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讨肝囊型包虫病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探讨肝囊型包虫病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叨叨游戏网
 226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76

·经验交流·

探讨肝囊型包虫病个体化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何晓勇,孔建新

(察布查尔县人民医院, 察布查尔)

摘要:目的 探讨总结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经验体会,以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2016年间本科手术治疗的90例肝囊型包虫病的情况。结果 17例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13例行肝包虫内囊完整摘除术+残腔引流术, 2例合并行左半肝切除术。其余58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其中3例合并胆瘘带管2月后拔除痊愈。结论 三种手术方式

疗效基本相同,均为目前手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的较优方式,关键取决于包虫所在肝脏的部位、大小、术者经验及对合并胆瘘的术中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合理措施,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囊型包虫病;个体化;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7.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76.171

0 引言

虽然肝包虫病的发病率在临床上比较高[1],但是,对此类患者实施规范化的肝包虫囊肿完整摘除或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次全切除术,同时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则可以使此类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且可以使复发概率得到降低。本文选取2008-2016年间本科手术治疗的90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对手术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经验体会进行总结,以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依据,详细情况如下所述。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2016年间本科手术治疗的90例肝囊型包虫病患者,其中包括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2例,最大年龄者岁,最小年龄者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6±0.5)岁。26例属于维吾尔族,24例属于哈萨克族,23例属于锡伯族,13例属于汉族,2例属于回族,2例属于蒙古族。21例患者属于包虫囊肿单发,69例患者多发2-5个囊肿。包虫囊肿直径为3cm~14cm。

1.2 临床表现

具有流行病史或者过敏反应病史,好发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青年身上。早期所出现的症状不具有显著性,包虫呈增大状态时会有压迫症候群产生,也就是上腹部存在胀满感,肝顶部巨大包虫会抬高膈肌,对呼吸造成影响;肝门部包虫会对门静脉、胆道造成压迫,使梗阻性黄疸、脾肿大、腹水有发生的概率;肝左叶包虫会对胃造成压迫进而使胀满不适产生。包虫破裂。包虫破入胆道合并感染是主要的并发症。

1.3 诊断

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史或过敏反应史:所有患者均在包虫病流行区域生活,都曾经和狗、羊有过密切接触的经历;影像学检查:第一选择的检查方式就是B型超声,可以使囊肿部位、大小、形态结构得到显示,包虫囊肿的特征性影像表现就是囊肿的“双层壁”或者周边存在“弧形钙化”。在包虫病的定位分型及大血管的相互关系方面,CT、MRI这两种检查方式所产生的影像诊断价值具有特殊性CT表现:内囊与外囊呈分离状态,或者于囊腔内有破碎的内囊漂浮;免疫学检查:免疫学诊断的主要方法就是实施包虫病人抗体检测,当前实施敏感性测定主要采用包虫病快速诊断试验试剂盒。

1.4.1 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

这种手术方式的应用可以避免囊液外溢、胆瘘发生,应当将其作为外科手术治疗的第一选择。不过在手术过程中较难进行外囊剥离操作,且包虫囊肿的部位、大小和术后粘连都会对此产生作用。而改良的外囊完整剥除术(外膜内外囊切除术),从肝组织完整地剥除外囊,操作要点就是要把正确的包虫外囊与肝脏之间的间隙找到,并顺着这个间隙实施分离和剥除。对于肝囊型包虫病,这种手术方式是最佳的可以达到根治效果的术式。1.4.2 肝部分切除术

这是一种包虫囊肿根治性手术方法,不过在手术条件上具有一定的要求,且给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相对来说比较大,对于患者条件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

1.4.3 肝包虫囊肿内囊完整摘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或外囊部分切除术

这种治疗方式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联合包虫头节杀虫剂的局部应用,可以在绝大多数包虫囊肿的治疗中应用。手术过程中从囊肿顶部将穿刺针刺入,尽量吸出囊内液体,采用组织剪或电刀缓慢剪开且使外囊壁得到扩大,使内囊得到常规的摘除,之后采用高渗盐水纱布对外囊内壁实施反复的涂擦,采用盐水对残腔进行冲洗,采用电刀将多余外囊壁尽可能地切除,最佳的当属使残腔得到缩小。

1.4.4 如果包虫囊肿破入肝内胆管,且获得确诊结果,则需要实施手术胆道探查、术中胆道镜检查

在最短的时间使胆道梗阻得到解除,对胆总管实施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完整或者大部分切除破裂残腔,残腔大都行外囊残腔引流。包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包括包虫液破入腹腔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手术治疗前、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应用抗过敏药物来对此加以预防。

1.5 结果

17例行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13例行肝包虫内囊完整摘除术+残腔引流术, 2例合并行左半肝切除术。其余58例行肝包虫内囊摘除+外囊部分或次全切除术,其中3例合并胆瘘带管2月后拔除痊愈。

2 讨论

2.1 肝包虫病也被叫做肝棘球蚴病,主要包括的类型有囊型包虫病和泡型包虫病两种

消化道是包虫传染的主要途径,吞咽虫卵后,在十二指肠内孵化为六钩蚴而吸附在小肠黏膜上,之后进入到门静脉系统,随着血液的迁移,流入到肝、肺以及身体的其他脏器,由于大多数变化的六钩蚴被阻留在肝脏,因此大部分表现为肝包虫病。根据大多数患者均曾经在牧区生活过,和动物宿主狗、羊等有过密切接触的经历,肝区存在不适感或者有肝

1.4 治疗

对于肝囊型包虫病患者,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外科手

术。术前术后经常采用的辅助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法。阿苯达唑、甲苯达唑等都是经常使用的药物。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肝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肝包虫囊肿内囊完整摘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或外囊部分切除术都是经常使用的外科手术方法。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在掌握患者具体病情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外科手术治疗: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com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6期

区包块出现,实施包虫病快速诊断试剂盒试验,进行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可以使肝包虫病患者基本上获得明确的诊断。

2272.2 对于肝囊型包虫病患者,采用的基本治疗方法就是外科手术[2]

在诸多手术治疗方法中,在当前临床实践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当属内囊摘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或外囊部分切除术,其所具有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可以使患者获得可靠的治疗效果。不过在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对这几点加以注意:(1)穿刺明确包虫是否同时存在感染、胆漏;(2)对内囊实施彻底的清除,采用高渗盐水进行相应的处理,确保头节、子囊已经被杀灭;(3)对胆瘘部位实施仔细的观察并进行缝扎,降低术后胆瘘的发生率或者使其避免发生;(4)对外囊实施最大限度的切除,使囊腔减小,确保引流充分。本组患者中接受内囊完整摘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或外囊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共计58例,除了3例患者由于胆瘘带管持续引流2月拔管痊愈外,其他患者获得的效果均为良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术式的应用,使残腔得以保留,这样会有可能使残腔并发症发生率得到增加,一般情况下这和手术操作者所积累的手术经验有一定的关联性。与此同时,手术过程中也有发生过敏的风险,术后也有发生复发的风险。改良的外囊完整剥除术(外膜内外囊切除术)能够从肝组织完整地剥除外囊,操作要点就是

要把正确的包虫外囊与肝脏之间的间隙找到,并顺着这个间

隙实施分离和剥除,耐心分离,能够完整剥出绝大多数的管道,可以有效修补手术过程中血管或胆管出现的较小破损。手术过程中,要对囊液外溢的发生加以预防,对残腔起到消灭作用,对并发症的发生加以预防,这样可以达到彻底治愈肝包虫病的效果。本组研究中17例肝包虫外囊完整切除术的治疗情况可以使包虫复发或种植避免发生,对残腔进行处理是没有必要的。手术过程中没有患者有残腔积液或残腔感染、原位复发情况发生,使术后发生残腔并发症的概率、原位复发的概率大大降低。手术处理7天后,肝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

总之,三种手术方式疗效基本相同,均为目前手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的较优方式,关键取决于包虫所在肝脏的部位、大小、术者经验及对合并胆瘘的术中处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合理措施,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 󰀃左日克太,魏福仓.肝包虫病的外科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16(39):45-46.[2] 󰀃索南伴久.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包虫病患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65.

(上接第225页)

此项操作的目的、作用和相关注意事项,操作期间一边穿刺,

一边交谈,以使其注意力得到分散,如果穿刺失败,则要向患者道歉,并询问其是否需要换人,如果穿刺成功,则要感谢患者的配合。对患者定时进行观察和问候,使护理人员对患者人性化的关爱体现出来,操作结束后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若患者出现不适,则用手轻抚其头部,给予患者亲切的安慰,当患者对病情或其他情况进行询问时,应以诚恳和热情的态

[3]

度给予准确地回答。

4.3 舒适的护理

给前来就诊的老年患者创造一个舒适、有序的就诊环境,在输液过程中多巡视病人,多与患者交流。对门诊输液的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增强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使护理人员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减少和避免了输液并发症,提高了老年患者输液的安全性和满意度。

方式等,对病人及其陪伴者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告知输液的目的、意义,讲明药物名称及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注意事项;一般故障的紧急处理方法等。针对部分老年病人的特殊生理状况,还应特别注意陪伴者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可重点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帮助病人做好输液治疗。

总之,对老年病人实施安全输液,不仅需要门诊护士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而且需要其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和全新服务理念。门诊老年输液护理是输液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整个门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 󰀃黎巧玲,李小妹,王作仁,等.有关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研究[J].实用护

理杂志,2002,18(8):52-53.[2] 󰀃吕善茹.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6):274.[3] 󰀃刘晓琴.儿科输液室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104-105.

4.4 健康的宣教

在输液过程中,还应根据病人所患疾病、心理特征、生活

投稿邮箱:sjzxyx88@sohu.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