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34卷第2期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Vo1.34 No.2 2015年4月 Journal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Apr:2015 文章编号:1001・4373(20l5)O2一O106—04 DOI:10.3969/j.issn.1OOl-4373.2015.02.026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 杨宗仁 , 杜三山 (1.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2.兰州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处,甘肃兰州730070) 摘要:在阐释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义和分类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历程及现状。 影响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有四:一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术平台不够宽大,二是知识产权教育 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三是师资队伍不够强大,四是专业人才的层次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 议和措施: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多元化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加强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知识 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O 文献标志码:A Research on Chinas IntellectuaI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YANG Zong—ren .DU San—shan (1 Academy of Education Studies,Im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2.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I ̄rmhou 730070,Chi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and tal— ent cultivation is analyzed in the article'on the basis of the illumination of intellectU ̄l property S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The factors affecting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and talent cultivation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1)the academic platform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S not broad e— nough;2)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s coverage is not wide enough;3)the teaching staff is not excellent enough;4)and the talent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enough to meet the need of SO~ ciety.As to these problems,a couple of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i:e's are proposed:1)a broad platform to cultivate muhilayer talent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to be built up;2)the Con— 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uc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3)and a perfect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eds to be developed. Key words:intellectual property;talent cultivation;training system 2008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 战略之一。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颁布和实施,将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是提高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的前 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 提和保障,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分析 收稿日期:2014・12—10 学报网址:http:/txb.1zjtu.edu.cn 基金项目:2013年金川公司——兰州交通大学预研基金“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校企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CYY2013013) 作者简介:杨宗仁(1969・),男,甘肃通溜人埔4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理论。E mail:gjsyzr(q)mail.Izitu.cn 第2期 杨宗仁等: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 107 研究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状况,对于提高 程的高校。1985年,经国家专利局和原国家教委批 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准,3O多所高校成立了专利事务所,成为中国高校 、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义和分类 知识产权工作的最早基地,培养了一批专利代理人, 服务于全国高校的专利工作[4]。 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成立了 1。知识产权人才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概念尚 未形成明确的定义。国内学者在定义知识产权专业 人才时,主要运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划分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成为国内第一批从事知 识产权教学研究工作的专门机构.。1987年,中国 人民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第二学士学位生,来自国 专业人才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来定义;二是通过描述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来定 义。虽然定义的方式不同,但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指在知识产权领域从事知识产 权使用、管理和保护工作的人才。从学科角度讲,由 于知识产权是--I'-J综合性学科,所以,知识产权专业 人才是指具备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和保护的基本理 论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2.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分类 国内学者按照不同标准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进 行分类。王兵按照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工作分工不 同,将其分为管理人才、法律人才和教学人才[】] 郑 胜利根据知识产权专门人才的工作性质,将其分为 知识产权研究型人才和知识产权实务型人才[2]。教 育部”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吸引和使用现状及战略研 究”课题组综合考虑工作类别和性质,将知识产权专 业人才细分为六类: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执法人员、 知识产权审查人员、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人员、企事 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员、知识产权中介服 务人员、知识产权教学和研究人员[3]。可见,工作类 别和性质是目前学界对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进行分类 的主要依据。 二、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历 程及现状  ’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发端于2O世纪8O年代初。 1981年,中国人民大学郭寿康教授首次招收知识产 权方向研究生,开启了我国知识产权研究生教育的 先河。翌年,国内第一部包含知识产权专论的高校 法学教材《民法原理》正式出版,标志着我国知识产 权教育有了专业教材。在中国专利法公布之前,国 家专利局和原国家教委先后联合举办了9期知识产 权培训班,为我国高校培养了300多名专利代理人 和专利管理人员,并选送30多人到国外深造学习。 自1983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开设知识产权选修课, 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对本科生开设知识产权课 内理、工、农、医等重点大学的45名优秀学子经过严 格考试,成为我国首批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r5]。 2O世纪9O年代之后,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 培养有了进一步发展。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1O多 家高校相继成立了知识产权学院或知识产权系、教学 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基地,进一步对本科生开设知识 产权选修课和公共课,招收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法、专 利与科技管理等专业的第二学士学位和辅修专业(双 学位)学生,同时培养知识产权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 究生高级专业人才。据统计,截止2007年1O月,全 国共有36家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其中1O所高校 设立知识产权学院,2O所高校设立知识产权教学研 究中心(或研究中心),另有6家为地方或行业创 办的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6]。 经过3O多年,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专业教 育、普及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本科生教育、硕士 生教育和博士生教育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 系,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 才,探索并完善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途径,总 结并积累了教育教学经验,为中国知识产权教育和 专业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存在 的l司越 我国的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虽然在规 模、质量和层次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但是,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培养还存在系列问题。 1.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学术平台不够宽大 截止2013年6月,我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 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共2198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 879所l_7],开展知识产权专业本科教育的高校只有 29所,另有8所高校开展法学(知识产权方向)专业 本科教育,二者只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4.2 。 培养知识产权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高校分别 1O8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第34卷 为69所和l1所,各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7.8 和1.3 。数据表明,能够搭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培养平台的主要基地十分狭窄,这从根本上影响了 四、对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的 思考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 要》,加速我国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的转 专业平台的搭建,制约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 2.知识产权教育的覆盖范围不够广泛 总体来看,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专业教育、普及 教育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专 业教育主要培养具备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及保护的基 变,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教育和专业人才的 培养。 1.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多元化知识产权专 本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层次 有本科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培 养形式有全日制普通招生、专业学位培养、第二学士学 位培养、辅修专业和双学位培养等。普及教育的对象 是除知识产权相关专业之外的大学生。从专业教育的 角度来讲,由于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学术平台不 够宽广,导致能够接受专业教育的学生人数过少,和全 国二千多万在校大学生相比,接受知识产权专业教育 的学生只是凤毛麟角。 3.知识产权师资队伍不够强大 知识产权是一门学科跨度比较大的学科,知识 产权工作涉猎行政、管理、司法、立法、执法、贸易、教 学、研究和中介服务等多个领域,知识产权教师必须 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然而,从目前开设知识 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高校来看,相当数量的高校将 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机构挂靠在法学院(或文法学 院),多数教师的专业是法学。由于教师专业结构的 单一性,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比较单一,能够 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行业和领域比较狭窄。从教师 培养的角度讲,师范院校是培养知识产权专业教师 的神圣殿堂。然而,我国目前开展知识产权专业人 才培养的师范高校只有9所,只占开展知识产权教 育和专业人才培养高校总数的1O.6 ,占全国本科 高校总数的1 。 4.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层次结构不符合社会需求 伴随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企业创新活动 日趋活跃,需要一大批具有一定知识产权法律基础 和工科背景,懂管理、会经营、能操作的实务型、技能 型人才。从宏观上看,我国已形成由本科生教育、硕 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知识产权中高端 人才培养体系。然而,在培养企业急需的实务型、技 能型人才方面,却显得有些单薄。从我国目前培养 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高校数量分析,培养本科生的 有37所,培养硕士和博士生的有59所,这种比例关 系与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 矛盾。 业人才 搭建学术氛围浓厚、师资力量强大的教学科研 平台,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保障,更是我国目前加 强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结合目前实 际,我国应该积极创建二类人才培养平台。 第一,创建知识产权学院。随着高等教育的发 展,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高校都已发展成为多学科的 综合性高校。选择工学、法学和管理学较强的教育 部直属或省属重点综合性高校创建知识产权学院, 招收培养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在法学一级学科下 自主设置知识产权二级学科,培养知识产权硕士生 和博士生,既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层次性,也 能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保证生源,力争在3年内每个 省份(直辖市、自治区)最少创建l所知识产权学院。 第二,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这 种培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以为主导,以高校为依 托,由各级知识产权局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充分 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选择有知识产权学院的 高校作为培训基地。 2.加强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知识产权师资队伍,是实现国家知 识产权战略、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基本条件。 为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其一,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 《知识产权人才”十二五”规划》,由教育部和国家知 识产权局研究制定我国知识产权师资培养规划,为 我国知识产权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指南。其二,加强 师范院校知识产权(师范类)专业建设,扩大本科招 生规模。其三,有法学一级学科学位授予资格的师 范院校自主设置知识产权二级学科,招收师范类知 识产权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高层次专业教师。 其四,选择知识产权师资力量较强的高校,开展知识 产权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的培养。 3.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应包括专业教育、 第2期 杨宗仁等:我国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研究 109 普及教育和在职培训三大部分(如图1所示)。 ] ]I!l  ] 图1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依赖知识产 专利,2o08(8):15. 权学院和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两个人才培养平 袁娟,宋鱼水等.知识产权人才管理与开发[M].北京: 台。知识产权学院是完成专业教育和普及教育的主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2. 要平台,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的主要任务是对在 陈美章.中国高校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思考 职人员开展培训,也可行使普及教育的职责。按照 [J].知识产权,2006(1):3-10. 学历层次,专业教育主要培养知识产权本科生、硕士 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我国知识产 权学界的一面旗帜FEB/OL].http:/news.9ask.cn/ 生和博士生。普及教育的对象是非知识产权专业的 fagui/jingjifa/201006/717115.html,2010—6/2013—11— 在校大学生,培养方式主要有开设知识产权公共课 27. 和选修课,开办知识产权讲座、举办知识产权竞赛 全国知识产权教学研究机构名录[N].中国新闻出版 等。 报,2007一i0—25(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 参考文献: 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nvw. E1]陶鑫良.中国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研究(第二辑)Ec].上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一 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16. 122/201305/151636.html,2013—5/2013—11—27. [2]郑胜利.论我国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教育—— 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思考[J].中国发明与 (责任编辑:张哲)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