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

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

40卷第1期 208年2月

地震工程学报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

Vol. 4 0 No. 1 Feb. 2018

徐东卓,李胜虎,尹海权,等.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JJ]地震工程学报,2018,0(1) :92-100.doi:

10.3969/jissn.l 000 — 084 4.2018.01.092

XU Dongzhuo»LI Shcnghu» YIN Haiquan,ct al.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Piedmont F^ault of Gangde- ershan in the Wuhai FVult Depression, Inner Mongolia[j].(3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3969/j.issn. 1000 — 084 4.2018.01.092

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①

徐东卓S李胜虎2,尹海权S叶庆东S夏峰S

朱传宝3,

周海涛S余大新S王磊S郭宝震S董亮1

(1.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29)

摘要: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是乌海断陷的一条控盆边界断裂。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构造剖面解析结合 浅层物探、地球化学探测,综合对断裂的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岗德尔山西 麓断裂整体走向

NNE,倾

60°〜80°具

有成束成带发育特点,是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表现出以

拉张为主的活动特征。

关键词: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中图分类号:P5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0 — 0844(2018)01 —0092 — 09

DOI: 10.3969/j.issn. 1000 —084 4.2018.01.092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Piedmont Fault

of Gangdeershan in the Wuhai Fault Depression, Inner Mongolia

XU Dongzhuo1,LI Shenghu2,YIN Haiquan1,YE Qingdong1,XIAFeng1,ZHU Chuanbao3,

ZHOU Haitao1,YU Daxin1,WANG lei1 , GUO Baozhen1,DONG Hang1

3.

CEA, Tianjin 300180, China ;

2.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Shandong, China-,No.3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oL Exploration of Qingkri Province,Xining 810029,Qinghri,China)

(1. The First Monitoring and Application Center,

Abstract: The western piedmont fault of Gangdeershan is a basin-controlled fault in the Wuhai fault de­

pression. Based on field geological surveys,structural section analysis,and shallow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s, we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Quaternary aThrough fiel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fault tracing,and structural profile analysis,we determined that the western piedmont fault of Gangdeershan extends north to south,with the northern end at Guanyinsi, Wuhti city,the southern end at Sandaokan,and further south the presence of a hidden fault. The overallstrike of the fault isNNE,the dip angle is 60。〜80。,the fault throw is 10〜100 cm,andbundle formation and zone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tectonic activity is strong in the study area? and the eleva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des of the basin and the mountain is about 400 m. We found

①收稿日期:2017-02-14

(2015FY210400)

作者简介::徐东卓(1985 — )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专项(17A37ZX228)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508009 );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表形变监测分析、区域大地构造和地震构造研究。E-mail: d(mglic〖@ 163.com。

第40卷第1期徐东卓,等: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

93

the Holocene alluvial sand and gravel deposits to be faulted. The study area is located in the earthquake-free zone and the stress-adjustment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earthquake areas,and there is a possibility of moderate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e future. Shallow 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s also reveal obvious abnormal changes in the location of faults,and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the fault. The shallow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results show obvious stratigraphic position change and the fault characteristics of bundle formation and zone formation. In addition,most of the faults are high-angle normal faults,and the faults tend to be western. Geochemical surveys mainly employ two methods: soil radon and soil mercury analysis.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we consider the western piedmont fault of Gangdeershan to be a Hol­ocene active fault characterized by tension.

Key words: Wuhti fault depression; western piedmont fault of Gangdeershan; late Quaternary; active

characteristics

引言

岗德尔山西麓断裂位于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乌

海断陷的东边界,是南北地震带北端的一条第四纪 活动断裂,展布在岗德尔山西麓山前[1]。断裂控制 的乌海断陷以北的河套断陷带地震活动频繁,历史 上曾发生过公元

物组成。

进人新生代时期,随着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

块开始逐渐抬升

[3],银

川一河套断陷及乌海断陷开

始发育,与两侧地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增强。至第 四纪,随着印度板块不断俯冲碰撞亚欧板块,青藏高 原强烈隆升

849年7X4

级大地震

、1 979年

五原

[46],区

内地壳分异构造作用强烈,造成

6.0级

地震;以南的银川断陷带据历史记载和近代仪

了巨幅的盆山差异升降[78]。乌海断陷东缘的岗德 尔山西麓断裂,即在此构造背景下发育。

器记录,共发生过年的平罗

6

级以上地震,最大为

1739

8.0

级大地震。研究区位于两大断陷盆地

2地质调查及剖面研究

岗德尔山西麓断裂位于鄂尔多斯地块西缘、乌

之间的地震空区、狭窄的应力调整过渡地带。岗德 尔山断裂是对鄂尔多斯地块西缘地壳稳定性有重要 影响的一条活动断裂,对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分 析和研究,对区域防震减灾以及重大工程地质安全 评价有重要意义。此区域的断裂活动性研究相对较 少,本文利用野外地质调查、构造剖面解析结合浅层 物探、地球化学探测,综合对岗德尔山西麓断裂的第 四纪活动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海断陷东缘,黄河东岸的山前洪积扇台地和阶地之 上,地形地貌特征表现为东高西低。断裂以东是高 大的岗德尔山,以西是黄河谷地;南高北低,黄河由 南向北穿过断陷盆地中部。第四纪地层在研究区分 布较广,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冲洪积层, 在河床内及两岸有河漫滩和阶地分布。通过大量野 外地质地貌调查、断层追索、构造剖面解析,可知岗

1区域地质概况

岗德尔山西麓断裂位于岗德尔山西侧山前,桌

德尔山西麓断裂出露位置北起乌海观音寺,向南经 岗德尔山陵园,到三道坎附近,再往南渐变为隐伏断 裂,整体走向

子山西缘断裂中南段,是乌海断陷的东边界控盆断 裂。大地构造上,乌海断陷位于鄂尔多斯地块与阿 拉善地块之间,展布于贺兰山北部隆起带和桌子山 隆起带之间,处于河套断陷与银川断陷间的狭窄过 渡地带(图

NNE

倾向

NW,倾

65。〜80。。

断裂

的线性特征十分清楚,断层切割山前戈壁及冲沟一 级阶地。研究区断裂活动强烈,断裂两侧的盆山高 差约

400 m

,可见多处被断裂错断的全新世冲洪积

1)

来自青藏高原的印度板块北向俯冲 砂砾层。实地调查测制的地质剖面如下:

推挤的应力和来自华北板块的应力,在该区域发生 调整变换的相互作用[2]。断陷以东是鄂尔多斯地 块,板块西缘的桌子山和岗德尔山是由下古生界组 成的近南北向的断块山地;断陷以西是阿拉善地块, 具有太古界的变质结晶基底;南侧和北侧分别是银 川断陷盆地和河套断陷盆地,主要由第四系冲洪积

(1) PM001

位于内蒙古党校南河床,坐标为

39°3450.80\"

N, 10 6 ° 4 8 2 0.4 0\" E

。剖面由较松散的第四系灰色冲

洪积砂砾层和半固结的灰黄色粉砂层组成,断裂发 育其中,可见全新统洪积砾石层底部被部分错断。 断层产状

110°£82°,走

20°,其

中断层面附近的巨

94

地震工程学报2018 年

砾因为断层作用表现出长轴方向与断层产状一致的 现象。根据两盘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和半固结的第 三系粉砂层相对位移特征,判定断层为一高角度东

倾正断层,断距约

50 cm(

2)。

另外,在距离剖面

不远处的一处人工幵挖的东西向槽沟内,两壁均可 见相同特征断层出露(图

3)。

1

区域构造地质简图

Fig.1 Geological structure map of the study area

2 PM001断

层剖面图(一)

Fig.2 PM001 fault section diagram (1)

(2) PM002

位于生命纪念园北,位置坐标为

洪积砾石层被错断,断层近直立,走向约

20°

其中

39°348.70\"N

, 东倾和西倾各三条,西倾断层错距相对较大。根据 断层面及标志层上下错动关系,剖面中断裂均为高 角度正断层,断距

106°47°56.00\"E。

高约

剖面由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组成, 条断裂发育其中,可见部分全新统

9m

,共有

630〜100 cm

不等(图

4)。

第40卷第1期徐东卓,等: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

组成,高约11

95

(3) PM003

位于生命纪念园北砖厂大坑内,坐标为

m

。两条断裂发育其中,可见全新统

39°3420.30\"

洪积砾石层被部分错断,断层产状

295°Z80°,走

(图

N,106°486.50\"E。剖

面由第四系冲积砂层、中厚层

10°。从标志层相对位错关系来判断,断层为全新世 高角度西倾正断层,断距约

灰黄色粉砂质泥层、浅灰红色泥层和洪冲积砂砾层

40〜60 cm5)。

■110° Z82

3 PM001断层剖面图(二)

Fig.3 PM001 fault section diagram (2)

4 PM002断层剖面图

Fig.4 PM002 fautt section diagram

5 PM003断层剖面图

Fig.5 PM003 fault section diagram

96

地震工程学报2018 年

(4) PM004

位于黄白茨火车站东,坐标为

(5) PM005

39°3246.10\"N

位于三道坎东,坐标

剖面主要由灰黄色冲积粉砂层和

106°41.12\"E。E

。剖面由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组成,高约

15 m

,砂

厚层浅灰红色粉砂质泥层组成,均为半固结状态。 此处可见两条断裂发育其中,其中一条倾向一条倾向

层呈透镜状发育在砾石层中,可见断距较小的断裂 发育其中,全新统冲洪积砾石层被错断,断层走向

W

,另

E

,两者倾角均较大。断裂未切穿最顶部

150°倾

70°

根据标志层相对位移关系,判定断层

地层,断层走向

30°

倾角

80°

根据标志层相对位移 为一规模相对小的正断层(图

7)。

特征,认为断层均为高角度正断层(图6)。

PM004断层剖面图

Fig.6 PM004 fault section diagram

图6

150° Z70

砂层透镜体

PM005断层剖面图

Fig.7 PM005 fautt section diagram

7

3浅层物探与化探研究

出探测断层的状况。

仪器主要采用美国

GSSI公

司生产的频率为

3.1 地球物理探测

本文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探测方法,这是一种基

于不同介质的典型差异探测目标体的地球物理方 法。当发射天线

100 MHz

的发射

SIR4000天

线及非屏蔽组合天线,由于

受到场地条件的,非屏蔽组合天线采用

2.4 m

-接

收天线组合,主频为

40 MHz。100 MHz

天线探测深度约

T

以宽频带、短脉冲的方式向地下 天线探测深度约为为

15m,40MHz

发射电磁波时,遇到具有不同电特性的介质时(如空 洞、断层面)就会有部分地磁波能量反射,接收天线

30 m

。对于

100 MHz

天线,主要采用时间测量

模式,而非屏蔽则采用点测模式。数据处理采用

R

接收发射回波并记录发射时间。雷达反射波的旅

GSSI公

司提供的

RADAN7处

理软件,时深转换时

行时间会随被测介质的深度而变化。于是将发射与 接收天线在被测介质表面同步移动,便可将反射波 依次排列成二维雷达图像,根据雷达图像可以判读

介电常数取

9。

虽然探测区域沉积层较厚,但是通

过对地质雷达资料的精细处理依然可以得到很有价 值的资料。物探测线的布设原则为自东向西,与断

第40卷第1期徐东卓,等: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

97

段,测量米用

层直角相交进行探测。共实测三条剖面,各条测线 描述如下:

(3)MHz非

在200

测线

WWH03前450 m40 m

(1)MHz

测线

WWH01

0〜25 m

段,采用

100

屏蔽天线,方式为定点测量,点距为2

m

处附近存在层位相对错动的明显变化,为

10)。由于测线所处

时间测量方式测量。图中黑色方框区域可见

一处西倾的高角度正断层(图

地表附近错断,而在该区域的右下方可见较多的散 射波(图8),可能暗示此处存在断层(带)。同时,地 质剖面也得出该区域出露多条高角度正断层,成束 发育,大多倾向西。

区域遭受过人为干扰,野外地质调查并未发现断层 露头。

图8

WWH01物

探剖面图

Fig.8 Geophysical profile of WWH01

()测线

WWH02

0〜300 m

段,测量采用

40 MHz非屏蔽天线,方式为定点测量,点距为

2

m

。测线的

100〜140 m

处(黑色框)地层呈现出明

显的层位变化,向

深部隐约可见弧形图样(图

9),根

据分析可以判断此处为一高倾角断层。地质探查发

现其北侧探槽及河道沿岸均存在层位错动,与地质 雷达的结果相互印证。在测线90 m

处左右,层位

错动不明显,但

9 m

以下电磁波阻抗与周围存在明

显区别,具体原因有待研究。

9 WWH02物

探剖面图Fig.9 Geophysical profile of WWH02

10 WWH03物

探剖面图

Fig.10 Geophysical profile of WWH03

3.2地球化学探测

研究区位于乌海断陷盆地,覆盖层较厚,在原生

覆盖土层利用地球化学手段探测地下断层适用可 行,工作中主要采用土壤氡和土壤汞两种地化探测 手段。测线遵循垂直于断裂走向布设的原则,由东 向西探测,选择原生覆盖层或历史较长的土路作为

测量剖面,避幵新填土路或垃圾堆放地。共在岗德

尔山西麓断裂区域布设了

4

条气体化探剖面,同时

进行氡测量和汞测量。鉴于断裂成束成带的特征, 测点间距一般为10 m

,重点位置加密为

5m

,个别

测点间距为

30 m

(1)

土壤氡测量作为一种相对轻便、简易的

段,被广泛用于查找隐伏浅层断层(破碎带)及判定 其位置和基本情况等。本次工作采用核工业北京地 质研究院和北京核地科技发展中心共同研究的

FD216环

境氡测量仪。

()

土壤汞测量,野外易于操作,能测量复杂样

品,无需耗材,后续使用和分析成本低。由于断层在 深部条件下生成的游离汞及多种汞化物对温度、压 力变化非常敏感,在强大的压力梯度和热力梯度作 用下,沿着断裂破碎带、断层面和岩石空隙向地表迁 移。根据汞的这一特性,测汞被用在寻找隐伏断层 上。研究区采用

Lumex公

司生产的

RA-915M测

汞仪。

各剖面土壤氡和汞测量结果如图

11〜14

所示,

98

其中蓝虚线为均值线,红虚线为均值加减方差值线。

地震工程学报2018 年

1.5

倍均 结果显示

[图11(a)],测

线平均值为

4 8.5 Bq/m3, 5〜10 m

处出

异常阈值为

7 230.1 Bq/m

3。在测线的

现氡值异常,异常值达到

9 349.3 Bq/m3;在60 m

201.0 Bq/m

出现氡值异常,异常值达到8 气测量结果

3。土壤汞

3,

[图11(b)]显

示,测线平均值为

在测线的

9.04Ng/m

异常阈值为

15.38Ng/m3。5〜10 m

处出

现汞值异常,异常值达到

20.00 Ng/m

3,与氡测量结

果相符。地质剖面调查同样显示该处存在断层 出露。

测线

HT02

位于生命纪念园北砖厂大坑内。

土壤氡气测量结果显示

[

图12

(a)],测

线平均值为 3。在测线

4 926.0 Bq/m3,异

常阈值为6 990.7 Bq/m

[

(?日 S5/联

10 m

处左右出现氡值异常,异常值达到

7 193.0

线 3。

Bq/m

3。土壤汞气测量结果显示

12(b)],测12.71Ng/m

•平均值为在测线的

8.45Ng/m3,异30〜40 m

常阈值为

处出现汞值异常,异常值达到

14.00 Ng/m

2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200

3。地质剖面调查同样显示该处断层具

有成束成带的特征,由多条平行的高角度断层组成, 在土壤氡气和汞气测量结果异常处分别存在断层出 露。测线前段存在土壤气数值突破下限的现象,可

/m

(b) 土壤汞

11

乌海

HT01

剖面土壤氡和汞测量结果

能与此处土壤覆盖层厚度较大,造成气体外溢通道 堵塞难以溢出有关。

Fig.1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oil radon and

mercury in Wuhai HT01 profile

-----'------'-----'-----'-----'-----'-----'-----'-----4 0001

00

20o

003004 00560070o80o901

/m

(a) 土壤氡

8

■6日-s

1210

6

4 2 0 8 6

/联

4s

2〇

20

乌海

40

HT02

60

/m(b) 土壤汞

80 100 120 140

s

100 200 300 400 7 500 600 700 800 900/m

(b) 土壤汞

丨13

乌海

HT03

剖面土壤氡和汞测量结果

12

剖面土壤氡和汞测量结果

Fig.12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oil radon and

mercury in Wuhai HT02 profiles

测线

Fig. 13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oil radon and

mercury in Wuhai HT03 profile

测线

果显示

HT03

位于三道坎东。土壤氡气测量结

线平均值为

HT01位

于生命纪念园北。土壤氡气测量

[

13(a)],测2 180.2Bq/m3,

第40卷第1期

异常阈值为和

徐东卓,等:内蒙古乌海断陷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特征分析

测线的

99

3 3.8 Bq/m3。在300〜400 m

3 365.1

层特征,有研究认为岗德尔山西缘断层活动强烈,断 裂两侧的盆岭高差高达

700〜800 m

3和

处出现氡值高峰,分别为

300〜600 m

,发育有

5〜18

Bq/m[

图为

3 625.2 Bq/m

3。土壤汞气测量结果显示

m

高台地,切割了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流阶地,错断

13(b)],测

线平均值为

7.50Ng/m300 m

3,异常阈值

了全新世地层,在断裂带展布地带发育有断层崖、断 层陡坎和三角面等构造地貌[9_10]。根据野外地质地 貌调查、构造剖面解析以及地球物理探测和地球化 学探测,综合认为岗德尔山西麓断裂的准确出露位 置位于岗德尔山西麓山前的高冲洪积台地上,断层 线性特征明显,发育有断层作用形成的断层坎等地 貌。

研究表明,桌子山西缘断裂全长约100 体走向

11.93Ng/m3。

在测线的处出现汞值异

常,异常值达到

16.00Ng/m

3,与氡测量结果具有一

定吻合性。地质剖面调查同样显示,在测线的

300

〜400 m

处存在断层出露。测线氡气

100〜150 m

处气体数值突破异常阈值下限,实地调查发现此处 覆盖层较厚,气体外溢困难,造成气量偏少。

km

,总

NNE-SN

,倾向

W

,倾角

50°〜75°

断裂以西

沉降形成乌海断陷盆地,断裂以东抬升形成桌子山 和岗德尔山。断裂沿线多处构造剖面为正断性质, 岗德尔河谷工程大型构造剖面揭露出正断层,记录了至少

4

条阶梯状

3

次地质事件。断裂南段存在

走滑性质的构造剖面,位于黄河东岸的车渡附近,断 层走向近

SN

,倾角近直立,发育有三组明显的0°〜

30°近

(

e.s.boN)/联

水平方向擦痕。同时,物探资料揭示在乌达东

南发育一条隐伏的逆断层[9_10]。乌海断陷盆地是在 边断陷下沉边沉积作用下形成,野外调查发现,岗德 尔山山前沉积物具有盆地边缘相沉积的特点,由于 其属于氧化环境,红色沉积层较为发育,沉积物质的 粒度较粗,包括长石、黑云母等在内的不稳定矿物含

0

200

乌海

400

HT04

600 800

/m(b)iS 汞

1 000 1 200

量较高。

5

处构造剖面和地质雷达探测结果显示岗

德尔山西麓断裂整体上表现出成带成束发育的特 征,走向〜

14

NNE-NE

,倾向

NWW-NW

,倾角多在

65°

剖面土壤氡和汞测量结果

Fig.14 Measurement results of soil radon and

mercury in Wuhai HT04 profile

测线

果显示

80°

以拉张运动特征为主,乌海断陷整体显示出

下沉的运动状态。个别剖面中发育有小型的高角度 逆断层,走向与主断裂一致,同时,剖面

PM002和

HT04

位于黄河村北。土壤氡气测量结

线平均值为

PM004中

显示出两条倾向相同或者相背的断层组

[

14(a)],测2 232.5 Bq/m3,

700〜800 m

3。土壤

合样式,也符合断陷盆地边缘构造的特征。地球化 学探测结果与地表地质调查和地质雷达所得出的断 层状况具有一定的吻合性。

在岗德尔山北段河槽剖面中,断裂错断了生活

垃圾层下的全新世河流相砾石层,经过分析该处蕴 含着古地震事件[1]。在岗德尔山西缘河源村附近 出露的断层切穿最新的全新世砾石层,从桌子山西 缘断裂带上出露剖面的地层沉积物的连续性和完整 性看,断裂自晚第四纪以来活动明显,发生过显著的 构造活动[10]。乌海断陷第三纪渐新世时在断裂控 制下发生强烈的沉降运动,断陷盆地幵始形成,沉积

异常阈值为

3 959.4 Bq/m3。在

[

测线的

处出现氡值异常,异常值达到汞气测量结果显示

5 521.7 Bq/m

14(b)],测13.04 Ng/m

线平均值为

8.63

Ng/m3,异400 m

常阈值为3。在测线接近

处出现汞值异常,异常值达到

14.0 Ng/m

3。

土壤氡测量的

700〜800 m

处以及汞测量的

400 m

处疑似存在断层,野外地质调查由于地表覆盖严重, 未发现有断层出露。

4讨论与结论

针对桌子山西缘断裂及岗德尔山西麓断裂的断

了数百米至千余米厚的第三系和第四系。断陷的东

100

地震工

程学报2018 年

界断裂之一的岗德尔山西麓断裂为晚更新世世活动的断层

一全

(3)339-349.[]

葛伟鹏,袁道阳,邵延秀,等.青藏高原西北部区域地壳形变、构

[9]。本

次野外地质调查

、构

造剖面分

析及结合地质雷达探测发现,岗德尔山西麓断裂有 效错断了全新世的松散

-半

固结冲洪积灰色砾石层

砂砾层以及所夹生的透镜状黄白色粉砂质岩层,断 层断距从

10〜100 cm不。

60

等,是全新世有过明显活动

的活动断裂

位于研究区以北的河套断陷带,历史地震活动

频繁

,发

生过多次级以上地震

;以

2008年与20丄4年于 田73级地震为例地震工程学报,20丄5,37(3):丄0-723.GE Weipeng,YUAN Daoyang,SHAO) Yanxiu.et al. Regional C'rustal Deformation.Tectonic G-eomorphology and Seismogen- ic Tectonic Model of the Northwestern Tibetan Plateau: C'ase Studies of the 2008 and 20丄4 Yutian (Xinjiang)Ms7.3 Earth­quakes [J ].C'hina Earthquake Engineering Journal,2015,37 (3)710-723.

造地貌与孕震构造模型研究—

南的银川断陷

[]

王双绪,张希,祝意青,等.南北地震带北段强震形变异常特征 与预测指标研究[J].西北地震学报,2012,34(2):丄05-丄丄3.

带同样地震活动强烈,发生过包括平罗8.0

级地震

在内的多次中强震

。岗

德尔山西麓断裂控制的乌海

断陷带位于两大断陷盆地之间的地震空区、狭窄的 应力调整过渡地带,未来该区域内有发生中强震的 可能

。同

时该断裂作为鄂尔多斯地块西缘的重要边

界断裂,其活动性极大地影响着鄂尔多斯地块西缘 地壳稳定性,对其第四纪活动特征进行监测和分析 研究对区域防震减灾以及地块西缘的构造研究有重 要意义

。建

议在岗德尔山西麓断裂布设跨断层流动

形变监测场地,使用短水准和短基线监测手段共同 监测该断裂的三维运动状态

基于以上分析,综合认为岗德尔山西麓断裂的

准确出露位置位于岗德尔山西麓山前的高冲洪积台 地上

,断

层线性特征明显

,发

育有断层坎

。断

裂整体

上表现出成带成束发育的特征,走向NNE-NE,倾

NWW-NW,倾

角多在

65。〜80°错

断了全新世的

松散

一半

固结冲洪积灰色砾石层、砂砾层以及所夹

生的透镜状黄白色粉砂质岩层

,断

层断距从

10〜

100 cm不

等,是全新世有过明显活动的活动断裂

现今表现出以拉张为主的活动特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邢成起,王彦宾

.桌子山断裂带及其新活动特征西北地震

学报,丄991,丄3(3) :86-88.

XING C'hengqi.WANG Yanbin.Zhuozishan Fault Zone and Its

Neoactive Characteristic;^J].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 nal,丄99丄,丄3() :86-88.

[

]

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等.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中国 科学

(D 辑),2002,32(丄2):丄020-丄030.DENG Qidong.ZHANG Peizhen.RAN Yongkang.et al.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Tectonics inChina[J].Science inChi­na (Series D) , 2002,32(2):丄020-丄030.

[]

任战利.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地热史地球物理学报,丄9 95,38(3): 339-349.

REN Zhanli.Thermal History of Ordos Basin Assessed by Ap­atite Fission Track Analysis [J ]. C'hinese J Geophys,丄995,38

WANG Shangxu.ZHANG Xi.ZHU Yiqing.et al.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Earthquake Deformation Anomalies and Forecasting Index in the North Segment of the South- North Seismic Belt of C'hina [J ]. Northwestern Seismological Journal.2012.34(2) : 105-113.

[6] XU Dongzhuo.ZHU C'huanbao. MENG Xiangang.et al. Analy­

sis of Fault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before Qinghai Menyuan Ms6.4 Earthquake [J ].(;eodesy and(;eodynamics,2016,7 ( 4) : 261-267.[7] 徐东卓,焦守涛,朱传宝,等.芦山Ms7.0地震前龙门山断裂西南段区域形变特征分析及发震模型探讨[J].地质学报, 20丄7,9丄(丄0):2丄75-2丄84.

XU Dongzhuo. JIAO Shoutao. ZHU C'huanbao. et al. Regional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outhwest Segment ofLongmen Mountain Fault Zone before Lushan Ms7. 0 Earth­quake and Possibly Induced Earthquake Model [J ]. Acta G-eo- logica Sinica .2017.91(10): 2175-2184.[]张进,马宗晋,任文军.鄂尔多斯西缘逆冲裙皱带构造特征及其

南北差异的形成机制[J].地质学报,2004,78(5): 600-611. ZHANG Jin.MA Zongjin.REN Wenjun.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stern O)rdos Thrust-Fold Belt and the C'auses for ItsNorth-South Segmentation]]J].Acta Geologica Sinica,2004, 78(5)600-611.[]马保起,李德文,孙昌斌,等.乌海断陷发现多种性质活动断层

[C]//中国地球科合学术年会.2014: 763.

MA Baoqi.LI Ddwen.SUN C'hangbin.et al. A Variety of Ac­tive Faults Have Been Found in Wuhai Fault Depression[C']// Annual Meeting of Chinese Geoscience Union Corpus. 2014:763.[0]刘睿,马保起.桌子山西缘断裂的初步研究[C]/7地壳构造与

地壳应力文集.2014:68-82.

LIU Riu. MA Baoqi.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Western Margin Fault of Zhuoti Mountain[C']//C'rustal Tectonics and C'rustal Stress Corpus.2014: 68-82.[11] HEZhongtai,MABaoqi,HOUJiarjun,etal.StudyonPaleo-

earthquakes in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 Lnner Mongolia of C'hina by Using Holocene Paleosols on the Paleo-alluvial- pluvial Fans [ J ]. Zeitschrift Fiir Ge()m()rph()l()gie,2012,56 (3)301-3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