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CN201544127U*
(10)授权公告号 CN 201544127 U(45)授权公告日 2010.08.11
(12)实用新型专利
(21)申请号 200920175280.4(22)申请日 2009.09.03
(73)专利权人闽南理工学院
地址362700 福建省石狮市厝仔工业区(72)发明人刘伟 李梅 陈美伟 迟岩
郑森伟 廖昭师 许书洛 张敏(51)Int.Cl.
B24B 57/02(2006.01)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57)摘要
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它属于抛研磨液供液领域,尤其涉及研磨机研磨液和抛光液的供液,它是由刻度盘(1)、定压筒支架(2)、定压筒(3)、锁紧螺母(4)、研磨液桶(5)、污泥泵(6)、过滤器(7)和出水管道(9)组成,本实用新型使用污泥泵(6)泵送研磨浆液可有效提高泵送质量,减少对泵的磨损;设计可调节定压筒(3)以控制研磨液流速,从而实现无阀门设计;设计特殊接口可实现研磨浆液的自搅拌。
CN 201544127 UCN 20154412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刻度盘(1)、定压筒支架(2)、定压筒(3)、锁紧螺母(4)、研磨液桶(5)、污泥泵(6)、过滤器(7)和出水管道(9)组成,污泥泵(6)和过滤器(7)设置在研磨液桶(5)的上端,出水管道(9)经由污泥泵(6)在出水口处分两路,一路与定压筒(3)底部连接,另一路直接沿研磨液桶(5)的桶壁在靠近桶底的位置切向连接到桶内,定压筒(3)连接至研磨抛光机(8)的研磨盘工作区域,研磨抛光机(8)内部的研磨浆液收集器通过管道与过滤器(7)连接,过滤器(7)连接至研磨液桶(5)内部,刻度盘(1)与定压筒支架(2)连接,锁紧螺母(4)设置在定压筒(3)的外侧,出水管道(9)一端连接至定压筒(3)下端,另一端连接至研磨抛光机(8)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泵(6)功率在150-200瓦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压筒(3)的位置可在0~80°之间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压筒(3)顶部回流管道直径至少为15mm。
2
CN 201544127 U
说 明 书
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
1/3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抛研磨液供液领域,尤其涉及研磨机研磨液和抛光液的供液,具体涉及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研磨抛光是材料的精密与超精密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广泛应用于精密制造、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行业。在研磨过程中,磨料是通过液体载体输送到加工区域。研磨液通常由润滑剂、极压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防霉防腐剂、消泡剂等多种添加剂配制而成,在加工过程中其主要起到悬浮颗粒、润滑、冷却、去损、清洗、防锈等作用。
[0003] 常规研磨浆液的供液系统使用离心泵将研磨浆液由桶内输送到研磨盘工作区域,通过阀门控制研磨液的流速,研磨过程中流出的研磨液通过管道回流,并经过过滤后流回到研磨液桶内以再循环使用。在研磨液的输送过程中,磨料会对阀门造成磨损,使其密封性变差,甚至堵塞坏死。一般阀门的使用寿命只有一个月,对阀门的更换耗时耗财,降低了研磨效率。国内常见研磨浆液的供液系统在桶内没有搅拌功能,因此磨料颗粒会大量沉积在研磨液中,磨料的使用率不高,也制约了研磨的加工效率。由于有磨料的存在,因此使用离心泵是不合适的,一般使用三个月就会因为密封性变差而无法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磨抛光机用供液装置,它能降低研磨浆液对阀门及供液泵所造成的磨损,减少堵塞现象的发生,并利用研磨浆液的自重对研磨液流速进行控制。
[0005]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刻度盘1、定压筒支架2、定压筒3、锁紧螺母4、研磨液桶5、污泥泵6、过滤器7和出水管道9组成,污泥泵6和过滤器7设置在研磨液桶5的上端,出水管道9经由污泥泵6在出水口处分两路,一路与定压筒3底部连接,另一路直接沿研磨液桶5的桶壁在靠近桶底的位置切向连接到桶内,定压筒3连接至研磨抛光机8的研磨盘工作区域,研磨抛光机8内部的研磨浆液收集器通过管道与过滤器7连接,过滤器7连接至研磨液桶5内部,刻度盘1与定压筒支架2连接,锁紧螺母4设置在定压筒3的外侧,出水管道9一端连接至定压筒3下端,另一端连接至研磨抛光机8内部。
[0006] 所述的污泥泵6功率在150-200瓦之间。[0007]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运行包括以下步骤:[0008] (1)利用污泥泵6作为动力,出水管道在出水口分两路,一路将研磨浆液输送到定压筒3内,另一路直接沿研磨液桶5的桶壁在靠近桶底的位置切向回流到桶内,形成漩涡,实现了对研磨液的自搅拌;
[0009] (2)通过改变定压筒3的倾角来调节出水口的压力,从而控制研磨浆液的流速;[0010] (3)定压筒3内的浆液通过出水管道9流到研磨盘工作区域,再回收并通过管道流
3
CN 201544127 U
说 明 书
2/3页
到过滤器7,过滤后流回研磨液桶5;[0011] (4)重复上述(1)-(3),研磨工作完成后在输入管道内注入清水以进行清洗。[0012] 在所述的步骤(2)中,定压筒3的位置可在0~80°之间进行调节。[0013] 在所述的步骤(3)中,定压筒3顶部回流管道直径至少为15mm。[0014]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在所述的步骤(3)中,定压筒3的入水口管道同步骤(1),均以一定角度连接,使研磨液切向冲入定压筒内,实现自搅拌。[0015] 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2)中,在定压筒3的输入管道的上部开回流口,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恒压,从而保证研磨液流速稳定。[0016] 再进一步,在所述的步骤(2)中,定压筒3通过松开锁紧螺母4来调整其倾角,并通过定位筒支架2上的刻度盘1对倾角进行标识,可以用来标定一定液体的流速。倾角指的是定压筒3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其调节范围为0°-80°。[0017] 在所述系统的管道中,放置过滤器7,以拦截较大颗粒,防止大颗粒流回研磨液桶5,对工件造成损伤。
[0018] 本实用新型使用污泥泵6作为供液泵,利用定压筒3的倾角变化来控制研磨浆液的流速,设计特殊接口以实现研磨浆液的自搅拌,并设置回流管道以实现整个系统的恒压。污泥泵6采用电机驱动,可以泵送固体含量达56%的混合浆液。
[0019] 本实用新型使用污泥泵泵送研磨浆液可有效提高泵送质量,减少对泵的磨损;设计可调节定压筒以控制研磨液流速,从而实现无阀门设计;设计特殊接口可实现研磨浆液的自搅拌。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刻度盘1、定压筒支架2、定压筒3、锁紧螺母4、研磨液桶5、污泥泵6、过滤器7和出水管道9组成,污泥泵6和过滤器7设置在研磨液桶5的上端,出水管道9经由污泥泵6在出水口处分两路,一路与定压筒3底部连接,另一路直接沿研磨液桶5的桶壁在靠近桶底的位置切向连接到桶内,定压筒3连接至研磨抛光机8的研磨盘工作区域,研磨抛光机8内部的研磨浆液收集器通过管道与过滤器7连接,过滤器7连接至研磨液桶5内部,刻度盘1与定压筒支架2连接,锁紧螺母4设置在定压筒3的外侧,出水管道9一端连接至定压筒3下端,另一端连接至研磨抛光机8内部。
[002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磨粒为1000#立方碳化硼磨粒,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与纯净水混合成研磨液(磨料浓度20%),选择定压筒3长度为60厘米,定压筒3倾斜角为0度,研磨液能稳定地从定压筒3出水口流出,测得流速为0.25L/min。[0023]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磨粒为1000#立方碳化硼磨粒,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与纯净水混合成研磨液(磨料浓度20%),选择定压筒3长度为60厘米,定压筒倾斜角为15度,研磨液能稳定地从定压筒3出水口流出,测得流速为0.21L/min。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4
CN 201544127 U[0024]
说 明 书
3/3页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磨粒为
1500#立方碳化硼磨粒,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与去离子水混合成研磨液(磨料浓度40%),选择定压筒3长度为90厘米,定压筒3倾斜角为15度,研磨液能稳定地从定压筒3出水口流出,测得流速为0.15L/min。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25]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磨粒为3000#氧化铝磨粒,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与去离子水混合成研磨液(磨料浓度10%),选择定压筒3长度为50厘米,定压筒3倾斜角为15度,研磨液出口处流速明显变慢,测得流速为0.12L/min。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0026]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磨粒为600#碳化硅粒,加入一定的添加剂与纯净水混合成研磨液(磨料浓度10%),选择定压筒3长度为50厘米,定压筒3倾斜角为30度,研磨液能稳定地从定压筒3出水口流出,测得流速为0.21L/min。其他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5
CN 20154412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1页
图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