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来源:叨叨游戏网
谈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杨树岭学区高杖子明德小学 韩阳阳 摘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音乐欣赏主要包括歌曲欣赏和器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 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创造能 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是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 力。它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净化学生的JI 灵、陶冶情操、提高音乐的审美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为 学生创设一切条件,让学生全方位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关键词:人情法 动情法 激情法 达情法 1、人情法。 格和情感发展升华和变化过程,进一步熟悉音乐,加深学生对 作品的更进一步了解,从而达到认识立足于作者所需要的情感 意境的高度,使学生在流动的音响中得到心灵的共鸣,精神的 满足,情感的陶冶。在欣赏课《猜调》的教学中,首先在上一 节课布置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你最喜欢的谜语足什么?能否在 下一节课展示给大家猜一猜。 学们兴趣很浓,在本节课的课 堂教学卜,用几分钟的时间展示了他们的谜语之后,在欣赏作 品中同学们都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在学习L}l能丰动参与到自己 刨设的音乐情境之中。 4、达情法。 情感,是音乐教学“情感化”“审美化”的主要标志,音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 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 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 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学生 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这种听觉的不良习惯 还会延续到课堂教学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 由此可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提高 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 他们这一特点,将音乐作品的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用讲故事的 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故事来欣赏音乐,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 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鲜明的 音乐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欣赏音 乐的同时陶冶了情操。除了结合故事,还可以结合游戏来进行 聆听,因为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 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但是,音乐欣赏 教学毕竟 是唱游课,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好尺度,不能喧宾夺 丰。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教学时,还要注意将学生的活动面铺 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移人比其他艺术有力得多,能 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是 最为活跃的心理因素,既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 育目标之一。音乐教育应牢牢地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不时点燃 学生的情感火花。音乐教学,应建立在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这 是最能体现其审美教育本质的一个特征。如欣赏完《猜调》 开,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2、动情法。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得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 后,布置学生一个任务:回家收集谜语,把它们写出来请大家 猜一猜,同时也可以模仿《猜调》自己创作歌词,并评出最佳 创作奖。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到了第二节课,教 师把音乐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活动从猜谜语开始,让 学生通过猜谜语、创编歌曲等一系列活动,评出最佳创作奖、 识去补充。”小学生的知识面和联想还不够丰富,但在音乐欣 赏中对音乐情绪的直接感受能力并不差,而且自我表现欲望很 强,他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手舞足蹈起来。因此,音 乐欣赏课堂中要给学生“动”的空间、时问,让学生在“动” 中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从而增强对音乐的表现力。教师要 努力营造一个“动态”的课堂,让学生在视觉、听觉、触觉等 方面都得到动态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创造欲望。为学 最佳设计奖、最佳主持奖等。 在以上这既有区别又无明显界限的四个环节中, “情”是 贯彻其间的主线。抓住了“情”,就等于掌握了音乐欣赏教学 的“纲”:也就等于掌握了顺利完成音乐欣赏教学任务的胜 券;抓住了“情”,也就是更有效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 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 的全面发展与提高。 生创造一切“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 己对音乐的理解。这样学生进入了参与音乐的积极状态,就能 更好地体验音乐的情绪。即使有个别学生精神不集中,教师也 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作 调整。这种全体参与,不要求 “动”的统一、优美,只需要与音乐情绪吻合,教师就廊给予 充分肯定。如:欣赏《春》,六个人--tJ ̄组游春,不要求每个 同学的动作都一样,也不要求动作如何优美。只要他们能被歌 曲的情绪感染,在教室里自由自在地创造“春天”。 3、激情法。 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创设愉悦的 音乐情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 音乐教学实践中来。 “设境”就是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 应的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被调动起 来。为了巩固以上所学内容,必须进行全曲的综合性欣赏,进 一步了解曲子中乐句、乐段的作用、地位和用途,了解乐曲风 中华少年2013.9(上)2013 ̄总第17期 l 287