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专题一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真核,异养兼性厌氧型,最适温度18℃~25℃) 2. 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醋酸菌(原核,异养需氧型,最适温度30℃~35℃) 3. 过程:挑选葡萄→冲洗(70%酒精消毒,洗洁精冲洗,干燥)→榨汁→(葡萄汁装进装置时要留有1/3的空间)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1. 参与腐乳发酵的微生物:青霉、酵母、曲霉、毛霉(主要作用)(真核,异养需氧型)。
2. 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验亚盐含量
1. 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原核,异养厌氧型),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 亚盐的测定:目测比色法(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对比,可以大致估计亚盐的含量)(亚钠标准显色液) 专题二
课题1 微生物实验是培养
1. 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固体培养基(琼脂),液体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要满足生物的ph需求和氧气需求)
2. 无菌技术:消毒(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3. 消毒及灭菌方法:消毒(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灭菌(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4. 倒平板操作(p17)平板划线操作(p18)稀释涂布平板法(p19)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1. 筛选菌株:DNA多聚酶链式反应(PCR)要求使用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 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3. 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C÷V)×M 其中C代表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代表涂布平板式使用的稀释液体积(ml)M代表稀释倍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1.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
2.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
3. 刚果红(CR)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 专题三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1. 往往需要使用植物激素,人为地控制细胞的脱分化与再分化。
2. MS培养基: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甘氨酸,烟酸,肌醇,维生素,蔗糖),在配置好的MS培养基中往往要添加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素)。
3. 外植体:离体的植物组织。
4. 过程:配置MS固体培养基→外植体消毒→接种→培养→移栽→栽培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1. 被子植物的花粉发育,被子植物的雄蕊包括花丝、花药两部分。 2. 选择花药:通过镜检确定花粉是否处于适合的发育期。(醋酸洋红法) 专题四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 果胶酶的作用:分解细胞壁中胶层的果胶。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发,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海藻酸钠:高温不溶解)
2. 固定化酵母细胞时,观察液滴在CaCl2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 专题五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1. 凝胶色谱法(分配色谱法):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
2. 电泳: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专题六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1. 提取方法:蒸馏,压榨,萃取。
2. 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1. 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 2. 工业生产上,提取β-胡萝卜素(植物中提取,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安全规则(p80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