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全程化多元化模式探索
来源:叨叨游戏网
坝代教胄 毕业设计(论文) 规范化全程化多元化模式探索 王世刚孙丹李虹 (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从过程管理的规范化、过程管理的全程化,工作模式的多元化等方面阐述了一些新的观点和主张。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 模式规范化全程化多元化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 题通过后学生方可继续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3、强化中期检查环节 成部分,是大学本科教育最后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近年 来,地方高校扩招严重,学生人数增加较快,整体素质参差不 齐。同时就业压力、考研和公务员热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影响非常大,导致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因此,如何改 革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模式,如何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论 文)质量,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共同 关注的问题。 加强中期检查是保证毕业设计(论文)进度的关键,对学 生、教师按时、高质完成毕业设计起着很强的促进作用。通过严 格的中期检查,对进度滞后的学生约定时间再行单独检查,这样 可以有效避免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突击现象。 4、加强后期审核、评阅环节 后期审核和评阅的时间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之前2周内完 成,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后期审核和评阅中,主要检查答辩的 准备工作,根据开题报告及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对 一、过程管理的规范化 1、制定既要人性化,又要严格和规范化的规章制度 毕业设计(论文)文字材料、图纸质量、实验数据及软硬件等成 果进行验收。 三、工作模式的多元化 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和计划,充分考虑到当前学生就业压力和考 研积极性。协调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与学生的就业、考研,做 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协调,统筹规划。要求各学院提前部署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并尽量考虑学生每个学年段可能倾向的某个侧 重点,将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完成的学业任务科学的、有层次的依次 排开,避免学生因为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而颐此失彼。 2、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完善三级管理 调整时间安排,倡导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改革。为 更好地解决就业和研究生复试与毕业设计(论文)在时间上发生 冲突,减小对毕业设计质量带来的冲击,经过充分的调研,我校 采取将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从传统的第8学期向第7学期前移。 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全面修订《毕业设计(论文) 在第7学期要求各学院完成指导教师的选聘、确定选题及学生分组 工作手册》,在工作手册中详细阐述了毕业设计(论文)基本概 念、性质和目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基本要求;明确规定了毕业设 计(论文)工作管理基本原则、学校职能部门实践教学与设备管 理处的职责、学院职责和专业职责。构建和实行主管校长领导下 的校、院、专业三级管理。明确各自管理职责。 二、过程管理的全程化 l、加强选题环节 工作,以使学生尽早进入角色,合理安排设计(论文)、就业和 研究生复试时问。 加强“产、学、研”结合,学生和教师可以与企事业、科研 单位结合,利用企业技术人员的丰富经验,根据企业需求设计课 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解决了学生多、题目设计难 的问题,在学与教同提高。支持教师把与企业技术合作和开 发的项目分解为子课题直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此获 得了许多新颖的选题。 提倡工、管、文、理相互结合,组织学生跨学科、专业组 成创新设计(论文)团队,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课题综合进 行研究。如:化工、材料、环境、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过程控 制与装备工程、自动化专业学生,组成创新团队,对某一化工企 业建设项目进行研究,每个学生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取长补 贯彻双向选择,因材施教原则。选题首先必须符合本专业培 养目标、教学基本要求和基本训练内容的原则。选题还要切实做 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题目不能过大、过深,最好 与生产实际相联系。 2、重视开题环节 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都要详细填写开题报告,具体 开题工作由各专业负责组织,专业组成审查组进行开题审查,审 短,能够共同完成相对综合性、完整性的课题,每个学生又熟悉 了相关专业学科的知识,受到了真正综合性训练。机械专业学生 查结束后将开题情况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开 可以和自动化、计算机学生结合,组成创新团队,使得机械学生 166 现代企业教育 MODERN ENTERPRlSE EDUCATION 2012年・3月・下期 学术・理论 现代衾等 论文化符号学在日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施万里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西赣州341 000) 摘要:日语阅读一直是日语学习者的一个难关。培养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我国外语教学的重点。随着日语使用范围的扩大,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日语教学,而日语阅读教学又是日语教学的一大难点和重点。本文以文化符号理论为基础,从日语教学实践出发,探 讨了文化符号学理论在日语阅读教学中应用,以求有效地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文本日语阅读教学衔接连贯 长期以来,阅读问题被视为对文本语言的被动解码问题,对 阅读的研究也大多拘泥于语义学的范畴之内,20世纪70年代,随 着阅读理论的发展,尤其是Goodman的阅读心理学模式和Rumhart 交互作用模式的出现,阅读研究开始转移到语用学研究的范畴, 即研究意义(使用者解释的结果)与语境之间的关系。 一本。表现性使我们可以将文本看作是某种系统的物质体现。2)边 界性。文本有边界,在不同类型的文本中,边界的表现不同,如 时问和空间边界。3)结构性。文本不是两个边界之间符号的简单 排列,它具有开头、结尾和一定的内结构,有不同的层次体系。 符号无组织的聚集不是文本,文本的边界性同结构性密切相关。 文本具有交际功能:传递信息、生成新信息以及记忆功能。文本 是完整的意义和功能的载体。 二、传统的日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理论基础 按照符号学的观点:任何文本,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 本身是无意义,是阅读者赋予其意义的。在阅读领域,符号学集 中关注构成和表征的问题,将“文本”看作是产生意义的符号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外语阅读持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只要掌握 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就能进行阅读理解,就能读懂文章,理解文章 大意。认为阅读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大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速度而已,忽视了阅读本身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假 设判断、总结归纳等能力的培养。因而多数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 是: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生词,课堂上教师讲解生词逐句讲解 课文、分析语法结构、解释语言难点,再与学生一起做课后练 习。因为教师往往注重对读物的讲解,而忽略了引导学生主动参 特定合成。在文化符号学中,其核心概念就是文本。文本意义的 产生、变化和创新涉及两个环节:创造文本的过程和接受文本的 过程。创造文本时,作者将出现在他想象中的象征因素进行变 形、加工,并通过各种组合、翻译和连接增加它们的意义负荷。 当文本进入接受者符号空间的边界时,接受者在已有符号体系的 作用下,将自己的个性、文化记忆、代码和联想带入到对文本的 解读中,文本由此获得了新的、补充的意义维度。接受者在这一 阐释、解读过程中,自身的符号系统也根据文本内容得以重新建 构。文本意义的变化的过程、创造文本和接受文本的过程都是与 他人对话的过程。 与实现阅读这一旁人无法替代的过程。而且教师过于倾注讲解, 无形之中使学生养成了一种依赖感,久而久之,学生一碰到阅读 里的疑难之处,就寄希望于教师的讲解而不会通过自身的阅读理 解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而且,以讲为主,会淡化学生主动参与课 堂活动的意识,学生就一味消极地等待接受信息,阅读时以字词 在文化符号学中,文本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I)表现 性,即文本通过一些符号记录下来,如口语、书面语形式的文 设计的机器有相应控制、电气装置,了解熟悉电气控制原理和装 置,又使自动化、计算机专业学生有了实际的控制对象。 毕业设计(论文)多元化模式还表现在对某些专业,如:广 电、新闻、中文、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探索允许部分学生以专 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成果。通过毕业设计(论文) 过程中实现规章制度规范化,过程管理全程化,工作模式的多元 化等新的改革举措和设想,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培养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竞赛取得的成果、参加科研训 练和创新性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 多种形式代替毕业论文做法。 参考文献: 四、结语 【1】李向民. “产学研结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研究 [I】.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09,11(4):134—136. 【2】路辉,宁焕生. “以人为本”促进本科毕业设计开题工作 的几点思考【刀.高教论坛,2009,(4):55—57.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对于学生学业完整很重要,对于终身 从事相关专业都有益。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使学生在教师 的个别指导下,总结、消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完成科学研究 和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掌握专业论文写作和工程设计的基本方 法,具备一定的专业研究和设计模仿能力,并理论联系实际,形 【3】崔江,王友仁.本科毕业设计中团队精神培养U】.电气电 子教学学报,2009,31(3):114—116.口 现代企业教育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