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游戏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五年级第一学期劳动教案

五年级第一学期劳动教案

来源:叨叨游戏网
第一课 花边书签

教学内容:

1、同心圆的画法

2、绣花线的缠绕方法 教学目标:

通过花边数千的制作,培养学生圆形图片的设计装饰能力和图文的巧妙配置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受到艺术熏陶,享受创造的愉悦。 注意事项:

1、使用和携带刀具要注意安全

2、刻纸时桌上要铺上垫板。

3、绕线完毕要系牢线头,并剪掉多余部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这是一枚花边书签,正面是一幅图画,背面是一段激励自

己的话,制作得多么精致啊!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花边书签的制作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让我们按照下面的方法和步骤制作一枚小书签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图画纸、绣花线 圆规、三角板、彩笔、剪刀、

刻刀

2、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1)用圆规在图画纸上画两个同心圆,两个圆的半径相差5毫米,然后沿外圆剪下。

(2)把外圆与内圆之间的部分画成齿状,剪去多余部分,再把齿状部分图上较深的颜色。

(3)绕绣花线。从1绕到2,从2反面绕到3,3正面绕到4,依此类推,最后跟1扎紧。再用几股丝线做成书签带,穿过小孔结牢。

注意事项:若使欲留画面大些,线可绕得靠边些;若使画面小些,线可绕得靠中间些。

(4)用彩笔在正面画上一幅小画,背面写上一首小诗货写上一段格言。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明白绕线方法与书签画面大小之间的关系。

3、鼓励学生尝试其他形状书签的制作 照上面的发放试着做一个椭圆形货心形的书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制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开阔思维拓展知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4、教师搜集了一些书签的图画展示给学生

三、作品展示台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培养学生对自己动手制作作品的自豪感。

第二课 纸 风 轮

教学内容:

1、单轮风轮的画法,用尺规把圆等分为8个扇形

2、识别正折线、反折线

3、利用直尺辅助,进行直线切割 4、扇叶的折叠,扇叶角度的调整 5、试验条件的选择与试验分析 教学目标:

学习不同形状纸风轮的制作方法,探索不同形状风轮的运动特点,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兴趣。 注意事项:

1、刀具使用和携带要注意安全

2、刻纸时,桌面上要铺好垫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这是一组不同形状的纸风轮,室外有风的地方它们会随风

转动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纸风轮的制作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让我们按照下面的方法和步骤制作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图画纸、塑料吸管 圆规、直尺、剪刀、刻刀、

胶水

2、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1)单轮风轮

按照下图在图画纸上作图,实线刻开后,将八个扇叶、反折成下图图样。

注意事项:在制作单轮风轮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如何把圆等分为8个扇形。

(2)双轮风轮

双轮风轮的扇叶折法与单轮风轮的不一样,一个全部正折,另一个全部反折,然后在圆心处用吸管连接起来。

(3)管状风轮

按下图在图画纸上均匀画上实线和折线,然后将实线刻开,在折叠,最后粘贴成筒状。

注意事项:在设计筒状风轮的扇叶时,提示学生扇叶的距离和大小要相等,并预留好接口位置。

三、想一想

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同等风俗同等平面条件下,两个直径大小不一样的单轮风轮那个跑得快?

2、相同直径的单轮风轮、双轮风轮和童装风轮在同等风俗同等平面条件下,那个跑得快?那个跑得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讨论,增强集体凝聚力的同时增长了知识和想象能力。

四、作品展示台

第三课 塑贴壁挂

教学内容:

1、布局合理,分清主次

2、结合画面内容和现有材料,正确选择各部位吹塑纸的颜色。 3、按层次粘贴,追求立体效果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掌握简单塑贴壁挂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注意事项:

1、教育学生安全携带和使用刀具

2、刀刻时,桌面上要铺好垫板 3、涂抹胶水要适量,防止弄脏画面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下面这些壁挂多么漂亮啊!它们都是用各色吹塑纸剪贴后

制成的,把它们挂在墙壁上,房间里就会充满生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塑贴壁挂的制作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让我们制作一条“小金鱼”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8开白卡纸、深色纸 用过的圆珠笔(没有

植绒纸、彩色吹塑纸、 油的)、刻刀、剪刀、 丝带 胶水

2、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1)先用薄纸把“小金鱼”的主要轮廓线复写下来,然后再誉到白卡纸上。

(2)用没有油的圆珠笔分别把鱼身、鱼头、鱼尾、鱼鳃、鱼鳞等部分拓印到各色吹塑纸上,再用剪刀剪下。

(3)把深色植绒纸贴到白卡纸上制成底托。

(4)按身、头、尾、腮等顺序把各主要部分贴到底托上。头部先贴大片再贴小片,尾部由上到下逐片粘贴。然后再贴鳞片,鳞片要由尾到头一层压一层的贴。最后按大片到小片的层次贴额头、眼睛和嘴。

(5)贴上气泡。要使画面更活泼,不妨试着加一些水草和小石子。

(6)在底托上刻两个小孔,系上丝带。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引导学生理解主要轮廓线。

三、学生动手制作

提示:由于时间关系分组合作,看哪一组用时最短、质量最高。

四、作品展示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鉴赏作品

展示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的各种壁挂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感悟壁挂艺术的魅力。

二、自由创作

提示:可激励学生在学习小金鱼塑贴壁挂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样进行再创造。

三、作品展示

第四课 二十面彩球

教学内容:

1、圆内接三角形的画法

2、圆片的组合顺序,每5面对接一个顶点

3、流苏的制作与整理,如用开士米毛线,捆扎后要把毛线梳理顺。 教学目标:

通过二十面彩球的制作,让学生初步掌握以圆与正三角形为基本图形的立体造型基本方法。在制作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在艺术造型中的应用。 注意事项:

教师应教育学生安全携带和正确使用剪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下面是一只二十面彩球。仔细观察一下,看一看这二十个

圆面是怎样连接在一起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二十面彩球的制作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让我们动手一起做个二十面彩球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8开彩色纸数张、胶水 圆规、直尺、剪刀、

(或双面胶)、开士米 刻刀 毛线(或绣花线)

2、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1)圆片制作步骤

A、在彩纸上画线段AD,AD=6厘米 B、AD中点O为圆心,以OD为半径画圆

C、以D为圆心,以DO为半径画弧,交圆O于B、C两点 D、连续A、B、C,即得正三角形ABC E、把圆片剪下

(2)二十面彩球的连接步骤

A、沿每个圆片正三角形的边轻轻折起;

B、在折起的边上涂上胶水(或用双面胶),将二十面圆片有序对接在一起。

三、学生按照以上两个步骤进行制作,教师纠正。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制作

请同学将上节课做得半成品彩球拿出,继续学习制作方法。 1、流苏的制作:

(1)将开士米毛线(或绣花线)截成30厘米长的10-15根,然后对折,在对折处系上一根彩色线;

(2)在流苏的上端约1厘米处用绣花线缠上十余圈并扎紧

2、在彩球的任意一个5片圆交接点扎上一个小孔,系上流苏,在彩球对应一端扎孔系上吊线,这样一个装饰性的彩球就做成了。

二、作品评析

把大家做好的彩球挂起来,评一评谁的彩球做得更漂亮。

三、知识延伸

运用学过的基本方法还能制作出其他更新颖的

立体图形吗?动手试一试。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延伸增长了知识和想象能力,。

第五课 斜 拉 桥

教学内容:

1、图样的复制或按比例放大,尺寸要精确 2、利用剪、折、插接、粘贴等技法做局部模型 3、部件组装后,要使所有桥墩底部的同意平面上。 4、等距离穿入斜拉线 教学目标:

“斜拉桥”一课属于纸板建筑模型制作,通过本课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我家乡、爱我海河的教育。 注意事项:

教育学生携带和使用剪刀、缝衣针时要注意安全。课上学生座位之间要保持安全距离,用针穿线时,动作要轻要稳要慢,防止扎伤。教师要加强安全巡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横跨在海河上的桥有很多,形式各异。其中刘庄桥是一座

斜拉桥,它不仅节省材料、桥体牢固,而且外形简洁美观。和其他几座桥比一比,你就会清楚地看出它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制作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让我们动手制作斜拉桥模型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白卡纸、 剪刀、缝纫针、水彩 白线 水彩笔、胶水

2、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斜拉桥部件组合示意图:

制作过程

1、参照上图在白卡纸上绘制部件图 2、涂上颜色

3、将卡纸上的图沿实线剪下 4、按图示制作主桥墩

5、折好主桥桥面,插入主桥敦粘牢 6、用针引线按下图图示穿入两侧斜拉线 7、折好两侧引桥桥面,与主桥桥面对接粘牢 8、做两侧桥墩,在桥底部粘牢

三、作品评析

比比谁的桥体部件设计、下料尺寸精确,插接牢靠,拉线距离间隔相等,桥体平稳,整体效果好。

第六课 十 字 绣

教学内容:

1、掌握针法及其应用

2、绣布以及绣图中心点的确定 3、数格找符号,确定绣线穿行路线 4、找针和收针时线头的锁定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初步学会十字绣的四种基本针法,体验绣制的基本操作步骤,发展学生看图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品质。 注意事项:

1、提示学生携带和使用剪刀、绣针时要注意安全,同学之间要保证安全距离。

2、绣制时要保持绣线顺直,切勿打结。 3、尽量使用专用绣布、绣针。

4、对照绣图的格数,确定绣布的大小,并注意留出适当边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下面这些漂亮的图画都是十字绣作品,只要你掌握了它的

制作步骤与基本针法,就能绣制出一幅幅漂亮的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学练十字绣的基本针法。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绣线、线板、 绣针、插针 绣布 剪刀

2、教师边做示范边讲解制作方法 基本针法:

逐个绣(连续单个十字绣的针法) 单数为出针,双数为入针。先

绣上十字针的一个斜步,然后在上面加上另一步。绣线交叉的方向应当一致。用这种针法绣制,速度会比较快。

横排绣(完整的十字绣针法)

在绣布上顺序绣“/”,返回绣

“\\”交叉组合成十字,横排绣针法可以应对大部分图纸。

半针绣(不完整的十字绣针法)

半针,绣制在格子的中间及其

中一个孔洞里面,用这种针法会使绣图里面的过渡更自然。例如任务图脸部的边缘。

勾边绣(复杂勾边的针法)

十字绣作品往往在最后要勾

勒边线,这样会使绣图更加突出、美观。

三、动手实践

学生根据上述针法进行反复练习,指导学生掌握基本针法。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学习制作

十字绣的四种基本针法我们上节课已经掌握了,下面要想绣制一幅完整的十字绣作品,你还需要掌握以下步骤:

1、看绣图

首先将绣布的四边互相对折,找出布的中心点,对照绣图的中心点开始绣制。绣图上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颜色的绣线,如果你有创意,当然可以随心所欲修改绣线的颜色啦。

2、会数格子

绣图上的格子太小了,一般的绣图以10个格子为单位,用粗线

来表示,只要你仔细,就不会数错。

3、按图绣制整幅作品

提示:最好选用十字绣专用绣针,这样不容易扎到手指;最好选用材料剪刀,千万不要碰到别的同学。一幅完整的十字绣作品是要花费较长时间的,把你的双手洗干净,这样秀出的作品既美观,又整洁。

二、作品评析

大家互相切磋基本针法。看看谁的针法绣得比较整

齐?介绍你的经验。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之间的比较、切磋,相互学习,提高制作水平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展示自我的能力。

第七课 绣花手绢

教学内容:

1、刺绣的手势,手指的分工与协调,顶针的使用 2、图案大小和位置的安排 3、绣花线颜色的选择与搭配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刺绣针法,提高手指灵活度,促进智力发展。同时,了解我国刺绣的悠久历史,激发民族自豪感。 注意事项:

1、以安全距离调整作为,并提示学生绣线不要过长,防止抽线过程中绣针伤人

2、要求学生把不用的针或顶针放在一个小盒内,养成存放细小物品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工具的携带、使用和存放要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这些漂亮的小手绢都是手工刺绣的。刺绣在我国已有两千

多年的历史了,许多外国客人到中国旅游,都要买上几块刺绣手绢作为纪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制作

要想制作一块做工精美的小手绢,首先必须学习掌握刺

绣的基本针法。让我们从头学起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彩色丝线、图样、 绷子、绣花针、顶针 20厘米见方浅色布料 复写纸、圆珠笔、剪刀 2块

2、介绍材料及工具

运用现代化技术将材料及工具展示出来,直观的引领学生认识并会使用。

彩色绣花线 顶针、

绣花针

绷子

3、刺绣的手势

说明: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拿针,顶针套在中指第二节上。针下挑时,大拇指下压使针刺穿布面,同时,左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捏住布料帮助挑针。推时,用中指顶针推动,最后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提住针头将针头拔出,右手小指帮助拉线。 4、基本针法

(1)别梗针:适于绣直线或曲线。一般用两股绣线,针距1厘米左右,要针针相靠连成线条(见图1)

(2)包针:适于绣小型的实心花形。一般用两股绣线,横包、直包、斜包均可。要求针针紧靠,不能露出布底,边缘要整齐(见图2) (3)扣针:适用于扣边,一般用两股绣线,绣法与锁扣眼的针法相似(见图3)

5、动手实践各种针法

(1)在一块布料上用复写纸誉印一些简单的叶片或花朵,然后再用绷子把布料绷紧,反复练习上述三种针法。

(2)挑选一幅自己喜欢的花样子印到另一块布料上。 (3)用绷子绷紧布料。

(4)选用不同针法刺绣。花的细枝可用别梗针法,花朵和叶片可用包针法,手绢的花边可用扣针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练习展示: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延伸 1、手绣作品展示

2、电脑刺绣作品展示

二、绣制作品

选图样,搨到绣布上,进行绣制。

三、作品展示台

第八课 布 贴 画

教学内容:

1、图稿与分解图的制作——图稿风格宜粗放,分解部位不可过细过小。

2、选择布料的方法——根据图面需要,充分考虑布料的质地、纹理和花色特点。

3、制作的基本方法——按顺序、按层次贴画。 教学目标:

通过“布贴画”一课的学习,启发学生联系已学过的“塑贴壁挂”一课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联想对比能力,丰富“贴画”知识内涵,提高动手能力。 注意事项:

1、剪刀的携带和使用要注意安全。

2、利用分解图在布料背面画线时,要把分解图纸反过来,利用分解图纸背面的反向图稿进行复制。否则下料后将得到相反的效果。

3、粘贴时,细小的部位要用镊子夹住粘贴。 4、涂抹胶水要适量,防止污染布料的正面。

5、如必须使用熨斗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下面这几幅装饰画都是“布贴画”,仔细看一看它们和以

前学过的“塑贴画”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在复习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找出不同之处,更好的学习新知。

二、学习制作

用什么办法能让质地柔软的布料成为比较平整、挺括,

便于裁剪、粘贴的材料呢?试一试。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16开白纸(或吹塑纸) 剪刀、镊子、复写纸 加工处理后的布头、 圆珠笔 胶水

2、如何选择布料

说明:教师根据上述作品说明在选料时为什么要选择质地想吐或相近的面料,在下料时讲清怎样考虑纹理的衔接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为学生介绍,直观的引导学生理解,并为后面动手操作打下基础。 3、制作过程

(1)制图稿。把选好的图样复写到一张白纸上。

(2)部位分解。依据图样,把图稿用铅笔画出各主要部位轮廓线,如头发、面部、眼睛、嘴巴、服装等,制成分解图。

(3)选料画线。根据各部位表现的需要选择布料,然后依据分解图,把这一部位的轮廓线复写到布料的背面。 (4)下料。用剪刀沿线轮廓线剪下。

(5)画底稿。在白卡纸上确定好画面位置,然后把分解图拓印到卡

纸上。

(6)贴画。把下好的料按相应位置粘贴到卡纸上。

(7)装饰性整理。用彩笔或其他材料进行必要的点缀加工。

三、制作准备

说明:请同学们在课下,将你下节课要制作的布贴画所要准备的材料提前准备好,在课下进行初步构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制作小窍门

1、通过与塑贴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柔软的布料需进行必要的处理加工使其挺括,才便于操作。

2、介绍集中有效的粘贴发放

(1)在布料的背面刷上一层稀浆糊,然后晾干。 (2)在布料的背面刷上一层乳胶,然后晾干。 (3)在布料的背面用胶水粘上一张薄纸。 (4)将做服装用的黏合衬熨烫在布的背面。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动手尝试进行实践。 二、动手制作

说明:请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制作中进行指导。

三、作品评析

看看谁制作认真,布料花色、质地、纹理搭配衔接

得合理,创意好。

第九课 环保购物袋

教学内容:

巧妙构思,合理选材。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活动,使学生学会基本的裁剪、缝制方法,并培养学生巧妙构思及合理选材的能力。增强废物利用和环境保护意识。 注意事项:

1、适当拉大学生座位间的距离,保证操作安全。

2、携带和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缝纫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动作要小要轻,线不要过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设问:我们经常使用的购物塑料袋废弃后,形成“白色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那么能不能用其他材料做一个环保购物袋来代替它呢?

学生展开讨论,进入新课教学。

下面是用旧衣物改制的购物袋,你觉得漂亮吗?

二、学习制作 学做购物袋。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60

厘米X40厘米布头一块,棉线(或涤纶线)

尺、剪刀、划线粉、针

2、制作过程

(1)取60厘米×40厘米布头一块,平放在桌面上按下图画线,并沿线剪下。

(2)将剪下的大块布面朝里对折,然后分别从两侧底端进行缝纫,针距0.4厘米左右,缝成口袋状(见图2)。

(3)将袋口部分下翻1厘米,缝好(见图3),再将口袋的正面翻出。

(4)将裁下的60厘米×6厘米的两条布缝制成提带(见图4)。

A 布条里朝上,沿四边0.5厘米处划痕折叠,缝合。 B 沿纵轴折叠缝合。 (5)缝提带(见图5)

利用废旧衣物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更新颖使用的购物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制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开阔思维拓展知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作品评析

看看谁的购物袋做工精细,美观使用。展示作品,

用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10见最佳作品。

第十课 纸编小动物

教学内容:

1、识图——能看懂操作步骤示意图。 2、编制——能完成整个编织过程。

3、整理——初步编好后慢慢抽紧各个纸头,然后压实。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纸编小动物”,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热爱动物的情趣。发展学生按图操作的能力和手指的灵活度。 注意事项:

教育学生安全携带和使用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你能认出下面这些图形是什么动物吗?

二、学习制作

先尝试用彩色纸条编织一只小狗。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各色彩纸 剪刀、尺、铅笔 图画纸 胶水

2、制作过程

(1)首先把彩纸裁出三张180毫米×16毫米的纸条,然后沿纵轴对折,以加强纸条的挺度。 (2)按下面的步骤图进行编织。

(3)整理。用剪刀把4条腿、尾巴和嘴部多余的部分剪去,一条可爱的小狗就会呈现在你的勉强。这时你可以把它粘贴到一张图画纸上。

你能把“看一看”栏目中的小动物都编织出来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制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开阔思维拓展知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作品评析

评一评谁的纸编小动物平整、美观。

第十一课 绳编纽扣

教学内容:

1、按步骤编制,按方向抽紧,抽时用力要均匀。 2、编制时保持绳线平整、顺直。 3、整理时从起始处向终结处慢慢调节。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知道绳编纽扣是中国民族服装中常见的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装饰结。在学习扭结与扣结基本编织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按照图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在劳动中体会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 注意事项:

1、教育学生携带和使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整形时要注意用力均匀,不可急于求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下面是几件民族服装,衣服上面的纽扣是用丝绳(或布条

滚缝成的绳条)制成的,你们举得是不是很有特色。

二、学习制作

我们也来学做一套有特色的纽扣吧。

1、讲解制作所需材料及工具

丝绳 镊子、剪刀、胶水

2、制作过程 (1)编扭结。

(2)编扣结。

(3)整理。

A 用镊子夹住 扭结的绳子往上拉,整理成球状(见上图)。 B 把扣结扣在扭结上看看是否扣得上,用镊子松动扣结,调节扣环的大小,然后将绳收紧。

C 剪去“扭结”与“扣结”多余的部分。

D 在绳头部分稍稍涂上一点胶水,防止丝线散股。

下面是教师收集的一些盘扣图样,大家看一看,自己设计以下你要制作的盘扣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制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开阔思维拓展知识,发挥学生想象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作品评析

把做好的扭结和扣结扣在一起,比比谁做得既美观

大方又实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