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理论化学》原始教程 第0章 课程结构
《染料化学》第I次综合练习
一、解释:
(1)染料 (2)染料中间体 (3)补色 (4)染料力份 (5)染色牢度 (6)偶合反应
(7)发色团 (8)助色团 (9)单色光 (10)深色效应 (11)浅色效应 (12)浓色效应 (13)淡色效应
三、判断:
1、依结构式判断下列化合物,写出重氮组份和偶联组份的结构。
HO3SNNN(CH3)2CH3H3CHNOCNNHOOHH3CCCNOCNNHNH3CHO3SNNNNHONNOHNNOHNCH3
四、选择题:
1、顺法重氮化适用于( )。
A 碱性强的芳胺 B 碱性弱的芳胺 C 普遍适用 D 含吸电子基的芳胺 2、重氮盐溶液随pH值升高,其异构体变化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C-A-B-D C A-C-B-D D B-D-A-C 3、下列重氮盐最容易发生偶合反应的是( )。 A
B
C
D
4、白光下呈黄色的物质在蓝光下则呈( )色。 A 白色 B 黑色 C 黄色 D 红色
5、不同色泽的染料拼混的越多,织物颜色越( )。
A 鲜艳 B 萎暗 C 浓艳 D 不受影响,仅仅是深度增加而已 6、染料的颜色主要是由( )的能级跃迁造成的。
1 Tcwang©
《染色理论化学》原始教程 第0章 课程结构
A 价电子 B 内层电子 C 分子转动能级 D 原子核 7、随染料共轭体系的延长,其( )。
A 颜色增深 B 色泽更加浓艳 C 无变化 D A与B都正确 8、纤维的极性越强,对染料颜色的影响表现为( )。 A 越深 B 越浅 C 没有区别 D 无规律变化 9、影响芳胺重氮化反应的因素有:( )。
A 芳胺本性 B 无机酸浓度及用量 C 无机酸本性 D 重氮化温度 10、下列对重氮化合物热稳定性表述正确的有:( )重氮盐水溶液>去氮反应
A 反式重氮酸盐最稳定 B 顺式重氮酸盐最稳定 C 含吸电子基的稳定性较好 D 含供电子基的稳定性较好 11、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有:( )
A 重氮及偶合组份上的取代基 B pH C 温度 D 反应体系的离子强度 12、发色团学说认为:染料一般是由( )组成的。 A 发色团 B 助色团 C 共轭双键 D 发色体 13、影响染料颜色的结构因素包括( )。
A 共轭体系长度 B 极性基团及其数量和位置 C 分子平面性 D 染料内络合 14、影响染料颜色的外因有( )。 A pH B 温度 C 浓度 D 溶剂的极性
2 Tc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