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保险调查与思考

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保险调查与思考

来源:叨叨游戏网


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保险调查与思考

——以中山保险市场为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以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和总部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带。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形成广州、深圳、佛山新能源汽车核心集聚区,吸引优质建设项目集聚发展。中山也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实现了区域布局协调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自2010年国家试行新能源汽车性补贴以来,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大幅度增长。中山2014年起实施新能源汽车补贴以来,各大险企因应市场做出调整,摸索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同程度困难与发展。

一、新能源汽车保险销售表现与影响分析:

(一)全国市场逐年攀高。中保信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我国2013-2017年的年均承保车辆增速为78.6%,年均保费增速为72.0%。2017年新能源汽车承保数量为171.7万辆,同比增长47.0%;保费规模达101.6亿元,同比增长50.4%。根据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2018年承保量和保费规模将再创新高。

(二)中山市场发展向好。我省积极响应号召,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向好,中山多家险企也同步开展新能源汽车保险业务。2017年至今,辖区新能源汽车车险已发展至一定规模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8年较17年交强险及商业险保费均呈指数增长;19年交强险同比增长218%,商业险同比下滑8%;2018年保费前三的阳光保险、中华保险、大地保险占中山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4%。

与此同时,17年、18年、19年1-7月中山新能源汽车保险占车险市场份额为0.48%、1.10%、0.80%,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二、新能源汽车保险遇到的挑战:

(一)我国至今尚未出台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在全国范围都还属于探路阶段,套用燃油车保险条款的做法引发了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在赔付责任上的一些分歧。

(二)险企在开展新能源车险业务上经验不足。一是随着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承保新能源车辆问题显现,由于市场经验尚浅,难以得到权威性解答与指导性建议;二是保险公司自身对新能源汽车的勘察、定损、理赔人员的培养也才刚刚起步,技术手段有限,且行业缺乏统一的操作流程;三是市场状况尚不成熟,难以形成数据规模,险企无法得到充分数据的支持;

(三)险企承保新能源车险风险更高。一是从单车赔付价格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更换及维修价格要高出传统燃油车。保险业内人士坦言,新能源汽车的车身结构、零部件构成、电池续航里程等与传统汽车差别较大,保险风控难度远大于传统车辆;二是当前很多登记为家用车身份的新能源车实际是参与运营的网约车,由于使用频率较高更容易出险。以上几方面都让保险公司承担了较高的成本,难以降低新能源汽车保费。

(四)新能源车险市场费率及条款不统一。一是新能源汽车与其它车相比驱动及结构存在差异,市场上缺乏对应的标准参考,承保上无法做到差异化;二是首次承保时各公司间核保差异较大,且对于补贴部分,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险利益尚不明确,目前中山各公司承保价格标准尚未统一。三是国家目前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部分尚不明朗,相

关产业发展较慢,导致车辆维修渠道有限,价格市场化程度低,理赔争议较大;四是新能源车补贴后车辆的实际车损保额的确定,由于部分旧车(非首保车或二手车)补贴信息客户无法有效告知,险企缺乏有效途径进行查询,保额确定存在困难;

(五)目前新能源车险设置对车主来说并不合理。一是中保信分析资料显示,新能源汽车单均保费高出非新能源汽车21%。从单均保费看,购置价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的家用新能源汽车单均保费高于传统汽车。二是除了高价投保、理赔“降级”,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过高且续保环节也不规范。燃油车第二年的保额较上一年约有10%的折损,而新能源汽车在第二年续保时无折损,保额仍与新车购置价相同。三是目前新能源车险的大多沿用燃油汽车保险条款,常出现风险点不一致的情况,无法覆盖车辆可能出现的风险,且单车平均保费相对较高,车主对目前保险公司的和理赔服务满意度不高。

三、建议

(一)拟定示范性新能源机动车保险条款,标准的承保实务,规范市场标准。业内人士建议,新能源车险专属保险不仅需明确规定按照补贴前还是补贴后的价格承保,还需明确赔偿界限,在车损险中对新能源车电池自燃、短路、碰撞损失等风险及其赔偿标准进行判定。此外,还需调整新能源车险和传统车险条款“不适用”的内容。

(二)通过加强支持,扶持新能源汽车相关行业发展,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方面的难度与费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已形成广州、深圳、佛山新能源汽车核心集聚区,吸引优质建设项目集聚发展。中山位处经济带,应重点发展关键零部件及新材料配套项目,实现区域布局协调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三)通过调研、研讨会等多重形式,收集新能源车险存在的共性问题,形成常见问

题的指导意见,并对新能源车险的承保、勘查及理赔提供培训支持;同时建立车险市场专门的新能源车险数据库,及时更新公布相关数据,助力新能源车险条线发展。

(四)补贴车辆的具体信息进行挂网公开,实时对接险企数据,提高信息接洽程度,帮助险企更好厘定车险价格,研发专属的新能源汽车险种。同时对险企做好监督管理,避免保险公司承保时把补贴算进去,理赔时把补贴扣除掉的“高保低赔”现象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