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不能错过的三九天灸
冬至日将至,又到了天灸治未病的最佳时候,每年在冬至后的几个特定日子里,在揭阳市中医院针灸科里都有大批市民争相接受贴药治疗。为此,市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高雨梅逐一为市民详细介绍三九天灸的一般知识。
什么是天灸?
天灸疗法是将药物敷于体表特定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是外治疗法中药物治疗和穴位治疗结合得最好的疗法。揭阳市中医院针灸科运用现代制药技术的优势,将药方中的有效成份提取后再调配为天灸穴位敷贴药物,十多年来每于夏季三伏天和冬至的三九天的天灸疗法期间,用此药物敷贴穴位治疗各种鼻炎、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痛、腰痛、关节痛等痛症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近年来因为空气污染和天气变化无常,呼吸道疾病日渐增多,通过天灸疗法可以增强身体的体质,提高免疫能力,尤其是呼吸系统的抗病功能。
什么是三九天?
一年中,冬至这天白昼最短,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最小,地面得到太阳热量最少,天气越来越冷。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第19天至27天称为“三九”,三九天为数九寒天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也是万物为来年春天的复苏、成长积累能量的时候,因此,中医认为冬至养生至关重要,应加大进补力度,三九灸可作为夏季“三伏灸”治疗与保健的延续和补充,所谓“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三九和三伏有何区别?
1
天灸一向打的就是“冬病夏治”的牌,在疾病缓解期的时候“治未病”,预防重于治疗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往往在夏季天灸的人数是冬季天灸的人数的几倍。很多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认为,冬季是不需要去天灸的。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市中医院高医生说,“三九天灸疗法可以说是三伏天灸疗法的补充。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从而使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抗病能力和病后的自我康复能力。目前天气忽冷忽热,早晚温差又大,哮喘、慢支等特别容易急性发作,而在天气最寒冷时给予天灸,不但能预防疾病发作,还能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同时对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当然,三九天灸不仅是三伏天灸的补充,还与三伏天灸有所不同。” 高医生说:“三九天是数九寒天中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冬天是万物闭藏的季节,无论是自然还是人体,都开始进入阳气衰微、阴气盛的状态,而哮喘、慢支患者本身‘久病必虚’,这类患者本身就是虚寒体质,再加上冬季阴寒最盛,易损人体阳气,所以在冬季呼吸道疾病患者最难挨,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因此,在这个季节里,三九天灸更调理‘任督’二脉来协调阴阳。这对于支气管哮喘、慢支、过敏性鼻炎、胃脘痛,尤其是偏于阳虚和气虚的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