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袁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袁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袁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袁形成的联合开发尧优势互补尧利益共享尧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遥处于追赶技术发展阶段的中国袁必须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袁采取野聚众尧凝力尧则强冶的思路袁围绕共同的技术目标结成的联合体袁围绕统一野技术路线图冶开展创新袁实现技术创新尧技术标准尧技术转移和技术并购统筹衔接遥技术进步和全球化推动全球经济结构变化袁市场竞园园源SCI-TECHINNOVATION&PRODUCTIVITY晕燥援5May.圆园12袁栽燥贼葬造晕燥援220.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AuthoritativeForum权威论坛争呈现本地市场竞争全球化和企业市场全球化的特征曰经济结构变化导致产业共性问题日益突出袁单个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整个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的发展环境袁涉及共性技术研发尧技术标准制定尧产业链配套尧中小企业市场门槛等问题曰同时经济全球化促使更加关注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袁的调整促进了产业联盟的兴起遥产业联盟按其合作性质可分研发合作产业联盟尧产业链合作产业联盟尧市场合作产业联盟尧技术标准产业联盟遥研发合作产业联盟具有降低研发成本尧分担研发风险尧共同学习尧缩短研发周期的功能袁其目标是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链遥但市场合作产业联盟通过联合开拓创新产品用户市场尧联合采购降低创新产品成本尧共用基础设施降低创新成本尧网络互联实现需求方规模经济等形式实现共赢袁技术标准产业联盟目标是制定产业技术标准遥
装备制造业尧电子家电产业是青岛的支柱优势产业袁青岛开发区在野十二五冶期间重点构建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联盟尧电子信息产业联盟袁对先进制造业技术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遥目前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家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尧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42家袁但产业联盟的定位是结合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袁重点研发数字化尧智能化设计制造袁绿色制造技术和重点行业关键性技术与制造袁研制对技术进步尧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曰而电子信息产业联盟的定位是立足青岛市在家电尧电子领域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袁根据网络化尧终端产品智能化和新型显示的发展趋势袁围绕产业中高端环节袁引进和研发核心技术尧关键技术袁发展附加值高尧产业关联度强的元器件和产品制造袁并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先进装备研发和生产联盟尧电子信息研发设计产业联盟遥
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
以创新体系建设为引领袁以构筑创新环境为重点袁以支撑公共服务领域科技需求为突破口袁通过建立高端商务服务区和创新创业服务区袁整合优化自主创新资源袁加强自主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袁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袁争取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环节遥建立科技资源尧创新载体的共享机制袁共享园区现有的科技创新资源袁扩展园区内的产业共性技术平台袁建立产业合作联盟尧载体联盟尧要素交流平台等袁扩大服务对象和范围袁使这些创新资源面向各服务园区开放遥因此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因采取以下有效途径院一是聚集区域创新资源曰二是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曰三是促进创新资源的互动融合曰四是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技术创新体系曰五是建设以为主导袁以市场化运作尧面向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体系遥
城市高新区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引导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袁和组织是产业发展的活力源泉遥配套的能
够与城市发展尧高新区发展尧产业发展相匹配的发展是城市高新区产业成败的关键遥首先袁加强组织领导袁推进制度创新袁实行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制度袁大力推进高新区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曰其次袁设立高新区创新推进委员会袁保障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袁推进咨询委员会开展重大创新专项的研究和决策咨询等曰第三袁制定专项袁促进创新创业遥
由于创新投入存在较大风险袁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领域要加大资金的投
入袁建立健全社会资金投入的投融资机制遥一是创新资金投融资模式遥以高新区为主要载体进行省市创新资源的整体配置袁发挥财政科技创新支持经费的酵母作用袁通过采取建立种子基金尧中小企业集合贷款计划尧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风险补偿金尧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尧产业培育和发展基金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尧创新发展资金等多种形式袁有效配置社会资金资源袁为创新型园区建设提供财政保障遥二是打造高新区创新融资体系遥通过资金注入尧资产整合尧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等手段袁以科技金融投资集团为龙头袁以创新金融密集区为载体袁打造科技创新融资体系遥通过科技金融银行尧小额贷款公司尧知识产权质押等金融服务袁满足各类尧各层次资金和服务需求遥三是加大创新采购力度袁推动采购应向高成长创新企业倾斜袁以支持创新技术的发展遥
要实现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整合资源尧优势互补尧超速发展的目标袁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5月总第220期园园缘.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权威论坛AuthoritativeForum服务和公共资金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和支持袁以撬动社会市场资源和运作活力遥一是加强对产业创新联盟的指导和支持袁科技管理部门尧财政部门要通过资金尧人力尧成果等方面加强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指导遥二是引导资源整合袁促进产业联盟形成遥以自愿为基础袁督促鼓励国有企业尧高等院校尧开发银行尧工会组织尧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袁推动创新战略联盟形成和发展遥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与服务意识袁优化创业环境遥通过转变职能袁强化服务
意识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袁提高公共服务意识和水平袁树立公开尧透明尧廉洁尧高效的形象遥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袁促进创业成果流通遥二是营造优良的商务尧居住及配套环境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求袁营造功能齐全的高水平城区环境遥三是建设现代服务业产业基地袁以保障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遥
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袁着力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袁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有效
的支撑服务袁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遥首先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袁引导企业加强创新能力建设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内在机制袁加强技术创新管理袁发挥广大职工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遥其次袁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袁引导高校与企业的资源整合和共享袁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袁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尧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尧分析检测中心等向企业开放的力度遥第三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袁发挥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的作用袁引导和支持大企业与国外企业开展联合研发袁引进关键技术尧知识产权和关键零部件袁开展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遥
人才资源是科技创新和高新区发展的根本要素袁人才聚集是高新区发展的关键遥首先袁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袁出台专项人才袁吸引科技人才袁完善创新人才引进模式遥其次袁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培养制度袁重视智力引进袁建立人才共享机制曰健全人力资源服务机制袁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袁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遥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袁构建并不断提高人才培训能力袁使高新区成为全市的创新创业人才高地遥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对创新的最大激励袁要完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袁提高知识产
权保护执法水平遥要鼓励企业合理利用和借鉴技术成果袁开展自主创新遥首先袁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曰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品牌袁以自主品牌为先导实施主动开放战略遥其次袁大力推进标准化和联盟工作遥依托区域科技资源优势袁有效应对国际竞争中的技术壁垒袁争取国际技术标准参与权和部分领域的主导权袁积极创建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袁引导园区企业结成技术标准联盟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结合袁形成优势产业事实标准遥
参考文献院[1]李兆熙,张政军.苏州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比较[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5):13-18.[2]叶威,王作东,刘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比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3-4;(11):1-2.[3]彭磊,谈世中.世界主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05(16):27-29.[4]隋广军,曹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的路径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7(8):55-57.[5]李新,刘朝明.中国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8(15):112-113.[6]雷仲敏,张志耀,邱立新,等.青岛市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R].青岛市2008年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技术预见专题,2009:8.[7]李新,刘朝明.基于区域创新视角的中国高新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J].科技管理研究,2007(9):-66.[8]范德成,周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AnalysisonDevelopmentalModelandIndustrySelectionofCityHigh渊责任编辑-techZone赵娟冤ZhangZhi-yao袁SunGuang-jie
Abstract:Fromaspectof渊QingdaodevelopmentUniversityofcomprehensiveofScienceinnovationandTechnology,power,Qingdaotheauthors266061analyzedChinaand冤compareddomestictypi-calhigh-techzonedevelopmentmodel.Basedondrawinglessonsfromthepastanddevelopmenttrend,combingQingdaoahigh-techzone,theauthorsdiscussedprinciplesandpositioningofcityhigh-techindustries,andputforward3keytasksofbuildingindustryclusterareas,zone;industrymodelalliance,ofindustryinnovativedevelopment;platformtechnologicalandmeasuresinnovation;ofguaranteeingindustryindustryalliancedevelopment.Keywords:cityhigh-tech园园远SCI-TECHINNOVATION&PRODUCTIVITY晕燥援5May.圆园12袁栽燥贼葬造晕燥援220.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