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唱歌 《理发师》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唱歌 《理发师》人教版

来源:叨叨游戏网


《理发师》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感受体验,歌曲欢快、充满活力的情绪,激发学生热爱劳动。

2.知识目标:能用欢快、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3.技能目标:通过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演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方面特长。

教学内容: 表演唱《理发师》 教材分析:

《理发师》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2∕4拍。旋律采用上行级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用生动的理发声“咔嚓”、“沙沙”描绘出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理发师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欢快、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用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谜语,请大家猜猜是什么? “两棵树,十个杈,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 生:手

1

二、游戏

师:为了奖励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精美的礼盒,我请几位同学分别上来,在礼盒里抽出一张纸条,然后你要把纸条上写的内容用动作表演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看,他做的动作是在什么?

师:他们表演的好不好?模仿的真棒!都是一群爱劳动的好孩子。

师:同学们今天,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老爷爷,这位老爷爷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别看老爷爷的年龄大,他却有着一双非常灵巧的手,老师让大家来猜一猜,他双巧手是干什么的?在猜之前啊,老爷爷先让他的四个小助手和你们见面认识一下,答案就在他们身上哦,一起来认识这四个小助手吧。

(师出示剪刀、梳子、吹风机、喷雾器图片。随着“我来问你来答”的小互动体验歌曲的节奏。)

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试一试

接下来老师模仿剪刀的声音,请第一组模仿梳子的声音,第二组模仿吹风机的声音,第三组的同学模仿喷雾器的声音,跟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吧。

你们模仿的声音真像,现在我要交换小工具出场的顺序啦,你还能跟上吗?

师:认识了老爷爷的四个小助手之后你们猜出来老爷爷的那双巧手是干什么的?

生:剪头发的(理发师)

师:没错,这位老爷爷是一位理发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

2

歌曲就是一首利亚的儿歌《理发师》

三、感受歌曲

1.初听音乐 播放课件:(听一听理发店的老爷爷用了哪几种小工具呢?)剪刀和喷雾器,那么请同学们在听到剪刀和喷雾器的时候小嘴巴唱出来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来,好吗?

2.复听音乐(听一听老爷爷理发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愉快、高兴)

3.再听歌曲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去演唱? (欢快,自信) 4.我会读歌词

师:这首歌曲好听不好听啊? 生:好听

师: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学唱这首歌曲了? 生:是。

师:请大家打开书第19,先跟老师来按节奏读歌词。 (1)师按节奏范读歌词

师:老师先读一遍,大家认真听。 (2)师按节奏教读

师:老师读一句大家读一句。 (3)学生齐读

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边。 五、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师:下面老师先来演唱歌曲。(师跟伴奏演唱《理发师》) 2.教唱歌曲

3

(1)教师跟琴分句教唱歌曲

(2)教师对演唱不准确的地方进行纠正。 师:咔嚓应该唱的轻快利落,沙沙声音要轻。

学生唱“咔嚓”和“沙沙”部分,其余歌词部分由老师演唱。 师:哎呀,同学们学得可真快!唱得太好了。我们再接唱一遍好吗?

生:好!

师:老师唱前一句,大家唱后一句。

师: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得真默契!大家唱得越来越有进步了, 原来劳动是件快乐的事情,那你们觉得理发店里的老爷爷快不快乐?我们应用什么样的心情去唱呢?(高兴、美滋滋的)。

师:让我们带着美滋滋的心情把整首歌曲完整地演唱一遍。 3.师生有感情的齐唱歌曲。 争当小乐手:

男生带瓶子装泥沙做的自制沙锤,女生带一双筷子。用筷子和自制沙锤为歌曲伴奏

交换伴奏 课堂互动:

师:大家表演真好,看到大家工作得这么认真.理发店的老爷爷非常高兴,他要夸奖夸奖我们,你们听“二年级的小同学呀真不容易,小小年纪工作认真值得表扬,哎,真是好样的,勤劳活泼可爱又漂亮。

课堂小结:

老爷爷这么大年龄了,仍然在工作,一定很辛苦,可是他为什么还能快乐的工作呢?因为他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在工作中找

4

到快乐。说明老爷爷是一个非常勤劳、乐观开朗的人,那么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像老爷爷一样用一颗快乐的心,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情。

老爷爷的工作是理发师,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都不一样,像环卫工人,忙碌在高楼大厦上的建筑工人,每天为我们做可口的饭菜的厨师等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去尊敬,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在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同学们也要学会帮助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