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数”说累积法

“数”说累积法

来源:叨叨游戏网


“数”说累积法

——叶子妈马桂兰老师

一、累积法简介。累积法全称为“累积式教育法”,简称137读经法。提出累积法的是深圳育心经典的赖国全老师。累积法在实践中来,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着。累积法不仅用于诵读经典,还产生了“137学书法”、“137学钢琴法”、“137销售法”等等的新的领域的累积法。 1、 读什么?这是读经典的内容的问题。既然要读经典,读哪些? 有些人说读论语,有些

2、 图能看到吧?

第一线程经类:易经、道德经、诗经、黄帝内经、孝经、金刚经、孙子兵法(兵经)。 第二线程典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 (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育心八典: 第三线程基础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笠翁对韵》、《德育启蒙》、《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这就是育心提出的系统性原则。这么说硬邦邦的,大家没有感觉吧?我把做好的PPT里的图截取上来,给大家点感性认

以上是经类。

以上是典类。

以上是基础类。大家记得三线程,就好。这三线程,先后的顺序有讲究吗?累积法的原则是:经类为主,典类为辅,基础类作为补充,这就是累积法的系统性原则。系统性也就是读经的

广度,广度,就是不能只学一本经典,而是系统学,系统学习经典,才能触类旁通,才能全面了解到真正的中华文化。国学经典的根本性原则→ 读经的高度。高度,就是从源头上去学习,从根上去学习,我们学习老子、孔子,就要学习《易经》、《道德经》这样这样先圣亲自学习和撰写的真正的经典;

这棵经典树,大家都很熟悉了,我们的经典的根,文化的根,就是这些埋在地底下的经典,这些经典,往往会被人们忽视,而很容易看到树枝和树叶。这种现象,在《易经》中,有精妙的描述:“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 如今的社会,读弟子规的多,读论语的多,读易经、黄帝内经的也有,但人数,要少很多。这就是本末倒置。我们的责任,就是正本溯源,将真正的中国文化传承下来。这个三线程的学习方案,是根据目前育心出版的教材安排的,而赖老师最近提出的“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的经典学习目录,是最系统的国学经典学习方案,我们一起学习一遍:

一根:易根;

六经:诗经、孝经、道德经、黄帝内经、兵经(孙子兵法)、金刚经。

八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

九要:尚书、礼记、春秋、史记、国语、资治通鉴、伤寒论、难经、神农本草经。 十四蒙:三字经、百家姓与德育启蒙、千字文与朱子治家格言、弟子规、增广贤文、笠翁对韵、成语接龙、诗词启蒙、文学启蒙、幼学琼林、神童诗、中国古典长诗精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这么多经典,啥时候能读完啊?怎么读啊?很多家长会问。下面我们就解答这个问题。 2、怎么读?累积法使用

137

的方法来具体操作:

这就是累积法的科学性原则。也包含了累积法的三大纲领:简易性、多样性、周期性。

很多家长会问,每天就读1遍,读7天,有些时候,孩子还读不下来,或者不熟悉,我们怎么做到对经典的熟悉乃至背诵?不用着急,我们有循环复习法来解决。

累积法,大家都烂熟于心了。我们现在正式开始“数”说累积法。 二、“数”说累积法 ◆累积法

新解

★累积

法始于“1”,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易经●乾卦》。乾卦是由什么组成的?六个阳爻,阳爻啥样?是不是一?伏羲一画开天,万物才得以开始。累积法,也是从这个1开始的。《道德经》里,也提到了“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有了这个一,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就会发生奇迹:“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易经》里的《升卦》,讲的也是“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累积法就是从这个“1”开始的。对于经典的熟悉和通达,就是从每天坚持读一遍开始。看似每天读一点点,和人家每天读100遍的来看,似乎是没做啥。但是,成千上万的家庭却受益匪浅。所以,我们经常说,累积法,是润物无声的。累积法体现的就是《道德经》中“无为”的道理。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每天的一点点坚持,就是顺应天地规律的作为。

★累积法生于“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三就会生生不息。每天读3样经典,就能做到系统理解经典。很多的家长,短短的时间,就能以经解经。这就是每天读3样的魅力。

★累积法成于“7”。 7,是读经的周期。同样的经典,读7天,看起来就是笨笨的,似乎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这个周期,就是不变,就是坚持,而无数个7天的坚持,就是坚贞,就是持之以恒,也就是归一。累积法的精髓,就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也就是《道德经》里说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也就是《易经》里说的“贞固,足以干事。”而读7天就换,就是止。君子善行,也要善止。《易经●艮卦》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常,其道光明。”而艮,在先天八卦图中,正好是

7。大家看看。

易经说卦传中说:成言乎艮。

有了这个7,就能成就我们的文化传承之梦了。

◆“易”解累积法。累积法的137,体现了《易经》的简易、变易、不易的“三易”原则:

1,是简易。如果每天要求读经典10小时,您能做到吗?那每天一样经典读10分钟,三样也就半小时,您能做到吗?对,非常的简单,几乎每个人都能做到(除非是不认同经典的人,不想读的人做不到)。《易经●系辞》里说:“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感到亲切才能爱上他,爱上他才能长久。简单容易才能跟从,才能做到有功。因为简单,所以好坚持,因为坚持,就能成其大。同样的道理,《孙子兵法》里说,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打仗,也要先攻好拿下的地方做战。3,是变易。读经的样数,是可以变的,3样可以增加到7样,也可以减少到1样,制定读经样数的标准,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承受能力。7,是不易。读经的周期,是不变的,就是一周。这个周期,也就是《易经●复卦》中所说的“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的原则。

◆“五行”解累积法。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

之。”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根据河图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来看累积法,1,为水。3,为木。7,为火。天一生水,天三生木,地二生火,天七成之。这样的五行是相生的次第。

么,累积法的土和金,在哪里?累积法,大道简易,适合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学校老师,企业精英,均可适用。民为本,为土;累积法,唯其简易,所以容易坚持,能够坚持,所以贞在其中,利在其中,这个利,就是使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的大利。利者,义也,金也。所以,137累积法,五行俱全。

◆ “道”解137累积法。累积法的137,也可用《道德经》的第八章,来解读。“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 故无尤。” 1,就是水。3,是水的三德,即利物,不争,处下。7,即水的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我们做一下数学题,把水换做累积法,看看:1、在这里,我们比作累积法。3、累积法也具这三德,利益大众,不争名夺利,不高高在上,和普通的大众融为一体。7、累积法具七善,居善地,累积法处在任何地方,都善于与周围协调。能用于家庭、幼儿园、中小学、大学,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各个领域。心善渊,累积法怀空杯心,不拒细流,故能成其大,全国各地的累积式读经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就是例子。与善仁,累积法是惠泽万物,从不居功,大哉累积法也,免费的东西,却是最珍贵的。言善信,累积法如大自然,是守信的,只要您坚持,它就会给您惊喜。政善治,累积法自然进行,无为而治。是不苛求的,但是,又能有非常好的治理效果。事善能,累积法能学经典,还能学英语,数学,书法…… 什么都能学。动善时,累积法是变通的,到了每一个不同的家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变通,制定适合自己家的方案。绝不固执。累积法有了这些德和善,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还不是最好的。就像道德经说水是上善的,那么最好的善,叫什么?叫“至善”。大学里讲“止于至善”, 累积法已经很接近了,但是需要不断的完善,向着那个至善的目标前进中。没有

最好,只有更好。这就是累积法!现在用16个字来总结一下:系统诵读国学经典 , 累积构建高度人生。数说累积法,就此结束,感恩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