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二华师大版科学易错题答案

初二华师大版科学易错题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答案

1、(1)保护;分生区不断产生新细胞来补充; (2)B

(3)成熟;有根毛;萎蔫;根毛脱落内部分化出现导管 2、(1)三 (2)丙 (3)40 34

(4)叶片 蒸腾作用 导管 3、(1)叶片 (2)叶片的多少 (3)A;B;C

(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5)①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缺少根,茎的吸水功能较弱,影响蒸腾作

用②对照不如实验(二)鲜明. 4、(1)便于观察和收集产生的气体

(2)取出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 5、(1)与A组进行对照

(2)黑暗或无光照;不能,烧杯中的烛焰熄灭只能说明塑料袋中的氧气含量

少,而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证明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验

6、B 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当气孔张

开时,蒸腾作用是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

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A正确;保卫细胞的形状是能够调节的,气孔既能张开,又能闭合.当夜幕降临时,叶片的生产活动就停止了,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而减弱.B错误;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气孔就慢慢张开了,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空气也就涌进气孔,为叶片制造有机物提供二氧化碳;当然,水分也就会通过气孔而散失.C正确;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7、A 叶片A中间与边缘,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绿体,叶片A中间变蓝而边

缘不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A正确;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透明塑料袋内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叶片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而不是“叶片B变蓝,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B错误;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透明塑料袋内没有二氧化碳,因此叶片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而不是“叶片B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

叶片A只有中间变蓝而不是叶片A变蓝;叶片A中间变蓝,叶片B不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而不是透明塑料袋阻隔了阳光,D错误.

8、C 甲或乙曲线都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由

图象甲和乙都是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加,A正确;A点和B点的

9、D 10、B 11、D

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B正确;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从图形中不能体现出这一结论,C错误; B点和C点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D正确。

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

路,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汽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

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c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d能接受光照,能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没有叶绿 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b缺少水分,不能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只有d显蓝色.对比da,有两个变量水分和叶绿体,不能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12、A 13、A 14、C 15、A 16、B 17、B 18、D 19、B 20、D 21、D 22、B 23、B 24、D 25、D 26、A 27、C 28、C 29、A 30、C 31、A 32、B

33、B 物块从斜面滑下来,当传送带静止时,在水平方向受到与运动方向

相反的摩擦力,物块将做匀减速运动,离开传送带时做平抛运动;

34、C 35、D 36、B 37、C 38、B

39、AD 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可能向前运动,使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减速运动,然后做平抛运动离开传送带,物体扔落在Q点,

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相对传送带也可能向后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可能做加速,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静止似的速度,所以会落到传送带的右边

在乙图中,以弹簧秤的外壳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受竖直向

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0,和弹簧的向下的拉力F(即等于此时弹簧秤的读数),由力的平衡有:F0=G+F,得: F=F0-G 对于丙图,以弹簧秤的挂钩为研究对象,受弹簧秤向下的拉力F’(即等于此时的弹簧秤的读数),向上的拉力F0,由二力平衡得:F=F0 甲盒子内的空气给外部空气一个向左的推力,外部空气就给甲盒子

一个向右的反作用力,使得盒子向右加速,故甲盒子向右做加速运动: 乙盒子内吸进气体,气体进入后通过与乙相互做用停止运动,从外面看,气体开始是静止的,后来也是静止的,故乙不会产生运动

A是主动轮,B是从动轮.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皮带的摩擦力阻

碍A转动,对A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A对皮带的摩擦力方向相反,沿顺时针方向.同样,B轮受皮带的

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B轮对皮带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40、(1)根据题意可知,当杆水平放置时的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为:f水平=kG,

由于小球匀速滑动,所以风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即风力为kG,当杆竖直放置时,风力大小不变,仍为kG,所以此时压力为kG根据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可知此时摩擦力为f竖直=k×kG=k²G.

(2)当球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重力作用,二力平衡,即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G,又因为滑动摩擦阻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即f′=kF压,所以F压=风力为41、D

42、D 磁铁A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B对A的向下引力和B对A

向上的支持力,这四个力平衡,因为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所以B对A的向下引力和B对A向上的支持力相等,所以,F1>0,但不一定等于mg,所以AB错误.

把磁铁A和B当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重力等于2mg,向上的拉力为mg,还有向上的支持力,根据这三个力平衡,所以水平地面对B的支持力F2的大小等于mg

43、B 44、D 45、D 46、D 47、B

G,风力大小等于压力,即kG,风力增大的倍数为:1/k² k48、B

49、A 由图知,甲、乙为圆柱形容器,液体A和B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

则对甲、乙容器的压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也相等;当将实心物放入两种液体中后,由于ρB>ρ>ρA,物体在B中漂浮,在A中下沉;

(1)由于两种容器中的液体仍然是满的,根据p=ρ液gh,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可知压力不变,则液体对甲、乙容器的压力仍相等; (2)物体在A中下沉,则F浮A=G排AG排A,所以B中液体的重力小于A中液体的重力,则F甲>F乙

50、A 51、C

52、A A、由题意知,外面液面上方有大气压,则pB=p0+ρ液gh;A点上

方为真空,则pA=ρ液gh,所以AB压强不相等,故A错误; B、大气压的压强p0=ρgH,活塞静止时,受自身重力、上面大气压力及静摩擦力的作用,三力平衡,则f=mg+p0S=mg+ρgSH,故B正确;

C、外界气压不变,将长玻璃管倾斜,管内液柱的高度不变,边长,所以槽内水银变少,深度变小,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将减小,故C正确;

D、液柱上方是真空,将活塞缓慢下压至接触液面之前的过程中,液柱的高度不变,故D正确

53、C

54、B 因B的体积不变,倒入水的体积相等,所以,B在A中有水后,水的

深度相同,由F=pS=ρghS可知,两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又因先将B放入A容器底部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零,先向A中倒入体积为V的水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为零,所以第一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大于第二种情况下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化量,即△F1一定大于△F2.

55、C 56、B 57、D 58、D 59、A 60、B 61、CD 62、A 63、B

、D 试题分析:A排开水的质量为:

A的体积即为它排开水的体积: ,

A的密度为: B排开水的质量为:

,

65、A 66、D 67、D

B的体积即为它排开水的体积: ,

B的密度为: ,

二者密度之比为:

由题意和图示可知,甲球受到的浮力先不变,随着酒精的加入,混合

液体的密度逐渐减小,浮力减小,当浮力小于重力时(液体的密度小于甲球的密度),甲球下沉.因为G=mg,且m甲>m乙,所以G甲>G乙,又甲、乙两个实心球漂浮在水中,所以F浮甲=G甲,F浮乙=G乙,则F浮甲>F浮乙,

又因为F浮=ρ液gV排,所以V排甲>V排乙,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等,所以甲的体积比乙的体积大;物体漂浮,所以F浮=G=mg,

即ρ水gV排=ρ(V排+V露)g,则物体的密度,

因为甲、乙露出部分的体积相等,且V排甲>V排乙,所以ρ甲>ρ乙; 又因为甲球的密度较大,故甲球早开始浸没,因为甲和乙露出水面的体积相同,若乙球能浸没,则甲早浸没于混合液体中,即乙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t′大于甲球开始沉没于液面之下的时刻t0,故A正确,BC错误;

68、B

69、C 把A和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即A和容器的总重力不变,

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

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F甲=F乙;

因为两中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F浮=ρ水gV排; ∵F甲=F乙, ∴V排甲=V排乙,

由图可知,甲中铁快排开水的重力等于铁块的重力相等,乙图中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

∵铁块的重力大于与铁块体积相同水的重力,

∴甲中液面上升的高,乙液面上升的低,即甲中水的深度大于乙中水的深度,∵p=ρgh,∴当ρ一定时,p甲>p乙. 70、D 71、C

72、B 设金属盒的体积为v盒,金属球的体积为v球,二者的质量为m

(1)甲乙两种情况,一次悬浮,一次漂浮,均有F浮=ρ水gv排,即两次排开水的体积相同,可得:v盒=(1-

1)v盒+v球,所以v球=v6盒;而F浮=ρ水g v排=ρ水g v盒=G=2mg=2ρ铝g v球,所以有:ρ铝=3ρ水=3×10³kg/m³,故D正确;

(2)金属盒悬浮时有:2mg=ρ水g v排(v盒=v排)

金属球悬在金属盒下面时:对金属盒进行受力分析有mg+20N=ρ

水g v盒;

对金属球进行受力分析有:mg=20N+ρ水g v球 解之:v盒=6×10-³m³,m=3kg,v球=10-³m³;

球对盒的压力F压=G球=mg=3kg×10N/kg=30N;故A正确; (3)当绳子剪断后,金属盒处于漂浮,G=F浮′,即:mg=ρ水g v

排1,所以,v排1=3×10-³m³;

所以露出液面的体积:v露=v盒-v排1=6×10-³m³-3×10-³m³=3×10-³m³;∵v露=v排1,∴盒静止时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故C正确;

(4)又v空=v盒-v实=v盒-=5×10-³m³,则盒内装水重为:G水=

ρ水g v水=1.0×10³kg/m³×10N/kg×5×10-³m³=50N,故B错.

73、21

74、D 解:设合金球的体积为V金,则冰的体积为V冰=V-V金;冰球漂浮

在水面上时,V排=V-V排=1200cm³-79cm³=1121cm³=1.121×10-³m³,

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冰球(含合金球)的重力:

G冰+G金=F浮=ρ水g V排=1×10³kg/m³×10N/kg×1.121×10-³m³=11.21N;

所以,ρ冰g V冰+ρ金g V金=11.21N;

即:0.9×10³kg/m³×10N/kg×(1.2×10-³m³-V金)+ρ金×10N/kg ×V金=11.21N------------------①

当冰全部熔化后,合金球沉到底部,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G金-F浮

金,所以,ρ金g V金-ρ水g V金=F=0.4N; 即:ρ金×10N/kg×V金-1×10³kg/m³×10N/kg×V金=0.4N------------------② 解①②得:ρ金=5×103kg/m3.

75、A 76、A 77、B 78、A

79、ρπr2(H+2r/3)

80、B 解:设试管底面积为S1,容器底面积S2,物块完全浸没在该试管水

中后,试管中液体上升的高度是H0,试管底部应再下沉的深度H1,因试管下沉容器液面上升的高度H2,试管内物块体积V物=S1H0 G物=ρ物g V物=ρ物gS1H0试管增加的浮力F浮=ρ水gS1(H1+H2) 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F压=ρ水gS2H2因为试管放入物块后,试管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放入物块的重量G物=试管增加的浮力F浮=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F压,ρ物gS1H0=ρ水gS1(H1+H2)=ρ水gS2H2,依题意有S2=5S1,代入ρ水gS1(H1+H2)=ρ水gS2H2,得H1=4H2,H2=0.25H1因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都为h,所以H0=H1ρ物gS1H0=ρ物gS1H1=ρ水gS1(H1+H2)=ρ水gS1(H1+0.25H1),则ρ物=1.25ρ水=1.25×103kg/m3.

2281、πr²ρgH-ρgπr³;πr²ρgH-ρgπr³+mg

3382、A

83、B 84、C 85、C 86、B 87、B 88、A 、A 90、A

91、92、B 93、D 94、A 95、A 96、C

97、C 解:A、松手后两车都运动,是因为两车受到磁力的作用,故A错误;

B、A对B的排斥力使B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改变的是B车,故B错误;

C、B对A的排斥力使A车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C正确; D、A对B的排斥力与B对A的排斥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作用效果不同,故D错误.

98、C A、若甲图中纵坐标表示CO2的吸收量,从A点到D点,光合作用

逐渐增强,且在D点最强。呼吸作用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所以

99、D 100、C

101、A 此时呼吸作用也在进行。

B、若甲图中纵坐标表示绿色植物氧气吸收和释放量的关系,则在B点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正好相等,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和呼吸作用释放C02的量相等。

C、若乙图中A段位组织内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降低,二氧化碳增加。则b为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

D、若乙图中A表示肾小球,纵坐标表示某些物质的含量,葡萄糖的含量是不变的。

根据碘酸碘是由带正电荷的碘离子和碘酸根(IO3-)离子构成的,

当I化合价为+1时,化学式可写为:I(IO3);简写为:I2O3; 当I化合价为+3时,化学式可写为:I(IO3)3;简写为:I4O9; 当I化合价为+5时,化学式可写为:I(IO3)5;简写为:I6O15; 当I化合价为+7时,化学式可写为:I(IO3)7;简写为:I8O21;

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减少,血液流经除肾脏外的组织器官时尿

素含量增加,经过体循环尿素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错误;经过体循环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静脉血最后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可能是右心房、右心室,一定不是左心房,正确;经过肺循环氧气含量增加的动脉血最后经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因此如果Y

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可能是左心房、左心室,一定不是右心室,正确;吸收葡萄糖的器官是小肠,因此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小肠,正确

102、(1)三;3:4:1

(2).3% (3)224 103、D

104、A A、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石墨烯,错误;

B、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正确;

C、用机械剥离法制备石墨烯属于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正确; D、石墨烯有许多“极端”的物理性质,是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结构,正确.

105、C 由题中信息知,葡萄糖化学式是C6H12O6,A、葡萄糖分子中各元

素质量比是12×6∶12∶16×6=6∶1∶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A错误;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C、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2∶6=1:2:1,故C正确;D、葡萄糖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不属于高分子,故D错误

106、D 107、B

108、C A、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②肾小球和①肾小囊

组成,A错误;

B、②肾小球起起过滤作用,⑥是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B错误;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会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以及部分无机盐,不会重吸收尿素等废物,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形成尿液,因此血液经肾静脉流出时尿素含量大大降低,因此③是肾动脉,⑤是肾静脉,⑥是肾小管,其中⑥肾小管中尿素浓度最低,C正确;

D、健康人进食过咸的食物,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⑦中盐分会增加,D错误

109、C

110、B 分析管子的受力如图所示,由受力平衡有

p0S+F=pS,又p=p0+ρgH,故H=压强无关,故选B.

== ,与大气

111、C 112、C 113、(1)D

(2)G-F (3)不变 114、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