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AYL-S7-328 版本:3.0 页码: 第1页 共4页 编写者:沈继录 文件发放范围:微生物组 审核者: 批准人: 生效日期:2012.1.1 文件年度审核 审核者: 日期: 审核者: 日期: 审核者: 日期: 审核者: 日期: 志贺菌属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概述
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种):A群为痢疾志贺菌,B群为福氏志贺菌,C群为鲍氏志贺菌,D群为宋内志贺菌。 2. 标本类型 粪便、肛拭子标本。 3. 鉴定
3.1 形态与染色 革兰阴性杆菌。
3.2 培养特性 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5℃培养18~24小时,形成无色透明的小菌落。在SS琼脂平板上呈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较小菌落。
3.3 生化反应 氧化酶试验阴性,发酵葡萄糖、甘露醇,不发酵乳糖、蔗糖,三糖铁琼脂(TSI)为K/A,甲基红和盐还原试验阳性,动力、VP、枸橼酸盐、脲酶、H2S和醋酸盐试验均阴性。 3.4 鉴别要点
3.4.1 本菌属特征 在SS平板上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小菌落,TSI为K/A,发酵葡萄糖,不发酵乳糖,无动力,脲酶、H2S试验均阴性。符合上述特征者,可通过血清凝集试验作出诊断。如血清不凝集,应进一步鉴别。
3.4.2志贺菌属种间鉴别 见表1
表1 志贺菌属种间鉴别的关键性试验(阳性%)
菌 名 福氏志贺菌 痢疾志贺菌 鲍氏志贺菌 宋内志贺菌 注:*为迟发反应。
半乳糖苷酶 1 30 10 90 鸟氨酸 0 0 2 98 甘露醇 95 0 97 99 乳糖 1 0 1 2*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AYL-S7-328 版本:3.0 页码: 第2页 共4页 3.5 操作步骤
3.5.1 观察菌落特征,挑取可疑菌落,做TSI试验。参见《三糖铁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2 血清学鉴定 参见《志贺菌血清学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3.5.3 鉴定 从SS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 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5. 质量控制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 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一般志贺菌不进入血液,所以只取粪便和肛拭子标本作培养。本菌大多数菌株对氯霉素、链霉素、氨苄西林耐药,多数菌株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敏感。 7. 临床意义
志贺菌属引起细菌性痢疾,表现为腹痛、发热、大量水样便,1-2日后转为少量腹泻(有里急后重现象),便中含有多量的血、黏液和白细胞。临床主要有两种类型:急性细菌性痢疾,又分典型和不典型两种,后者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慢性细菌性痢疾,常因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造成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视为慢性菌痢。
8. 鉴定流程
仪器或手工细菌鉴定 初步鉴定:TSI,KIA/MIU 分离培养(SS、MAC) 增菌培养(GN肉汤) 粪便、尿、残余食物 菌落观察:SS平板上呈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较小菌落 血清鉴定 志贺菌属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AYL-S7-328 版本:3.0 页码: 第3页 共4页 参考文献
[1]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GL23:2008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指南.2008
[2] 周庭银编著.临床微生物学诊断与图解.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Murray PR. Manual of Cinical Microbilogy. 9th ed.Washington:ASM Press,2007 [5] ISO 151:2007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2007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AYL-S7-328 版本:3.0 页码: 第4页 共4页 文件更改记录
修改后版本 更改概述 批准人 生效日期 3.0 增加“文件更改记录”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