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模拟)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模拟)

来源:叨叨游戏网
四川省泸州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7分)

1. (2分) (2015·恩施) 下列汉字的结构及笔顺规则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亲”“尘”“羊”“舌”这四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B . “山”字首笔是竖,“及”字首笔是撇,“门”字首笔是点。 C . “爱”字是上下结构,共十画;“虎”字第三画是横。 D . “万”字先写横,再写撇,后写横折钩。

2. (2分) (2011·扬州)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扬州市推广使用电子书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B . 建设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地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的工程向党的九十华诞献礼。

C . 漫步在古运河秀水之畔,徜徉在瘦西湖亭阁之间,文明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

D .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 否则,所得自然不多,对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3. (2分) (2017八下·北海期末)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填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汉字真的落后吗?_______说在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先辈们,那些“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斗士们对这一问题还不能慨然回答的话,________,作为他们的子孙们,我们_______可以理直气壮而又毫不迟疑地回答:汉字并不落后。汉字________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先进的文字之一。

A . 如果 那么 则 因为 所以 B . 虽然 但是 却 不只 并且 C . 如果 那么 则 不仅 而且 D . 即使 然而 却 不但 也

4. (2分) (2017八下·个旧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B .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 C . 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和平发展的关键。

D . 各地纷纷采取追踪病源、隔离观察等措施,防止甲型H1N1流感不再扩散。 5. (2分) (2016七下·临川期中)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保守党某部门任职,2001年当选国会议员。 ②2005年他以出色的演讲口才最终当选保守党领袖。

③直到进入牛津大学,他依然与政治活动很少沾边,但学业极为出色。 ④2010年5月,卡梅伦被任命为新一轮英国首相。

第 1 页 共 10 页

⑤幼时的卡梅伦丝毫没有显示出政治人物的天赋。 ⑥小学时不仅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而且极为害羞。 A . ⑤⑥①③②④ B . ⑤⑥③①②④ C . ④⑤⑥②③① D . ④⑥⑤③①②

6. (2分)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是《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 B . 《〈家〉的序和跋》的作者是现代作家巴金。

C . 于谦的《咏煤炭》这首诗表面上是咏煤炭,实际上是明志向。 D .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

7. (15分) (2017九上·日照期末) 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 _______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3) 水是眼波横,________。(王观《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 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 关关雎鸠,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6) 《登楼》中以浩大气势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7) 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 (8)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9) 在人生的路上,我们也许会遇到挫折或不幸,但是我们应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象梅花那样________,________。(用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词句作答)

(10) 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常常牵动着人们敏感的神经。请写出借月抒怀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________,________。

二、 语文综合运用 (共1题;共5分)

8. (5分) (2017·南充) 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目前,腾讯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微信公众号,家长绑定孩子的QQ及微信,即可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甚至还可以设置禁止一些游戏,如果孩子不听话,还可以通过“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某班据此开展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看‘成长守护平台’”,请你参加讨论并简要陈述看法。(不超过60字,含标点符号)

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82分)

第 2 页 共 10 页

9. (7分) (2017九上·濮阳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破阵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_。

(2) 这首词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简要赏析。 10.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②今齐地方千里: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④时时而间进:

(2) 翻译下面句子

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

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并用这个成语造句。 (4)

“王”下令颁布了什么命令?他为什么要颁布这一道命令? (5)

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本文中的邹忌的忠言并不逆耳,齐威王痛快地接受了。请问那句俗语是不是错了?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11.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时人们的生活: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除了和

第 3 页 共 10 页

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地铁里、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排队时,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人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低头就可引起颈部的疲劳,时间长久会引起椎间盘退型性病变、骨质增生,进而压迫血管和神经。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而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了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了43%。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研究学者警告说: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话,类似的伤害事件将在未来5年增长一倍。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切片,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不断重复上演。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1)

选文开头由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写起,有什么作用? (2)

文中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除了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

第 4 页 共 10 页

族”。

(5)

《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请以手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2.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梨一样的苹果 耿青

①米哈朵夫是一位出色的小学图画教师,他在这个偏远的小城中教了一年又一年图画课。他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图画作业,从末出过任何差错。

②一天,像以往一样,米哈朵夫翘着有些俏皮的小胡子走上讲台,教学生画苹果。他绕着教室看了一圈,小胡子快活地抖动着 , 他满意极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了墙角的课桌上。这里坐的是刚刚转到班里的尤里卡,他的父亲是西伯利亚的护林员,因病调到小城工作。似乎是故意捣蛋,尤里卡的苹果又长又圆,蒂部尖尖的,并且涂上了梨黄色。可以说,他画的根本就不是苹果。“你画的是苹果吗?”孩子回答:“是苹果。”“我看倒有些像梨。”“是的,老师,有些像梨的苹果。”米哈朵夫压着火气告诉那孩子,苹果是扁圆的,应该用浅黄色,再加上一些鲜艳的红色。他的口气非常的温和,他希望用老师慣用的说理、感受化方法,使尤里卡放弃这个像梨的苹果。但这个孩子压根儿没在意老师的温和,他说,在西伯利亚大森林里,一棵苹果树和一棵梨树各自被雷劈去了一半,两棵树紧紧靠在了一齐,长成了一棵树,一面结的就是这种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吃过这种苹果。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吃过这种苹果的人,因为,这两棵树只结了一个苹果,后来,两棵树慢慢烂掉,都死了。

③专注倾听的米哈朵夫从故事的结尾感到了嘲弄的味道。他“嚓”了一下撕掉了那一页像梨一样的苹果,“要么拿出你所说的苹果,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否则,就再也不要来上课了!”

④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个从西伯利亚来的土头土脑的小男孩可怜巴巴地缩在墙角,但他仍执拗地坚持:“确实有这种苹果,我吃过这种苹果。”

⑤第二天孩子拿着画满了苹果的作业本乖乖地走到他面前。令米哈朵夫吃惊的是,这些苹果比其他学生的苹果都画得好,只是每一个圆润鲜艳的苹果边都洒满了斑斑点点的泪渍。

⑥如果尤里卡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事情也就那样过去了。但经过米哈朵夫明查暗访,尤里卡从不说谎。米哈朵夫虽然一如既往地上他的图画课,但是那两撇可爱的小胡子像是患了感冒,再也不会欢乐地抖动了:那些泪渍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上。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他的心上。

⑦他知道,他必须弄清到底有没有像梨一样的苹果。他到护林员家里打听,他一趟趟到邮电所去发信,他到处询问,但都没有结果。终于有一天,他跳上了一辆破旧的汽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千公里外的莫斯科。在国家园林科研所里,园艺家米丘林听完他的故事,突然疯了似地跳起来拿出了伏特加酒,为他的故事、为他身上一千公里的尘土、为他令人尊敬的痛苦与他一次次干怀。米丘林激动地说:”亲爱的米哈朵夫,我的确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这种苹果,但我必须感谢你。回答这个问题至少需要三年,也许,三年之后的秋天我会送你一个像梨一样的苹果。”

第 5 页 共 10 页

⑧三个秋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教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了,一个披着厚厚尘土的人走了进来。这正是伟大的米丘林,他的手里握着两个神奇的金黄金黄的苹果。米丘林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述了他从米哈朵夫讲述的故事中得到的启示,采用嫁接术获得梨苹果的经过:“这是植物界的一场真正的,有了嫁接术,我们就有了成千上万种没有见过没有吃过的神奇水果。而开始这场伟大的两个人,一个是图画老师米哈朵夫,一个是十几岁的学生尤里卡。”

⑨像三年前一样,米哈朵夫神气地站在讲台上,小胡子再次快活地抖动着:“同学们,让我们再画一次苹果。我要说的是,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尤里卡同学,请务必再画一幅梨苹果。”

⑩尤里卡画好的苹果上,又一次洒满了泪渍。不过,那是米哈朵夫老师不小心弄上去的。 (选自《读者》,有删改) (1)

请以“梨苹果”为核心,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2)

第②⑥⑨段中画线的三个关于“小胡子”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在刻画人物方面有什么作用? (3)

结合第⑥段的语境,品味下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4)

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第⑦段中加点词语“令人尊敬的痛苦”的理解。 A

是: 。

B

是: 。

(5)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它用简洁的语言及时记录我们阅读时的思考与感悟。批注的角度有赏语言、写理解、谈感悟、作评价等。请任选一个角度,对下面摘录的内容进行批注。

摘录内容:①要么就乖乖地画我的苹果。②请画出和我不一样的苹果。

批注:① ②

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9九下·吴兴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第 6 页 共 10 页

节日里,我们会用“仪式”传承文化,比如元宵猜灯谜,中秋吃月饼等等,日常中,我们也会用“仪式”表达感情,如周一升国旗,生日送贺卡等等。

村上春树认为仪式感是对生活的重视是把一件单调的事变得不一样。但也有人认为生活不需要仪式感,最终有意义的还是我们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好。

请你“仪式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你可以叙述“仪式感”的经历,可以是某个节日的仪式感,也可以是某个时刻的仪式感;还可以针对“仪式感”的有关现象展开论述,例如:仪式感是否必要,仪式感是否有度……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第 7 页 共 10 页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7-10、

二、 语文综合运用 (共1题;共5分)

8-1

第 8 页 共 10 页

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82分)

9-1、9-2、10-1、10-2、10-3、10-4

10-5

11-1、11-2、11-3

11-4

11-5

12-1、

第 9 页 共 10 页

12-2、

12-3、12-4

12-5、

四、 写作 (共1题;共5分)

13-1、

第 10 页 共 10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