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
【篇一: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
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风俗。粽子,又叫 角黍 、 筒粽 。其由来已久,把戏众多。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 还增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 益智粽 。那么关于粽子的来历你 又认识了多少 ? 端午粽子 粽子的来历一
公元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公元前 340 年,爱国诗人、楚国医生屈 原,面对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 不使鱼虾伤害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 食。今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思念,每到这天,人们便竹 筒装米,投入祭祀,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 筒粽 的由来。
夫(屈原的官名 ),对他说: 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 今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 于是,人们便以 菰叶裹黍 ,做成 角黍 。世代相传,逐渐睁开为我 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口不断, 欣然赋诗一首: 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 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特别美丽。而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 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送亲友的礼品,如母亲送给出 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品等,因为 粽子 谐音 中子 ,民间有 吃了 粽子 能得儿子的风俗,故 九子粽 即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 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 裹就连筒米宿春,九 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的来历二
古代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端午节祭祀先祖,其实是后辈赐予的内 容。先人对端午,其实有各样说法,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
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立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 绿丝。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 糉,俗作粽。先人以菰芦叶裹
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 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隗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 江,以饲蛟龙。
因李时珍此种说法,故闻一多有 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敬民族的祭祖日 之说。
关于粽子最早的记录是 1600 年前西晋新平太守周地方写的?风士 记?云: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200 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 屈原五月五日投 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
于是以谣传讹,相沿成俗。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其实不是源自祭祀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说法很多。最让人佩服的是 包烹 之说,就是 50 万年前创立用火熟食时,为了爽口,用树叶包裹 食品放在火中煨后剥叶而食,这虽不叫粽子,却已有粽子的雏形。 经过 40 万年的春秋更迭,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 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 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就更像现在的粽子。
粽子的出现如本文开头所说,但一说用于祭祖 ;又说为了纪念屈原殉 难,两说都有道理。 粽子的来历三
春秋时期关于粽子的来历。据记录,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 (茭白叶 ) 包黍米成牛角状,称 角黍 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 筒粽 。东汉末 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 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 还增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 益智粽 。
米中混淆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加。粽子还用作交 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 白莹如玉 ,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 本文件中就记录有 大唐粽子 。宋代时,已有 蜜饯粽 ,即果品入粽。 诗人苏东坡有 时于粽里见杨梅 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 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兴。元、明时期, 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改革为箬叶,今后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 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
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富多彩。
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向到达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 包粽子,其 震远同湖州粽
花色品种更加众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 ;南方那么有 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 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流行不衰,而且流传到 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火车票网上预约就上:】
【篇二: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 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 特别美丽。而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 是作为馈送亲友的礼品,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
礼品等,因为 “粽子 〞谐音 “中子 〞,民间有吃了 “粽子 〞能得儿子的风 俗。 “粽子 〞是“众子 〞的谐音,寓意人丁兴隆。
【篇三:端午节和粽子的来历】
粽子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 ,传说是为了纪念战国时 期楚国大臣屈原的 .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积极主张楚国联合齐国 ,抗击秦国 , 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 ,反而被罢了官 ,发配到遥远的地方 . 楚国快要消亡时 ,农历五月五日这天 ,屈原投汨罗江自杀 .
屈原投江后 ,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 ,就往江 里投好吃的食品 .这样年复一年 ,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 ,每逢端午 节那天,便把食品投到江里祭祀屈原 .
一天夜晚 ,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 ,就问他: “我们给您投去那么 多的食品 ,您吃到没有 ?〞屈原说: “你们送给我的饭 ,都让那些鱼虾鳖 蟹吃了. 〞老人问 “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
屈原说: “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 ,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 ,它们以为 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 〞
第二年的端午节 ,人们就照着屈原说的话 ,向汨罗江里投下尖角粽子 .可 是,过了端午节后 ,屈原又给老人托了个梦 ,说: “感谢你们给我送来了 那么多粽子 ,我吃到了 .但大多数仍是被鱼虾鳖蟹吃了 . 〞
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老人问屈原: “还有什么方法呢 ?〞
传统节日端午节及粽子来历
屈原说: “送粽子的船要打扮成龙的样子 ,因为鱼虾鳖蟹属龙管辖 ,它 们不敢吃龙王的东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