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文件

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文件

来源:叨叨游戏网


无为县教育局文件

无教职成[2008]397号

关于印发《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县直各学校、各中心校、民办学校: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全面启动并大力推进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依据省厅和市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师培训工作实际,研究制订了《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二OO八年六月十二日

抄送:市教育局,县委、、、政协,县委宣传部,县人事局

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

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顺利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根据《安徽省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和《巢湖市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实施远程学习与实践研修相结合的远程培训模式,增强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实施原则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强化管理。

三、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职教师。 (二)目标

适应我县深入实施新课程需要,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总体目标,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

1、通过全员培训,良好的师德行为逐步养成;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基本具备;学科教学能力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农村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整体提升;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稳步提高;全员达到班主任工作合格水平。

2、通过骨干培训,形成一支素质好、教学强的农村中小学教学带头人队伍;形成一支有影响、有专长、能领军的名师队伍;形成一支能力强、善研究、受欢迎的骨干培训者团队。

四、实施年限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每5年为一周期。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起止年限为2008年6月至2012年5月。

五、全员培训内容和形式 1、学习内容

(1)主题一:备好课

学习专题:备课与师德行为、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教案反思与研究。

(2)主题二:上好课

学习专题:教学中的师德修养、教学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3)主题三:评好课

学习专题: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

(4)主题四:命好题

学习专题: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论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

(5)主题五:育好人

学习专题: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解决、班主任案例研修。

2、学习形式

采用远程培训模式,包括远程学习和实践研修两种学习形式。 (1)远程学习定位在问题指导和学习资源支持服务。

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数据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构建远程研修交流平台和远程网络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远程网络资源和管理优势,提供专业辅导和管理服务,提高培训质量。

(2)远程实践研修定位在问题解决和有效操作。

在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中心校为单位,在改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的基础上,以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重点,从教师和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出发,着力问题研修和解决。

建设实践研修指导团队,实行基于网络环境的培训管理、业务指导和资源支持,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任务驱动和考核拉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改变课堂教学行为。

3、学时与考核 (1)学时

本周期继续教育总学时为360学时,自本周期起继续教育实行学年制,即每年六月至次年六月为一学年,每学年度学时数不少于72学时。

小学、初中教师培训360学时和高中教师的实践研修240学时,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组织实施。

高中教师远程学习120学时,由市教育局组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负责实施。高中教师远程学习分两阶段完成,每阶段60学时,2008——2009年为第一阶段,2010——2012年为第二阶段。

新上岗教师除参加教师岗位培训外,上岗第一年必须参加120学时的新教师任职培训,并免于参加当年度教师岗位培训。

(2)考评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评制度,坚持过程性评价为主,突出能力考核。采用统一考核、督查评估和学校自评三种形式。

统一考核由省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2008年底进行教学设计考核;2010年开展课堂教学能力考核;2012年开展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知识考查。

督查评估每年组织,在市、县教育局师训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

学校自评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心学校实施。考评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

六、组织管理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教育局职成股主管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

成立无为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组。 组 长:赵家贵

副组长:王辉、左玉龙、刘春生、张淮江

成 员:宋强、吴明智、陈丽萍、李海华、刘善斌、高令恒、丁茂山、吴克水、李仕基、汪文华、姚新诗。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刘春生为主任,张淮江、宋强为副主任。办公室负责办理我县2008—2012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日常事务。

中小学校应健全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远程实践研修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实践研修的有效开展。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教育督导、教育行政干部考核、中小学办学评估,并与“第一责任人”考核挂钩。

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考核结果,是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续聘、竞聘及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是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优化业务指导

为加强对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成立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学科指导组,负责指导教师培训工作。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远程实践研修指导团队,切实把远程实践研修抓紧抓实。

中小学校要发挥实践研修的主体作用,精心安排,有效指导,结合实践,创新模式,注重评价,力求实效。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学习和有效实践研修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促进教师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推进教师培训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实行培训者资格认定制度,实施培训者素质提升工程,做好培训者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构建有效的实践研修指导网络。建立以骨干教师、教坛新星为主要力量的实践研修指导者队伍,县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实践研修指导团队。

(四)强化质量监控

实行年度教师需求和问题调研制度。每年上半年,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对本地区中小学教师开展需求和问题调研,以此作为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指导的依据。

实行培训备案制度。各县直学校、中心学校制定学年度实践研修计划向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领导组办公室报送;县教育局师训主管部门制定县学年度教师培训计划,向市教育局师训主管部门报送。

建立培训者教学效果测评公示制度。县教育局师训主管部门每年度对培训者教学效果通过参训学员无记名方式进行测评,并进行公示。

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制度。对参训学员以能力考核为主,按照全员培训考核要求严格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限期进行补训补修,直至合格。

加强继续教育证书管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统一使用省人事厅监制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申领,并由同级人事行政部门编号和加盖钢印,发放给参加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每一位教师。实行全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数字化管理,建立无为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管理数据库。

(五)提供经费保障

切实落实《安徽省关于印发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有关继续教育经费的,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标准不少于工资总额1.5%,并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列支,地方教育附加费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本区域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分项目落实。

切实落实安徽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年度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

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由主管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安排。

七、附则

(一)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参照本方案执行,也可由所在学校统一安排参加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

(二)职业中学专业课教师继续教育由省统一组织实施;文化课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执行本方案,也可由所在学校统一安排参加省统一组织实施的职业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

(三)县级教研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参照本方案执行,实践研修的内容、形式应充分考虑教研员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师的特点,通过参加培训者培训及教科研部门组织的培训完成。

(四)本方案由县教育局负责解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