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结果公之于众触犯刑法
来源:叨叨游戏网
-lI|I特别关注l新闻写真 “人 肉搜索"结果公之于众触犯刑法 ◆高 健 网络时代,个人信息遭泄露,已经 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违反国家有关 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 成为危及每一名公民信息安全的“毒瘤”。 规定,通过购买、收受、交换等方式获 供给他人”的,认定“情节严重”的数量、 对此,“两高”5月9日出台的《关于办 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非法获取公 数额标准减半计算。 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进一步加大了打击力度,其中对越来越 民个人信息”;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的 信息用途不同,对权利人的侵害程 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明确违反 度也会存在差异。对此,解释将“非法 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 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 普遍的“人肉搜索”问题也作出规定。 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也属于非 他人用于犯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 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 售或者提供”规定为 隋节严重”。 “行踪轨迹”属于个人信息 解释首先明确了公民个人信息的范 “内鬼”犯法定罪门槛降半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要件为 “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但何为 隋 节严重”,刑法并没有明确规定,针对 有前科者再犯该罪,也规定为 晴 节严重”。 在此基础上,解释进一步明确了 围,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 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 行踪轨迹等。 同时,解释还明确了非法“提供公 “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根据信 息类型不同,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 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五千条 以上”“五万条以上”,或者违法所得 五万元以上的,即属“情节特别严重”; 另外,解释将“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 民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具体而言: 一复杂的个人信息泄露情形,解释把入罪 认定标准分为了五个方面。 首先是信息类型和数量。公民个人 是“提供”的认定。在“人肉搜索” 案件中,行为人未经权利人同意即将其 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细节等个人信 信息的类型繁多,行踪轨迹信息、通信 息公之于众,影响其正常的工作、生活 秩序,危害严重 更有甚者,一些行为 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住宿信息、 交易信息等公民个人敏感信息涉及人身 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造 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也, 规定为“情节特别严重”。“情节特别 严重”情形,最高量刑为7年有期徒刑。 人恶意利用泄露的个人信息进行各类违 安全和财产安全,被非法获取、出售或 法犯罪活动。基于此,解释规定:向特 者提供后极易引发绑架、诈骗、敲诈勒 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 索等关联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啻l生。 基于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 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 “买家”利用信息 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提供公民个人 解释分别设置了“五十条以上”“五百 信息”。 条以上”。‘‘五千条以上”的入罪标准。 获利五万元以上也入罪 解释还对常见的犯罪行为作出规定。 从实践来看,非法购买、收受公 民个人信息从事广告推销等活动的情形 另外一种情况是合法收集公民个人 另外,还有违法所得数额。出售或 信息后非法提供的认定。根据网络安全 者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往往是为了牟 法的规定,经得被收集者同意,以及做 利,解释将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规定 较为普遍。对此,解释专门针对此种情 匿名化处理,是合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为 睛节严重”。 的两种情形。对此,解释规定:未经被 形的“买家”设置了入罪标准,规定为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案件不少系内部 合法经营活动而非法购买、收受敏感信 息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利 用非法购买、收受的公民个人信息获利 五万元以上的;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收集者同意,将合法收集的公民个人信 人员作案,诸多公民个人信息买卖案件 息向他人提供的,也属于“提供公民个 人信息”。 另外,解释明确了“非法获取公民 也可以见到.“内鬼”参与的“影子”。 为切实加大对此类行为的惩治力度,解 释明确,“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 公民与法治I 2017.6下 新闻写真l特别关注 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 又非法购买、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其 他晴节严重的隋形。 而信息“卖家”,多是利用网站、 通讯群组实施犯罪。根据刑法规定,设 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 新闻链接 “个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 最高5月9日发布了“个人信 息犯罪”典型案例。 ‘ 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罪 被告人获刑一年六个月到拘役不等, 并处罚金。 1、非法出售户籍信息、手机定住 3、非法购买学生信息出售牟利 去年4月,被告人周滨城向他人购 群组,情节严重的,构成非法利用信息 住宿记录等个人信息 网络罪。对此,解释进一步规定:设立 用于实施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 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 组,情节严重的,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 网络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侵犯公民个 人信息罪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定罪处罚。 去年初。被告人邵保明、康旭、王 买浙江省学生信息193万余条。后周滨 城将其中100万余条嘉兴、绍兴地区的 学生信息以6万余元的价格出售给被告 杰、陆洪阳、倪江鸿分别以“大叔调查 公司”的名义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 五被告人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个 人户籍、车辆档案、手机定位、个人征 信、旅馆住宿等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 人陈利青,将45655条嘉兴地区的学生 信息以3500元的价格出售给被告人刘亚、 陈俊、周红云,将7214条平湖地区的学 生信息以1400元的价格出售,将2320 条平湖地区的学生信息以500元的价格 出售。此外,去年4月,刘亚、陈俊、 除了买卖双方,解释还对“中间人” 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当前,不少网络运营者因为履行职 告的方式寻找客户,接单后通过微信向 上家购买信息或让其他被告人帮忙向上 家购买信息后加价出售,每单收取10元 责或者提供服务的需要,掌握着海量公 至1000余元不等的费用。经查,邵保明 周红云以3000元的价格向他人购买嘉兴 地区学生信息25068条。 判决认为:被告人行为均已构 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告人获刑一 ● 民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 获利26000元,康旭获利8000元,倪江 恶劣社会影响和严重危害后果。对此, 鸿、王杰、陆洪阳各获利5000元。最终, 网络安全法明确了网络信息安全的责任 5人获刑一年三个月到十个月不等,并处 主体,确立了“谁收集,谁负责”的基 本原则。在此基础上,解释规定:网络 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规规 罚金。 年十一个月至缓刑不等,并处罚金。 2、非法查询征信信息牟利 2015年9月,被告人韩世杰、旷源 4、非法买卖网购订单信息 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 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 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 果的,应当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 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20 j年io月至2016年7月,被告 人夏拂晓买卖大量含有公民姓名、收货 地址、手机号码等内容的网购订单信息, 非法获利约5万元。 鸿、韩文华利用连光辉等人提供的征信 查询ID号、密码,非法查询公民个人银 行征信信息共计近9万条。被告人韩亮、 解释还加大了财产刑的适用力度: 对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应当综合 邓佳勇获得征信查询ID号、密码并非法 提供给韩世杰等人使用,双方通过被告 人陈莎莎中转租金、传递密码。韩世杰、 旷源鸿、韩文华将查询获得的上述公民 个人银行征信信息出售给他人。 判决认为:韩世杰、旷源鸿、 判决认为:夏拂晓违反国家有 关规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向他 考虑犯罪的危害程度、犯罪的违法所得 数额以及被告人的前科情况、认罪悔罪 态度等,依法判处罚金,罚金数额一般 在违法所得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人出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侵犯 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Y-年, 并处罚金两千元。 (摘 ̄2o17,o5.1o《北京日报》) 另外,解释还对信息的数量计算规 韩文华、韩亮、邓佳勇、李楠、陈莎莎、则和从宽处理规则作出规定。 卢惠生、李冲、耿健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摘自2017.05.10《北京日报》)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牟利,情节 2017.6下I,,、戽与法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