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指标内容 三级指标 分值 (1)诊查室和治疗室等体现保护服务对象隐私 1.机构布(2)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设置无障碍通道 10 (3)医疗、保健分区合理 (4)科室设置规范、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5)机构标识和标牌规范、清楚、醒目 1.1 机构环境(20分) 局 (1)服务环境和设施清洁、舒适、温馨,卫生间设施良好,干净整洁、无异味 2.服务环境 10 (2)挂号、收费、药房、检验等科室设立开放式服务窗口 (3)设立服务等候区,并配备适当座椅 (4)机构内全面禁烟,有醒目、规范的戒烟标识,无人员吸烟、无烟蒂等 (1)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和中医等类别执业(助理)医师达到3名/万人口,公共卫名/万人口,注册护士达到3名/万人口 一、机构管理(220分) 1.2 人力资源管理(30分) 2.人员绩效考核 10 1.人员配置 10 (2)卫生技术人员具备与岗位相适应的资质条件 (3)中心至少具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公共卫生执业医师,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 (4)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1)制定绩效考核制度和方案 (2)有绩效考核记录 (3)根据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工资 (1)根据中心发展需要制定中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 3.人员培训 (2)在中心注册的各类在岗医护人员中,所有人员应当取得省级及以上相应培训合格证书(不包10 届毕业生),合格证书比例=取得省级及以上全科医学培训合格证书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卫生技术(3)卫生技术人员按照要求完成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达标率=实际达标的卫生技术人员数/卫生技100% 1.3 财务资产管理(40分) 1.会计核算 2.预算管理 3.资产管(1)按照《会计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及国家10 会计科目、建立账簿和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报告编制准确、完善、及时 10 (1)按照《预算法》和财政部门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科学、合理、真实、完整地编制预算 (2)严格执行预算 (1)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册 10 (2)建立耗材专用账册 (3)按规定开展各项设备的强检检查工作 (1)财政专项收入专款专用 1.3 财务资产管理(40一、机构管理(220分) 1.4 药品管理(30分) 分) 理 4.收支管理 10 (2)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3)收支结余比=(业务收入+财政投入+其他收入-支出)/收入×100% (收入和支出不包含基建和设备等财政专项收入和支出) (1)按时编制药品分期采购计划,经有关领导研究和批准后进行采购,保证药品具有一定的库存1.一般药品管理 10 (2)严格验收购进、调进或退库药品 (3)按相关规定严格保管药品,储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并及时更新 (4)执行查对制度,经核对后进行药品调配 2.特殊药品管理 10 (1)购用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经药品监督部门批准 (2)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当由专人负责 (3)建立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 3.基本药物配备 10 (1)按照地方规定,全部配备基本药物 (2)实行零差率销售 (1)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 (2)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3)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4)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 1.工作制1.5 文化建设(20分) 度 10 (5)服务差错及事故防范制度 (6)服务质量管理制度 (7)财务、药品、固定资产、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8)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9)社区协作与民主监督制度 (10)当地卫生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关制度 2.医德医风 (1)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佩戴胸牌、举止文明、统一出诊服饰 10 (2)建立医德医风管理档案,有计划、措施、检查、总结和培训记录 (3)建立医患沟通制度,专人负责投诉及纠纷处理,并有处理记录 以各种形式公开以下信息: (1)依法执业登记信息、服务辖区范围和辖区居民基本情况 1.信息公开 1.6 信息管理(20分) (2)业务科室名称、布局,门急诊挂号、就诊、取药、交费等事项的流程与服务地点,医疗纠纷10 (3)卫生技术人员名录,服务团队及负责区域,支援专家姓名和专长 (4)门诊服务内容、免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残疾人特殊人群优先服务措施,各类项目的服务时(5)诊疗项目、各种检查、药品等服务价格 (6)向职工公开相关信息 建立并运用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综合信息系统(该综合信息系统应当采用卫生部公布的相应数据架构编制),并能实现以下功能: 2.信息化10 (1)提供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与管理 (2)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3)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管理 一、机构管理(220分) 建设 (4)提供社区卫生统计信息服务和管理 1.社区参与 (1)与事处、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等有关方面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15 (2)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组织的活动 (3)患者参与病人小组活动 (1)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协作、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1.7服务模式(60分) 2.协同服务 15 (2)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理、业务指导到位 (3)中心对所属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对非所属的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指导收集汇总辖区内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信息 3.主动服务 4.责任制服务 2.1 居民健康档案管1.健康档案建档率 2.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 (1)根据居民健康需要提供上门服务 15 (2)提供连续的跟踪随访,及时主动进行分类干预 (3)开展疾病筛检、早期发现病人 15 (1)组建全科团队、明确责任区域,全面覆盖中心所辖社区 (2)全科团队的服务辖区责任落实,服务到位 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10 理(30分) 10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3. 健康档案合格率 1.健康教育计划和总结 2.2 健康教育(30分) 2.健康教育活动 10 健康档案合格率=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10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有完整记录和总结评价 (1)每年发放不少于12种健康教育印刷材料 (2)每年播放不少于6种的健康教育音像材料 20 (3)每年组织不少于9次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4)是否按照标准设置了健康宣传栏、宣传栏内容是否每2个月更换1次 (5)每年举办不少于12次健康教育讲座 2.3 预防接种(30分) 二、公共卫生服务(350分) 1.建证率 2.疫苗接种率 1.新生儿访视率 2.儿童健康管理率 3.儿童系统管理率 1.早孕建2.5 孕产妇健康管理册率 2.产前健康管理率 15 建证率=年度辖区内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年度辖区内应建立预防接种证人数×100% 15 某种疫苗接种率=年度辖区内某种疫苗年度实际接种人数/某种疫苗年度应接种人数×100% 2.4 0-6岁儿童健康管理(30分) 10 新生儿访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人数/年度辖区内活产数×100% 10 儿童健康管理率=年度辖区内接受1次及以上随访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100% 10 儿童系统管理率=年度辖区中按相应频次要求管理的0~6岁儿童数/年度辖区内应管理的0~6岁100% 辖区内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该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10 10 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产前随访服务的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30分) 3.产后访视率 1.老年人2.6 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率 2.健康体10 辖区内产后28天内的接受过产后访视的产妇人数/该地该时间内活产数×100% 20 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30分) 检表完整率 1.高血压患者健康2.7 高血压患二、公共卫生服务(350分) 2.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30分) 者健康管理(30分) 管理率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 3.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 1.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 2.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10 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100% 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 10 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 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高血压患10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 10 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 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病总人数×100% 10 辖区糖尿病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 患病率通过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社区卫生诊断获得或是选用本省(区、市或全国)近期2型糖尿10 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率 3.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 1.重性精神疾病患2.9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30分) 者管理率 2.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 3.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稳定率 1.传染病疫情报告 2.10 传染病报告和处理(20分) 2.传染病疫情处理 10 (1)报告率=报告卡卡片数/登记传染病病例数×100% (2)及时率=报告及时的病例数/报告传染病病例数×100% 协助开展以下工作: (1)流行病学调查 (2)传染病疫情风险管理 10 (3)管理传染病密切接触者和健康危害暴露人员 (4)疫点疫区处理 (5)宣传教育 (6)应急接种和预防性服药 2.1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0分) 二、公共卫生服务(350分) 2.12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20分) 2.卫生监督协管 10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1.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 协助开展以下工作: (1)职业卫生咨询指导 (2)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 (3)学校卫生服务 (4)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巡访及报告 2.13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20分) 三、基本医疗服3.1 医疗工作效率(501.机构工作人员年均门急诊50 (2)如有病床,则病床使用率>50% 1.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与咨询 20 具有必要的设施设备,并开展相关得服务项目: (1)有专用的计生服务场所及相关设施 (2)有药具展示柜及相应的避孕药具 (3)有计生宣传资料架及相应的宣传资料 (4)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知识的科普宣传、咨询、技术指导相关服务记录 10 10 (1)病人医疗救治和管理 (2)流行病学调查 (3)宣传教育 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次数×100% 注:报告事件或线索包括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安全、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 10 信息数×100% 10 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100% 10 10 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 10 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 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率=及时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数/应报告突发公共卫(1)机构在岗职工人年均门急诊人次数=过去一年的门诊和急诊人次数/机构全部在岗工作人员数务(230分) 分) 人次数 1.医疗文书合格率 2.护理质15 合格率=病历、门诊日志、处方、各种申请单书写合格的文书数/抽查文书数×100% 3.2 医疗质量量 3.检验质1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规范输液管理 (1)各项检验试剂质量符合要求 (2)开展实验室室内质控工作 (1)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落实情况 (60分) 量 10 4.院内感染管理 20 (2)医疗废弃物处理合规情况 (3)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情况 (4)无菌技术操作执行情况 1.抗生素3.3 合理用药处方比例 2.静脉点20 抗生素处方比例=含有抗生素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 (40分) 滴处方比例 3.4 医疗费用(40分) 三、基本医疗服务(230分) 3.5康复服务(40分) 康复服务 20 静脉点滴处方比例=含有静脉点滴处方数/抽查处方总数×100% 门诊次均诊疗费用 20 (1)门诊次均诊疗费用绝对值=门诊业务总收入/年门诊总人次数 20 (2)过去3年门诊次均诊疗费用增长幅度 有专用场所及相关设备、设施: (1)有合格的专用康复场所 15 (2)有残疾人轮椅行走通道 (3)有残疾人活动场所以及过道、卫生间有扶手 (4)配备经济实用、便于社区使用或家庭租借的康复器材和辅助用具等 开展以下康复服务: (1)开展残疾筛查及诊断 15 (2)开展躯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评估 (3)开展躯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 (4)开展运动治疗、理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 (1)全面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数量和康复对象的服务需求动态 10 (2)辖区内90%以上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并有完整的工作记录 (3)为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属举办康复知识与技能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4)开展康复知识与技能、康复器具应用等知识传授与训练以及心理疏导等 四、中医药服务(100分) 4.1中医治未病(50) 1.中医药健康教育 2.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 1.中医药(1)中心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中医药内容的健康教育 15 (2)发放中医或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处方和宣教资料,宣传中医药防病和保健知识。中心每年不健康教育处方 (1)制定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开展2种以上中医特色的养生保健、食疗药膳、传统体育等服务35 (2)对重点人群开展2种以上的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3)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开展优生优育、生殖保健和孕产妇保健等服务 4.2中医医疗服务(50) 适宜技术服务 2.中医连续性管理服务 30 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穴位注射、热熨、导引等6种以上中医药服10 提供中医责任医师服务 3.中医药 五、满意度(100分) 意度 康复服务 10 利用中药、针灸、按摩、熏蒸等方法开展中风后遗症、肢体残疾等2种以上康复工作 5.1 服务对象综合满综合满意的调查人数/调查总人数×100% 70 综合满意=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方便性+有效性 综合满意的卫技人员数/调查总人数×100% 30 综合满意=工作环境+机构管理+工资待遇+培训机会+职称晋升+发展前景 5.2 卫生技术人员综合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