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梁父吟

梁父吟

来源:叨叨游戏网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梁父吟 李白

长啸梁父吟,何日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况我辈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触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父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阢当安之。

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

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 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 纷纷鳞甲飞,顷刻遍宇宙。 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

编辑本段杨维桢《梁甫吟》 原文

步出齐城门,上陟独乐峰。 梁父昂雉堞,荡阴夷鬣封。 齐国杀三士,杵臼不能雄。 所以梁父吟,感叹长笑翁。 吁嗟长笑翁,相汉起伏龙。

关张比疆治,将相俱和同。 上帝弃炎祚,将星堕营中。 抱膝和梁父,梁父生悲风

李白《梁甫吟》 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时的作品。作者通过吕尚、骊食其等的故事和一些神话传说,表达遭受挫折的愤懑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愿望。全诗纵横跌宕,变幻惝恍,淋漓悲壮。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一:\"首言钓叟遇文王,又言酒徒遇高祖,卒自叹己之不遇\"。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此是大诗,意脉明白而段落迷离莫辨\"。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太白此诗则抱才而专俟际会之时\"。吴生《古今诗范》卷九:\"雄奇俊伟,韩公所谓光焰万丈者也。通体设喻,所以错落而雄深。\"也有批评家认为\"篇法不甚稳密\",\"辞意错乱而无序\"。 原文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

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 入门不拜逞雄辨,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猰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 手接飞猱搏雕虎,侧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 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 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 梁甫吟,声正悲。

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臲屼当安之。

张耒《梁甫吟》 原文

豪俊昔未遇,白日无光辉。 隆中卧龙客,长啸视群儿。

九州英雄争着鞭,黄星午夜照中原。 君看慷慨有心者,乃是山东高帝孙。 老瞒赤壁抱马走,紫髯江左空回首。 世上男儿能几人,眼看袁吕真何有。 永安受诏堪垂涕,手挈庸儿是天意。 渭上空张复汉旗,蜀民已哭归师至。 堂堂八阵竟何为,长安不见汉官仪。 邓艾老翁夸至计,谯周鼠子辨兴衰。 梁父吟,君听取,击节高节为君舞。 躬耕贫贱志功名,功名入手亡中路。 逢时儿女各称雄,运去英雄非历数。 梁父吟,悲复悲。

古今人事半如此,所以达士观如遗。 庞公可是无心者,何事鹿门招不归。

作者简介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因其仪观甚伟,魁

梧逾常,所以人复称其“肥仙”。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殁于政和四年(1114),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陈辅《梁甫吟》 原文

梁父吟,泰山之顶可埋金。

噫嘻蜀道徒崎嵚,南风来舜琴。 梁父吟,佳人未偶频伤心。 四时有恨秋偏深,绿丝空满簪。 作者简介

陈辅,字辅之,自号南郭子,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寄寓丹阳南郭。生卒年不详。少为王安石所知,以诗名世。后与丹阳郡守作诗争衡,为郡守摭挞之,废弃终身。陈辅本儒家诗教,称美杜甫“乃心王室”与范仲淹“兼济加泽之心”。《宋史翼》、《京口耆旧传》及《宝庆四明志》、《嘉定镇江志》等均有传。《陈辅之诗话》,不知卷数,原书久佚,亦不见诸家著录。郭绍虞、罗根泽曾辑其佚文,均得十七条。

叶适《梁甫吟》 原文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 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 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

端一心而燔燎兮,卜仁义乎永年。

刻玉检而请命兮,何事秘而弗传。 嘉梁父之草木兮,被赫然之宠荣。 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

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犹彷徨其行声。 夫天运之适合兮,虽圣其犹莫知。 彼河之洋洋兮,虽美而不济。

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岂其不可一兮,伊所遇之独异也。 虽伊周之辅世兮,曾何足以自喜。

喟余生之孔棘兮,邈不及夫七十二君。 日月幽而不明兮,遭玄夜之方长。

竞鈇銊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脾肩。 汉氏之为的兮,而不遗其余民。

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又怯耎而畏兵。 缙珽琄於盗贼兮,何不朽之可几。 曾死亡之几何兮,苟乱世以自免。 幸此土之平乐兮,依镇南之不远。 余耕兮隆中,地沃衍兮宜稑种。 相原隰而下上兮,町厥壤之百亩。

彼二代之民乐兮,岂不爱其皆有此。 偷予腹之独饮兮,视岁行其在酉。

天既溉之以雨露兮,余又滋之以浍畎。 禾穰而同颖兮,或一稃而二米。

霜露下此秷□(左禾右悤)兮,余与牧之竖柀之。 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邻之父刈之。 贡龠合於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 俾君父之启魏兮,相祀事而勿失。 昔文王之盛德兮,奔走商之暴虐。 蔑君臣而自恣兮,吾何用乎此粟。 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襏襫。

余力耕而胼胝兮,藉丰草而一息。 扣牸角而长歌兮,声中云门之律。 历山已芜兮,鸟下啄其凫茈。

有莘之臣日以远兮,野老锄头其故泥。 计其食此兮,月不能一钟。

耻一夫之释耒兮,故为无所用於耕。 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甚微隐。

作者简介 叶适,字正则,号水心。南宋哲学家、文学家。浙江瑞安人(其祖上自处州龙泉黄南村徙于瑞安)。生于绍兴二十年(1150),卒于嘉定十六年(1223)。淳熙五年(1178)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南宋大臣韩侂胄伐金失败,叶适以宝谟阁待制主持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因军政措置得宜,曾屡挫敌军锋锐。金兵退,进用为宝文阁待制,兼江淮制置使,曾上堡坞之议,实行屯田,均有利于巩固边防。后因依附韩侂胄被夺职。卒谥忠定。 叶适在哲学上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他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空谈性理,提倡\"事功之学\",重视商业,主张提高商人地位,观点与朱熹、陆九渊对立。在诗文创作上,继承韩愈\"务去陈言\"、\"词必己出\"的传统,从观点到文字均力求新颖脱俗,提倡独创精神,主张\"片辞半简必独出肺腑,不规仿众作\"(《归愚翁文集序》)。其文雄赡,才气奔逸,尤以碑版之作简质厚重而著名当世。他不满江西诗派奇拗生硬和\"资书以为诗\"的诗风,而倾向于晚唐,尤其尊崇姚合、贾岛的流利清淡。与\"永嘉四灵\"(见四灵体)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人友善,曾刊印他们的诗集,并极力推崇,如在《徐文渊墓志铭》中说\"四人之语遂极其工,而唐诗由此复行矣\"。他的诗\"用工苦而造境生\",\"艳出于冷,故不腻,淡生于炼,故不枯\"(《宋诗钞·水心诗钞》)。所作不限于五律,多五七言古,题材大于\"四灵\"。

吴泳《梁甫吟》 原文

梁父吟,维山高高维水深。

白石烂兮饭牛曲,沧沧清兮鼓枻音。 艾薪岂不贤,反被妻子喑。 投笔岂不壮,交友不谅心。

用则宗彝在东序,不用土缶埋汾阴。

梁父吟,问梁父,青史功名在何处。 长须旨酒置高堂,莫使青葵委零露。 临风惝恍歌一曲,凤舞鸾翔应箫玉。 作者简介

吴泳,字叔永,潼川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嘉定二年(1209)第进士。累迁著作郎,兼直舍人院。应诏上书,颇切时

要。累迁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疏言谨政体、正道揆、厉臣节、综军务四事。后进宝章阁学士,知温州,以言罢。泳著有鹤林集四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于石《梁甫吟》 原文

建安天下如溃瓜,一榻之外非吾家。 黄屋飘飖定何许,龙为鱼兮鼠为虎。

老瞒持力敢欺天,朵颐汉鼎方垂涎。 紫髯将军一攘臂,控荆引越三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抚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凛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作者简介

于石,字介翁,号紫岩,晚更号两溪,兰溪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十年(1250),以宋亡时年三十推算,卒年不详。貌古气刚,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石为诗多哀厉之音,有紫岩诗选三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刘基《梁甫吟》 原文

谁谓秋月明?蔽之不必一尺翳。 谁谓江水清?淆之不必一斗泥。

人情旦暮有翻覆,平地倏忽成山溪。 君不见,

桓公相仲父,竖终乱齐; 秦穆信逢孙,遂违百里奚。

赤符天子明见万里外,乃以薏苡为文犀。

停婚仆碑何震怒,青天白日生虹蜺。

明良际会有如此,而况童角不辨粟与稊。 外间皇父中艳妻,马角突兀连牝鸡。 以聪为聋狂作圣,颠倒衣裳行蒺藜。 屈原怀沙子胥弃,魑魅叫啸风凄凄。 梁甫吟,悲以凄。

岐山竹实日稀少,凤凰憔悴将安栖!

注释

1.梁甫吟,乐府曲调名,也作“梁父吟”。古辞相传为诸葛亮所作。这首诗由现实联想到历史,又用历史阐明现实,感慨遇合之难。沈德潜评曰:“拉杂成文,极烦冤瞆乱之致,此《离骚》之意也。”(《明诗别裁集》) 2.翳(yì):云雾。 3.淆:搅乱,搞混。

4.倏(shū)忽:疾速,指极短的时间。山溪:山峰和溪谷,形容高低之差异。

5.“君不见”二句:齐桓公以管仲为相并尊为仲父,成就霸业,后来他宠信侍从竖等奸人,导致齐国大乱。(参见《史记·管晏列传》) 6.“秦穆”二句:秦穆公因听信逢孙,而拒听百里奚的意见。逢孙,本秦将,秦郑结盟,留郑助守卫。百里奚,原为虞大夫,晋灭虞,秦穆公闻其贤,委以国政,助秦穆公成就霸业。僖公三十二年,逢孙等潜邀秦国袭郑,穆公咨询百里奚、蹇叔,二人均表示反对,穆公不听,大败而返。事见《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史记·秦本纪》。

7.赤符天子:汉光武帝刘秀。赤符,即赤伏符,新莽末年流行的一种谶语,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8.以薏苡(yìyǐ)为文犀:把薏苡草看成是犀角。薏苡,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其果实仁即薏米,可食。《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征交阯,尝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刘秀大怒,致使“援妻孥惶惧,不敢以表还旧茔”。文犀,有文理的犀角。 9.停婚仆碑:魏征以直谏深得唐太宗敬重。魏征临终时,太宗将公主许魏征子叔玉;魏征死,太宗亲撰碑文。贞观十七年罢婚,还推倒魏征的墓碑。事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二、十三。

10.虹霓(ní):相传虹有雌雄之别,色鲜亮者为雄,色暗淡者为雌;雄曰虹,雌为霓。《史记·邹阳列传》:“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此处说荆轲的诚信感动天地,白虹为之贯日,而燕丹却疑其不去刺秦。

11.“明良”二句:明君与良臣的遇合尚且如此,更何况遇到那些童昏无识的君主?明良,指上文提到的齐桓、秦穆、汉光武、唐太宗、燕丹和管仲、百里奚、马援、魏征、荆轲。际会,遇合。童角,指少儿、儿童。古代未成年者头顶两侧束发为髻,形如牛角,也称总角。稊(tí),草名,此处泛指草。

12.“外间”二句:唐肃宗时,飞龙厩供役使李辅国与肃宗宠爱的张良娣内外勾结,把持朝政,人称马生角母鸡鸣。皇父,指李辅国。唐肃宗尊称其为“皇父”。艳妻,指张良娣。马角突兀,马生角原本指不可能之事,故曰突兀。王充《论衡·感虚》:“传书言燕太子丹朝于秦,不得去,从秦王求归。秦王执留之,与之誓曰:‘使日再中,天雨粟;令乌白头,马生角,厨门木象生肉足,乃得归。’”牝(pìn)鸡,母鸡。古代称女性掌权为牝鸡司晨。《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13.“以聪”二句:唐代宗时,李辅国更被尊为尚父,政无巨细,皆委参决。这时是非颠倒,有听觉的倒成了聋子,狂徒反成了圣人。终于导致广德六年(763年)吐番攻陷长安,代宗仓皇逃至陕州。颠倒衣裳,本指手忙脚乱,仓皇无章。《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郑笺:“挈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蒺藜,草名,生长于沙地。诗中代指陕州。

14.怀沙:《楚辞·九章》中的篇名,屈原作。相传是屈原的绝命词。此处指怀抱石头自沉。子胥:伍子胥,原楚大夫伍奢次子,因伍奢被杀,逃至吴,辅佐阖闾夺取王位,富国强兵,破楚复仇。夫差时,因劝夫差拒绝接受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触怒夫差。被赐剑命自尽。 15.魑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害人的鬼怪。

16.“岐山”二句:岐山竹实日渐稀少,凤凰们将去哪里安身呢?岐山,在陕西岐山县东北,山状如柱,故又称天柱山。相传周古公亶父自豳迁此。《国语·周语》:“周之兴也,鸑鷟(yuèzhuó)鸣于岐山。”韦昭注:“鸑鷟,凤之别名也。”因此岐山又称凤凰堆。竹实,又称竹米,竹子所结的子实。相传凤凰以之为食。

诸葛亮与《梁父吟》

诸葛亮与《梁父吟》

——《隆中对》阅读导航

江苏无锡市薛汉忠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隆中对》里“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这句句子,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那么,诸葛亮为什么爱唱《梁父吟》?而《梁父吟》又到底是怎样的一首曲子呢?

应该说,弄懂《梁父吟》,对人们准确了解诸葛亮的情怀和人生抱负很有关系。《梁父吟》,又作《梁甫吟》,是汉乐府楚调曲名。《梁父吟》原是一首民间的挽歌,词调悲凉慷慨。梁甫,是泰山下的一座小山的名字。古代帝王建功立业,有“封泰山而禅梁甫”,祷告天地的礼仪。据说,诸葛亮在隆中躬耕陇亩的时候,曾经对《梁父吟》这一古曲进行了精心的加工整理,使之一直流传至今。

《梁父吟》的曲调是:步出齐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荡阴里,有人又称它“阴阳里”,是古代齐国的一个地名。所谓“二桃杀三士”,说的是在齐景色公的时候,国相晏婴为了除去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这三个恃功骄傲的勇士,设计让景公送去两个桃子,要他们劳大小去领取。结果酿成三个人互不相让,剧烈抗争,先后在荡阴里自相残杀,全部死亡的悲剧。这首曲词的主要意思是,本领再大的人,也怕被群小暗地里的谋害,也怕被奸臣算计。逝去的人已经永远

逝去了,活着的人却还存在,还需要去建功立业,想到古时候所发生的这一切啊,令人感到十分寒心!

诸葛亮爱唱《梁父吟》,这与他当时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有关。他早年潜心钻研兵书,留意国家大事,自视非常高,很想出山去干一番辅佐君主,封禅梁父的大事业。因而他“每自比管仲、乐毅”,跃跃欲试,以求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可是历史上发生的“飞鸟尽而良弓藏,狡兔死而走狗烹”,“奸佞在而国事坏”的事实,却又使他触目惊心。这“二桃子杀三士”的前车之鉴,使他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并一直耿耿于怀。在这种欲罢不忍,前景迷惘的景况下,他也只好借歌消愁,用《梁父吟》这首使他闻歌生情的古曲来抒发自己抑郁的情怀了。

应该说,《梁父吟》这首古曲在早期诸葛亮的人生道路上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之所以要让刘备三次前往茅庐“请”他,除了要考验刘备以外,还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一点担心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