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UG7.0注塑模设计教程

UG7.0注塑模设计教程

来源:叨叨游戏网


·补充教程:

注塑模具设计03

标准模架

MoldWizard(以下简称MW)有电子表格驱动的标准件库,这些库可被客户化,还可以依据用户的需要来扩展这些库以满足特殊的需求。

MW模块的标准件库中包含有模架库和标准件。如何合理的选用模架及标准件,这是每个设计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需要先了解模架及标准件的相关知识。

标准模架分为两大类:大型模架和中小型模架。两种模架的主要区别在于适用范围。中小型模架的尺寸为B×L≤500mm×900mm,而大型模架的尺寸B×L为630mm×630mm~1250mm×2000mm。

UG7【模架设计】对话框如图1所示。

图1

在目录下拉菜单可以选择UG自带的标准模架供应厂商。

【目录】栏下拉列表(如图2所示)显示被 Mold Wizard 选录的生产制造标准模架

和标准件,包括四家世界著名公司的名称:美国 DME 公司、德国 HASCO 公司、日本 FUTABA 公司、 LKM 公司。选择其中一家公司牌号,【模架管理】对话框就显示该牌号系列标准模架。 【UNIVERSAL】(通用的)选项是按实际需要自己配置模架模板尺寸。

日本FUTABA 公司的模架结构形式精炼,而且种类也多,标准模架如何选用就用

FUTABA 牌号模架进行介绍。在【目录】栏下拉列表选择“FUTABA_S”,类型中选择“SB”, 如表1所示。

图2

下面以FUTABA(富得巴)模架管理对话框为例:

1)【目录】FUTABA模架分FUTABA_S、FUTABA_DE、FUTABA_FG、FUTABA_H四

个分类,前三个分类又分为小型高强度模架和中小型模架,小型高强度模架用后缀(High_Rigid)区分。

2)【类型】显示指定供应商提供的标准模架类型号,每一个代号表示一种模架结构。见表1所示为FUTABA的各系列。

3)示图区(简图):显示所选模架的结构示意图、导柱放置位置和推杆与推板固定形式示意图。

4)模板尺寸显示窗(模架索引):显示所选模架的系列标准模板在X-Y平面投影的有效尺寸,该窗口用来选择模板大小,系统根据模具的布局确定最适合的尺寸作为默认选择。

5)布局信息窗:显示成型零件尺寸(即系统计算型腔的最大布局尺寸,仅供参考)。

6)模架组件选择窗:显示组成模架零件的尺寸表达式,用来选择模架零件。模架组件部分名称见表2所示。

表1

表2

7)模架组件尺寸表达式栏:用来设置和修改模架零件形状尺寸。在模架组件选择窗选择的零件能在模架组件尺寸表达式栏显示,表达式栏设置非标尺寸数值,按 Enter 键,模架组件选择窗相应组件尺寸作相应改变。

8)模板尺寸设置区(选项数据):用来设置模架主要模板厚度尺寸等其他结构参数。

模板尺寸设置区数据含义举例如下(参阅图3所示):

AP_h表示定模A板高度;

BP_h 表示动模 B 板高度;

CP_h表示垫块 C 板高度。

TW 栏选择 175:X 表示导柱安装在动模侧,选择175 : Z表示导柱安装在定模侧, 450 表示定、动模座板窄的宽度; 550 表示定、动模座板宽的宽度;

U_h栏30: V、 40 : W表示支承板两种可供选择的高度,具体数值表示支承板的高度。

图3

9)编辑图标(编辑数据):图标区有模架编辑数据库图标、旋转成型零件图标等。

模架安装定位时模架宽度方向与模具坐标系 x 轴方向一致,在设置模具坐标系 x 轴方向时如果忘记调整成型零件宽度方向与 X 轴方向一致,可使用旋转图标旋转成型零件,使成型零件宽度方向和模架宽度方向与 X 轴方向一致。

一、FUTABA(富得巴)

(一)(S型)大水口标准模架

图4 基本结构

分类代号中的字母含义:A表示“有承板无推板”;B表示“有承板有推板”;C表示“无承板无推板”;D表示“无承板有推板”。

图5 有承板无推板(类型:SA)

图6 有承板有推板(类型:SB)

图7 无承板无推板(类型:SC)

图8 无承板有推板(类型:SD)

(二)细水口标准模架

图9 细水口标准模架

分有:D型和E型。其中

D型小水口有脱料板的,又分为DA、DB、DC、DD。

E型小水口无脱料板的,又分为EA、EB、EC、ED。

(三)简化细水口标准模架

有FA、FC和GA、GC

图10

F是有脱料板;G是无脱料板。

二、龙记

(一)大水口标准模架

图11

代号字母含义:

A表示有托板;B表示有托板与推板;C表示无托板与推;D表示有推板。

I为工字模;H为直身模;T为直身模加面板。

(二)细水口标准模架

图12

代号字母含义:

D为有水口推板;A~D含义同上;

E为无水口推板。I和H含义。

三、国标标准模架(UG默认未列入)

(一)中、小型标准模架(基本型)代号分A1~A4

图13

(二)中、小型标准模架(派生型)代号分P1~A9

图14

(三)大型标准模架(基本型)代号分A、B

图15

(四)大型标准模架(派生型)代号分P1~P4

图16

选用标准模架的过程

• 选用标准模架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根据制品图样及技术要求,分析、计算、确定制品类型、尺寸范围(型腔投影面积的周界尺寸)、壁厚、孔形及孔位、尺寸精度及表面性能要求、材料性能等,以便制订制品成形工艺、确定浇口位置、制品重量以及模具的型腔数目,并选定注射机的型号及规格。选定的注射机应满足制品注射量和注射压力的要求。

• 确定模具分型面、浇口结构形式、脱模和抽芯方式与结构,根据模具结构类型和尺寸组合系列来选定所需的标准模架。

• 核算所选定的模架在注射机上的安装尺寸要素及型腔的力学性能,保证注射机和模具能相互协调。

模架规格的选择

• 模架规格的确定往往取决于模仁(成型镶块)大小。模架模板厚度与模仁尺寸之间的关系,如图17所示。

图17

MW模式下的模架加载

• 在MoldWizard(以下简称MW)模式下,模架的加载变得很简便,初始化后的模型设置了模具坐标系,模架则以模具坐标系为参照基准来进行加载、装配。同样以一个实例例来说明初始化项目的模架加载过程。操作步骤如下:

图18 图19

【Mold Wizard标准模架设计(一)】

图20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操作:

(1)初始化。如图21所示。

图21 初始化项目

(2)定义坐标系

(3)工件:尺寸B×L=90×150,Z上30,Z下20

(4)布局。如图22所示。

图22 型腔布局

(5)模具分型

1)设计区域

将所有未定义的区域指定给型腔。如图23所示。

图23 定义区域

2)抽取并创建区域

3)自动补片

单击“自动修补”后,多次单击【添加或移除面】对话框中的“确定”,将所有破孔修补完成。如图24所示。

图24

4)创建分型线、分型面

如图25所示,自动搜索,创建分型线。如图26所示,采用“有界面”创建分型面。

图25

图26

5)分割型腔和型芯

按下图所示,出现“定义型腔和型芯错误信息。如图27所示。说明分型面中有质量不合格的,必须修改不合格的补片。

图27

下面试修改曲面补片。

如图28 a)~c)所示,删除认为不合格的补片。

如图29所示重新补片:先网格曲面补,再用现有曲面加载。

重新分割型腔和型芯,成功,结果如图30所示。

6)创建滑块

①打开型腔文件;②拉伸体1(如图31所示);③拉伸体2与拉伸体1合并(如图32、图33所示);④与型腔求交,保留目标(如图34所示);⑤将滑块转化为型腔子零件(如图35、图36所示);⑥创建求差以生成型腔切口(如图37所示型腔零件)。

a)

b)

c)

图28 删除不合格曲面补片

a)

b)

图29

型腔

型芯

图30

图31 拉伸体1

图32 拉伸钵2的草图

a)

b)

图33 拉伸体2

图34

a)

b) d)

c)

图35 将滑块转化为型腔子零件

图36

图37

(6)添加及完善模架

1)模架加载和编辑

富得巴S,类型SA,长宽号2730。

A=50,B=20,C=80。其余接受默认值,如图38所示。

单击“应用”,开始加载模架。在加载过程中,两次现出“信息”对话框,如图39所示,单击“确定”按钮。

旋转模架,合格后,单击“取消”按钮。如图40所示。

图38

图39

2)编辑模仁型腔。

也就是为在模架上直接切剪出模仁型腔之前,先编辑工件竖棱边过渡形状的操作。

操作:单击【型腔布局】按钮,出现【型腔布局】对话框,如图41所示→单击“编辑插入的型腔”的按钮,出现【插入腔体】对话框,如图42所示。

a)

b)

图40

图41

如图43所示腔体四种类型图示,R=0是代表直角的,TYPE=0通常用的比较多,TYPE=1通常用于大型模架。

R=0 TYPE=0,R=10

TYPE=1,R=10 TYPE=2,R=10

图43

图42

此例选取:TYPE=2,R=5,单击“确定”、“关闭”,结果如图44所示。

图44

3)创建新腔体(腔体图标:)

UG的腔体设计功能是用来剪切相关的或非相关的腔体,型腔设计的概念就是将标准件里的FALSE(直译为“假的”,可译为“虚拟”、或“外轮廓”)体链接到目标体部件中并从目标体中减掉相应的余量,从而创建必要的标准件安装腔。

单击按钮,出现如图45所示的【腔体】对话框→选择目标体:动、定模板→工具

体:模仁→确定,完成动、定模板新腔体的创建操作。如图46所示。

图45

特别提示:如图45所示,要保证在模架中切减出完整的组件装配腔体,必须选择“工具体”的引用集为“FALSE”,当“工具体”是组件时,必须选取工具列表中的“组件”,否则,求得的腔体将是不完整的结构。

产生型腔后的定模板 产生型腔后的动模板

图46

4)添加滑块组件

①隐藏定模侧、型腔、腔体。参照附图1、附图2所示。

附图1 隐藏模型 附图2 腔体(pocket)

②移动WCS到滑块下边的中点,如图47所示;旋转WCS使YC指向滑块外,如图48所示。

图47 图48

特别提示:YC方向要与滑块对话框中提示的参考方向要一致,否则,不能正确放置滑块组件的方位。如图49 a)所示Y+向与图49 b)、c)所示的Y+向是相反的,所以,实际YC必须与图示中Y+方向相符。

③添加滑块组件。单击滑块和浮升销库按钮→出现【滑块和浮升销设计】对话框,在相关类型列表中选择

(单导柱行位)选项→选择“尺寸”选项卡,按如

图49所示标记,修改18个参数的值→单击“确定”,添加结果,如图50所示。

④创建腔体。显示定模板、定模座板→单击按钮→选取动模板、定模板为目标体→

在工具类型列表中选取“组件”→选取滑块组件(两个)为工具体→确定完成腔体创建。如图51所示。

⑤添加滑块上的8个螺钉及创建其放置腔体

步骤一:隐藏定模板、定模座板、型腔和产品;

步骤二:单击按钮→按图52所示【标准件管理】对话框中标记的红框选择对应选项→选择对话框中的

选项卡,在表达

a)

图49

a)

b) c)

图50

式列表中选择选项,修改其值为18,并按回车键→单击“确定”→出现

【选择一个面】对话框,选择图53所示的面→在系统弹出的【点】构造器中输入相对WCS的坐标值,XC=1.5,YC=15→单击“确定”→单击【位置】对话框中“确定”→XC=1.5,YC=-15→单击“确定”→单击【位置】对话框中“确定”→单击【点】构造器中“取消”,完成面1上两个螺钉的添加。

a)选取定模板、动模板

b)选取滑块组件

c)定模板上的腔体 d)动模板上的腔体

图51 创建放置滑块组件的腔体

图52

步骤三:重复上述“步骤二”,依次完成其余三个面的螺钉添加,如图54所示。

步骤四:创建放置8个螺钉的腔体。单击按钮→按图55所示选择滑块上三个模板

及型芯部件为目标体→选择工具类型为“组件”→选择四个螺钉为工具体→单击“确定”,如图56所示。

图53

图54

图55

⑥创建滑块的链接,且合并。按图57、图58所示完成操作。结果如图59所示。

图56

a)将滑块转为工件部件,小型芯设为显示

b)选择“WAVE几何连接器”

c)勾选“关联”、“隐藏原先的”,选小型芯为链接对象

图57 将小型芯链接到滑块组件上

图58 创建求合特征

图59 链接、合并后的滑块组件

5)添加斜顶组件

①隐藏定模组件、参照模型,如图60所示。

图60

②设置体系。按图61所示设置。

图61

③添加斜顶组件1。单击按钮→出现【滑块和浮升销设计】对话框→在目录列表中

选择dowel lifter(属于:简单斜顶),如图62所示。

斜顶销组件彩色示意图,如图63所示。

图62

图63 简单斜顶组件示意图

→进入“尺寸”卡,按图所示,修改参数→“确定”。添加的斜顶,如图65所示。

图65

④镜像斜顶组件1。如图66所示设置型芯为工作部件→如图67所示创建基准平面→设置

为工作部件。

图66

图67

如图68所示,选择斜顶组件→选择“镜像装配”→选取上一步创建的基准平面→完成斜顶组件1的镜像装配(要进行两次镜像装配)。

图68

⑤修剪斜顶组件1。单击“修剪模具组件”按钮→按图69所示选取斜顶组件1→按图70所示,单击“确定”,完成斜顶修剪。

图69

图70

⑥创建装配斜顶组件1的腔体。单击按钮→选型芯、动模板、承板及推杆固定板这目标体→选择四组斜顶组件为刀具体,如图71所示→单击“确定”,完成腔体创建。

图71

⑦参照上述步骤①~⑥,添加斜顶组件2。

添加斜顶组件并创建腔体后的型芯,如图72所示。

图72

6)添加浇注系统

①添加定位圈。显示模架→单击“标准件库”图标→按如图73所示的【标准件管理】对话框红色框所示选择选项→“确定”,加载定位圈,如图74所示→创建定位圈装配腔体(单击 按钮,T板为目标体,定位圈为工具体)。

②添加浇口套。单击“标准件库”图标→目录:

选80;按图75所示修改

;分类:;参数:

的值为65→“确定”,加载→创建浇口套

装配腔体,选择T板、A板为目标体,浇口套为工具体→“确定”。如图76所示。

③设置体系。隐藏T板、A板、产品和型腔,如图77所示→按图78所示移动坐标系,并定向。

④创建流道。单击流道按钮→出现如图79所示的【流道设计】对话框,将其中的A

值修改为35→“应用”,定义了引导线串,如图80所示→按图81所示单击“创建流道通道”按钮,选择圆形截面,A值取8→“确定”,完成流道体的创建,如图82所示→创建流道体装配型腔(型芯和型腔为目标体,流道体为工具体)。

a)对话框

b)分类列表中各选项

c)尺寸选项卡中参数列表

图73

图74

图75

图76

a) b)

c)

图77 隐藏上述实体

图78

图79

图80 流道引导线

图81

⑤创建浇口体。单击按钮→按图83所示设置浇口体有关选项及其参数→“应用”

→定义浇口起始点,按图84所示,选择圆心→选择X正向→“确定”,如图85所示浇口体创建完成→“取消”→创建浇口型腔(型腔为目标体,浇口体为工具体),结果如图86所示。

图82 创建流道体

图83

图84

图85

图86

7)加载顶杆

隐藏型腔→单击“标准件”按钮,按图87所示选择选项及修改参数→“确定”→定义顶杆的位置。依次输入六个顶杆的放置坐标值,“确定”,最后“取消”。坐标值如下:

XC YC

-30 2

-30 50

-30 -50

-60 -50

-60 2

-60 50

图87

定义的顶杆位置,如图88所示。

图88

编辑修改顶杆的位置。重新打开“标准件”对话框,按图~图91所示依次修改六对顶杆的位置(旋转90°)。最终结果如图92和图93所示。

图 选取要编辑的顶杆,单击“重定位”按钮

图90 单击“捕捉手柄到WCS”

图91 单击体系的水平旋转手柄,输入转角90°

图92 重新定位后的顶杆

图93 所有顶杆均重新定位

修剪顶杆。单击按钮→按图94所示,选择六个顶杆→“确定”,就完成了顶杆的修

剪,如图95所示→创建顶杆装配腔体(目标体为型芯、b板、承板和顶杆固定板,工具体为12个顶杆),结果如图96所示。

图94

图95

图96 带有顶杆腔体的型芯

8)加载拉料杆。

①按图97所示隐藏模型→单击拉列表中选择

按钮,出现“标准件管理”对话框,在“目录”下

选项;在“分型列表框中选择

选项;在“分类”下拉列表中选择

选项→在MATERIAL下拉列表中选择NITRIDED选项;在CATALOG_

DIA下拉列表中选择6选项;在CATALOD_LENGTH下拉列表中选择100选项→在“尺寸”选项卡中找到选项CATALOD_LENGTH=100,在其文本框中输入值120,并按回车→“确定”→出现“点构造器,定义坐标原点为拉料杆加载位置→单击“取消”,完成加载,如图98所示。

图97

图98

②创建拉料杆装配腔体。单击“型腔设计”按钮→选取型腔、A板、承板、拉料杆固定板为目标体,选取拉料杆为工具体→“确定”,完成腔体的创建。

③修改拉料杆。将拉料杆转为显示部件→单击“拉伸”命令→选择ZC-YC基准平面为草图平面,绘制图99所示的草图→对称拉伸(输入3)→求差,结果如图100所示。

图99

图100

④转换显示模型。如图101所示显示总文件,并设为工件部件。

图101

9)加载弹簧。

①单击“标准件”按钮→按钮图102所示选择相关选项→“确定”→弹出“选择一

个面”对话框,选取顶杆固定板上表面→“确定”。

图102

②弹出“点”构造器,按图103所示,选择捕捉圆心方式,捕捉圆心→按图104所示,单击“确定”,完成一个弹簧加载。

图103

图104

③重复上述步骤“”,完成其余三个弹簧的加载。最后单击“点”构造器中的“取消”。结果如图105所示。

图105

④创建弹簧定位腔体。单击“腔体设计”按钮→选择“承板”为目标体,四个弹簧为工具体→“确定”,完成腔体。

(7)显示隐藏零部件

完成标准件的添加后,还有很多零件没有显示出来,如导柱、导套、部分螺钉等零部件。将它们全部显示出来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显示所有模型。选择下拉菜单【编辑】→【显示和隐藏(H)】→【全部显示】命令,系统会将所有模型部件显示在当前窗口中(但有部分零件不能看到其实体特征)。

②打开“装配导航器”窗口。展开“装配导航器”窗口中,如图106所示。

,使组件中的所有子零件都显示在

图106

③转化零件引用集。在“装配导航器”窗口中的“引用集”列表中找到引用集为非“整个部件”状态的部件,如图106所示,并在其上右击,选择快捷命令“替换引用集”之下

的“整个部件”子命令,即可完成部件引用集的转换,同时在图形区能看到 相应的实体部件。

(8)保存零件模型

至此,标准的添加及修改已经完成。选择“全部保存”命令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