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来源:叨叨游戏网
・教育管理研究・ 现代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 徐觉瑛 [摘 要】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如果在图书馆中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冷漠;多一份 尊重,少一份歧视;多一分理解,少一份冲突,就可以提升人性化管理的整体水平。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 快,诸多人性化的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完善。只要图书馆从人性化管理的改革出发,图书馆事业 就一定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图书馆事业就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为营造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学管理;问题与策略 图书馆的本质就是服务。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 然落后 值,服务理念必须从以文献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转 全国各高校图书馆大部分都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 移,明确图书馆的~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读者的需要而 管理,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有了较为普遍的应用,图 展开。所以,提倡“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提高图书 书馆的发展环境及构成要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 馆服务水平和质量、构建人性化服务体系就显得更加 是图书馆人员的思维方式、服务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 重要。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角度看,要切实推行“人 的思维模式中,对于网络环境下的角色转换没有作好 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就必须在管理中建构和培育一 充分的准备,仍习惯依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规章制度 种人性化的管理文化。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文化,在经 解决问题,严重阻碍了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影 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源于日本、兴起美国”的 响了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彻底 企业文化热潮之后,逐渐成为管理学的一种新兴的管 改变图书馆人的思想观念、行事作风已迫在眉睫。 理理论和应用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管理中的 以往图书馆管理以刚性僵硬的管理模式为主,管 “热点”。 理者比较多地强调组织的权威性、规范性,命令式地 一、当前高校图书馆在人性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求职工完成图书馆的工作任务。这样做的结果往往 (一)高校图书馆中物质条件不能满足读者需要 使职工采取“上有、下有对策”的方法应付管理 1.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现有的馆舍面积都难以满足 者,领导在与不在完全不一样。作为馆领导忽视了人 图书馆各项工作正常进行,如阅览座位不足、流通部 的情感、性格、能力等因素的作用,仅仅靠高压手段 面积狭窄、书架间隔距离小、电子阅览室面积比较小, 是不得人心的,馆员的自觉性、创造性也无从谈起, 计算机的数量也相应不足等。 “以人为本、人性化服务”就成了一句空话。 2.随着新兴学科的兴起,部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 二、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改革策略 已远远不能满足院校新开专业学科的需求。由于采访、 (一)高校图书馆宏观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改革策略 编目、排架、流通流程周期时间较长,即使读者能够 所谓高校图书馆宏观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是指在 借到若干文献资料,也可能因为社会发展日薪月异而 改革过程中推行的各项都便有利于图书馆人性化 发现到手的资料有点滞后。如部分高校规模逐渐扩大, 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分馆与总馆自成体系,文献资料的数量虽多(复本量 1.建立起人性化的管理规范 多)、但质量较次。图书馆网络化也是各自为政。馆藏 这种规范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构成一个满足和激 体系建设缺乏考虑学科发展的因素。院校各系、处及 励人的文化心理环境。高校图书馆要实现人性化的管 知名教授、学者、学生等参与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理,其根本在于转变以物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管 的力度欠缺。 理方式,真正实现以满足人的需求、促进人的发展为 3.高校图书馆虽然普遍采用现代通信技术,但是 中心。从内部管理看,建立人性化的管理规范,首先 仍存在问题:高校图书馆难以实现网上文献信息资源 应立足于人力资源开发这个基点。随着我国高校图书 共享。在同一大学城,各院校也是老死不相往来,连 馆管理改革的深化,尊重知识、重视人才、能力 起码的馆际互借都不能开展。 本位、激励创新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旋律。以人 (二)高校图书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仍 为本的理念,就应渗透于人员聘用、岗位设置、培训 [作者简介]徐觉瑛,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江苏 太仓215411) _ ・ 《游 缃・ ●2010年第9期(管理研究) 开发、使用调配、绩效评估、薪酬管理等各个环节,形 成一种让图书馆人员能人适其(岗)位、人尽其才的管 理,获得一个能通过努力而自我发展的平台和空 间,让图书馆人员在单位工作中有“家”的感觉、有 思考在多媒体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读者需要怎样 的信息资料,怎样的图书馆服务等问题,尽量开发适 用的个性化服务。此外,在人性化服务上,还有一个 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向读者作有关规章制度说明或提 示的用语上,要体现出一种对读者尊重、洋溢着温暖 情谊的人文关怀,尽量少用或不用“禁止”、 “严禁”、 “不准”和“提防”等一类可能令人不快的词语,因为 这些散布于图书馆周嗣的用语,实际上会在不知不觉 中构成一个可感的文化心理环境,折射出图书馆非人 “舞台表演”的欲望、有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的激情。 2.以完善管理的激励方式为关键点 激励方式有多种,有物质奖励,也有精神鼓励, 还有批评处罚的“负激励”。立足于“以人为本”,就 要求图书馆领导和管理者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上 述的激励方式。而从满足人的需要角度看,激励人的 斗志,创造条件帮助人的成才和发展这种激励方式, 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如国外人力资源开发有一种名为 “职业生涯计划”的方法,它由管理者根据员工的实际 情况,和员工一起讨论其未来发展目标,让员工制定 ~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计划”,并为这一计划 的实施提供条件、定期督促检查,这种激励人“自我 成才”的方式,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因此,激励方式 的完善,对人性化管理的文化心理环境的建构和完善, 有直接的影响。 (二)高校图书馆微观方面的人性化管理改革策略 1.在管理上推行柔性的管理方式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对 图书馆人员的管理采取“柔性”方式,更能体现以人 为本的理念。管理方式的“刚”或“柔”,是从手段的 灵活性来说的。行政命令、规章制度和法律规范,是 刚(硬)性手段;无规矩不成方同,这些管理方式是 必需的。而这里提倡以柔性为主,并非不讲规范,而 是指除非迫不得已,尽_口『能不要作硬性规定去机械地 迫人就范;柔性的手段,是指建立在双向沟通上的礼 仪手段、情感关怀和道德体验,在管理中尤其是要执 行规章制度时,要多考虑作为知识分子的图书馆人员 的自尊心、自重感,应多采取柔性方式。 2.从对外服务看,实行人性化服务 在读者服务项目中变“围绕着经费、馆舍、馆藏 等现有条件开展”为“根据读者的需要而挖掘潜力、 创造条件开展”。 (1)开展多元化服务 读者的需求是多样的,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就 要尽可能提供多元化服务,这些服务项目不仅体现在 信息情报的多样化服务上,而且应体现在同绕这一服 务的“额外服务”上。比如,主动察觉读者的需求、 雨天送伞、茶水服务、专题影视欣赏等,于细微处体 现出对读者的爱与关怀。 (2)实施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即特色服务,这类服务是针对某类读 者(如高校师生)的特殊需求开展的。如考试期间可 适当延长开馆时间,提供“考研”、 “考博”的信息服 务,没立专家室、定题服务,设立本校师生作品文库, 设立珍藏交流捐赠的“友好文库”等。总之,高校图 书馆的领导和馆员要多对读者的需求作调查研究,多 性化的服务理念。 3.环境设施、馆藏资源分布合理化、人性化 馆舍功能设计应该以“读者第一”为宗旨,以人 性化、多元化、现代化的思维理念,各项功能充分体 现以“人”为本。内外环境的营造,力求以自然采光、 自然通风为主,突出实用性、规范性、科学性,降低 能耗。以专业化为重点,以人性化为特色,以数字化 为方向,以规范化为目标,形成文献、读者、员工三 大要素各成体系。动区、静区分隔明晰,最大限度地 做到顺畅、便捷、互不干扰。充分体现高校图书馆独 特的人文、舒适、休闲的读书环境和现代、便捷、高 效的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的网站、网页、界面要充 分体现人情味,给读者以到家的感觉。 4.服务人性化,尊重读者的合法权益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从 业者的专业水准和服务精神。 “百问不倒”和“百问 不厌”应自始至终贯穿于读者服务之中。为师生教学、 科研、学习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特有文化功能。高校 图书馆不仅是一种体力劳动,而且绝大部分是在提供 情绪劳务,因为读者在消费的心理上总会要求馆员给 予特定适宜的情绪状态,否则觉得不受尊重。这就要 求馆员必须根据自己的服务宗旨和原则,根据服务对 象的基本情况、信息需求倾向及个人习惯特征,利用 先进的技术手段和针对性更强的信息产品,为用户提 供一种直接而高效的个性化文献服务,使用户获得满 意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f 11邓莹.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 [J1.图书馆杂志,2006, (4). [2]陈淼,叶升阳.如何使用大学图书馆【M].北京:北 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3】欧兆虎,王朗.谈图书馆制度建设的人本理念[J】. 图书馆杂志,2006,f1). f4】陈艳.柔性管理在图书馆的运用『Ji.图书馆,2006, (4). [5]程亚男.图书馆文明服务手册[M].北京:北京图书 馆出版社,2004, (7). [6]柴晓娟,代根兴.高校图书馆评估与管理[M].北 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郭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