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一、单选题(共30题)
1.()是一种审美基本形态,它是人类实践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的单纯而直接的表现形态,比较普遍存在并为大多数人所喜爱欣赏。 A:优美 B:壮美 C:崇高美 D:戏剧美 【答案】:A
【解析】:优美是一种审美基本形态,它是人类实践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的单纯而直接的表现形态,比较普遍存在并为大多数人所喜爱欣赏。故正确答案为A。
2.电影《卧虎藏龙》配乐的曲作者是()。 A:久石让 B:刘欢 C:谭盾 D:陈其钢 【答案】:C
【解析】:C选项:以创新而著称的作曲家、指挥家谭盾,被誉为东方的马可·波罗和中国的文化名片。他的音乐跨越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等众多界限。2004年《卧虎藏龙》更获得索尼经典白金奖
- 1 -
(超过一百万张的发行)。故正确答案选择C。 3.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B:以音乐知识为核心,培养音乐技能 C:以音乐实践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 D:以音乐演唱为核心,培养审美能力 【答案】:A
【解析】:A选项,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综上,A选项正确。BCD项,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A项。
4.()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A:埃斯库罗斯 B:索福克勒斯 C:欧里庇得斯 D:毕达哥拉斯 【答案】:B
【解析】:B选项,索福克勒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综上,B选项正确。A选项,埃斯库罗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被誉为“悲剧之父”。故排除。C选项,欧里庇得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心理戏剧的鼻祖”。故排除。D选项,毕达哥拉斯:“五度相生律”第一个以理论的方式向人们解释音乐现象的人。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B项。
- 2 -
5.下面的乐器中哪件是铜管五重奏中的乐器()。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B选项,图片是长号,铜管五重奏是由两支音色高亢的小号,一支高雅的法国号(即圆号),一把形状独特的长号,和一把抱在胸前演奏的低音号共同组成的。综上,B选项正确。A选项,是长笛。属于木管五重奏乐器。故排除。C选项,是单簧管。属于木管五重奏乐器。故排除。D选项,是双簧管。属于木管五重奏乐器。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B项。
6.下面谱例节选自奥匈帝国国歌,它出自哪一位作曲家的作品?() A: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B:莫扎特《小夜曲》
C: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D:海顿《“皇帝”四重奏》 【答案】:D
【解析】:知识点:对海顿作品的谱例识别。从题干所给旋律可知,该旋律是海顿创作的《“皇帝”四重奏》。A项:这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于1871年创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
- 3 -
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世人的钟爱。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小夜曲》曲风优美柔和且富有斗志,是弦乐的著名乐曲,主要以小提琴为一声部,大提琴烘托气氛,从侧面反映出莫扎特高超的音乐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又名《第五交响曲》,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势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7.下列哪个经典唱段出自歌剧《江姐》?() A:《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B:《绣金匾》
C:《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D:《绣红旗》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歌剧《江姐》。《江姐》是中国人民空军政治部文工团根据小说《红岩》改编而成的歌剧,创作于19年,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著名选段有《绣红旗》《红梅赞》《五洲人民齐欢笑》等。D项正确。A项:《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绣金匾》是民间小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这一仗打的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与题干不符,排除。
8.教师在九年级“费加罗咏叹调”欣赏教学过程中加入创造环节,下
- 4 -
列最适合作为创造教学活动的是()。 A:学生分组模仿和表演,并进行自评与互评 B:学生为该旋律编创钢琴四手练联弹小品 C:学生以该旋律为主题,写作8小节变奏 D:学生欣赏该歌剧视频并跟唱旋律 【答案】:C
【解析】:知识点:对创造教学活动的理解。A项:“分组模仿和表演”属于表演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编创钢琴四手联弹”属于创造活动,但难度较高,不符合“九年级”学段特点,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写作8小节变奏”属于创造活动,是基于音乐创造,与题干相符,当选。D项:“欣赏并跟唱”属于欣赏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9.上方三声部每两两声部之间:密集排列法的要求是()? A:小于等于4度 B:小于等于3度 C:小于等于5度 D:小于4度 【答案】:A
【解析】:上方三声部每两两声部之间,(1)密集排列法——小于等于4度(2)开放排列法——大于等于5度,小于等于8度 10.下列哪个经典唱段出自歌剧《江姐》?() A:《扎红头绳》
- 5 -
B:《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C:《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D:《绣红旗》 【答案】:D
【解析】:19年,中国人民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扬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语汇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地刻画了英雄人物形象。A项:《扎红头绳》是《白毛女》的插曲,由贺敬之、丁毅作词,马可作曲,郭兰英、朱逢博演唱。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该剧是由戏剧学院歌剧系根据赵树理的同名小说集体改编的五场歌剧,由田川、杨兰春执笔,马可、乔谷、贺飞、张佩衡作曲。该剧创作于1952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第三场。羽调式。由朱本和、张敬安等编剧,张敬安、欧阳谦叔作曲。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与题干相符,当选。
11.作有《日落西山》音乐作品的是()。 A:瞿希贤 B:谭盾 C:张曙
- 6 -
D:谷建芬 【答案】:C
【解析】:C选项:他的代表作有《保卫国土》、《丈夫去当兵》、《壮丁前线》、《日落西山》、《赶豺狼》、《洪波曲》等。他的创作和社会活动在中国音乐史上有一定影响。张曙在1933年以后写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其中、《还我山河》、《洪波曲》、《丈夫去当兵》、《日落西山》、《打豺狼》有广泛影响。在抗日歌咏运动中,他演唱的冼星海的歌曲《莫提起》、《茫茫的西伯利亚》以及他自己的作品,浑厚有力,真挚感人,给人留以深刻印象。
12.下面谱例中的词出自哪部文学作品?() A:《诗经》 B:《楚辞》 C:《乐府诗集》 D:《九歌》 【答案】:A
【解析】:知识点:对音乐作品集的认识。题干中歌词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A项正确。B、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3.指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旋律材料进行连续不断地模仿,不仅要模仿第一句,还要依次模仿第二、第三等句的复调发展手法是()。 A:卡农 B:扩大模仿
- 7 -
C:紧缩模仿 D:倒影模仿 【答案】:A
【解析】:A选项,卡农一词来自于英语Canon的音译,是指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旋律材料进行连续不断地模仿,不仅要模仿第一句,还要依次模仿第二、第三等句。运用卡农形式构成的复调称为卡农曲。综上,A选项正确。B选项,扩大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每个音的时值按一倍或两倍的比例加长伸长,形成旋律句法上的模仿。故排除。C选项,紧缩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其节奏比例加以缩短,形成旋律句法长度上的变化。故排除。D选项,倒影模仿是指当应句模仿起句时,旋律以某音为轴加以倒转。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A选项。
14.下面谱例出自福斯特的哪一首歌曲?() A:《故乡的亲人》 B:《美丽的梦神》 C:《噢!苏珊娜》 D:《康城赛马》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西方歌曲常识的积累。该谱例为《故乡的亲人》,作者正是美国作曲家史蒂芬·福斯特。这首歌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描写了美国南部,在当时美国一半的州还没有废除黑人奴隶制,但歌曲中却多次提到了作者怀念美国南部种植园的生活。
- 8 -
15.京剧经典剧目《空城计》中,司马懿的角色是()。 A:黑头 B:老生 C:净 D:丑 【答案】:C
【解析】:《空城计》是传统京剧的著名代表作。其中的主要角色行当为:诸葛亮、赵云——老生;司马懿、司马师——净;司马昭——小生;老军甲、老军乙——丑。故正确答案是C。 16.歌曲《渔光曲》的曲作者是()。 A:任光 B:刘雪庵 C:江定仙 D:安娥 【答案】:D
【解析】:A选项:《渔光曲》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曲,由安娥作词,任光谱曲,作于1934年。电影《渔光曲》主题歌。这首歌深情地唱出了旧社会长年漂泊在海上的穷苦渔民的艰辛劳动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渔民们愁苦困顿的心情。为了写好这首歌,任光特意到长江的入海口吴淞口,观察渔民们捕鱼劳作。根据体验,他为这首歌创造了表现海浪起伏的特定节奏,突出了船歌的风格。B选项:刘雪庵,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主要作品有《何日君再来》,
- 9 -
《三部曲》、《长城谣》等。C选项:作品有钢琴曲《摇篮曲》、交响诗《烟波江上》、交响曲《沧桑》、电影音乐《早春二月》等。有《江定仙歌曲选集》。D选项:安娥著有诗集《高粱红了》、《燕赵儿女》,文学剧本《洪波曲》、《战地之春》、《青年近卫军》,译著话剧剧本《在某一个国家(阴谋)》,儿童剧剧本《特别任务》及歌词《渔光曲》等。
17.“在‘演奏’模块开始的前一周,老师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及个人演奏展示”,这种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终结性评价 【答案】:B
【解析】:知识点:对教学评价的理解。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从而可以因材施教,这样的评价方式叫作“诊断性评价”,也叫作“教学性评价”或“准备性评价”。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是()。 A:音乐欣赏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讲授法
- 10 -
【答案】:D
【解析】:D选项,讲授法是指教师以语言的传授为主的讲授方法。综上,D选项正确。A选项,音乐欣赏法以欣赏活动为主,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欣赏教学法生自觉地学习,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属于体验式教学法,故排除。B选项,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实际音响、示范、直观等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深化学习内容的方法。属于体验式教学方法,故排除。C选项,参观法如组织学生听音乐会,参观乐器博物馆,事先向学生讲明目的、要求,事后进行讨论。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受的方法。属于体验式教学方法,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D项
19.由朱践耳作曲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是一首结构的歌曲() A:两段体 B:三段式 C:再现的三段体 D:变奏曲体 【答案】:B
【解析】: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它由三个规模相近、相对的乐段组成。单三部曲式有两种结构类型: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A”)和没有再现的单三部曲式(标记为“ABC”)。 20.下列谱例出自哪部交响音乐作品?()
- 11 -
A:德沃夏克《自新》 B: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C: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 D: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天方夜谭》 【答案】:C
【解析】:知识点:西方音乐史上不同时期音乐的代表作品及旋律。题干中的旋律,通过观察及模唱能辨别出是《沃尔塔瓦河》。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整部交响诗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尤其是沃尔塔瓦河主题深刻地融入了捷克民族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捷克民族的象征。这首交响诗所体现出的交响音乐写作技法、民族艺术色彩与个人风格特征,连同整部套曲一起为捷克音乐树立了一座里程碑,成为交响音乐中的典范之作。C项正确。A项:《自新》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调第九交响曲》,是其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民族乐派的优秀代表,其中的《念故乡》被广为传唱。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鲍罗丁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草原上》就是为一幅画面所写的配乐,这部音画由于其朴实动人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而得以广泛地流传,成为世界名作。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天方夜谭组曲(又名舍赫拉查达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
(Scheherazade)),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与题干不符,排除。
21.按照新课标的规定来书写三维目标,下列哪个选项是放在第一位
- 12 -
的()。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过程与方法 C:知识与技能 D:重难点 【答案】:A
【解析】:A选项: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生学习的愿望;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B选项:音乐本身的表现性、实践性、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音乐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因为只有通过亲身经历与体验这一过程,才能地获得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才能通过模仿逐步积累感性经验,在研究与创造活动中,在与他人的共同合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学习,并感受学习音乐过程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音乐、会学音乐的兴趣与习惯。过程与方目标为:1.体验;2.模仿;3.探究;4.合作;5.综合。C选项:音乐知识与技能对于音乐学习无疑是必要地,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技能。有人说“教人真理的教师不是好教师,教人发现真理的教师才是好教师”音乐教师应在正确地教育观念指导下,引导学生学好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方法能力与知识技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方法能力与知识技能共同成长。在《课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有下列几点;1.音乐基础知识;2.音乐基本技能;3.音乐创作与历史背景;4.音乐与相关文
- 13 -
化。D选项:不属于三维目标故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 22.下面谱例的调式是()。 A:F大调 B:d小调 C:F宫调式 D:D羽调式 【答案】:D
【解析】:知识点:民族调式的分析和判定。谱例中展示的是陕北民歌《兰花花》,因此,该作品为中国民族调式。有1个降号,且没有临时变音记号,判断该调式的宫音是F,调式音阶为“FGACD”,尾音落在D上,而D在“F宫”调式中唱作“羽”,因此,该调式为D羽调式。D项当选。
23.周朝最高等级乐是六代乐舞,简称为《六乐》,内容各不相同,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A:《云门》用以祭祀地神 B:《大韶》用以祭祀天神 C:《大夏》用以祭祀四望 D:《大武》用以祭祀周的祖先。 【答案】:D
【解析】:A选项: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遗址,距今已有近七千年。埙的音色质朴幽怨,被称为“立秋之音”。B选项:舞阳骨笛是中国最古老的旋律乐器。1986-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
- 14 -
中陆续出土了距今约9000-7800年的骨笛30余支。C选项: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磬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D选项: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六件战国初期的匏制笙,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笙。故正确答案选择B。
24.下列由朱践耳创作的钢琴曲是()。 A:《思凡》 B:《幻想曲》 C:《节日序曲》 D:《翻身的日子》 【答案】:A
【解析】:B选项:是夏良创作的小提琴曲;C选项:是朱践耳创作的交响曲;D选项是朱践耳创作的民乐合奏;A选项:是朱践耳创作的钢琴曲,他创作的钢琴曲还有《流水》《云南民歌舞曲》等。故正确答案选A。
25.下列传统乐种中,属于丝竹乐的是()。 A:福建南音 B:十番锣鼓 C:苏南吹打 D:冀中管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丝竹乐的认识。所谓“丝竹乐”,“丝”指弹弦乐器,“竹”则指竹制吹奏乐器。即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
- 15 -
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绪的器乐合奏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有竹笛、二胡、琵琶、扬琴等。A项:福建南音起源于前秦,是全中国最古朴的乐种之一,主要伴奏乐器包括琵琶、三弦、洞箫等,与“丝竹乐”特点相符,当选。B、C、D三项:都有打击乐器加入,与“丝竹乐”特点不符,排除。
26.下面谱例是一首歌曲片段,它出自哪个国家?() A:俄罗斯 B:墨西哥 C:日本 D:美国 【答案】:D
【解析】:该旋律选自《奇异恩典》(AmazingGrace),也有人称《天赐恩宠》,是美国脍炙人口的一首乡村福音歌曲,也是全世界徒都会唱的一首歌。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 27.下列哪首影视歌曲是由赵季平创作的?() A:《绿叶对根的情意》 B:《牧羊曲》 C:《信天游》 D:《黄土地》 【答案】:D
【解析】:赵季平是西安音乐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代表作品有《黄土地》《大阅兵》《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A选项:
- 16 -
是谷建芬曲;B选项:是王立平曲;C选项:是解承强曲。 28.下面谱例出自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若为其编配和声伴奏,适合第三小节的和弦是()。 A:I级 B:IV级 C:V级 D:V级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降B大调的作品,而第三小节的旋律音属于V级和弦。C项正确。A、B、D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29.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曲作者是()。 A:柴可夫斯基 B:普罗科菲耶夫 C:肖斯塔科维奇 D:罗斯特罗波维奇 【答案】:B
【解析】:B选项,彼得与狼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柯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这是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完成于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儿童音乐会上首次演出。该作品是普罗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综上,B选项正确。A选项,十九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
- 17 -
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代表作舞剧《四小天鹅》。故排除。C选项,肖斯塔科维奇1919—1925年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钢琴与作曲;1923、1925年先后毕业于钢琴、作曲专业,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的演出而成名;1927年在肖邦钢琴比赛中获奖;卫国战争中所创作的第七交响曲享誉世界;1957、1962年先后因《第十交响曲》和《第十三交响曲》引起争论;1960年加入苏联党;1975年在莫斯科去世。故排除。D选项,罗斯特罗波维奇是一位俄罗斯的大提琴演奏家。故排除。故正确答案是B项。 30.图1是哪一个戏曲剧目的演出场景?() A:评剧《白蛇传》 B:川剧《火焰山》 C:京剧《野猪林》 D:黄梅戏《天仙配》 【答案】:B
【解析】:知识点:戏曲表演的形式。从题干中我们能够看出,舞台中间两个人表演的是“变脸”,而“变脸”正是传统戏曲中川剧的代表。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属于川剧剧目,因此可以判断B项当选。 二、问答题(共5题)
31.以下面旋律片段为主题,按要求创编乐段。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5分)(2)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5分)
【答案】: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两个要求:(1)将谱例中的旋律改
- 18 -
写为圆舞曲(须改变原谱的音符时值)。(2)要写出拍号、速度和表情符号。首先,圆舞曲是起源于欧洲的宫廷舞曲体裁,其最大特点是以三拍子节奏为基础,因此在节拍上可以选择3/4、3/8、6/8等;其次,圆舞曲一般速度较快,因此可以选择大于100的速度标记,如Allegro或Allegretto等;最后表情标记可以是优美地或高雅的,即Congrozia或Elegante。 【解析】:
32.依据下面的谱例,创作完整的乐段。要求:(1)根据第一乐句的旋律风格及和声织体,续写第二乐句。(4分)(2)创作的第二乐句要与第一乐句同头换尾。(3分)(3)乐段结束时的终止式里要用到终止四六和弦。(3分)
【答案】:本题针对创编乐段提出三个要求:(1)续写第二乐句。(2)运用同头换尾手法,即两个乐句开头相同,结尾不同。(3)运用终止四六和弦,即使用和弦进行终止式的写作。 【解析】:
33.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1)判断调式调性。(3分)(2)画出曲式结构图式。(6分)(3)写出曲式的整体结构名称。(3分)(4)写出1-3小节方框所示两个乐汇之间的发展手法。(3分)
【答案】:本题目共四问。(1)第一问分析乐曲的调式调性。(2)第二问考察的是曲式结构图式(3)第三问需要阐述整体结构的名称。(4)第四问需要分析两个乐汇间的发展手法。 【解析】:
- 19 -
34.案例:张老师对音乐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备一节课需要花费三四天时间,教案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完整;但她上课时总是无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们都在说“太没意思了”“我不需要这个,因为根本用不到的”“我都听不懂的”,张老师也觉得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分析张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张老师教学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解析】:
35.音乐鉴赏课中,老师在进行“音乐长河里的珍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这一单元的教学时,首先请同学欣赏了维瓦尔第《四季》第一曲“春”的第一乐章,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征,接着又让学生去欣赏同一时期的作曲家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六曲。学生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老师拿起黑板擦在讲台猛敲了几下,大声说道:“你们这群乐盲,让你们听音乐,你们怎么都睡觉!上课不准睡觉这个常识都不知道吗?”有个调皮的学生,小声嘀咕道:“这音乐听着太舒服了,让人容易睡觉。”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
- 20 -
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中老师的行为进行分析(7分),并简述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8分)。
【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进行分析。 【解析】:
- 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