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
岗子九年制学校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主备人 初二历史 课题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编号 姓名 020C 学 习 目 标 李永春 修订人 班级 ◆知道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大会战的史实,以及它们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 ◆通过学习重要战役,理解在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上发挥的重大作用。 ◆通过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的感人事迹,体会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爱国传统。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重点: 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第三次学习重难点 长沙大会战的史实和历史地位。 难点:理解在正面战场的作用。 课堂同步导案 学法指导 一、课前预习 重难点分析 1. (2019绵阳)1942年1月,美国《先驱论坛报》报道“湘北之大捷,其重要各环节操作思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文中的军事胜利是指【D】 路 A.松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板书设计 2.(2016山东泰安中考)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课后教学反思 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以及其他需要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A】 补充的内容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二、合作探究、展示 【读图启智】 指挥:李宗仁 时间:1938年3月 战果:共歼敌1万余人 台儿庄战役 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时间:1938年6-10月 正面战场 的 抗 战 武汉 会战 结果:为避免损失,中国有序撤出武汉 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广州、武汉失陷后 时间:1941年12月 战果:中国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影响: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三次 长沙 会战 豫湘桂战役 时间:1944年初 结果:一溃千里,丢失了大片土地 1 / 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
【考点解读】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三次长沙会战 背景 ①1938年春,日军在占领南京、济南后,进攻战略要地徐州 ②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1938年春;山东台儿庄 李宗仁 (1)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为保卫徐州,国民派李宗仁组织徐州会战 (2)3月下旬,双方在台儿庄展开激战;4月初,中国,在台儿庄战役中消灭日军一万多人 (1)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重大胜利 (2)打击了日本秦洛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1938年6月开始,日军集结40万兵力进攻武汉 ①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②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③中国利用有利地形消耗敌人。④这次战役,中国歼灭日军3000余人 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日军从不同方向攻击前进,武汉陷入三面包围之中。为避免损失,中国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先后发动两次长沙会战,企图占领长沙,均未得逞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在长沙城下,中国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増援长沙的三路日军分别中国击退。进攻长沙外围的日军,在中国的英勇搏杀下,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北撤 中国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台儿庄战役 保卫大武汉 第 三 次 长沙会战 时地 指挥者 概况 影响 时间 经过 结果 意义 背景 时间 经过 结果 影响 三、课堂检测 1.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B】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杨虎城 2.日军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 【D】 A.1938年 B.1939年 C.1940年 D.1941年 3.(2019嘉兴)材料反映1941年前国民迟迟不对日正式宣战的原2 / 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
因是【B】 A.中日两国实力过于悬殊 B.国民曾对日本报有幻想 C.日本停止对重庆的轰炸 D.抗日民族一战线尚未形成 4.(2019岳阳)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湖南的重大战役有【C】 ①三次长沙会战②武汉会战③常德会战④相西会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四、拓展延伸 (中考真题) 1.(2019南京)“太平洋战争焊发后,盟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受挫的情兄下,中国取得对日作战的駐利.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材料评述的是【D】 A.台儿庄战役 B.保卫大武汉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2019江西)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B】 3. (2019咸宁)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己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D】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提高了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4(2019自贡)若名作家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敬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ル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駒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B】 A.杨虎城 B.李宗仁 C.林彪 D.彭德怀 5.(2019成都)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某次会战”是指【D】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19自贡)某校学生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展开探究,以下符合这一主题的是【D】 ①抗日民族一战线建立和发展②辽沈、准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③正面战场与敬后战场相互配合 3 / 4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导学案设计
④中国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D19河池}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与日军战肉博,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存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D】 A.松沪会战 B.武汉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8.(2019广安 )1942年1月英国《泰晤士报》说:“(1941年)12月7日以来,同盟国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大捷。“”村料中的“大捷”是指【C】 A.武汉会战 B.枣宜会战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