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风17首(七下)
【原文】
1.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14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1) 始:才;归:回家。
(2) 阿(ē):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3) 冢(zhǒng),坟墓、高坟。
(4) 累累(léi léi),连续不断的样子。
(5)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窦(dòu),洞穴。
(6) 雉(zhì):野鸡。
(7) 旅葵(kuí):葵菜,嫩叶可以吃。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
(8) 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9) 羹(gēng):用菜叶做的汤。
(10)一时:一会儿就。
(11)贻(yí):送,赠送
(12)沾:渗入。
【译文】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原文]
2.饮马长城窟行
两汉。佚名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8,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
1. 远道:远行。
2 .宿昔:指昨夜。
3 觉:睡醒。
4 媚:爱。言:问讯。
5 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6 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7 尺素书: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信。
8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译文】
河边春草青青,连绵不绝伸向远方,令我思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远在外乡的丈夫不能终日思念,但在梦里很快就能见到他。梦里见他在我的身旁,一觉醒来发觉他仍在他乡。他乡各有不同的地区,丈夫在他乡漂泊不能见到。桑树枯萎知道天风已到,海水也知道天寒的滋味。同乡的游子各自回家亲爱,有谁肯向我告诉我丈夫的讯息?有位客人从远方来到,送给我装有绢帛书信的鲤鱼形状的木盒。呼唤童仆打开木盒,其中有尺把长的用素帛写的信。恭恭敬敬地拜读丈夫用素帛写的信,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书信的前一部分是说要增加饭量保重身体,书信的后一部分是说经常想念。
【原文】
3.《古诗十九首》(其一)
两汉。佚名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释】
1.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译文】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原文】
4 《古诗十九首》(其一)
两汉。佚名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注释】
1. 重:又。
2 相去:相距,相离。
3 安:怎么 。
4 胡马:北方所产的马。。
5 远:久。
6 缓:宽松。
7 顾:顾恋、思念。反:同“返”,返回,回家
8 “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
9 “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青春易逝
10 弃捐:抛弃。
【译文】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原文】
5. 玄都观桃花
唐。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注释】
1.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这里借用为道路之意。
2.红尘:尘埃,人马往来扬起的尘土。
3.玄都观(guan):四声。道教庙宇名.去:离开。这里指作者被贬出京
4.刘郎:作者自指。
【译文】
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扑面而来,人们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会来。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原文】
6 再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注释】
1. 中庭:庭中。庭:指玄都观
2净尽:净,空无所有。 尽,完。
3.种桃道士:暗指当初打击王叔文、贬斥刘禹锡的权贵们。
【译文】
百亩庭院中大半长的是青苔,桃花开完之后菜花接着又开。当年种桃树的道士身归何处?曾在此赏花的刘郎今日又来。哈哈哈哈。。。。。。
【原文】
7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
(1)伐:砍伐。薪:柴。
(2)烟火色:烟熏色的脸。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3)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4)何所营:做什么用。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5)可怜:使人怜悯。
(6)愿:希望。
(7)辗(niǎn):同“碾”,压。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8)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9)骑(jì):骑马的人。
(10)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11)把:拿。称:说。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2)回:调转。叱:喝斥。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13)驱:赶着走。将(jiang)一声:语助词。惜不得:舍不得。
(14)系(jì):绑扎。这里是挂的意思。直:通“值”,指价格。
【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原文】
8.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注释】
⑴长相思:词牌名,多写男女相思之情。
⑵悠悠:深长的意思。
【译文】
汴水长流,泗水长流,流到长江古老的渡口,遥望去,江南的群山在默默点头,频频含羞,凝聚着无限哀愁。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原文】
9.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离 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注释】
(1)取次:随便,草率地。
(2)缘:因为,为了。
【译文】
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型见拙;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得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原文】
10. 剑客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注释】
1.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2.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3. 把:拿。示:给。。。。。。看。
【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平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原文】
11. 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注释】
⑴淮:淮河。犊头:淮河边的一个地名。犊头镇,在今江苏淮阴县境内。
⑵春阴:春天的阴云。垂野,春天的阴云笼罩原野。
⑶幽花:幽静偏暗之处的花。
⑷古祠:古旧的祠堂。
【译文】
春天的阴云垂落在旷野,田野里到处绿草青青。偶尔看见幽香的花开放,那一株树因此明亮美丽。黄昏的时候,我乘一叶孤舟停靠在古旧的祠堂下,在满河的烟雨中凝望那渐生渐满的潮水。
【原文】
12.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
(1)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原文】
13. 木兰花
宋。晏几道
东风又作无情计,艳粉娇红吹满地。碧楼帘影不遮愁,还似去年今日意。
谁知错管春残事,到处登临曾费泪。此时金盏直须深,看尽落花能几醉!
【注释】
(1)艳粉娇红:指娇艳的花。
(2)金盏:酒杯的美称。
(3)直须:只管,尽管。
[译文]
东风又施行着无情的心计,娇艳的红花被它吹落了满地。青楼上珠帘透入落花残影遮不住零星愁,犹如去年今日又惹伤春意。谁知误管了暮春残红的情事,到处登山临水竟耗费我多少春泪。金杯美酒,此刻只求痛深举杯,直把落花看尽,人生在世,青春短暂,有
多少欢乐,还能有几次陶醉!
【原文】
14.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
唐。韩愈
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
【注释】
1.张员外籍:即唐代诗人张籍。张籍曾任水部员外郎,故称“张员外”。
2.曲江:水名。即曲江池。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唐代为著名游览胜地。
3. 白二十二舍人:即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
4.漠漠:迷蒙一片。轻阴:淡云,薄云。开:消散。
5.有底:有何,有什么事?
6.时:相当于“啊”,语气词。
【译文】
淡淡的阴云薄雾傍晚自行散开,万里青天白日朗朗映照着楼台。
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啊一直不肯来?
【原文】
15.论诗三十首(其四)
元。元好问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注释】
1.羲皇上:“羲皇上人”的简称,伏羲氏以前的人,比喻无忧无虑,生活闲适的人。羲皇:即伏羲氏。
2.害:损害,伤害。
【译文】
陶渊明的诗语言平淡、自然天成,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
读来万古常新。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人,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
【原文】
16.木兰花。拟古决绝词谏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释】
⑴柬:给……信札。
⑵“何事”句:用汉朝班婕妤被弃的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以秋扇闲置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
⑶故人:指情人。看似白话,其为用典,出处就在南朝齐国山水诗人谢朓的《同王主簿怨情》后两句“故人心尚永,故心人不见”。
⑷“骊(lí)山”二句:用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典故。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愿世世为夫妻。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后安史乱起,明皇入蜀,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杨死前云:“妾诚负国恩,死无恨矣!”又,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铃声而悲伤,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
⑸“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隐《马嵬》之句意。薄幸:薄情。锦衣郎:指唐明皇。
【译文】
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是那样地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你我本应当相亲相爱,却为何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我与你就像唐明皇与杨玉环那样,在长生殿起过生死不相离的誓言,却又最终作决绝之别,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誓愿。
【原文】
17. 狱中题壁
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注释】
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
⑵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
⑶横刀:屠刀,意谓就义。
⑷去留:“去”指康有为逃亡日本;“留”指自己英勇就义。
【译文】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至于我,那就横刀而出,仰天长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都有如昆仑一样气魄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