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期期中学情调研
七 年 级 语 文
(满分120分,时限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6分)
风和日暖① (A. luǎn B. nuǎn),絮飞花开,在 甲 (A.明媚如画B.骄阳似火)的清明,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愉悦和松弛,更多的是绵长的思 mù ②(A.募B.慕)和深沉的忆念。祭奠先人、追念恩情是清明时节我国古老的传统。以 乙 (A.虔诚B.忠诚)的态度、感恩的心情,带着家人回故乡,祭祖先,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促进我们的道德修养。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②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2分)①处 ②处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2分)甲 乙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修改句: 2.古诗文默写。(8分)
遇见乐器,诗词突破了文字的沉默,成为绝响。清雅的琴瑟之音,寄寓文人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恰如王维的“(1) , (2) ”(王维《竹里馆》)。幽婉的笛声飘荡在月朗风清的夜晚,拨动了多少游子羁思的心弦,正如“ (3) , (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遇见现代歌曲,诗词穿越悠长岁月,让国风歌曲蔚然成风。歌词“十余载,英勇相,把热血,洒战场”,就是改编自《木兰诗》中“ (5) , (6) ”这两句。歌词“漫天纷飞的花雨,落在春的泥土里,滋养了大地,开出下一个花季”的场景,与韩愈《晚春》中的“ (7) , (8) ”有几分神似。
3.阅读下面的名著节选内容,完成下面小题。(6分)
(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 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1)节选的这两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3分)
(2)结合你对原著的阅读,简要说说“那个姓孙的”这个人物对祥子的命运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3分)
4.“天下国家” 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在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 ‘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无论外国民族、中华民族。
七年级(1)班决定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7分)(1)请你设计一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2分)
(2)“五四青年节”期间,一段名为《后浪》的演讲视频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演讲者用一句“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的评语,给予了后浪(年轻人)充分的肯,激发起后浪追逐梦想的热情。但是,也有人说现在不少年轻人精神颓废、不思进取,这样的夸赞太过了。
为此,班长组织同学们对演讲者的评语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的发言,请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把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2分)
甲同学:我不赞成演讲者的观点。现在确实有不少年轻人没有梦想,他们整日沉湎于网络游戏,荒废了学业。乙同学:我赞成演讲者的观点。我们新一代年轻人有责任,有担当,
(3)同学们调查发现:有一个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7分)
手背上的温暖
①天,冷极了。
②客厅里,小儿在烤着炉火看电视。而我,缩在冷冷的书房里赶写一份材料。
③儿子 “噔噔噔” 跑了进来,一下就捂住我的右手,立时一缕温暖的热流从手背传来。我不知他想和我玩什么游戏,停下笔,静静地看着他。他也不说话,歪着头,扬起狡黠的笑脸。一会儿,他就“咚咚咚”地跑出去了。片刻,他又飞了过来,两只小手像抱着一只欲飞的小鸟一样又捂住我的右手,还是不说话,只用顽皮的舌头舔着嘴唇,向我直笑,一会儿又跳开了。这小家伙在搞什么名堂,扰得我写不成东西。我起身来到客厅。忽地,我愣住了,心底的温暖如水漫溢:原来他先烤一下火,再小心地拢着那一团温热,急急地跑来给我暖手。我一把搂住
孩子,用粗粗的胡子扎在他嫩嫩的脸蛋上……
④我和小儿在家午休。一觉醒来,发现他竟在客厅里看电视。我一时火起:不好好午休,还趁我睡着时偷看电视,走过去照着他的小屁股就是“啪啪”两巴掌,再给他一顿好骂。儿子哭了,好半天,才缓过气来。他抹着眼泪,抽泣着,说:“我没有偷看电视,我只怕你睡过了头误了上班时间,就守着电视看上面的钟,好到时间叫醒你。”蓦地,我的心像被铁锤猛击了一下,愧疚自责涌上心头:好懂事的孩子啊!我的暴躁又一次伤害了那颗纯
真的心。我摩挲着孩子的头,无语……
⑤和小儿逛街,遇有献血车宣传无偿献血,我上了献血车。
⑥当针头扎进我右臂的那一刻,站在一旁的儿子嘤嘤地哭了起来,小手抓紧我的左手,他那手心上渗满了汗。我献完血,他的眼睛已是红肿。
⑦当晚十点钟了,儿子还赖在我的床上不肯去睡。倦意袭来,我刚一合眼,儿子就摇醒我,满眼的焦灼。问他干嘛,他也不说。于是我又合眼,可又被他弄醒。我火了,训他。他哭了,揉着泪眼说:“你今天出了那么多血,看你眯上眼睛,我不知道你是真睡觉还是‘那个’ 了?”噢,我明白了,原来从献血起他就一直担心我“那个”。我眼里有些潮湿,笑他傻,告诉他献一点血对身体没影响,我是真睡觉。但他就是不肯让我睡,坐在一旁瞪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监视”我。面对他的无理,我还生气吗?这个傻傻的孩子用他那一片小小的担心呵护着我,我怎能不感动、不幸福呢?
5.选文叙述“我”和儿子之间充满温馨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品味文中③④两段中画线的句子,揣摩人物的心理并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第③段中儿子“不说话,只用顽皮的舌头舔着嘴唇,向我直笑”是因为:_____________ (2分)
(2)第④段中“我的心像被铁锤猛击了一下”形象地表现了“我”当时 _______________ 的感受,“我”愧疚自责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7.请从文中选择一处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并说一说让你感动的理由。(3分) 8.读了这篇文章,你联想到了什么?(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1分)
追念闻一多先生
冰心
①闻一多先生是我所敬佩的诗人,他的诗从《红烛》到《死水》,差不多每首我都读过。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古诗和西洋诗都有很深的研究和造诣。中西的诗的格律他都融会贯通,用起来流畅自如,得心应手。
②我不是诗人,我说不出评诗的内行话,作为一个诗的爱好者,联系到闻一多先生的一生,与其说是诗如其人,还不如说他自己就是一首诗——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一首伟大的爱国诗篇!
③我和一多先生的晤面谈话,往多里说,也只有七八次。我记得第一次是在一九二五年春天,我们在美国波士顿的留学生演古典剧《琵琶记》,一多先生从纽约来波士顿过春假,因为他是学美术的,大家便请他替演员化装。剧后的第二天,一多先生又同几位同学来看我。那天人多话杂,也忘了都说些什么了。第二次我记得很清楚的见面,是一九三○年的夏天,他同梁实秋先生到我们的燕京大学的新居来看我们。他们一进门来,挥着扇子,满口嚷热。我赶紧给他们倒上两玻璃杯的凉水,他们没有坐下,先在每一间屋子里看了一遍,又在客室中间站了一会,一多先生忽然说:“我们出去一会就来。”我以为他们是到附近看别的朋友去了,也没有在意。可是不多
一会,他们就回来了,一多先生拿出一包烟来,往茶几上一扔,笑说:“你们新居什么都好,就是没有茶烟待客,以后可记着点!”说得我又笑又窘!那时我们还不惯于喝茶,家里更没有准备待客的烟。一多先生给我们这个新成立的小家庭,建立了一条烟茶待客“风俗”。
④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⑤他在留美时期,怀念乡土,怀念着朋友和亲人,他提早回国来了,他发现在他“尺方的墙内”并没有和平,中国有的是“战壕的痉挛,疯人咬着病榻,和各种惨剧在生活的磨子下”。他没有方法禁止自己的心跳。抗战时期,他兴奋地随着他教学的清华大学,辗转到了昆明,但是的“抗战的成绩渐渐露出马脚”,他的兴奋情绪又因为冷酷的事实而渐渐低落下去。但是越到后来,更加冷酷的事实,使他更是站在进步的年轻人一边,使他觉悟到 “真正的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该把自己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这个时期他没有写诗,但他说:“诗是负责的宣传。”他重视诗的社会价值。他把自己的诗人的力量,投入到人民力量的大海怒涛之中,一九四六年七月十五日,他终于拍案而起,横眉怒对的手!
⑥作为一个诗人,一多先生写的诗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的死是一首最伟大的诗!早在一九二六年四月,他在《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那篇文章里,他说:“我希望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热血要流在天安门,流在铁狮子胡同,但是也要流在笔尖,流在纸上。”“也许有时仅仅一点文字上的表现还不够,那便非现身说法不可了。所以陆游一个七十衰翁要 ‘泪洒龙床请北征’,拜伦要战死在疆场上了。所以拜伦最完美、最伟大的一首诗,也便是这一死……”
⑦一多先生死去快三十三年了,今天我写这篇追念我所敬佩的闻一多先生的文章,回顾过去的三十三年,真是想后思前,感慨无尽!毛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曾经是民主个人主义者,而首先是个爱国者的闻一多先生,一旦找到了和广大人民结合才能救国的真理,他就昂首挺胸凛然不屈地迎着 “黑暗的淫威”走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他的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选自《闻一多纪念文集》,有删改)
9.作者追念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先由闻一多的诗入手?(2分)
10.第⑤自然段记叙了闻一多先生回国后的心绪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请在括号内补充完整。(3分)失望——( )——( ) ——( )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他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
12.臧克家说,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是行的高标”;冰心先生说闻一多先生是“一首爱自由、爱正义、爱理想的诗”,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请你也用这样的语言,说一说你对闻一多先生的认识。(3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1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1)尝射于家圃( )(2)康肃笑而遣之( )(3)睨之久而不去( )(4)以我酌油知之(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
15.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2分)
16.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逄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7.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边塞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岑参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B.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东行归乡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朋友,勾起了诗人的复杂情绪。
C.“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诗写诗人遇到入京使时欲写信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纯朴的描写中十分传神地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D.这首诗不假雕琢,而又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18.诗人将万千思绪浓缩在一声“传语”中,从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一方面有着_________的豪情,另一方面又有着__________ 的柔情。(2分)四、作文(50分)
19.我们身边不乏平凡的、普通的 “小人物”,但他们身上也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也可以活得精彩,也可以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请以《这人,实在让我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题目横线处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尊敬、佩服、感动、想念、景仰⋯⋯;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2023年春期期中学情调研七年级语文参
1.(6分)(1)①(1分) B ②(1分) B (2)甲(1分) A 乙(1分) A
(3)(2分)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提升(提高)我们的道德修养。(改对即可)2.(8分)(1)独坐幽篁里 (2)弹琴复长啸 (3)此夜曲中闻折柳 (4)何人不起故园情
(5)将军百战死 (6)壮士十年归 (7)杨花榆荚无才思 (8)惟解漫天作雪飞3.(6分) (1) (3分)动作与心理描写(1分),表现了祥子淳朴善良、正直、有良心(2分)。
(2) (3分)祥子第一次买车后被孙排长的大兵逮捕而丢了车,第二次因曹先生被搜查,孙侦探将祥子准备买车的钱敲诈一空。这个“姓孙的”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他是导致祥子堕落的重要原因。4.(1)(2分)爱国人物故事会 (爱国名言展示会)
(2)(2分)抗疫一线,就有许许多多90后、00后医护人员,用生命呵护着人民的健康。(符合题意即可)(3)(3分)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出现强制性的词语,语气较亲切、委婉,用语文明;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
5. (6分)(1)“我”写作时,儿子将自己的小手烤热,跑来给“我”暖手;(2)“我”午休时,儿子怕“我”睡过头误了上班,守着电视看时间;(3)“我”献血后,儿子怕“我”死去,不肯让“我”睡。
6. (5分)(1)(2分)儿子希望爸爸能感受到自己传递的温暖,他为能帮爸爸温暖手而感到高兴。
(2)(3分)明白事情原委后非常心痛(1分);误解了儿子的一片苦心,没有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就随意教训人,为自己的暴躁又一次伤害了儿子纯真的心而感到后悔愧疚(2分)。
7. (3分)示例:当爸爸在写作时,儿子用自己的小手温暖爸爸冻僵的手,当那一缕温暖的热流传到爸爸的手背上时,也传到了我的心里。小小年纪就知道关心他人,送人温暖,他的心灵是多么善良,多么纯补啊。这是一种无价的孝心,他懂得如何感恩,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感动着万千读者的心灵。
8.(3分)示例:我们都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在父母的关怀中健康地成长,我们也要学会去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用自己的言行去温暖父母的心灵,哪怕是一句温馨的问候,一次热烈拥抱,一杯冒着热气的绿茶,都能给父母带来无限的喜悦与温暖。(角度不唯一,从小孩角度要懂事、体贴、关心、孝敬父母;从大人角度,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脾气,不轻易发脾气伤害身边人,了解事情的后再做评判,也要懂得自我反省。)9.(2分)因为闻一多先生具有诗一样的性格和那比诗情更炽热、更浓烈、更豪放的情绪。10.(3分)兴奋 低落 奋起
11.(3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热情、豪放、易感的性格特征,从而表达了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2分)。
12. (3分)示例:他,是中华学者的典范;他,是民主者的代表。他是一轮璀璨的朝阳,他是一朵傲霜的菊花。(符合题意即可)
13.(4分) (1)曾经 (2)打发 (3)斜着眼看 (4)凭、靠
14.(2分) (卖油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15.(2分)陈尧咨: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卖油翁:身怀绝技,谦虚沉稳。16.(3分)熟能生巧。(或做人要谦虚沉稳,不能骄傲自满等。)17.(2分)B
18.(2分)建功立业 思念家乡19.(50分)略。
(参照河南省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