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与时间段的关系分析及观察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与时间段的关系分析及观察护理

来源:叨叨游戏网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率与时间段的关系分析及观察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生率与时间段的关系,做好其护理工作。方法每时间段按6 h,观察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时间,分析时间段与发生率的关系,并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观察疗效。结果上午6时至中午12时发生率达高峰,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后,54例治愈,24例好转,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有效率达97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昼夜趋势,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出血时间;护理

近年来,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并趋向年轻化,高血压是引起脑出血较危重的疾病之一[1],且起病急骤。高血压脑出血变化快、病情重、发病急等特点,死亡率极高。它是由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组神经外科疾病[2],其护理一直是难点和重点,搞好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次收集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的时间规律,并总结综合护理措施的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34例,年龄41~81岁,平均(47±76)岁,病例诊断均符合脑出血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行头颅CT确诊,发病时间不定者除外。发病诱因:睡眠或起床时、活动劳累、情绪激动、饱餐饮酒、排便晕厥等。出血部位:14例丘脑,30例基底节区,13例脑干,7例脑叶,10例脑室内,6例小脑。按GCS评分标准,16例10~12分,24例6~9分,40例3~5分。各时间段发病例数:0~6时5例、>6~12时60例、>12~18时9例、>18~24时6例。

12方法

121发生率与时间段的关系收集并记录我院首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人为地将发病时间分为4个时段,即>18~24时、>12~18时、>6~12时、0~6时,观察患者在4个时段的发病情况,从而了解患者发病时的昼夜分布规律,并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

122护理措施①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充分的享受,增加护患之间的交流,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3]。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应主动与患者交流,不失时机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充分体现人性的关怀,让患者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可帮助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多个层面处于最佳状态,更好地积极配合治疗。②体位:嘱患者采取头高足低位。当患者进行顶部、颞部、额部手术时应取仰卧或正位,头

偏向对侧。③用药护理:某些降压药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患者服药后应卧床休息2~3 h,必要时协助患者起床,停坐片刻后,方可下床活动。密切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时,应适当调整药物剂量。有些降压药还会导致水钠渚留,因此,护理人员应每日测量体重,观察患者水肿情况,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注意保持平衡。④头部引流管的护理:引流管应妥善固定,注意引流速度,不宜过快,引流管必须通畅,严格无菌操作,观察引流液的性质、色、量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⑤气管切开的护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使气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保证气囊的压力及气管套管松紧适宜,湿化人工气道,给予及时、有效的吸痰;护理人员还应掌握好吸引的时机,否则会导致患者发生脑缺血及颅高压。⑥心理护理:本病发病后多丧失自理能力,且由于病程长,患者多伴有焦虑、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怀着深厚的感情,热情详细地介绍病区情况,护士应主动和患者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护理全过程中,护士要有精湛娴熟的技术,为患者提供可信赖感,关心、鼓励患者,安慰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训练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身心状态。⑦并发症的护理:a术后再出血、脑水肿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控制输液速度;控制引流量及速度,避免过度引流导致颅内压过低;使头部抬高 15°~30°,保证通畅地静脉回流; b预防感染:严密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痰液增多、体温持续不退、呼吸、心率增快,应考虑可能发生肺部感染。切口敷料保持干燥整洁,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师。⑧康复护理 尽早进行功能康复锻炼,一般在发病后4 d适时进行训练,可减少脑出血的致残率,针灸、理疗联合药物治疗,具有显著效果[4]。积极进行各种日常训练,按摩患侧肢体,保持被动体位和肢体功能位置,进行被动活动。嘱患者在康复出院前,进食低脂低盐饮食,长期坚持服用降压药,以及定期监测血压。

2结果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生时间:>18~24时14例(175%),>12~18时16例(200%),>6~12时42例(600%),0 ~6时8例(100%)。上午6时至中午12时发生率达高峰,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后,54例治愈,24例好转,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有效率达97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以一种脑实质内的自发性脑血管病,由血压突然增高引起。多见于基底节出血。病情进展迅速、凶险,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头晕、偏瘫、失语等。观察颅内变化的客观指标是体温、脉搏、血压、呼吸、瞳孔变化等,做好血压的控制可预防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危害,具有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5],有效地护理对辅助治疗十分有效[6]。

许多疾病在时间分布上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如急性哮喘、上消化道出血、心肌梗死等。掌握疾病的时间规律对疾病的监控、预防及护理有关键的意义。脑血管病变及血压升高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密切相关。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病时的昼夜分布规律,加强发病高峰的舒适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

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最舒适的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充分的享受。本次研究发现,上午6时至中午12时发生率达高峰,加强发病高峰的综合护理后,54例治愈,24例好转,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有效率达975%。

总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昼夜趋势,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华敏,葛多云,孙娟高血压性脑出血 86 例护理体会.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25(5):384386.

[2]张玉莲血氧饱和度监护在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2,2(32):112113.

[3]包红杰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708.

[4]何书萍优质护理服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2012,16(1):139140.

[5]李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急性期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30131.

[6]陈少兰139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全科护理,2010,8(7):175117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