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
安宁疗护对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张遥* 蒋中陶
(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部,上海 200231)
探究安宁疗护对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摘 要 目的:
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安宁疗护病房接收的癌症晚期患者47例,采用安宁疗护干预,比较患者入院当天与入院1周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以及失眠、疲倦、呕吐、疼痛等不适感。结果:入院1周后,患者的SAS、SDS得分以及失眠、疲倦、呕吐、疼痛等不适感的得分均明显低于入院当天,且差异都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宁疗护病房的相关医护服务有利于改善癌症临终患者的不良心理与身体不适感,值得临床应用。
临终患者;安宁疗护;护理效果关键词 癌症;
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0)18-0029-03中图分类号:
Analysis of nursing effect of hospice care on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ZHANG Yao, JIANG Zhongtao
(Nursing Department of Hua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hospice care on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7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recrui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in the Hospice Care Ward of Hua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and intervened with hospice care. The scores of 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insomnia, fatigue, vomiting, pain and other discomfor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day of admission and 1 week after admission. Results: One week after admission, the scores of SAS, SDS, insomnia, fatigue, vomiting, pain and other discomfort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related medical services in the hospice care ward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dvers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discomfort of terminal cancer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cancer; terminal patient; hospice care; nursing effect
近年来,医疗服务越来越重视践行人性化服务,深化人文关怀理念,启动“全人照护”服务模式。安宁疗护是指通过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理疗师、心理师及志愿者等人员组成的团队服务,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特别帮助,既着力减少患者的身体疼痛,又关注患者的内心感受,给予患者“灵性照护”,让患者安详且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其本质是对无望救治患者的临终照护,它不以延长临终患者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患者临终生命质量为宗旨[1]。医护人员通过细心地照顾患者,耐心得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等,使得患者与家属的不良心理、不适感受得到较大改善[2]。本研究旨在探究安宁疗护对癌症临终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安宁疗护的临床应用价值。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安宁疗护病房收治的癌症晚期患者47例,均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癌症晚期,且生存预计期限在100 d之内。其中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为56~91岁,平均年龄(66.62±7.45)岁;住院时长为2~102 d,平均(47.13±12.05)d;癌症类型为:肺癌15例、乳腺癌5例、肠癌11例、胃癌7例、肝癌6例。患者的资料使用均取得家属同意,并与其签署知情同意协议书。排除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者、精神状态异常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安宁疗护干预:(1)病情问诊。患
通信作者:张遥。E-mail: 282055216@qq.com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8期 (9月下)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9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
者入院后,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病史以及家庭状况,包括经济收入、家庭成员能否陪护等。对于确定为癌症晚期、无法医治的患者,向家属介绍安宁疗护,在患者家属同意后,将患者安排到安宁疗护病房,开展安宁疗护。(2)提供舒适的护理服务。首先,保证安宁疗护病房的舒适性,将病房内的光线、温度以及湿度都调整到舒适状态,并在室内摆放适量绿色植物,采用居家式花色的床上用品,墙面用一些美丽的装饰画,使得患者感受到病房的温馨,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然后,根据患者要求,为其提供舒适的枕头、被子、床单等卧具,协助患者以舒适体位卧床休息;做好患者身体清洁工作,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尊重和理解患者;与家属一起帮助患者翻身、排痰以及口腔清洁等活动,预防压疮的产生[3]。其次,癌症临终患者对家属陪伴的需求较高,医护人员尽量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多陪伴患者,减轻患者无助、孤独感,让患者在临终前能够感受到温馨。(3)心理疗护。对于还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患者,护理人员与陪伴家属应当多听患者的倾诉,并向患者讲解生老病死的必然过程,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看待死亡问题[4]。和患者待在一起通过缓慢谈话、抚摸等方式转达对他的同情,鼓励患者讲出内心感受,了解患者心愿,能够为其完成的心愿,尽量协助完成。协助家属制作患者临终前相册、视频等资料,转移患者对死亡的注意力,促进其心情平复。(4)镇痛护理。患者入院后每日进行疼痛评估,对于癌症疼痛十分剧烈的,做好疼痛药物疗法的健康宣教,并做到提前观察、预防处理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为降低患者疼痛感,除了使用专门的药物镇痛外,还通过陪伴、给予精神支持、与其沟通交流以及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来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心理感受[5]。
表2 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观察与比较 (分,x±s)
时间
入院当天(N=47)入院1周后(N=47)t值P值
疼痛
呕吐
失眠
疲倦
2 结果
2.1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
患者入院1周后的SAS、SDS得分明显低于入院当天,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观察和比较 (分,x±s)
时间
入院当天(N=47)入院1周后(N=47)t值P值
SAS得分56.78±5.7141.65±3.1319.635<0.001
SDS得分58.96±4.6842.95±2.6817.052<0.001
2.2 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
患者入院1周后的不适症状与入院当天相比,明显得到改善,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2.35±3.0238.03±5.6856.17±5.6767.59±7.6253.01±2.6236.62±5.7951.79±4.2729.63±5.579.6540.001
4.6270.009
4.6350.013
16.3570.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上,许多癌症疾病的治疗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癌症也就成了令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该病症的死亡率也极高,所以人们将其称为绝症。大部分癌症患者自得知患病到死亡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尤其是死亡即将降临的那一段时间,许多患者和家属都会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处于极度焦虑与抑郁状态,对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都带来较大的影响[6]。焦虑可引起痛觉加重,增加对身体健康的威胁以及延长疼痛体验过程,甚至可降低疼痛阈值以致患者对任何刺激都会产生疼痛。抑郁状态则能改变疼痛信号的传递,降低患者应对疼痛的能力。安宁疗护主要是在患者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通过专业的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照护,其重在心灵的照护,配合相关疼痛护理,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让患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了无牵挂,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活质量,也为生者提供更多得精神支持,给予患者家属心理慰藉[7]。安宁
1.3 观察指标
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入院当天以及入院1周后的焦虑及抑郁情况进行精准评估。同时,对于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包括疲倦、呕吐、失眠、疼痛感等,均采取100分制评分法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不适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
30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8期 (9月下)
·全科医疗和社区护理·
疗护在临床研究中获得了比较乐观的临床实践效果[8]。本次研究通过对47例癌症患者实施安宁疗护,患者心境得到明显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较之前未实施安宁疗护时得到显著降低。患者之前的疼痛、呕吐、失眠及疲劳等临床不适症状均有很明显的降低。安宁疗护实施前后各观察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安宁疗护相关医护服务有利于改善癌症临终患者的不良心理与身体不适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义庭, 李伟, 刘芳, 等. 临终关怀学[M]. 北京: 中国科
学技术出版社, 2000: 23-27.
[2] 彭玉玲. 对临终期癌症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的效果研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17(15): 5-6.
[3] 何珂. 医共同体下多学科协作安宁疗护病房癌症临终患
者的护理体会[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24): 48; 71.
[4] 王桂晓, 厉娜. 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病人护理体
会[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20): 6; 8.
[5] 胡夕春, 王杰军, 常建华, 等. 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
识(2017年版)[J]. 中国癌症杂志, 2017, 27(4): 312-319.[6] 欧小红, 马娜, 刘瑛, 等. 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
病人护理效果分析[J]. 全科护理, 2018, 16(35): 4408-4410.[7] 施永兴. 临终关怀学概论[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5: 271.
[8] 张静,王帆. 安宁疗护对肿瘤病房临终癌症患者护理效果
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21): 123.
2020-03-23)(收稿日期:
(上接第26页)
2016, 36(8): 209-209.
[3] 李宗发. 肩周炎治疗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30): 163-1.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北京: 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186.
[5] 李锋. 骨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1: 255.
[6] 何继永. 外科疾病诊断标准[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26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3: 141-142.
[8] Fan XP, Cheng B, Huang Y, et al. Immediate effects of
hegu needling on adhesive scapulohumeralperiarthritis[J]. J AcupunctTuinaSci, 2013, 11(4): 258-261.
[9] 李伟, 詹红生, 陆念祖. 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J]. 亚太
传统医药, 2015, 11(22): 44-46.
[10] 郭越. 肩周炎的临床康复治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4,
20(15): 2752-2754.
[11] 李洪云, 玄敏. 中医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 海峡药学,
2017, 29(12): 205-206.
[12] 王博毅, 罗琼. 毫刃针和常规针刺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
床疗效比较[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18): 117-118.[13] 洪潇挺, 林佳, 刘小琼. 平衡针结合毫刃针治疗肩周炎临
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7): 836-837. [14] 王妍妍, 彭志杰, 张文涛, 等. 循经取穴温针灸疗法治疗
肩周炎的疗效观察[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6, 30(6): 345-347.
[15] 杨晓辉, 林佳. 毫刃针结合手法治疗网球肘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 32(6): 592-593.
因可分为风寒挟湿、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治疗以祛风散邪、活血通络止痛为主,在缓解疼痛的同时,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11]。
毫刃针疗法是一种将传统针刀疗法改良的创新技术
[12]
,其特点是快速、近乎无痛。因进针深度不超过
0.2 cm,所以对进针部位的神经血管组织创伤小。毫刃针既有小针刀松解病灶组织粘连、挛缩的作用,又能发挥传统毫针中疏通气血之功效[13]。这也正契合了肩周炎治疗中的特点,通过毫刃针对受损肌肉浅筋膜的松解,降低其张力,缓解筋膜痉挛,改善肩周炎局部软组织的广泛粘连,加速肩部炎症消散吸收,起到快速镇痛的效果痛
[14]
。另一方面,由于毫刃针进针表浅,既能疏通气血
又不伤经络,使气血得以畅达,促进血液循环,通则不
[15]
,达到改善肩周炎症状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
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能较好改善肩关节功能,缓解肩周疼痛。
综上所述,毫刃针在治疗肩周炎中疗效确切,且有创伤小、操作简便、见效快等优点,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次数,治疗费用也相对低廉,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运用。但作为一种较新的疗法,毫刃针的原理尚未完全明确,既往临床研究的样本量也较小,仍需不断深入研究以期挖掘更多的临床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明三. 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研究进展[J]. 山西中医学院
学报, 2007, 8(4): 54-55.
[2] 陈娟. 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进展[J]. 国医院药学临床专集,
2020-03-09)(收稿日期:
上海医药 2020年 第41卷 第18期 (9月下)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