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药消炎利胆片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的效果观察

中药消炎利胆片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的效果观察

来源:叨叨游戏网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015年12月C第3卷第36期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9ecC2015、,0l_3No.36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1 67 中药消炎利胆片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的效果观察 王 灿 (赵县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153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结合消炎利胆片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月-2015年 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33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所有惠者均给 予喉罩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术后规律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研究组患者 术后加用消炎利胆片。术后1、3、6、12、18、24jq复查,行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比较观察两组术后 消化不良、右上腹部胀痛消失时间,治愈率,随访1~2年的复发率。结果与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相比,术后给 予消炎利胆片可使患者消化不良、右上腹部胀痛等体征更快消失,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与 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8.5%(66/67)、86.4%(5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B超随访1~2年, 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2/67)、7.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后应用消炎利胆片,可促进结石的排出,提高治愈率,加 速体征的消失,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利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普及。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消炎利胆片;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36.167.02 据调查,胆囊结石发病率高达8%~10%u],是影 行体育锻炼;研究组患者术后加用消炎利胆片,口服 响人类健康的胆道系统常见病。随着“保胆取石”理 3次/d,1.5 g/次,连续服用1年。术后1、3、6、12、 念的推广,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已成 18、24月复查,行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比 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金标准”。另一方面,胆囊 较观察两组术后消化不良、右上腹部胀痛消失时间, 结石患者术后常伴随着一系列术后综合征[2],且常有 治愈率,随访1~2年的复发率。 复发情况出现。本次研究对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患者 1.2.1腹腔镜保胆取石术 加用消炎利胆片,得到了较好的效果详情如下。 确定符合手术指征,建立气腹,置入器械,纵行 电钩切开胆囊浆肌层0.5~2 cm,分离胆囊周围年龄, 1资料与方法 显露胆囊三角,生理盐水冲洗胆囊腔,取石,确定胆 1.1一般资料 囊管、壁无损伤、出血,缝合切口。 选取我科2014年1月 ̄2015年1月收治的胆囊结石 1.2.2术后 患者13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所有患 所有患者术后均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规律饮食, 者均已经B超检查确诊,无黄疸史,无手术禁忌症, 忌酒,食用清淡、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术后预防使 有上腹痛或右上腹痛病史。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 用抗生素时间应>24 h。 分为研究组67例与对照组66例。研究组男29例,女 1_3疗效判定标准 38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0.9±1.8)岁;结 术后复查,患者胆囊内无结石,消化不良、右上 石直径5~25 mm,平均(14.6±1.5)mm:其中单枚 腹部胀痛等临床体征消失、无胆囊炎症状记为治愈; 结石45例,2枚结石16例,多发性结石6例;病程2个 反之,术后胆囊内有结石 临床体征或胆囊炎症状重 月"--'5年。对照组男28例,女38例;年龄20 ̄68岁, 现记为无效。 平均年龄(41.3±2.0)岁;结石直径5~25 mm,平 1.4统计学方法 均(14.9±1.7)mill;其中单枚结石44例,2枚结石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 16例,多发性结石6例;病程2个月~5年。两组患者 料采用采用 检验,以百分数(%)表示,计量资料采用 的性别、年龄、结石直径、结石数目、病程等,差异 检验,以 ± ”表示, ̄,P<O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2结果 ’ 所有患者均给予喉罩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行 2.1术后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术后规律饮食,适当进 与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相比,术后给予消炎利胆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2015年12月C第3卷第36期 DecC 2015V_01.3No.36 168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可使患者消化不良、右上腹部胀痛等体征更快消失,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临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 ,d) 穿心莲、溪黄草等中药制成的消炎利胆片嘲,具有补气、 理气、利胆、祛湿的功效,对胆汁的排泄及胆囊的收缩均 有促进作用,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基础上应用,有利胆 溶石、排石的作用,可有效 氐术后胆囊结石的复发率。 本次研究表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 石后应用消炎利胆片,可促进结石的排出,提高治愈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率,加速体征的消失,降低术后复发率,有利于腹腔 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普及。 2.2疗效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8.5%(66/67)、 86.4%(5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复发率对比 参考文献 [1]刘京山,张宝善.纤维胆道镜下胆囊切口取石保胆 术后B超随访1~2年,所有患者肝肾功能均无异 常,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0%(2/67)、 7.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胆囊结石612例随访结果分析[J】.中华外科杂 志,2009,47(4):279-281. [2 徐新保,张 辉 张洪义,2]等.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和 息肉切除术临床分析5 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 3讨论 志,2012,20(20):1889—1894. 胆囊结石治疗以手术方法为主,随着“保胆取石”理 [3]朱秋伟,朱春富.胆囊壁结石的研究进展 .国际外科学 念的深入人心嘲,腹腔镜应用的越9口广泛与熟练,腹腔镜保 杂志,2012,39(4):270.273. 4】徐庆山,朱术仙,杜忠海.调脾疏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52例 胆取石术己成为临床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案。与传统开 [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虽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 功能遭到破坏,此外实践发现,该方法常存在术后结石复 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1):45. 等优势嗍,但同样存在着很多弊端,如某些免疫功能及代谢 [5 李守恭.自拟疏肝利胆汤治疗慢性胆囊炎104例疗效观察 5][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2):43-44. 发现象,阻碍了该技术的普及。已有研究表明,有苦木、 本文编辑:吴宏艳 (上接第166页) 术治疗为主,虽然手术治疗措施的采取可以在一定程度 医务人员也需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加以推拿、按 上使得患者骨折症状得以改善,但是其对患者的损伤程 摩、针灸等措施的采取,从而使得患者康复过程可以顺  度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在手术 利得以推行嘲。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是相对较大的,这对于患者恢复 过程的顺利实现有着一定的影响[3】。中医综合疗法的应 需时间短等优点,并且和常规的手术疗法相比,中医综 参考文献 颈骨折56例体会【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5,3(3):105—106. ] 许争光,李晓松,沈云峰,等.中医综合法治疗老年肱骨外科 用则能够很好的改善这种状况,其具有创伤小、恢复所 【12]黎庆卫,陈凯.手法复位配合中医饮食疗法对肱骨外科颈 合治疗方法对于患者机体的损伤程度较低,这能够最大 [程度的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的可能性【4]。在对肱骨外 疗方法最常使用的就是固定方法和复位方法相结合的形 的差别,相关医务人员必须在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的基础 升,这对于患者恢复所具有的额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 患者骨折矫正完成之后,相关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药 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Ol4,17(8):71-72. 3]杨 林,高’巍,谢富林,等.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 科颈骨折进行中医综合治疗时,医务人员常常采用的治 [折180例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TO),2014(9):3.4. 4]范文慧,韩晓健.中医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分析[J]. 式,患者骨折类型不同所适和使用的固定方法也有一定 [中医临床研究,2014,5(2):114.115. 戟,肖灿梁,李丹阳.锁定加压钢板在伴骨质疏松的老 5]萧上尽可能的使得所选用的固定方法的科学性可以得到提 [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分析[J].中国健 康月刊,201516(6):64.65. 物治疗,常使用的中药大都具有活血化瘀等功效,此外 本文编辑:徐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