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4黑龙江省教师资笔试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黑龙江省教师资笔试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2、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4、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的爱) 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6、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8、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9、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0、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11、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12、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3、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4、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15、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16、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1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18、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9、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20、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1、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2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 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23、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2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25、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26、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2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8、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 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29、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30、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31、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3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3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 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4、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35、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6、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37、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3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 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39、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 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 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40、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41、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42、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43、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44、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45、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6、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47、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48、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 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 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 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 D、分离焦虑

49、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 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 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50、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51、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

5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53、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5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5、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D、机器学习 56、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5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58、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59、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 2岁 B、 4岁 C、 6岁 D、 8岁 60、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 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61、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62、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

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6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65、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6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