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版 高中物理
2020--2021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1章 运动的描述同步练及答案
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2019年2月14日,我国选手苏炳添在爱尔兰阿斯隆举行的AIT室内田径大奖赛上,60米短跑以6秒52夺冠,两破赛会纪录.下列对苏炳添的研究中,能把苏炳添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苏炳添的起跑特点
B.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是如何撞线的 C.研究苏炳添在60米比赛中的速度 D.研究苏炳添的跑步技巧 2、
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
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2 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 t图像如图所示,在t1时刻( )
A.甲一定在乙前面 B.甲的速度比乙的小 C.甲、乙的速度都正在增大 D.甲、乙的运动方向不同
1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4、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 B.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20 m/s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5、
把弹力球从一定高处由静止释放,碰地反弹到最高点时接住,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空气阻力恒定,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中球的位移为0 B.球释放时的高度为2.25 m C.过程中球的运动路程为1.62 m D.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9 m/s2 6、如图所示,在距墙1.0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到达距离墙壁0.2 m远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5 m,1.3 m B.0.8 m,1.3 m C.0.8 m,1.5 m D.0.5 m,2.1 m 7、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两条纸带,他将两条纸带(甲、乙)上下并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图中A、B两点之间,两条纸带(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2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A.1:1 B.2:1 C.1:2 D.无法比较 8、
(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9、
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0~6 s内A比B物体运动得快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和轻绳拉住,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
3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直方向成60°角,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
A.为零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斜向下 D.大小为2g,方向水平向右
11、(多选)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如图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现让甲远离(后退)起跑点10
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关于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之比和谁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甲:v乙=11:10 B.v甲:v乙=10:9 C.甲先到达终点 D.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12、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扩大办学规模,市决定市一高要搬迁.新校址已经选定:如图所示,从一高总校区沿归德路向正南前进7 km到华商大道,再沿华商大道东段向东偏北37°方向前进5
km就可到达.求:(一高校园可用点表示,sin 37°=0.6,cos 37°=0.8) (1)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位移. (2)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路程. (3)如果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8
km/h,则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需要多少分钟.
4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13、如图所示是质量为3 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v -
t图像,a、b两条图线,一条是有推力作用的图线,另一条是没有推力作用的图线,则物体受到的推力大小是多少?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2020--2021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1章 运动的描述同步练及答案
5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物理新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
2019年2月14日,我国选手苏炳添在爱尔兰阿斯隆举行的AIT室内田径大奖赛上,60米短跑以6秒52夺冠,两破赛会纪录.下列对苏炳添的研究中,能把苏炳添看成质点的是( ) A.研究苏炳添的起跑特点
B.研究苏炳添到达终点是如何撞线的 C.研究苏炳添在60米比赛中的速度 D.研究苏炳添的跑步技巧
解析:研究苏炳添在60米比赛中的速度时,苏炳添的大小、形状相对60米的距离来说可以忽略,可以将苏炳添看成质点,C正确. 答案:C 2、
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某质点先从A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1=-3 m-4 m=-7
m;然后该质点再从C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点,该过程中其位移x2=1 m-(-3 m)=4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正数大于负数,则x2大于x1
B.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则x1大于xC.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
解析:由图可知,C到B的位移小于A到C的位移,虽然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但正、负号只表示方向,比较大小要看位移的绝对值,故A错误,B正确;该质点整个过程中的位移为由A到B的合位移,就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则Δx=x1+x2=-7 m+4 m=-3
m,故C错误;整个过程中的路程就是运动轨迹的和,则s=|x1|+x2=|-7| m+4 m=11 m,故D错误.故选B. 答案:B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 - t图像如图所示,在t1时刻( )
6 / 13
2
word版 高中物理
A.甲一定在乙前面 B.甲的速度比乙的小 C.甲、乙的速度都正在增大 D.甲、乙的运动方向不同
解析:因为不知道甲、乙的初始位置,所以无法判断在t1时刻甲和乙谁在前,A错误;由图可知,在t1时刻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甲的速度比乙的小,B正确;甲的图线倾斜向上,速度正在增大,乙的图线倾斜向下,速度正在减小,C错误;甲、乙两物体的v -
t图像都在时间轴的上方,速度均为正值,表示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均沿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 答案:B
4、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 B.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20 m/s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v-v0解析:由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是20 m/s,故A错误,B正确;由a=t得a=0-20 m/s2=-2 m/s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故C、D错误. 10答案:B 5、
把弹力球从一定高处由静止释放,碰地反弹到最高点时接住,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空气阻力恒定,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7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A.过程中球的位移为0 B.球释放时的高度为2.25 m C.过程中球的运动路程为1.62 m D.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9 m/s2
解析:A错:下降过程和上升过程的位移不相等,总位移不为0;B错: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下降的位移大小为1.125 m;C对、D错:下降过程有mg-Ff=ma1,上升过程有mg+Ff=ma2,得出a1=9 v21v22m/s,a2=11 m/s,运动的总路程为下降和上升的位移大小之和x=+2a12a222=1.125 m+0.495 m=1.62 m. 答案:C
6、如图所示,在距墙1.0
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与墙壁固定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到达距离墙壁0.2 m远的B点处,然后又被弹回至距墙1.5
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5 m,1.3 m B.0.8 m,1.3 m C.0.8 m,1.5 m D.0.5 m,2.1 m
解析: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则小球的位移大小等于AC之间的距离,即为1.5 m-1.0 m=0.5
m;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则小球的路程s=(1.0-0.2) m+(1.5-0.2) m=2.1 m.故选D. 答案:D 7、
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两条纸带,他将两条纸带(甲、乙)上下并排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图中A、B两点之间,两条纸带(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是( )
8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A.1:1 B.2:1 C.1:2 D.无法比较
解析:假设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f的交流电源,纸带上每打出两个相邻点所经历的时间为T,所以纸带甲、乙上A、B两点间时间之比为2=,B正确. 1答案:B 8、
(多选)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 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t甲10T=t乙5T
A.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 B.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 C.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50 km/h D.赛车经过路标C时速度方向为由A指向B 解析:从A到B位移大小为9 km,用时1 12h,由平均速度定义式可得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故选项A错误,B正确;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大小,故选项C正确;经过C时速度的方向为过C点时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故选项D错误. 答案:BC 9、
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9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则(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0~6 s内A比B物体运动得快 C.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解析:A错: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B错:0~4 s内,B的速度大,B运动得快,4~6 s内,A的速度大,A运动得快.C对:t=4 s时,A、B两物体的速度都为5
m/s,所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错:从图像上可以看出,B的斜率比A的斜率大,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答案:C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和轻绳拉住,处于静止状态,轻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 )
A.为零
B.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C.大小为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斜向下 D.大小为2g,方向水平向右
解析:在剪断轻绳前,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状态mg,根据共点力平衡得,绳子的拉力T=cos 60 °=2mg;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小球此时受重力、弹簧的弹力两个力作用,小球的合力与原来轻绳的拉力等大反向,大小为F合=2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的加速度为a=答案:C
10 / 13
F合=2g,方向沿原来轻绳方向斜向下,故选C. mword版 高中物理
11、(多选)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如图所示),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现让甲远离(后退)起跑点10
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关于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之比和谁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v甲:v乙=11:10 B.v甲:v乙=10:9 C.甲先到达终点 D.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解析:百米赛跑中甲都比乙提前10 m到达终点,即甲跑完100 m与乙跑完90 m所用时间相同,则有100 m90 m10=,得v甲=v乙.让甲远离起跑点10 v甲v乙9110 mm而乙仍在起跑点,则甲跑110 m到达终点的时间t′甲=v甲99 m100=,而乙跑到终点的时间t′乙=>t′甲,所以甲先跑到终点. v乙v乙答案:BC 12、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扩大办学规模,市决定市一高要搬迁.新校址已经选定:如图所示,从一高总校区沿归德路向正南前进7 km到华商大道,再沿华商大道东段向东偏北37°方向前进5
km就可到达.求:(一高校园可用点表示,sin 37°=0.6,cos 37°=0.8) (1)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位移. (2)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路程. (3)如果你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8
km/h,则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需要多少分钟.
11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解析:(1)向正南位移x1=s1-s2sin 37°=4 km,向正东位移x2=s2cos 37°=4 km,故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位移为x=x21+x22=42 km,由于tan θ==1,则θ=45°,则方向南偏东45°. (2)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的路程为s=s1+s2=12 km. s12(3)从一高总校到一高新校址所需的时间为t== h=40 min. v18答案:(1)42 km 方向南偏东45° (2)12 km (3)40 min 13、如图所示是质量为3 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的v -
t图像,a、b两条图线,一条是有推力作用的图线,另一条是没有推力作用的图线,则物体受到的推力大小是多少?摩擦力大小是多少?
x2x1
解析:由图像可求得a、b两条图线对应的加速度大小: 12aa=- m/s2,ab=- m/s2. 33由于两种情况都是减速运动,当推力与速度同向时,受推力时加速度较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maa,f=mab, 解得F=1 N,f=-2 N. 当推力与速度反向时,受推力时加速度较大,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b,f′=maa 解得:F′=-1 N,f′=-1 N. 故推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1 N、2 N或1 N、1 N. 12 / 13
word版 高中物理
答案:1 N、2N或1 N、1 N
13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