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文件
施工技术交底通知单
单位工程名称:路基工程编号: 工程项目 工程部位 碎石垫层 接受班组及有工程数量 施工程序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标段路基一工区基底处理(—)。 二、质量标准 ()碎石垫层基底应平整、碾压,无植物根系和浮土,其平整度、排水横坡应符合 进度要求 架子队路基一队 关人员 及要求。 操()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和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其含泥量不作得大于,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垫层用碎石进场时应进行进场验收,并对其要点 施工程序及操作要杂志含量和粒径级配进行检验。 ()碎石垫层应分层碾压,其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碎石垫层的厚度和设置范围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规定。 序号 项目 垫层厚度 设置范围 允许偏差 不小于设计值 ±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每等间距检查点 每等间距检查处 检验方法 尺量 尺量 ()碎石垫层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规定。 序号 项目 高程 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 横坡 平整度 允许偏差 ± ± 不小于设计值 ± 填土,填石 施工单位检查数量 每等间距检查点 每等间距检查点 每等间距检查点 每等间距检查个断面 每等间距检查点 检验方法 水准仪测量 尺量 尺量 尺量 支持测量 点 三、作业内容 施工本交底作业内容为路基一工区—段碎石垫层的填筑施工。 —段碎石垫层总长,路基横断面平均宽度为。碎石垫层厚度为,内夹一层抗拉强1 / 7
施工技术文件
,碎石垫层的数量总共为。 程度单向拉伸塑料土工格栅()序四、施工方法 及操作要点 施工程序及操作、工作程序 开工前,将机械设备、人员、原材料报监理验收。碎石垫层开始摊铺前,必须向现场监理报验,经监理同意后,方可开始填筑。施工人员负责现场施工控制和施工情况记录,记录要求客观、真实。施工先后顺序要服从技术主管的统一安排。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砂(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分施基分分层工 底层层洒整、施工方法铺准处压检水修碎备理实测)工艺试验:施工前先进行碎石垫层压实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参数。 石 )基底处理:排除地表水,清除地表淤泥、草皮及垃圾等杂物,用推土机大致整平后检测基底平整度、排水坡、地基承载力,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测量放样: ①、根据护桩设置图,恢复线路中心控制点。 ②、测设左中线中心桩。按每整桩号和曲线起讫点等控制路基中心的各点测设左要中线中心桩,桩面用红漆写明里程桩号。并写上里程用竹片桩,垂直钉入桩位处,上点 露一多半,写有里程编号的一面要面向路基的起始方向。 ③、根据计算结果,测设碎石垫层边线,测量出各桩位左、中、右三点高程,做好记录,计算出各桩号左右两侧的碎石垫层填筑宽度。用白灰沿边线播撒形成两条白色的边线作为填土范围的明显标记。 )碎石料检验:碎石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含泥量不超过,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 )填筑工艺: ①、分层填筑 布料时应根据压路机能达到的压实厚度计算卸车数量,自卸汽车运至铺筑现场,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置碎石。只要把布置碎石的位置和稀疏密度掌握好了,就可提高摊铺速度。 2 / 7
施工技术文件
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的需要,且不得小于。台阶顶作出~的内侧斜坡。
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应先从最低处开始分层填筑,由两边向中部填筑。第一层压实厚度为,铺完第一层后,铺上土工格栅后再摊铺第二层。
②、摊平、碾压
碎石布置好以后,由平地机摊平。
碾压时,采用静压法。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进行碾压,各种压路机的最大碾压行驶速度不宜超过。碾压轮迹沿线路行与行之间压实重叠不应小于,填层接近路基设计标高时,加强测量工作,以保证填筑完成后的碎石垫层的顶面宽度、高程、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碾压应满足地基系数K30,孔隙率。 五、注意事项
、根据地基情况采用碾压法压实,施工时控制最佳含水量。
、采用级配良好砂砾料,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 、施工中避免砂砾料受到污染。 六、进度要求
本项工程计划开工,结束。
3 / 7
施工技术文件
安全注意事项 主要附件 (见安全环保交底书) 设计图纸 施工草图 配料单 见路基设计图 项目技术负责人 其他 其他 其他 安全员 质量员 交底人 项目负责人 交底时间 工段长 班组签认 安全环保技术交底通知单
4 / 7
施工技术文件
工程项目 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标 施工内容 碎石垫层 接受交底单位 架子队路基一队 交底日期 一、安全技术交底 、复杂环境条件下的软弱路基、陡坡路基和危及既有建(构)筑物及交通的路堤填筑工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排水系统,并加固软弱路基及陡坡路基。 、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建(构)筑物、设备设施、管线等。做好现场调查及管线改迁工作。 、影响施工的水。设置临时排水沟,并顺接至现场原有沟渠,确保排水畅通。 、人机混合作业。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施工现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中注意施工安全,严防机械伤人事故。 二、环境保护管理要点 、加强环保教育,贯彻环保法律法规 加强职工队伍素质建设,组织职民工学习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加强环保意识。认真贯彻各级的有关水土保护、环境保护方针、、法令。 、坚持“三同时”制度,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三同时”制度是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制度。保证环境保护的投资、设备、材料等与主体工程同时安排,使环境保护要求在基本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得到落实。 、强化环保管理 定期组织进行环境检查,及时处理违章事宜,并主动联系环保机构,向其咨询相关法律、法律法规,请示汇报环保工作。请他们对工地的环境工作进行监督。做到措施得当,监管得力。 、废弃物处理 各种施工废弃物集中存放,能回收利用的交物资回收部门,其它不可回收的废弃物作深埋处理或指定地点弃运。 5 / 7
施工技术文件
、消除粉尘污染 施工挖起来的土或其它建筑垃圾及时安排集中堆放,运至指定的弃土场或垃圾场。对运输道路定期洒水消尘。施工完毕,施工车辆的车轮及底盘及时冲洗,场内备用土堆土地采用蓬布覆盖,防止大风扬起灰尘。工程运输车辆不允许满载溢洒土料等,通过城镇道路或公路时,适当采取覆盖措施。 、减少噪音污染 采用先进的机具设备,并尽量采用电力作为动力,减少内燃机数量。噪音大的项目主要安排在白天施工。高噪声的作业严禁在夜间施工。夜间施工时,灯光照明限在工地范围内。 、做好水土保持,植被绿化保护 在项目建设周期中,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实施环保设计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少占耕地,维持既有水系的自然状况。对成林树木采取保护。施工机械、堆料不得压苗圃、庄稼。工程用化学材料及建筑垃圾不得随意排放、弃置,以防对土地、水资源造成污染。 、在施工场地出入口处,设置工程标志牌。 施工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主办技术员 安全员 接受交底单位负责人 技术交底会签单
分项工程名称 交 底 人 交底日期 参加人 序号 姓 名 序号 姓 名 序号 姓 名 6 / 7
施工技术文件
7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