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
四川省绵阳中学高2010级第四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测试题(2009.3.11)
(命题:阿雪 审校:冰泽)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3.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 请将第Ⅱ卷的答案答在“语文答卷”上各题相应的区域内。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险衅(xìn) 盛筵(yàn) 洗( xǐ )马 责臣逋(bū)慢 ....B 桂棹(zhào) 舳(zhòu)舻 匏(páo)樽 不省所怙(hù) ....C翩跹(xiān) 坳(ào)堂 潦(lǎo )水 星分翼轸(zhěn) ....D 缱绻(quǎn) 爇(ruó)香 蹄躈(jiào) 命运多舛(chuǎ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拔擢 床褥 盘恒 伏惟尚飨 B 嫠妇 蜉蝣 狼藉 酾酒临江 C 渔樵 迂讷 熊罴 气息辍然 D 簪笏 舂粮 优渥 朝生慕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融海啸袭来,我国沿海一带许多与外资联系紧密的企业纷纷裁员,大有日薄..西山的态势。 ..
B 生命个体是如此的渺小、脆弱,在社会中,我们任何人都只能是沧海一粟。 ....C 曾几何时,这里竟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 ....
D 央视新址大楼发生火灾,一名消防队员英勇殉职,追悼会那天,前去吊唁的人不绝如缕。 ....
二、课内文言知识考查(12分,每小题2分) 4、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 A 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怙:依靠 .B 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啻:止 .C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 .
D 四美具,二难并 二难:指贤主、嘉宾。难:难得 ..
1
5、下列选项中全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而征一国者 ②远具时羞之奠 ③举酒属客
④俨骖騑于上路 ⑤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⑥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⑦小知不及大知 ⑧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 ①②③⑤⑦ B ①②③④⑤⑦ C ①②③④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⑥⑦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侣鱼虾而友麋鹿: ..A 襟三江而带五湖 ..B 窜梁鸿于海曲 .C 成以其小,劣之 .D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
7、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又罢去,汝不果来 B 客有吹洞箫者 C 村中少年好事者 D 凌万顷之茫然
8、下列各句加点词没有古今意义的一项是( ) A 虽然,犹有未树也 ..B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 将成家而致汝 ..D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
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请归取其孥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 ..
③倚歌而和之 ④扣舷而歌之 ..
A ①和②意义和用法不同 ③和④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 ①和②意义和用法相同 ③和④意义和用法不同 C ①和②意义和用法不同 ③和④意义和用法相同 D ①和②意义和用法相同 ③和④意义和用法也相同 三、文言延伸阅读考查(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2题
聊斋志异•妖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①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
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②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一种口袋)以哀之。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
2
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遂剨然脱扃③,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弯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语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皆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其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尤甚耶!”
(注)①壶:这里指古代一种作乘水、乘酒浆之用的器具,通常为圆口方腹,金属制成,分量很重。
②禳(ráng):画符念咒,向神祷告,认为这样就可以赶走鬼神,化凶为吉的一种迷信行为。
③剨huō)然脱扃(jiōng):哗地一声打开门。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烛之,则纸人 烛:名词作动词,意为用蜡烛照看 .B、手弓而腰矢 手、腰:这里都是用作动词,意为手里拿着、腰上插着。 ..C、公猱进 猱:名词作状语,意为象猴子那样轻捷地(跃进) .D、借人命以神其术 神: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认为„„神奇(灵验)” .11、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静以觇之 .②借人命以神其术 .③计不如出而斗 .
④乃执付有司而杀之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2、下列对文章理解不符合文义的一项( )
A、蒲松龄认为买卜者大多不讲职业道德,唯利是图,所以人们不应买卜。 B、于公也相信迷信,他能逃过杀身之祸,凭的是高强的武艺。 C、卜者杀于公的目的是“神其术”,以赚取更多的钱财。
3
D、“妖术”就是那些邪异的法术,小说中纸人、土偶、木偶杀人之术和翳行术都是妖术。
第Ⅱ卷(共76分)
四、(共20分)
13、 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3分)
(2)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山中 (王勃) 山中(王维)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两首诗从体裁看都是 (四个字)。(2分) (2)两首诗都写了“山中”的落叶,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 (4分)
15、名句默写(8分,每一句1分,有错字该句不得分)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②但以刘日薄西山, , , 。 ③举酒属客, , 。
④其声呜呜然, , , , 。 ⑤ , 。 ,羡长江之无穷。
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 ⑦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⑧渔舟唱晚, ; ,声断衡阳之浦。 五、现代文阅读(11分)
收藏昨天
余秋雨
①经常有年轻朋友来信询问一些有关人生的大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你其实已经有了一位最好的人生导师,那就是你自己。
②这并非搪塞之言。人生的过程虽然会受到社会和时代的很大影响,但贯穿首尾的基本线索总离不开自己的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完整性、连贯性会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人生的任何一个小点都指向着整体价值。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铤而走险,常常是因为产生了精神上的“短路”,如果在那个时候偶然翻检出一张自己童年时代的照片或几页做中学生时写下的日记,细细凝视,慢慢诵读,很可能会心情缓释、眉宇舒展,返回到平静的理性状态。其间的力量,来自生命本身,远远大于旁人的劝解。
4
③为此,真希望世间能有更多的人珍视自己的每一步脚印,勤于记录,乐于重温,敢于自嘲,善于修正,让人生的前前后后能够互相灌溉,互相滋润。其实,中国古代显赫之家一代代修续家谱也是为了前后之间互相灌溉,互相滋润,你看在家谱中呈现出来的那个清晰有序的时间过程是那么有力,使前代为后代而自律,使后代为前代而自强,真可谓生生不息。个人的生命也是一个前后互济的时间过程,如能留诸记忆,定会产生一种回荡激扬的动力循环,让人长久受益。一个人就像一个家族一样,是不是有身份、有信誉、有责任、就看是否能把完整的
演变脉络认真留存。
④我们也许已经开始后悔,未能把过去那些珍贵的生活片段保存下来,殊不知,多少年后,我们又会后悔今天。如果有一天,我们突然发现,投身再大的事业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事业,聆听再好的故事也不如把自己的人生当作一个故事,我们一定会动手动笔,做一点有意思的事情。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让今天收藏昨天,让明天收藏今天,在一截一截的收藏中,原先的断片连成了长线,原先的水潭连成了大河,而大河,就不会再有腐臭和干涸的危险。
⑤我最合适什么?最做不得什么?容易上当的弯路总是出现在何处?最能诱惑我的陷阱大致是什么样的?具备什么样的契机我才能发挥最大的魅力?在何种气氛中我的身心才能全方位地安顿?„„这一切,都是生命历程中特别重要的问题,却只能在自己以往的体验中慢慢爬剔。昨天已经过去又没有过去,经过一夜风干,它已成为一个深奥的课堂。这个课堂里没有其他学生,只有你,而你也没有其它更重要的课堂。
⑥因此,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收藏在木屋里,收藏在小河边,风夕雨夜点起一盏灯,盘点查看一番,第二天风和日丽,那就拿出来晾晾晒晒。
16.根据原文,理解文意:(4分)
(1)文章说,“一个人突然地沮丧绝望、自暴自弃、铤而走险,常常是因为
产生了精神上的 ‘短路’”。其中“精神上的‘短路’”喻指什么?(2分)
答:
(2)文章称“不妨把这样的事情称之为‘收藏人生的游戏’”,其中的“这
样的事情”指代什么?(2分)
答:
17.联系全文,分条 表述作者就“如何收藏昨天”提出的主张。(3分)
答:
18.作者为什么说“收藏人生,比收藏书籍、古董更加重要” ?(4分)
答: 六、语言运用(5分)
19、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我们学了“惟兄嫂是依”这个词,请再写两个“唯(惟)······是”结构的成语或短语(2分)
5
20、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3分)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005年12月15日,一代大文豪郭沫若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所在地乐山市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标志、名片、宣传主题口号。 最后1条“乐山,乐水,乐在其中——中国乐山”城市宣传主题口号获得青睐。 值得说明的是,在应征稿件中,有一条“乐山乐水,乐在其中”与“乐山,乐水,乐在其中”十分接近,除1个逗号外,文字完全相同。征集方最终采用了仅多1个逗号的那条。
请站在口号征集方的立场,说出“乐山,乐水,乐在其中”比“乐山乐水,乐在其中”更好的理由。
答: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1)庄子行于山中,见一树木枝叶繁茂,但伐木者停在旁边而不伐取,庄子问为什么,伐木者说:“这是一块没用的木头。”于是庄子说:“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下了山,庄子夜宿于老朋友家,朋友很高兴,让他的儿子杀鹅款待庄子。他儿子问到:“家里有两只鹅,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一只呢?”老朋友说杀那只不会叫的。于是庄子说:此鹅以不材而死。第二天庄子的弟子很困惑,故问道:“昨日山中之木以材而亡;主人家中的鹅却以不材而死,那么先生在不材与材之间作何选择以自处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材于不材之间,在天为龙,在地为蛇,一龙一蛇,与时俱化,哪里会受到牵累呢! ”
(2)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些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要求:①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