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猜谜语导入的思考
来源:叨叨游戏网
学 科 在学校的教学比武中,有三位老师执教的是人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过渡到“水”的变化,虽然它们之 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我是什么》一课,更加凑巧 间有相似点,但学生的思维拐了个弯,学生对课文的 的是,三位老师都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这引 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最佳。 发了我对这种导入法的思考。 B老师以课文中的一句话作为谜面,能最快地把 【案例回放】A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画,图画上显示 学生拉进文本,但B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过 的是被遮住了一半身体的孙悟空,但大家能很明显 分注重文本性,在课堂伊始就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地看到孙悟空的一半脸、一个胳膊和半截金箍棒。A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神秘地问道:猜猜我是谁?学生的小手齐刷刷地 c老师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品析语句来猜谜, 举了起来。当得到学生的回答后,A老师再问:你是怎 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一句“云、雨、雹子都 么知道的呀?学生告知,因为他看到了金箍棒。老师 是由一个神秘的东西变出来的,它是什么呢”,吊足 竖起大拇指称赞:你抓住了孙悟空的特点,真聪明! 了学生的胃口,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为进一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也有一个像孙悟空这样能 步理解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七十二变的事物,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我” 【思考提升】同样的猜谜语导人,为什么出现了 是什么? 不一样的效果呢?这是因为老师们对课堂导人的策 B老师首先出示课文中的一句话:平常,我在池 略与原则缺少研究,利用谜语导人时要做到自然而 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 然、精益求精。 跳舞、唱歌、开大会。文字后面还配有几张图片:平静 1.自然而然。首先,要自然地与内容契合。教师要 的池塘、流动的小溪、奔涌的河水、广阔的大海。然后 瞄准教材的重难点,跟所学内容自然衔接。如果导入 B老师声情并茂地把句子读了一遍,提问道:请大家 与内容脱节,就像A老师那样拐弯抹角,为设计而设 猜一猜,我是什么?有的回答“水”,也有的回答“小 计,不管导人多么别致、精彩,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 鱼”。B老师不置可否,直接说道:我是水,水多么快乐 学效果。 呀,请大家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之后,B老 其次,要自然地走进学生心灵。学生大都很爱听 师再道:其实,水还会变呢?请自由读读课文,完成这 故事、猜谜语,在猜谜语导人时,只要谜面符合学生 张“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吧”填写卡,看看谁能最快完 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就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成水的变化图。 如果像B老师那样,谜面很难,提示粗糙,枯燥乏味, C老师出示三则小谜语,不出示任何提示性图 反倒会影响学生兴趣,事倍功半。 片。如果学生猜谜成功,并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猜出 再者,要自然地进行启发迁移。教师要注意保 来的”,就能得到老师的奖励。学生兴致很高,并能抓 护、保存、合理利用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生发的学习 住谜面中的语句推测事物的特点,得出谜底是云、 兴趣与能量,因势利导,及时迁移。就像C老师那样, 雨、雹子。有学生把雹子猜成了雪花,老师对二者进 一句话就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情绪。 行了解释、区别,并顺势说道:“云、雨、雹子都是由一 2.精益求精。导入只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 个神秘的东西变出来的,它是什么呢?这个又大又长 用是为教学打开思路,不能喧宾夺主。所以,导人必 的谜语就藏在课文里,请聪明的孩子们赶紧到课文 须精益求精,即谜语不要太多,形式不能太复杂,时 中找答案吧。”学生饶有兴趣地开始读课文。 间不宜过长。也就是说,我们要尽量在课堂最初的两 【现象分析】A老师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孙悟空,迅 三分钟间隙里开创出一个多彩的景观空间,在作者 速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但这样的开头过分地强调了 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提高教学效率。 趣味性,缺少了一点语文味,缺乏实用价值。再者,由 (作者单位:益阳市桃江县教师进修学校) 对猜谜语导入的思考 刘小华 z 年4月B/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