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来源:叨叨游戏网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of Medicine,201l,Vo1.32,No.12 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对策 冯世萍宋培文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早产儿感染肺炎克雷伯氏茵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对医护人员加强教育, 医护人员自身的感染管理,严格消毒隔离等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4~2009年中44例感染 肺炎克雷伯氏茵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长期感染、自身感染、长期抗生素的应用、医源性交叉 感染、侵入性操作感染、空气传播是早产儿感染肺炎克雷伯压茵的主要原因。结论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 率和早产儿的死亡率,在提高业务的同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茵感染 护理措施 近年来,由于感染因素的改变,人感染的菌谱也发生了较 交替;12例有前臂内侧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大于3 S,足底毛细 大变化,从医院细菌培养来看,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感染性在逐 血管充盈时间大于5 S体征;呼吸浅促有1O例,肺出血2例; 渐减少,而由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在不断增加,并在 发热4例,体温不升11例,硬肿症2例;血压变化早期不明 NICU院内感染中占主导地位,排在前几位的主要致病菌为 显,仅有3例监测到血压下降。由此看来,早期发现可降低死 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孢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亡率。 而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对人致病性较强,并对大多数三代头 1.3辅助检查血常规:病情变化6~12 h内白细胞计数下 孢类抗生素均耐药,是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和医源性感染之一, 降(2.9士1.1×10。/L),血小板下降(84.7土47.9×10。/i ),在 常存在于人体肠道、呼吸道。一旦感染,病程进展快,特别是 病情得到控制后12~24 h即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22.4± 早产儿,可迅速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DIC以致死亡,且极 9.1×10 ),同时伴有中性粒细胞升高(87.4 土7.2 ),血气 易在NICU流行,是控制院内感染的工作重点。现将我院 分析也是很敏感的指标,结果提示进行性酸中毒(7.132± 2004年1月~2009年12月发生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44 0.154),低氧血症(P0 42±3.7 mmHg),代谢性酸中毒(BE一 例早产儿分成两个时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4.3土2.4 mmol/L),呼吸性酸中毒(PCO2 59.7土 1 临床资料 7.7mmHg),随着病情的控制而恢复。 1.1 一般资料 1)本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共出院 2原因分析 新生儿6 738例,早产儿1 237例,体重<2 500 g 892例,<2 2.1 自身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是易于感染的 000 g 335例,<1 000 g 10例。发生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早 原因,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其IgG水平较足月新生儿差得 产儿26例,其中死亡3例。男15例,女11例,孕周32 ̄37 w 多,对微生物的易感性高,更易成为易感人群。有3例来源于 9例,30 ̄32 w,14例,<3O w 3例;体重2 001~2 500 g 5例, 宫内感染,2例母亲阴道培养有肺炎克雷伯菌条件致病菌存 1 500 2 000 g 9例,1 00O~1 499 g 11例,<1 000 g 1例。平 在。 均住院日2O~30 d。2)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出院新 2.2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长期广谱抗生素易造成正常 生儿9 527例,早产儿2 801例,体重<2 500 g 1 657例,< 菌群的紊乱,对于早产儿,医生为了尽快控制住本身疾病感 2 000 g 1 135例,<1 000 g 8例。发生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 染,使用广谱抗生素已成为常规,往往在未做药敏试验前就滥 早产儿18例,无死亡,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男l1例,女 用广谱抗生素,而且疗程长,造成正常菌群紊乱,耐药菌株增 7例,孕周32~37 w 7例,3O~32 w 9例,<3O w 2例;体重 长,导致二重感染的发生。 2 001~2 500 g 2例,1 500~2 000 g 10例,1 000~1 499 g 5 2.3 医源性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的手是传染源之一,不能严 例,<1 000 g 1例。平均住院日18 ̄26 d。 格执行洗手制度,尤其在患儿多、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时,问 1.2 临床表现6年来发生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44例患 题尤为突出。 儿均有进奶差,少哭、少动,皮肤苍白或出现花纹;精神萎靡、 2.4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 医疗技术的进步为治疗增添 刺激后反应差;心率增快有36例,另有8例表现为心率快慢 了有效的手段,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如呼吸机的应用、气 管插管、反复吸痰改变了呼吸道的环境,此外,频繁的医护操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母子医疗保健中心 作如血管穿刺,各种管道的留置等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邮 编215002 收稿日期2011—05—16 练:部分患儿家长因为工作性质的缘故没能坚持帮小孩调整 [2]季新涛,丁义江.生物反馈治疗便秘的现状03.结直肠肛门外 饮食和养成规律的作息及排便习惯,这会影响治疗有效性。 科,2008,14(6):385—386 故笔者计划把病例数扩大,随访时间延长,收集更多更详尽的 [3]陈洁.儿童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J].中华实用儿科 临床资料来评估生物反馈治疗的远期疗效,并寻找预防复发 杂志,2007,22(1):1—3 的对策。 [4]王茂贵,王宝西.儿童便秘的基础治疗E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参 考 文 献 2006,7(4):446—447 [1]王茂贵.儿童功能性胃肠病与胃肠动力疾病[J].实用儿科临床 [5]朱芬芬,林征,林琳,等.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及 杂志,2007,19(7):35 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24—425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12期 2.5 空气传播空气是早产儿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空气流 通不畅,早产儿室温度相对较高,湿度难以控制,都有利于微生 物的生长繁殖;其次人员流动过多,带动气流,许多致病微生物附 着在尘埃、飞沫上随空气流动而飞扬,易造成空气污染;加之早产 儿抵抗力差,免疫能力弱,均为导致早产儿感染的原因。 3护理对策 3.1增强院感防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教 育,使医务人员自觉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责任感,组织 学习预防院内感染知识,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及时发现感染 源,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管理、保护好易感人群,以高度的责任 感来面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 3.2空气的消毒NICU采用层流式通风换气,每月定期清 洗出风口滤过网,保持病室整洁,温度一般控制在22~25℃, 相对湿度在55 ~65 之间,每日用消毒液对工作台面及地 面进行擦拭和湿拖两次;每月腾空大清扫彻底消毒一次。认 真做好分室管理,将感染患儿安置于隔离室,专人护理。 3.3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医务人员手的染菌问题直接关系 到感染几率,病室增设非手触式洗手装置,配给足够的洗手 液,接触患儿前后均应用皂液流水洗手,改用手纸擦拭。定期 进行细菌培养监测,科主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文献报道, 由于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致医院感染约3O ,正确有效地 洗手可去除99 手上的暂住菌_1]。 3.4护理用品的消毒新生儿的小毛巾严格消毒,喂奶用具 一人一用一消毒,床单元、光疗箱、暖箱每日消毒液擦拭,每周 更换暖箱彻底消毒,感染新生儿出院后所用过的物品及床单 元需进行终末消毒后备用。严格消毒器械,包括呼吸机管道、 雾化器、气管插管、吸痰管、给氧面罩、鼻导管及湿化瓶等。 3.5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适当抬高患儿的头肩部,并取侧卧 位以防分泌物或呕吐物吸人呼吸道引起感染,及时清洁鼻腔 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消毒更换吸氧装置;需要呼吸 机辅助呼吸的患儿,使用完全密闭式吸痰管,及时清除呼吸机 管道内的积水,严格做好管道的消毒隔离工作。 3.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产儿被致病菌感染后早期临床 表现不典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敏锐的观察力。发病初期 主要表现为三不:一是体温不稳定,发热、体温不升、体温波动 范围大;二是面色不好,呈萎黄或口周紫绀;三是反应不正常, 不哭、不吃奶、摄人量锐减、极少活动或异常哭闹,有些患儿表 现为病理性黄疽,在24小时内出现,或5天后黄疸褪而复现。 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症状,如尿量减少,或无尿,全 身出现DIC、肝脾肿大等。新生儿败血症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 危重急症,但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延迟诊断或不适当的治 疗可致新生儿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 3.7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茵操作。做好各类留置管的常规 护理工作注重脐部、眼睛、口腔的护理,预防感染,若有鹅口 疮发生,及时治疗。病情允许下每日沐浴,加强皮肤护理,如 出现红臀或皮肤有破损时,尽可能局部暴露,勤换尿布,保持 皮肤干燥,注意经常更换体位,促进伤口愈合。 3.8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供给足够能量,增强抗病能力,减少 院内感染的发生患儿吸吮差者,可采用留置胃管鼻饲,减少 呕吐窒息的发生。有条件的母亲坚持母乳喂养。必要时早期 输入人血丙球,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率。 3.9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长期滥用抗生素而发生二重感 染,抗生素的使用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而决定,对合并感染者 宜选用高效、有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 4讨论 肺炎克雷伯菌广泛存在于水、土壤、谷物以及正常人呼吸 道和肠道中,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L3]。有报道在新 生儿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其发生率已经高居首位,严重威胁 着患儿的生命。早产儿由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不成熟, 缺乏来自母体的抗体,IgG含量少,皮肤的屏障功能差,故对 感染的抵抗力弱,容易引起败血症_4]。肺炎克雷伯氏菌是条 件致病菌,一旦感染即出现很强的致病力,并对大多数三代头 孢类抗生素均耐药,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是NICU常用抗生素 之一,在长期大量使用头孢菌素的选择压力下,容易诱导肠杆 菌属,特别是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杆菌产生新生儿产超广 谱B一内酰胺酶(ESBL);一旦形成,产ESBL菌的耐药性可经 质粒介传递给其它革兰氏阴性菌,引起耐药性扩散,极易造成 院内感染爆发流行[5]。 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病情凶险、进展快,极易发生休克、 DIC,死亡率高。早期发现感染迹象,及时有效处理尤为重 要。近年来通过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相应护理措施的逐步完 善,据统计资料显示,我院后3年发生感染率明显降低,且无 死亡病例发生,我们总结出以下临床指标以供提高警惕:发病 前可能有1~2 d的体温波动,吃奶减少;但如果患儿突然出 现进奶差,心率增快或快慢交替、呼吸变浅或呼吸暂停;血糖 增高;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降低;血气分析提示进行性代谢 性酸中毒;CRP增高;血凝系列异常等应立即采取有效的措 施,只有仔细观察,发现早期临床表现,及时予以生命支持及 有效的抗感染药物才能保证抢救的成功,如患儿出现休克晚 期表现,血压测不出,心肺功能衰竭,则已失去治疗时机。为 了降低医院感染率,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首 先,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患儿严格隔离,加强病房内消毒;其 次,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洗手,减少传播;最后,要正 确应用医疗器械,尽量减少侵袭性诊疗措施[6]。 参 考文 献 E1]尚少梅.医院感染与洗手[J].中国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 (1):78—79 [2]李代强,李吉红.新生儿败血症78例临床分析[J].徐州医学院 学报,2008,28(6):412—414 [3]张兵,钟礼立,蔡瑞云,等.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的危 险因素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2):130—132 E4]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4:196 [5]黄越芳,庄思齐,陈东平,等.新生儿重症室产超广谱B一内酰胺 酶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19(8):471—473 [6]程宪,黄玉春,杨晓岩.早产儿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8例分析 口].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4):3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