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共轭对合矩阵的若干结果

共轭对合矩阵的若干结果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10卷第9期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Vo1.10 NO.9 2 0 1 1年9月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ep.2011 共轭对合矩阵的若干结果 黄允发 (韩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系,广东潮州521041) 摘 要:利用分块矩阵乘法,讨论了共轭对合矩阵的一些性质以及与准对角矩阵、次准对角矩阵、 -可逆矩阵的联系 获得了一些新的结论. 关键词:共轭对合矩阵;准对角矩阵;次准对角矩阵;K-可逆矩阵 中图分类号:0 151.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11)O9—0024一O3 1 引言及定义 共轭对合矩阵是与对合矩阵相近的但又是不同的矩阵,例如(一0f )是对合矩阵,但不是共轭对合矩 阵,而f: )是共轭对合矩阵,但不是对合矩阵.特别地,对于实矩阵来说,对合与共轭对合是一致的,共 轭对合矩阵与对合矩阵在矩阵理论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共轭对合矩阵以及分块矩阵乘法的基础 上,讨论了共轭对合矩阵的一些性质以及与准对角矩阵、次准对角矩阵、K.可逆矩阵的联系,获得了一些新 的结论.本文用j 、, 表示n阶、2n阶单位矩阵, 表示矩阵A的共轭矩阵,A‘表示矩阵A的伴随矩阵,IA1 表示矩阵A的行列式,记2n阶矩阵K=f ],c 表示所有m阶复方阵的集合,Ao 表示矩阵A 与B的Kronecker积….本文在没有特殊声明的情况下所提的矩阵均指复方阵. 定义1 E∈Cn x n称为共轭对合矩阵或圆矩阵,如果E =, . 定义2 A E cn x n称为对合矩阵,如果A =, . 定义3… 设A,B∈C “ ,若AB=BA=K,则称A为K.可逆矩阵. 定义4 设A∈2n ̄2n若A I A,】,其中 是n阶方阵 :l,2)'则称A为准对角矩阵;若A= ,0 A,、 I.1^,  U jI ,则称A为次准对角矩阵. 引理1 设A,B,c,D为n阶方阵,则(AQB)(coD):AC ̄nO. 2 主要结果 定理1 若A∈C 为共轭对合矩阵,则A 也为共轭对合矩阵. 证明:因A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AA=AA=AA=In,而 ‘A =A A’=J I I J』4~= lA l IA IA A。。=IAA l(AA)~=, ,故A 为共轭对合矩阵. 定理2若A,B∈C 为共轭对合矩阵,则Ao 也为共轭对合矩阵. 证明:因A,日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AA:, ,BB=, ,而(Ao (AoB)=(AOB)(A@B)= (AA)o(BB)=In⑧, =, 故AoB为共轭对合矩阵. 收稿日期:2011—03—01 基金项目:韩山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2009—36) 作者简介:黄允发(1985一),广东汕头人,主要从事高等代数研究. 第9期 黄允发:共轭对合矩阵的若干结果 ・25・ 定理3 若 E c 为共轭对合矩阵,则 _ i(IH。  ]也为共轭对合矩阵. 证明:因H 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 =, ,而 2 所以H 为共轭对合矩阵. 定理4设日 E c ד为共轭对合矩阵,B 1(, +日 ),则 为共轭对合矩阵的充要条件是日n+ =。 证明:必要性.因H ,B为共轭对合矩阵,则日 一H=n, ,B百:, ,而 B :1(1 +日 ) (丽):l(i +Ha)(, + ): (, + + +日 ): ,/2,/2 一 ÷( + +日 )= + 1( + )= 故H + =0. 充要性.因日 为共轭对合矩阵且H +一H:0●,而 一2 B : 1(, +日 ) (丽):-(I +日 )(, + ) =一 ÷(, + + + )=丢(,\ ●● ● 一  + =,● √2 √2 Jl,故 B为共轭对合矩阵. … …对合 = 为共轭对合矩阵的充 要条件是H +H =0. 证明:必要性.因H ,M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H H =, ,MM=, .而 [ I,l l(H, n ÷ , = 巩日 ,+ — ÷ 故H +H =0. 充要性.因H 为共轭对合矩阵,且H +H =0,则 1(21一 , 。故M为共轭对合矩阵.同理可证得N为共轭对合矩阵的充要条件是H +日 =0. 定理6若日 为共轭对合矩 ( :],则F与 互为 _可逆矩阵,即F : F=K it明:因H 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H H :H H =H 日 =, ,而 F ( 1/一 2 =0L … …, 故F与 互为K.可逆矩阵. 定理7若 E c “为共轭对合矩阵,.s= f s 可逆 矩阵. 证明:因日 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日 H =H H =H H =, ,而 ・26・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第1O卷 s ( (  ̄l=iI一老 Ha+ H.H“]=0L IoI 定理8若H 为共轭对合矩 = n],则存在矩阵Q=(:= ,使得 AQ= A与 相似. 1日 一H J 证明:由于Q =( ]( 二 ]=2( ],故Q~=÷Q,所以 Q AQ=÷( 二 ]( ]( 二 ]=÷( : 二Hn ]( 一In ] 2【日 二一 :日 + 日Ⅳ +日 一H等 Hr H 一 H 一 H J  、 Ha一 JH  定理9若 c…为共轭对合矩 = Hn 为准对角矩阵. —证明:因H 为共轭对合矩阵,则H 一H:Hn—H一=n.HnH =In,而 A =( ]日 一 jHn  ( -日 /- Hn] 一=fH—nH 二 H H日 参二+ J ] =( 0+ H::+ ] :/ ,定理・。若日 E c 为共轭对合矩阵,s磅( ],则 为次准对角矩阵. —证明:因H 为共轭对合矩阵,所以H 一HHn—H一:=n.HnH =j ,而 s ( H.J] ̄ ft,- . ]=丢( n-暑Hn 一 ]= 扣 扣] 故s 为次准对角矩阵. 致谢:感谢韩山师范学院刘玉教授的指导! 参 考 文 献 【1]方保镕,周继东,李医民.矩阵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景良,陈向晖.特殊矩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 黄允发.K.可逆矩阵与K-可换矩阵[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21—25. [4] 黄允发. 可换矩阵与K-反可换矩阵的性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9(6):11—13 f5] 张贤达.矩阵分析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一2 十 0 第10卷第9期 2 0 1 1年9月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Vo1.10 NO.9 Sep.2011 金属流体钾在极端条件下的电导率研究 周大伟,宋金瑶,李根全 (南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河南南阳473061) 摘要:采用基于第一原理的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和Kubo-GreenWood公式计算了不同密度和温度下金属流体K的电导 率.发现随密度的增加,金属流体K的电导率先增加后减小,并且在0.75p。(P。为通常条件下的固体K的密度)密度处形成 一个电导率最大值.通过分析流体K的电子结构,对其电导率随密度变化呈现不同趋势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从头算分子动力学;电导率;流体 中图分类号:O 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l一6132(2011)09—0027—04 0 引言 物质的电导率因物质的不同而有非常大的变 化.比较金属和理想半导体的电导率,会发现一个 的相变过程中出现了与金属Na和重碱金属Ru、Cs 相同的结构,这意味着金属K是金属Na、Ru和Cs 之间的过渡元素,因此出现在金属Li、Na中的奇特 电子结构特征也可能出现在金属K中.其中金属 数量级高达10”的变化,这可能是除了压力之外, 最大的变化物理量之一.虽然对于简单金属在正常 条件下的电导的理论解释是比较直观和简单的,但 是在低密度和高密度下金属电导率的变化出现非 常大的起伏,不能够采用简单金属的模型进行描 述.例如,如果金属流体在超过熔点热膨胀到临界 区域,由于电子局域在原子周围,金属就会发生从 Li流体的电导率随密度变化已经被理论预测 ; 其电导率随着压力的增加不是上升,而是一直下 降.本文采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和Kubo.Green. Wood公式相结合对流体K的电导率进行了计算, 期待能够给出其电导率变化的清晰的物理图像和 详细解释. 金属到绝缘体的相变.因此它是涉及关联、热激发、 无序等等的多体量子问题,如此等等,引起了人们 的广泛兴趣. 1 计算方法和细节 对于金属K性质的计算过程,采用Vienna ab. initio Simulation Package(VASP)软件包 .离子和 碱金属在通常条件下被称为“简单金属”,但 是最近发现,Li、Na在高压下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和 奇异的电子结构¨ .金属K由于其处于金属Na 电子的相互作用采用投影扩充波(PAW)方法描 述 ,由于涉及在高压下进行计算,所以采用3p 、 4s 共7个电子作为价电子,交换关联泛函选为 PBE ,在状态方程和焓曲线计算过程中采用截断 和重碱金属Ru和cs之间,实验发现其在高压下 Some results about cOninVOlutory matrix HUANG Yun.fa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 52 1 04 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based on block matrix multiplication,we discuss some properties of coninvolutory matrix and the relation of coninvolutory matrix and almost diagonal matrix,almost sub—diagonal matrix,K—invertible ma・ trix,generalize some new conclusions. Key words:coninvolutory matrix;almost diagonal matrix;almost sub-diagonal matrix;K—invertible matrix 收稿日期:2011—04—20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112102210019),河南省科技厅基础与前沿研究项目(112300410121) 作者简介:周大伟(1978一),吉林四平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第一原理和高压物性计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