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1)
一、填空
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是儒家学派的始创者,他主张,强调语言要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
3.“修‘和”辞“的连用,最早见于:”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
4.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史上可以称作时期,它对后代修辞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开创、引导的作用。
5.西晋陆机的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着。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6.唐代刘知几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史学理论着作,史学书中谈论修辞的地方很多。
7.宋代陈騤的是我国第一部论述修辞的着作,它的出现在中国修辞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8.1932年陈望道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9.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该书紧密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因
而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字工作者的欢迎,社
会上出现了一个群众性的学习语法修辞的热
潮。
10.是依据题旨情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方法,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活动。
11.研究这种提高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就是。
12.语言包括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13.语言表达应该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但有时出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人们也突破的制约,构成超越常规的用法,因而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
14.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作用。 15.语言环境包括、、、、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16.修辞并不只是在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手段中择优选取其中的一种,而是一种的活动。
17.任何修辞活动,任何修辞手段的运用,都是和作为修辞主体——作者的分不开的。
18.作者的修养包括:、、。 二、选择题
1.“辞达而已矣。”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作者是。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修辞立其诚”中“修辞”的意思是。 A.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B.修饰文辞
C.修治文教,即修治文化教育 D.说话
3.西晋陆机《文赋》把文章的文体分为。
种 种 种 种
4.文章“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语出自。
A.《文心雕龙》 B.《文则》 C.《文选》 D.《文赋》
5.《修辞学发凡》一书把修辞格分为。
种 种 种 种
6.“推敲”这一典故出自于唐代诗人的诗中。
A.贾岛 B.韩愈 C.李白 D.杜甫
7.下列爱护草坪的说法中,比较富有艺术性。
A.严禁践踏违者重罚 B.请勿践踏草坪 C.请爱护草坪 D.足下留青 三、问答
1.什么是语境请举例说明。
2.有人说“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3.为什么说修辞是一种创作性的活动举例说明。
四、修辞评析
1.下面的标题是揭露生产厂家在“生产日期”上弄虚作假欺骗顾客的,请从修辞的角度对以下两种说法加以评析。
(1)喝“明天”的牛奶吃“明天”的面包 生产日期,你和谁逗着玩
(2)厂家弄虚作假今天出厂的牛奶、面包上竟然标上明天的日期
2.试评析下面两条宣传安全生产的口号。
(1)窗关好门关好安全防范不可少 (2)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外出时要关窗锁门
3.屈原《离骚》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有三种不同的翻译,试加分析。(1)难道是怕我个人会要遭殃吗 只恐君王会有翻车的危险啊!
(2)我岂是顾忌一己遭受什么意外的灾 我怕的是祖国的车乘要被支解。
(3)我并不怕自己的身体要遭殃, 我怕的是君王的乘舆要被毁坏。 (第二章)
一、填空
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2.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3.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4.成语的修辞作用主要有:、、、、
。
5.常见的成语活用方式有:、、、、、
。 6.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是:、、、。 7.填成语:问题的奇妙之处还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人,个个口诛笔伐。哪怕就是在吃喝的筵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甲会边吃边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地纠正道:“我的老甲哟,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个亿呀!”说罢,又心情沉重地把一团蘸满芥茉的生龙虾肉放进嘴里。老话说,治病要。痛陈“吃喝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的饕餮之徒,还不如。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
8.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的地方,忽然似地涌出一个的村子。
二、分析下列各句应选择哪一个词语(在选择的词语下面加着重号)
1.现在我正(着手、动笔、开始)写一部
军事小说,力争明年脱稿。
2.有生命力的枝丫,你在这边(折断、压断、掰断)它,它也会在另一边(长、冒、爆)出一片新绿。
3.他浑身被这帮匪徒打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体无完肤、皮开肉绽)。
4.有些人为了出国,不惜拜倒在\"洋大人\"脚下,这种行径,为每一个稍有 民族自尊心的人所(不屑、不堪、不齿、不满)。 5.青年人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无可争议、无可非议、无可辩驳、无可指责)的。 6.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至头。至近处看,有的(笔直、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躲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充满活力、生意盎然),别有(一番、一般)神彩。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一毛不拔(牙刷广告)
2.有的司机,心存侥幸,开车前肆意往肚里灌酒,简直把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置之肚外”。他们的事,水到自然渠成。
3潘月亭--一块庞然大物裹着一身绸缎。(曹禺《日出》)
4.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奖变成了平奖。(蒋子龙《人事厂长》)
5.她是“博士”,我什么也不是。“不是”见了博士,自然很惭愧。(苏叔阳《安娜小姐和杨同志》)
6.一位导演讲得好,在艺术上宁可“讲究”,不能“将就”。(河北日报)
7.搬砖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片砖约有二十六公斤重,抱起来是相当吃力的。农家的人看见我们把砖头当成宝贝,怎么也不肯替我们搬运,我们只得一片一片的把三片砖抱到了培善桥头,抱了总有四分之一里路远,抱得一头一身都是汗。我当时对卫说过这样的笑话,我说:这些砖头虽然还不敢说就是汉砖,但至少总可以说是“汗砖”了。(郭沫若《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
8.“你没看门上挂了牌子:‘非公莫入’”“看了,不是公的不能进来。我是男孩,是公的,可以进来。”(沙叶新《告状》)
四、评析题
1.评析下列改文中词语修改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秦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
【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秦牧《花城》,见《长河浪花集》)
【改文二】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夹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秦牧《花城》,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
2.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中词语修改的修辞效果。
【原文】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
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人民文学》1961年10月号)
【改文一】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动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同名散文集)
【改文二】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气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方纪散文集》)
五、改正下列句中用得不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2.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3.我国红十字会决定向日本地震区送一批救灾物资。
4.为了向残疾儿童奉献一片爱心,参加义卖的人蜂拥而至。
5.这位体格健壮的人长年坚持冬泳,特别耐寒,他说感冒与他无缘。
6.这些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可能得益于一时,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必将自食苦果。
7.不同的药物用的时间不同,有的宜于吃饭之前,有的宜于吃饭之后,而镇静剂之类药物最好在睡觉时服用。
8.队长一就把坏蛋毙死在湖边,顿时湖面上飘起一缕缕的鲜血。
9.在那抗日烽火遍地燃起的战斗年代里,我虽然在江南屯上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但那些英雄的人们,却在我的脑海里铭刻着永远难忘的印象。
10.一时间他成为新闻人物,并且他的打扮、待人接物,种种都为青年人所效尤。
11.过去他非常忽视知识分子,现在是改变了,开始重视起来。
12.行车安全第一,不可超过规定的人数,这是老生常谈了,可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去。眼看春节邻近,返乡探亲的人很多,建议
有关部门加强对客运车辆的监督检查,屡教不改的,要给以重罚。
13.他办事很老练,这件事他也处理得珠圆玉润,叫各方面都满意。
14.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各地都办了英语,很多人趋之若鹜。
15.这伙人对人民犯下了不可磨灭的罪行。 (第二章)
一、填空
1.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 2.词语锤炼和运用的基本方法有:、、。
3.成语具有意义的和结构的的特点。 4.成语的修辞作用主要有:、、、、 。
5.常见的成语活用方式有:、、、、、 。
6.成语活用的修辞作用是:、、、。 7.填成语:问题的奇妙之处还在于,你见不到什么人反对“狠刹吃喝风”,相反,实在是人人,个个口诛笔伐。哪怕就是在吃喝的筵席上,人们也是边吃边“刹”“吃喝”风的。甲会边吃边地说:再不抓真的不行了,现在每
年吃掉八百多个亿啦!乙马上痛心疾首地纠正至头。至近处看,有的(笔直、修直)挺拔,好
道:“我的老甲哟,不是八百亿,是一千多个亿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呀!”说罢,又心情沉重地把一团蘸满芥茉的生伏、躲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龙虾肉放进嘴里。老话说,治病要。痛陈“吃喝久,却也(充满活力、生意盎然),别有(一风”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多少损失,对有些人起作番、一般)神彩。 用,而对那些没有心肝的饕餮之徒,还不如。
三、指出下列句中用得好的词语,并分析
能增加产奶量,对这些食客劝善,只是犯傻。 其修辞效果
8.填成语:……决不是像“山穷水尽”那样,走到的地方,忽然似地涌出一个的村子。
二、分析下列各句应选择哪一个词语(在选择的词语下面加着重号)
1.现在我正(着手、动笔、开始)写一部
军事小说,力争明年脱稿。
2.有生命力的枝丫,你在这边(折断、压断、掰断)它,它也会在另一边(长、冒、爆)出一片新绿。
3.他浑身被这帮匪徒打得(遍体鳞伤、满目疮痍、体无完肤、皮开肉绽)。
4.有些人为了出国,不惜拜倒在\"洋大人\"脚下,这种行径,为每一个稍有 民族自尊心的人所(不屑、不堪、不齿、不满)。 5.青年人有自己的业余爱好,这是(无可争议、无可非议、无可辩驳、无可指责)的。 6.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
1.一毛不拔(牙刷广告)
2.有的司机,心存侥幸,开车前肆意往肚里灌酒,简直把自己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置之肚外”。他们的事,水到自然渠成。
3潘月亭--一块庞然大物裹着一身绸缎。(曹禺《日出》)
4.评奖评奖,无人开腔;评奖评奖,越评越僵;评奖评奖,轮流坐庄,评奖变成了平奖。(蒋子龙《人事厂长》)
5.她是“博士”,我什么也不是。“不是”见了博士,自然很惭愧。(苏叔阳《安娜小姐和杨同志》)
6.一位导演讲得好,在艺术上宁可“讲究”,不能“将就”。(河北日报)
7.搬砖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片砖约有二十六公斤重,抱起来是相当吃力的。农家的人看见我们把砖头当成宝贝,怎么也不肯替
我们搬运,我们只得一片一片的把三片砖抱到了培善桥头,抱了总有四分之一里路远,抱得一头一身都是汗。我当时对卫说过这样的笑话,我说:这些砖头虽然还不敢说就是汉砖,但至少总可以说是“汗砖”了。(郭沫若《关于发现汉墓的经过》)
8.“你没看门上挂了牌子:‘非公莫入’”“看了,不是公的不能进来。我是男孩,是公的,可以进来。”(沙叶新《告状》)
四、评析题
1.评析下列改文中词语修改的修辞效果。
【原文】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划行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秦牧《花城》,见同名散文集)
【改文一】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错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秦牧《花城》,见《长河浪花集》)
【改文二】在花市开始以前,站在珠江岸上眺望那条浩浩荡荡、作为全省三十六条内河航道枢纽的珠江,但见在各色各样的楼船汽轮当中,还夹杂着一艘艘载满鲜花盆栽的木船,它们来自顺德、高要、清远、四会等县。(秦牧《花城》,见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
2.评析下列原文和改文中词语修改的修辞效果。
【原文】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人民文学》1961年10月号)
【改文一】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激动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八月十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同名散文集)
【改文二】但是过了两天,令人气愤的消息便接连传来:蒋介石下命令不准八路军、新四军受降,阎锡山派兵进攻上党区……新的内战危机,忽又迫在眉睫了,毛八月十
三日做了报告……(方纪《挥手之间》,见《方纪散文集》)
五、改正下列句中用得不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暑假里,爸爸陪同我去黄山玩,爬天都峰。
2.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要,一支庞大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
3.我国红十字会决定向日本地震区送一批救灾物资。
4.为了向残疾儿童奉献一片爱心,参加义卖的人蜂拥而至。
5.这位体格健壮的人长年坚持冬泳,特别耐寒,他说感冒与他无缘。
6.这些人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短期内可能得益于一时,从长远来看是极其不利的,必将自食苦果。
7.不同的药物用的时间不同,有的宜于吃饭之前,有的宜于吃饭之后,而镇静剂之类药物最好在睡觉时服用。
8.队长一就把坏蛋毙死在湖边,顿时湖面上飘起一缕缕的鲜血。
9.在那抗日烽火遍地燃起的战斗年代里,我虽然在江南屯上只停留了几个小时,但
那些英雄的人们,却在我的脑海里铭刻着永远难忘的印象。
10.一时间他成为新闻人物,并且他的打扮、待人接物,种种都为青年人所效尤。
11.过去他非常忽视知识分子,现在是改变了,开始重视起来。
12.行车安全第一,不可超过规定的人数,这是老生常谈了,可有些人就是听不进去。眼看春节邻近,返乡探亲的人很多,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客运车辆的监督检查,屡教不改的,要给以重罚。
13.他办事很老练,这件事他也处理得珠圆玉润,叫各方面都满意。
14.为了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各地都办了英语,很多人趋之若鹜。
15.这伙人对人民犯下了不可磨灭的罪行。
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3)
一、填空
1.句子的格式简称。
2.整句和是从结构形式上对句子的一种分类。
3.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近,形式的句子。
4.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 5.整句主要有以下几类;、、。 6.又称对仗,俗称对子,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
7.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结构,字数,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协调。
8.对偶从意义上可分为三种:、、。 9.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句子、词组,可以说它是的扩大和发展。
10.叠用是一些基本结构相同,并有意识地某个或某些词语的句子、词组。也有的把它与排比合成一类,称。
11.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
12.短句是指句子的形体,词语的数量,结构比较的句子。长句是指句子的形体,词语的数量,结构比较的句子。
13.短句的主要特点有:、、。 14.长句的主要特点有:、、。 15.肯定句和否定句是就句子的说的。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否定句的语气比较。
17.否定句中先后运用两个否定词的句子是。
18.先提出问题,接着再把答案说出来,这种自问自答的句子叫。
19.设问句的主要作用是。
20.反问句又叫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的意思。
2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和。
22.口语句是指主要以出现的句子,如日常会话、即兴发言等。
23.口语句的主要特点有:(一)词语少、结构简单的句子相对较多;(二)的句子相对较多;(三)词语相对较少;(四)词相对较多。
24.书面语句指主要以出现的句子,广泛用于各种语体。
25.书面语句有以下特点:(一)长句子、结构复杂的句子相对比较多;(二)的句子相对比较多;(三)具有某些句式;(四) 词语相对比较多。
26.按照正常顺序组成的句子叫,改变正常顺序的句子叫。
27.一般说来每个音节都要有作它的组成部分。
28.是现代汉语的主要节奏倾向。 29.押韵是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字运用相同或相似的字,以便使得音调和谐优美。
30.押韵的常见方式有:偶韵,即押韵,隔句押韵。排韵,即押一韵,或“一韵到底”。
31.现代汉语中、为平声,、为仄声。 32.双声指两个字的相同,指两个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
33.又称叠字,指相同字(音节)的重叠。
34.叠音的修辞作用有:(1),(2),(3)。
二、分析题
1.下列句子划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句式试分析其修辞效果。
(1)有时一种意见会激起热烈的辩论。智慧的火花,有如星光闪耀;思想的交锋,常似电掣雷鸣。然而,气氛友好、自由,推心置腹。每一次讨论会,他总凝神倾听别人的发言,从
中吸取启人心扉的每一个独到的见解,每一个创造性的思考。
(2)不论是谁,不论他们开始怎样怕我们,只要我们对他们说清楚了红军是什么,没有不变忧为喜,同我们十分亲热起来的。 (3)什么叫蘑菇云它是由于原子弹、氢弹爆炸而产生的蘑菇形的云状物,其中含有大量烟尘。火山爆发及星体碰撞等也能形成蘑菇云。 (4)一位呼吁道:截流须堵源,受贿犯罪固然可恶,应从严惩处;但没有人行贿,或者没有人敢于行贿,世界上哪来的受贿呢那些贪官哪里去受贿呢
2.分析列句子格式的修辞效果。 (1)且一树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曹雪芹《红楼梦》)
(2)在他小学屋里呆得很久才回来,他踏着月色送我,月亮在天上,人影在地下,景色在眼前,情趣在心里。(臧克家《沉重的负担》)
(3),看见过的,兵和背在背上,是乌亮的一根管子。难道结果女儿女婿的就是那东西么她不信。女儿女婿的形象,真是画都画得出。那一处地方该吃弹呢她不能想象。血,怎样从他们身体里流出来气,怎样消散消散而终于断绝这些都是模糊之极,象个朦胧的梦。(叶圣陶《夜》)
(4)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象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捧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涌起过许许多多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痛苦、忿恨、希望、期待的心情(秦牧《土地》)
(5)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6)延安虽然还没有战争,但天天在前方打仗,后方也唤工作忙,文章太长了,有谁来看呢(《反对党八股》)
(7)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火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8)屈原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屈原》)
3.分析下面诗歌的押韵方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诗经·氓》)
4.按要求变换句式 将下面的长句化为短句:
(1)李霞是我高中时期一起学习的、后来又一起到农村插队的、现在又在同一个机关工作的关系密切的同学。
(2)看到宁夏某县级市的一位副,率队到基层视察农田建设,与一名十三岁的女孩狭路相逢,女孩为躲避车队,不幸坠入水渠身亡,而这位副也因组织抢救不力丢了官的报道,心里很不是滋味,也想来说几句。
将下面的短句改为长句:
钛列为稀有金属。钛在地壳中的存在量相当大,占所有元素的第十位。钛在金属中仅次于铝、铁、钙、钠、钾、镁六种元素。钛并不稀有。
试写出和下面例句意思相近而句式不同的句子:
困难吓不倒顽强的人。
汉语修辞学平时作业(4)
一、填空
1.修辞格也称辞格。在中国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
2.修辞格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在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为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形成的的方法、手段。
3.陈望道的《》把修辞格分为四类三十八格。(修辞学发凡)
4.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 5.比喻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和。
6.比喻的修辞作用主要有:、、。 7.运用比喻的要求是:、、。 8.借代中原来的事物的名称叫,被用来代替的事物叫。
9.常见的借代方式有:、、、
。
10.比拟就是把当作另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11.比拟的类型有和两种。
12.出于表达的需要,对描述的事物故意“言过其实”,加以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格是。13.从形式着眼,夸张可分为和两类;从内容着眼,夸张可分为和两类。
14.“言在此而意在彼的”的一种修辞格是。
15.双关可分为、和对象双关三种。
16.仿词是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成份,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词语。仿词可分为仿词和仿词两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
18.就是两个事物连着说时,把适用于前一事物的词语顺势拈过来,连用于本来不适用该词语的后一事物。
19.回文又称。它是利用词语相同或基本相同而顺序不同语句,来表现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
20.就是引述有关的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1.根据引用的形式的不同,引用可分为、和意引;根据引用的目的,引用可分为和。
二、选择题
1.我国最早提出修辞格的学者是。 A.孔子B.刘勰 C.唐钺D.陈望道
2.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把修辞格分为。
A.38种B.27种
C.24种D.131种
3.我国最早对比喻作出精辟解释的是。 A.孔子B.墨子 C.孟子D.荀子
4.“沙漠之舟——骆驼”属于比喻中的。
A.明喻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D.暗喻(本体—喻体)
5.《国际歌》“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中的“毒蛇猛兽”属于。
A.明喻B.借喻
C.暗喻(喻体—本体)D.暗喻(本体—喻体)
6.诗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三秋”是。
A.比喻“三年”B.借指“三年” C.借指“三个季节”D.比喻“三个季节”
7.“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中的“龟蛇”指“龟山、蛇山”,属于。
A.具体代抽象B.部分代整体 C.专称代泛称D.特征代本体
8.“是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属于比拟中的。
A.无生命事物拟人化B.有生命事物拟人化
C.把人拟作物D.把一物拟作另一物 9.李白“白发三千丈”属于。 A.直接、缩小夸张B.直接、扩大夸张 C.间接、夸大夸张D.间接、缩小夸张 10.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中的“道是晴无却有晴”属于。
A.语义双关B.谐音双关 C.对象双关D.风景描写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修辞格并分析其修辞效果
1.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阻断铁路,追炸客车,捕禁官吏,毙人民,他们不惊诧。中国治下的连年内战,空前水灾,卖儿救穷,砍头示众,秘密杀戮,电刑逼供,他们也不惊诧。在学生的中又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好个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
2.鲁迅思想的灵敏度与深刻性是无与伦比的。他能够宏观宇宙,洞察幽微,看得高,看得远,看得深,看得细。真与伪,实与虚,美与丑,善与恶;真中之伪,伪中之真,实中之虚,虚中之实,美中之丑,丑中之美,善中之恶,恶中之善,都逃不过他的慧眼。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5.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百条水渠,象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象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蓬莲,却又象一盘盘碧绿的珍珠。
6.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歌唱。
四、问答题
1.怎样区分借代和借喻举例说明. 2.怎样区分比喻和比拟举例说明 3.举例说明直接夸张和间接夸张的区别。
4.拟人和移就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5.举例说明明引、暗引、意引的区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