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健康教育

来源:叨叨游戏网


高血压健康教育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据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是我国主要的致死、致残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及工作压力的加大,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高血压病病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好自我保健,在防治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健康教育的主体,应积极开展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宣传,为高血压病人提供健康指导,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1 心理指导

对容易激动的病人,指导其应保持平静的心境,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沉着冷静,当有较大精神压力的应设法释放。如向朋友、亲人倾吐与他们交谈等,学会用“松弛”的方法使激动的情绪通过注意力转移而缓解。对忧郁的病人,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书画音乐中,寄情于鸟语花卉之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2 饮食指导

2.1 合理膳食 以低盐、低脂、高钾、足够的维生素饮食为原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牛奶及含丰富纤维食物,粗细搭配,不咸不甜;控制总热量摄入。减轻体重,保持体重指数[体重(k9)/身高2(m2)]在22以下;体重指数>25称为超重,体重指数>30称为肥胖。多吃含各种颜色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适当运动。

2.2 戒烟、戒酒 吸烟不仅可升高血压,而且使降压药物疗效降低,而饮酒兴奋交

感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严重者致脑出血发生,要反复向病人家属说明戒烟、戒酒的重要性,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戒烟、戒酒。

3 作息指导

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及劳累,保证充分睡眠,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和频度。有氧运动方式如快走、跑步、游泳、登楼梯、体操等。无氧的运动方式如举重、角斗。无氧运动方式对降压不明显。对睡眠欠佳者,睡前可热水泡脚,听眠乐曲,必要时适当使用镇静剂。

4 用药指导

高血压病是慢性病,疗程长,规律性治疗可以控制,但易复发。因此,必须坚持长期合理服药,使血压稳定在接近正常水平。因降压药物种类多,选择用药要因人而异,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降压,尽可能选择长效制剂,合理选择联用药物。服用排钾利尿药物时,可暂停药物并多进食橙子、苹果等。避免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性心率加快,血压增高等停药综合征。

5 特殊指导

5.1 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方法,以便随时观察血压的变化。测量血压前休息5~10min,血压计“0”点,心脏肘关节3点在同一水平。测量时快速充气到挠动脉消失+30mmHg(4.0kpa),放气以2~6mmHg/S(0.3~0.8kpa/S)恒速,消音后快速放气;放气时听到的第一音为收缩压,消失为舒张压。正常血压为收缩压≤140mmHg(18.7kpa),或舒张压≤80mmHg(12.0kpa)。

5.2 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致跌倒 从坐位或平位起立时,动作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

6 病情观察指导

注意血压有无突然明显升高,有无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血压危象的症状和意识模糊、神志改变、抽搐等高血压脑病的表现。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7 出院指导

7.1 正常认识高血压病,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配合治疗。

7.2 重视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当运动(运动的方式、时间及活动量相对固定)。

7.3 保持生活规律,作息定时,早睡早起,睡眠充足。

7.4 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

7.5 按时服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效果及副作用,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7. 6 保持情绪稳定,学会自我检测血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