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非专业学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探讨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6卷・第4期 职业时空 育CARE人才培ZON ER HORIo ’ 对高校非专业学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探讨 谭丽凤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4) 摘要:基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提出高校有必要针对非专业学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并 探讨了课程设置的方式以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非专业学生;野生动物保护;教育 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方面,除制定了 中 业人才,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然而,保护野生动物不光是专业人士的职责, 更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因此,不仅需要针对专业 学生开设野生保护相关课程,针对非专业学生也有 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必要。通过全面地普及野 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等相关法律法规外, 还先后建立了多个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 中心,以加大执法和专项打击的力度,并积极开展 各种科研和宣传工作。国内大多数综合大学特别是 农林院校均开设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相关的专业, 生动物保护知识,提升全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从 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可以促进人与动物、人与自 培养了一大批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及利用方面的专 收稿日期:2010—02—27 作者简介:谭丽凤(1977一),女,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文化的并存使用,双语教学逐渐被重视。l960年美 国联邦通过了 双语教育法 ;l 966年新加坡 颁布了 双语教学法))。我国的双语学校要获得 格证书的发放,都必须以双语教师学历水平、双语 水平、多元文化知识水平,双语教学能力等四项综 合考评结果为依据,并且学历要有保证,一般为硕 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必须要有国家法规的保 护,这样才能既能保护规范的双语学校的正确的发 展方向,又能防止不合格双语学校继续耽误学生的 前途,使双语学校从自发性行为走向有目的、有计 划建设的行为。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 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双语教育立法。因此,应尽 快以 教师法 、 高等教育法 、((职业教育法 和 其它相关法规为指导,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双语 教师管理制度。 2.制度管理与资格认证 在制度管理方面,毫无疑问,双语教学的顺利 实施离不开学校制度层面的支持。教务处和人事处 要结合学校已有双语师资、引进双语师资的可能性 及可开发的教师资源等实际情况,在科学论证的基 士。惟其这样,才能使双语教师资格制度成为国家 实行的一种法定的职业资格许可制度。 五、小结 总的来说,我们要通过实践形成切实可行的完 整系统的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只有教师合格了,才 能在双语环境中为学生创造双语交际条件和双语氛 围。双语教学实践将使从事它的师生都受益匪浅,它 不仅能提高双语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有助于形成 较为完整和深入的科研思路,提高科研能力,而且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和英语兴趣。双语教学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础上,为本校双语教学制定系统的规划、近期发展 目标和远期发展目标,并根据发展目标制订实施方 案及落实方案的具体措施。制订方案时要注重制订 双语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双语教学资源开发、双语 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文件,规范与引导双语 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制定双语教师时,也要对双语教师 进行资格认证,要让资格认证成为国家对专门从事 双语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在此方面,我 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把双语教师资格证分为临 时与长期两种。不论是临时还是长期的双语教师资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整合原版外文资料的能力, 它不但不影响学科教育,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为 学科教育做必要的补充。 参考文献: [1]赵骥民,高艳贺.长春师范学院双语师资培养的实践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7). [2】姜宏德.试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 2003,(23). [5】于立平.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及启示[J】.教育 发展研究,2004,(11). [4】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 版社.2003. [5] 张桂春,高艳贺.多元智力理论与教育评价[J].现代 中小学教育,2003,(1 1). .89. e人CAR才EER培HO育RI趵 然和谐相处,推动野生动物资源永续利用。 一职业时空 2010年4月 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人才的“高素质”不 仅体现在精深的专业素质上,还体现在良好的道德 、高校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上。而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不但使学生拥 有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领,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 生态道德。生态道德能唤起人们尊重生命、热爱大 自然的美好情愫,这对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稳定也 非常重要。 4.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1.改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的需要 尽管各地和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们付出了 艰苦努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现状仍不尽如人意,滥 捕、滥杀、滥食、虐待野生动物的现象屡禁不止。如 藏羚羊事件、“打鸟界”现象、“虐猫”录像、“活狐 取皮”、地下熊庄等,让人触目惊心。据中国野生动 大学生不仅热情洋溢、充满爱心,并有着强烈 物保护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餐厅有一半 以上经营野生动物,且这些野生动物绝大部分来源 于野外。由于人类的贪婪和生境的丧失,许多野生 动物的处境日益艰难。然而,这种现状并未引起普 通大众的注意,有些人甚至是抱着事不关己的态度。 因此,有必要在高校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让 大学生了解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现状,增强大学生 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的需要 大多数人都喜欢看 动物世界)),喜爱美丽的野 生动物。然而,很少有人意识到,怎样做才是真正 地爱护动物。日常生活中,一些关爱对于野生动物 来说,却有可能是一种伤害。例如,许多城市人喜 欢买野鸟来养,可是,在网捕、贩运、买卖的全过 程中,鸟的存活率仅为5%,市场上每出售一只野鸟 的代价是几十只野鸟的牺牲。有些家长给小孩子买 小动物来养,本意是培养孩子的爱心,但孩子的喜 爱多是一时的冲动,而不能很好地照顾动物,结果 成了另一种谋杀。当人们在动物园、马戏团等地欣 赏动物表演的时候,他们可能不会想到,台上的动 物演员们曾遭受怎样的血腥训练和野蛮虐待……事 实上,野生动物和人类一样是地球的主人,同样拥 有生的权利,尊重和保护它们的生存权是社会文明 的表现。大众应该对野生动物保护有一个科学的认 识。而在高校中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就如同种 下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种子——受到教育的大学 生们将来会走上各行各业,走进社会各个角落,他 们将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周围的人们,发动 人们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物种资源。这对于 提高全民族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5.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人,是未来世界的建 造者、使用者和维护者,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以及环境、物种的保护等等都需要他们 来承担。面对2 i世纪剧烈的竞争,面对信息时代知 识与技术日新月异的挑战,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 标也不可避免地发生改变,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转 .90. 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全国各高校几乎都有与动 物保护相关的社团,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观鸟 兴趣小组、环保协会、绿色家园等等。这些社团长 期开展各种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和保护生物的宣传 和实践活动,如2003年江苏省各高校发起了主题为 “选择”的全省高校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巡回展览,参 与的社团来自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中 国药科大学、扬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大学, 活动内容包括标本展、绘画展、摄影展、影片展等 多种形式。此次活动,规模巨大,影响范围广泛,起 到了十分良好的宣传效果。在每年的“爱鸟周”、“野 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中,也都活跃着大学生 的身影。从越来越多的校园社团活动中我们可以看 到,大学生对社会、对环境、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 热爱和使命感、责任感。但是,只有热情是不够的, 大学生们还渴望拥有更多的动物保护方面的专业知 识,这样才能满足其成长成才、发展兴趣、展现自 我的需要,才能为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添砖加 瓦。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来开展野生动物 保护教育工作。 二 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课程设置 1.单独设课 单独设课可以开设专业选修课或者是选修课。 对于生态旅游、生态环境等邻近专业来说,应 该开设专业选修课。此类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 中,或多或少地与野生动物打交道,对野生动物的 保护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其他专业,可开设 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受众面更广,影响范围 更宽,更能吸引众多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 参与到野生动物保护事业中来。 开课,可以拥有较充裕的授课时间,从而 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教师还可灵活安 排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kJ,t-,授课教师应为专任教师,专业素质高、业务 能力强,对教学质量才有保障。 然而,目前大多数高校均没有对野生动物保护 第6卷・第4期 职业时空 CARE人才培育ER HORIZON o ’- 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是针对非专业学生的教 育,因此难以单独设课或给予该课程充足的时间。 2.融合到相关课程 足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课程设 置的不同,其教学目标要求也不同。只有教学目标 明确,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 效果。对于专业学生的教学,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 基础知识,还要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同时具有良好 的道德素质。而对于非专业学生的教学,其目标则 是注重于使学生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常识,促进保 将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内容融合到相关课程中 去,例如,融到环境保护学、生态学、生态旅游开发 等课程中去,因为此类课程均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到 野生动物方面的问题。例如,生态学会涉及到物种多 样性的问题,生态旅游开发会涉及到动物产品开发 护意识的提高,至少,使他们不成为野生动物及其 制品的消费者。因此,针对非专业学生安排的教学 内容不用过于系统、全面,理论性过强,而应偏重 于安排动物保护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有助 于道德培养的内容等。例如,专业课中必须安排“野 生动物野外调查方法”这一内容,而选修课、讲座 等则不需要安排,但应安排诸如“动物野外救助与 放生技能”等类的内容。 5.重视实践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的问题等等,因此可将动物保护的相关知识融合其 中。事实上,这种设课方式,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授课教师的重视度、业务水平等,都会影响 教学效果。同时,由于授课时间短,学生无法深入领 悟到真正的内涵,更不可能达到技能目标。此外,由 于开设相关课程的专业并不多,故受众面也有。 5.专题讲座 由专任教师或外聘专家、学者定期进行专题讲 座,对于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来说,不失为一种 与专业课不同,针对非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 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神奇自然和 伟大生命的熏陶与感染,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 良好的方式。特别是专家、学者们从事野生动物保 护工作多年,专业知识渊博,同时拥有丰富的保护 宣传教育经验,更能以亲身经历和传播技巧去打动 听众,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如北师大的“周 刻不容缓,从思想深处植人动物保护的意识。因 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多安排各种实践活动,例 如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活动、食用野生动物调 查、野外观鸟等,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培养学 生的生态道德。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效果 三学堂”,每周三邀请一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面向 全校甚至社会开放,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转播,创 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专题讲座具有灵活性、易操 作性和低消耗性的特点,在高校中应不难开设。但 教学高层部门要提前统筹安排,除了保障师资外,更 要保障讲座内容的系统性、延续性、统一性,不能 因随意性使教学流于形式,影响预期效果。 对于野生动物,许多学生都会感到喜爱和好奇, 会被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课程所吸引。然而,针对 非专业学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关键在于保持 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促 进学生学习的动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能吸 引住学生的,除了教师个人素质所散发的魅力外,还 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例如,在“培养 学生关爱野生动物”这一教学目标上,可以安排学 三,提高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教学质量的 途径 1.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而教学质量的 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提高野生动 物保护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一支专业水平 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目前,大多数未开设 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没有专业教师,而专业人士也 生观看“野生动物”的录像片,让美妙的动物世界 吸引学生的视线;或者组织观鸟活动,让学生亲眼 在镜头里真实地看到生命的美丽;也可以利用社会 上大多数人对野生动物保护问题比较淡漠的现状, 较少考虑到没有专业设置的学校去任职。这种情况 下可以通过委培方式或委派适合的在职教师参加进 修深造,或者长期聘请邻近兄弟院校的专业教师及 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活动,残酷的现实会深深触 动学生的心灵,从而使其生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动物的强烈的使命感,进而产生求知的欲望。所 以,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 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 外,教师语言组织能力强、拥有丰富的教学案例、采 相关单位专业人士担任外聘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方 式解决师资问题,都应考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 能力,才能从源头上保障其教学质量。 2.目标教学明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是为了普及野生动物 保护知识,提高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同时满 用精美课件或录像、标本,以及注重师生互动等等, 都能使课堂生动活泼,有吸引力,使学生们有兴趣 地、更深人地、持续地学习。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