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来源:叨叨游戏网
0 0@0 开展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 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谭超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后,专业已定了向,专业的学>--j与实践客观地向学生的身 体提出许多要求,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能更好地以学 生的发展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技能,为学生将来的就业与终生发展打下一个良好 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实用性健康课程体育教学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职业实用性与健康 不充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没有对她们进行必要的职业 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性身体训练,必然会大大降低职业技术学习质量.影响劳 动技能的提高,甚至完不成职业劳动任务。冈此,在学前 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在原普通体育课教学的内容、 教育专业中开展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 形式、功能和一般身体素质练习的基础上,专门结合职业 十分必要 工作特点而开设的,与职业岗位知识、素质及技能相关的, 我们还应看到,中职学校一般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突出职业实用性需要的特色体育教学或专门的职业运动训 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工作岗位。 练。它依据某职业工作岗位需要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 如果在校没有掌握行之有效的科学锻炼方法和运动知识. 以及工作形式、条件、性质、特点或工作姿势等,规划与 就不可能在_T作岗位上继续参加体育锻炼,即使想练.也 设计突出职业实用性体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它是为传授 不懂得如何去练。困此,开展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结合 消除职业身心疲劳,预防职业病,增进身心健康的职业实 的体育教学.应包括终身体育思想的教育,进行与职业特 用体育知识与方法,培养职业需要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 点密切联系的科学体育知识的教育。同时,结合学前教育 技能和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而进行的有效的体育教学和训 专业特点开展相适应的体育教学,还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 练过程。 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后.专业已定了向,专 业的学习与实践客观地向学生的身体提出许多要求:要适 二、如何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职业实用性与 应紧张而繁杂的专业课学习:要承受来自专业课技能训练 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 的压力;要从容应付较多的教育实习机会;要能在突发事 件面前仍保持客观冷静的能力、将来担负起保育与教育幼 (一)确定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的 儿的工作任务与要求等。这些都需要幼师生不仅具有较高 依据 的职业技术,而且还应具有较强的职业体能,表现出与职 由于体育项目较多,各个项目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 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不同,因此,应考虑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 只有职业技术与职业体能相适应才能发挥更大作用。如果 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适应职业体能要求 6l 0 0@0 的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实用性体育 教学的目的 笔者认为,确定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应考 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工作时的姿势:坐着、站着、走着以 及身体活动部位不同等;②T作时的操作动作:快速或慢 速、紧张或不紧张、大幅度或小幅度、对称或不对称等: ③工作时的操作活动的性质: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频率、 反应速度、注意力集中程度、感觉器官的负荷、心理负荷 和神经肌肉负荷、动作单调性、思维过程的紧张和强度等; ④从主客观指标看,包括疲劳程度和性质、注意力分散、 感觉肌肉酸疼、神经紧张与头疼等。 (二)确定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内 容的原则 根据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教学内容的 选择依据,存选择内容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所选内 容要有助于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在保育与教育工作中.运 用实用性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的能力(如幼儿自编操的创 编教学):②所选内容要能够达到幼师工作所需要的职业身 体素质的要求(如跳绳、短跑的教学);⑧所选动作结构要 与掌握的职业技术、职业体能相符合(如健美操、武术的 教学);④所选动作能有针对性预防和纠正职业技术对人体 不利影响,避免产生疲劳性伤害及畸形发展(如太极拳、 瑜伽的教学)。 (三)如何上好职业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体育课 一是突 “实用性”,即是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 技术和职业体能的需要开展体育教学。如需要经常带操喊 【J令_r作的,进行体操口令、武术、健美操形体等练习: 需要快速反应,协调配合工作的,进行跳绳、球类等练习: 需要耐心细致保育工作的,进行太极拳、瑜伽等练习:需 要热情活泼带班活动的,进行健美操、体育游戏、短跑等 练习:还可根据工作的需要如向学生介绍国外流行的体育 项目和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以及意外事故的急救知识与 方法。这样使学生感到上体育课对自己职业学习工作有帮 助,今后用得上,就愿意练。 二是突出“补偿性”,即是根据幼儿园职业劳动特点对 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选择具有保健、矫正和预防职业病 的体育教学内容。如在幼儿同T作中长期静坐,低头含胸, 胸部和心血管得不到发展,应选择跑步和健美训练等,弥 补运动不足,锻炼心肺,矫正体形;如在幼儿园工作巾长 期站立,易使下肢瘀血,发生静脉曲张,应选择慢跑,单 双卡T和倒立等练习.加强下肢肌肉对血管的“唧筒”挤压 62 作用,预防职业病;如在幼儿同T作巾精神高度集中,神 经能量消耗大,易心理疲劳.除加强全身性锻炼外,还应 选择太极拳,瑜伽练习,促使神经疲劳的消除。这使学生 感到对自己健康有好处,愿意练.更有积极性。 三是突出“合理性”,即是根据学前教育学生职业学习 与实习的劳动量来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和运动 如学 习与实习的劳动量大时运动量则小:学习与实习的劳动垃 小时运动量则大。并应体现出“选择性”、 “针对性”.如 长时间不活动部位选择幅度大的练习:对长时间屈缩的部 位选择伸展练习:对长时间局部关节活动部位选择对称部 位的练习等。同时教育学生懂得,较大强度的劳动后进行 适量的体育活动,可起到积极性休息的作用,选择一些肌 肉放松操、静力牵拉操、保健气功按摩等进行教学,指导 她们在学习劳动之余进行锻炼,及时消除学习劳动时产生 的身心疲劳. .四是突出“终身性”,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 想。包括: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终身体育锻炼项 目,并能根据职业和身体条件的变化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 帮助学生掌握有关职业病预防纠正的矫正操、保健操的生 产操的编制方法和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科学知 识,如运动创伤的预防、锻炼效果的评价、运动『{|自我临 督等,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自学锻炼的习惯.为终 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三、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实用性与健康课程结合 的体育教学设计方案 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设计方案是遵循体育教学 和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结合广东省整体培养计划的 具体要求进行设计的.贯彻了“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 教学指导思想,突出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健身能力增强和 习惯的培养。 (一)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原则 一是加强基础不动摇。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基础素质教 育为主,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教学当然也是要以基础素质 教育为主。把学生引导到走、跑、跳、投和队列等基本素 质和基础理论的学习和锻炼上来,以较多的精力和较多的 时间,来夯实这一基础课,为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打好基 础。 二是遵循科学性原则。在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中两 个方面要注意:①注意与学生年龄阶段生理发展的基本规 律相适应.与体育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的现状和要求相适 应;②教材选择与安排注意自身的系统性,既要注意到某 项教材安排的连贯性.也应注意到该项教材与本专业的联 系,处理好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 三是突出实用性。结合学生将来面临的工作需求.开 发实用性课程,使学生感到体育课对将来职业学习、工作 有所帮助.今后用得上。 四是巧用多样性和趣味性教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 需要多种多样的体育教材来锻炼和满足她们的兴趣与爱好, 这与他们这一阶段的身心特点是一致的。教材过于单调, 不利于全面发展身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无法调动他 们的积极性,会影响教学的全过程,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 高。 (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一年级—— 田径类:①立定跳远;②掷实心球;③50米快速跑; ④一分钟台阶跳。 球类:①软式排球——垫球;②篮球——移动传球。 体操:①广播体操;②镜面示范喊口令带操;③韵律 操;④武术。 二年级—— 田径类:①跳高;②掷实心球;③100米快速跑;④一 分钟台阶跳。 球类:①软式排球——传球;②篮球——运球:③小 足球 体操①支撑跳跃——山羊分体腾跃:②双杠小组合一 套;③技巧前滚翻、后滚翻、肩肘倒立;④健康舞。 三年级—— 队列:能用口令熟练调动队形、集合散开。 体操:①青春健身操《青春魅力》;②幼儿轻器械体操 一套;③创编幼儿徒手操并进行教学;④正面、背面、镜 面领操;⑤创编幼儿体育游戏并进行教学。 (三)体育课成绩的评定 . 体育课成绩的评定包括考勤、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 学习态度四部分,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相对统一的评价标 准和多项考试内容。 1.考察学生体育课的出勤率 采用小组评价(占40%)和教师评价(占60%)相结合 的方式。教师评价主要依赖于平时的统计情况(包括教师 自己的统计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统计)。小组评定主要是根据 0 0@0 体育委员在平时的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出勤情况进行评定。 2.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 主要采用教师测验的方法.由教师统一对学生进行评 定,评定标准参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由于学生的身体 素质的测验比较客观,有相应的评价标准,所以南教师统 一进行评价比较公平、合理。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评价多加 一个评价内容:进步分和退步分。在每个学期开始阶段, 对学生主要几个身体素质项目进行测评,然后在学期结束 前再测评一次,最后把每一项成绩与前一次测的成绩进行 比较,根据学生的进步幅度和退步幅度适当进行加分和减 分。这样,对那些由于先天身材不足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 自己的努力,得到满意的成绩,同时也促进那些身体素质 较好但不积极练习学生的转化。 3.考察学生运动技能 体育知识是理论指导,而运动技能是实践操作。只有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职中生运动技能项目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技巧,而且还要掌握一些与这项运动相关的基本体育知识, 因此应将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4.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先天因素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些学生不用怎 么努力,体能和运动技能成绩也能达到优秀。有些学生无 论怎么努力,成绩依然无法及格,从而严重挫伤了这部分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削弱了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十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存评价体 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评价 采用学生自评(占40%)和小组互评(占60%)相结合的方 式。体育教师由于授课班级多,在教学中往往只对少数学 生留有印象,因而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评价 所以此项评定工作由学生自己和学生小组共同完成。在实 施的过程中,考虑上课积极发言、活动中有创新、同学之 间能互相帮助、主动承担任务等方面,根据不同的情况给 予加分或者减分。 参考文献: ①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1995. ②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谭超: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 511468责任编辑:林再峰)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