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阅读策略 实施有效阅读
来源:叨叨游戏网
教育探讨 掌握阅读策略 实施有效阅读 文/毛瑜 摘 要:鉴于阅读在英语语言中的重要地位, 如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一直是广大师生们关心的话 题。本文从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掌握这一角度入手, 通过分析阅读策略掌握的意义,探讨出重要的阅读策略和如 何将阅读策略融入在教学中。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2(C)一0072—02 一、阅读策略研究的目的 培养。研究表明:阅读策略的差异对阅读成绩有重 Phakiti根据Palmer的语言能力模式,把阅读理 要的影响,提高阅读成绩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阅 解能力作为交际语言能力,是作者与读者信息的传 读策略。 递,心灵的沟通。阅读策略的掌握与运用对学生英 二、掌握重要的阅读策略 语阅读理解能力不但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影响英 (一)寻找主旨。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和中心, 语语言水平。阅读策略是“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 即全文的中心思想。找一篇文章的主旨时,需要通 困难而采取的行为过程”,是学习策略研究的一个 读文章,全方面的思考,不能局限于一段或几句话 重要领域。它不仅包含了阅读中的一些技巧,还包 来考虑,又不能局限于题目,才可以找出正确的主 含了阅读者为达到预期阅读目的所采取的有选择性 旨。主旨意思常常与主题句紧密相连,它是用于概 和控制性的行为。由于受中国教育的影响,学 括说明某一段落中心意思的总论断。它具有较强的 生已经完全适应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 概括性,一般找到了主题句也就找到了主旨意思。 阅读过程很少进行归纳、总结,更不会有意识地去 而主题句的位置比较灵活,可出现在文章或段落的 采用各种阅读策略。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阅 前部、中间或后部。也有些段落或文章没有主题 读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得到培养的往往是“投机取 句,读者可根据文章中的细节的相互关系推断并总 巧”寻找答案的能力,而真正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 结出主题句,以此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监督转变到吸引学生上课的兴趣上来。3、制定切实可行 格的规章管理制度,但执行起来效果大打折扣,任课教 的教学计划,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方 师、辅导员、各院系管理者对逃课学生姑息迁就,最后 法和手段。首先,教学计划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模 逃课学生与不逃课学生一样顺利毕业,当学生逃课不需 式,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其次,高校 要承担任何后果、不需要付出太大代价时,逃课就会成 是“会聚人才的高地”和”培养人才的基地”。在教学中, 为一种理直气壮的行为。所以,笔者认为采用“宽进严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这个主 出”的高等教育模式,必须摒弃“宽出”的思想遗毒, 体,必须发挥教师这个主导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 提高淘汰率,对大学生的毕业资格进行严格控制,增加 平。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许多学校师资紧缺, 大学生的危机感,增加规章制度的震慑力,使大学生不 使一些年轻教师缺乏必要的锻炼环节就直接上讲台,这 会也不敢轻松逃课。当然,由“严进宽出”而“宽进严 是导致部分年轻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对一些 出”是一场从办学观念到办学模式、管理、学校本 老教师来说,如果没有相关的科研课题,不能及时更新 身的责任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 其学科知识,也容易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如果能在新老 育行政部门、各个高校及教育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让新教师在进行教育理论学习的同 总之,看似表面现象的大学生逃课问题,实际上折射 时得到老教师的指导,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 出高教办学观念、、制度等多方面的更深层次的问 相互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将有助于年轻教师的成 题,高等教育只有从制度入手才能解决大学生逃课这一 长,同时也有助于老教师吸取新的思想和观念,共同提 问题。 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吸引学生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去学4、、建立“宽进严出”的淘汰机制。高等教育“宽 参考文献: 进严出”既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 [1】李士苹,康晓辉.大学生逃课问题与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中国成 势和要求,世界上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大都采用“宽进 人教育,2007.11. 【2]吴淑娟,李凯.大学生逃课现象的调查与动因分析.长江大学学 严出”的办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各高校都有严 报(社会科学版),2006.08. 教育探讨 例如:Aunt Stella never forges to send a card on the birthdays of friends.She 词和反义词,举例,对比和比较等。例如: “Like horses,human beings have a vafiery Of remembers anniversaries and graduations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in the community..gaits:they amble,stride,jog,and sprint.” 根据所举的例子可以猜测出“gait”的意思是一种 步行的方式。 And sometimes she manages to keep straight not Just the names of her fifteen nieces and nephews, seven brothers and sisters and 三 阅读教学中加强阅读策略的训练 (一)自觉培养与运用阅读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存在 their thirty-fiVe Children,bUt She alSO remembers their interest.以上的句子都是对 着一些问题,如费时多、效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在 Aunt Stella记忆的细节性描述,把这些细节加以 实际教学中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路 归纳可以得出这样一个主题句“Aunt Stella has 被老师牵着走,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某种程度上被 an exceptiona11y good memory.”掌握了找主题 老师给取代。为了使英语教育尽快适应我国各方面 句的方法,就可以依据主题句归纳出主题。 发展的需要,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了要激发和培养 (二)区分事实句与观点句区分事实句与观点 学生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学 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寻找主题旬与主旨,因 习策略。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在学习活动中逐 为主题句常常出现在观点句中,而事实句描写的很 渐形成发展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不断 具体,主要起到论证和说明观点句的作用,包括事 训练和指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在阅读一 实证据、时间、案例、数据、个人经验等。例如: I find spring the most exciting season of the 篇文章时,读前要养成预测未知信息的习惯,读中 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断,读后也要反思自己的整 (二)潜移默化的提高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多多给予学生机会,尽量提供结 构严密的文章,鼓励学生多多思考,要求学生在阅 year.(观点句)The streets were dirty and 个阅读过程。 crowded.(事实句) (三)找出文字的隐含意义 寻找文字的隐含意义是进行推理、概括的基础, 往往需要读者能有效地联系相关的信息,对文字 读时注意边读边预料下面会写些什么,推测事物间 背后深藏的意义进行联想和猜测。作者的观点不可 的关系,事态的发展顺序,作者的写作意图等。教 能全部鲜明直接的体现在文章中,而将其隐含在 师要经常地向学生提出一些寻找文章主旨的问题, 字里行间,流露于修辞手法之中,有时由于文体 如你是如何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的?作者的写作意 的需要,有时由于他们认为读者有能力理解他们 图是什么?你认为你的阅读有成效吗?通过类似的 的观点。这类题干中通常常含有infer,suggest, imply,conclude,intend,purpose,be likely 提问可以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整个阅读过程。阅读方 法是学生自己构建的,教师的阅读方法指导只能渐 结语:阅读策略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其成效高 低要看学习者使用得是否恰当。 “对学习的最终结 tO…等标志性词语。所以找出文字的隐含意义就需 渐被学生吸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要读者们仔细深入的阅读全文,排除干扰项。 (四)预测未知信息 这一阅读策略主要是利用读者对文本已有的信 果起作用的并非教师,而是外语学习者本人。”教 息和自我经历常识等进行推理的方法,它既可以发 师在讲解的同时,还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不仅 生在阅读开始时,也可以发生在阅读进行时。例 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与检查阅读的结果。教师还应 如,如果当你听到或读到“land of the midnight 大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和阅读过程中的管 ”…,你很可能会预测到下一个词将是“SUn”, 理策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对学生阅读策略的运 用适时地给予引导,纠正错误的阅读习惯,阅读的 因为“land of the midnight sun”是一个短语, 是对南极圈北部地区的描述。通过预测未知信息可 效果和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 以使你的阅读具有主动性,也可以提高你的阅读速 度。 (五)猜测生单词的意思 大多数有经验的读者在遇到生单词时都会通过上 作者单位:湖北省成宁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l】杜学增.英语阅读的方法和技能【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社,1997 下文猜测出其意思,从语境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使 阅读更加的流畅。这一策略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 说是非常有用和必要的,它一般包括定义法,近义 [2】魏汉声.学习策略初探【J】.教育研究,1992(7):18一l9. 【3】刘长江.学习者个性差异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迪【J】.江苏外语教 学研究,2o02(1). 【4】王守仁,赵文书.泛读教程[M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