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
作者:刘幸福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2年第10期
【摘要】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项合作活动,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是国家、企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事情。研究校企合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益驱动机制;二是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三是共享机制;四是沟通机制;五是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六是校企合作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机制;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产业界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领域开展的各项合作活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然存在认识不清、企业积极性不高、职校服务企业能力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问题的实质是机制问题,没有好的机制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没有制度保障。要想完善校企合作必须从上进行研究。建立完善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应研究如下几项合作机制:一是利益驱动机制;二是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三是共享机制;四是沟通机制;五是联合培养人才机制;六是校企合作绩效考核机制。
一、利益驱动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开展校企合作,除了要求学校和企业响应国家号召为社会职业教育贡献力量外,少不了利益的驱动。建立基于互惠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
学校和企业各自有其独特的优势:学校有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有优秀的毕业生,有能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及对企业员工进行多项培训的专任教师;企业则有学校所期待的实际教学环境,各种设备设施和真实的职场氛围。因此找到两者间的结合点就能建立互惠双赢的运行机制。
二、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
建立基于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是国家、学校和企业的共同责任,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健全的保障机制就很难让校企合作发挥真正的作用。
产学结合教育和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国很早就非常重视的问题,早在2007年我国就成立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广西也非常重视产学研合作工作,南宁市早在2009年3月就发布了“南宁市关于建立南宁市政产学研合作机制的意见”。学校也应当积极接纳的意见设立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统一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符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需要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及较为健全的评估和反馈系统,使校企合作有一系列制度的保障。
三、共享机制
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因此必须建立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开设符合需要的专业、开发专业课程、参与各种新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术应用与研究、开展多种技术服务;企业则可从实习学生中找到理想的品学兼优的年青人材,从而为企业的明天搭建良好的人才梯队;学校可以分享企业的机械设备、车间和实践经验培训学校的学生;企业可以分享学校的科研能力和师资力量进行科研和培训员工。以上合作需要一个健全的基于优势互补的共享机制来协调。
四、沟通机制
开展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很重要,学校和企业的沟通单是表面的沟通难以达到思想的融合,因此需要建立基于文化融合的沟通机制。文化的融合是促进校企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举措。
加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制订出校企合作例会制度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稳定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学校和企业彼此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引入企业文化和标准,才能形成共同的发展愿景,文化融合不仅在校园中营造了良好的职业氛围,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及社会影响,学校也能在合作中有效吸收企业在管理、技术、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长处。
五、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校企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形成企业、高校之间建立人才交流和人才培养的人才训练基地,必然要完善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包括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高校担任兼职导师制度和学校教师去企业指导实习生和毕业生的制度等。
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特点:一是发挥各方优势联合培养人才,对于合作各方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言,是一种共赢模式。对企业而言,短期内可以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从长期来看可为企业储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高校而言,有利于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理论联系实践,使高校的研究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需求。二是合作期长,是长期合作的必然结 果。三是合作风险比较低。
六、校企合作绩效考核机制
校企合作的效果如何?合作中有哪些问题要解决等等,这些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机制。应当将校企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和鼓励先进。
为调动校企合作参与各方和相关人员对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工作的积极性,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和企业应对校企合作工作实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师资培养等情况。并按照校企合作协议规定检查履行情况。应当制定《校企合作工作考核制度(细则)》,以此作为每年度衡量和考评校企合作工作的主要依据;此外,参与校企合作的相关人员在每学年的年初向学校上报校企合作工作计划,年末上报工作总结,及时反映校企合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年度考评结论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依据考核结果督促和鼓励校企合作工作紧紧抓住当地的经济发展的脉搏,积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办出校企合作的特色,培养出适应行业和当地经济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